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异常应力对家兔颈后肌肌外膜胶原纤维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义 刘福水 +3 位作者 钟鼎文 孙红梅 葛桂玲 郭长青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818-820,共3页
目的观察长期异常应力对家兔颈后肌肌外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低头位固定的方法制作家兔颈椎病动物模型,透射电镜观察肌外膜中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家兔肌外膜当中胶原纤维密度增高且不均匀,有新生的细纤维出现... 目的观察长期异常应力对家兔颈后肌肌外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长期低头位固定的方法制作家兔颈椎病动物模型,透射电镜观察肌外膜中胶原纤维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家兔肌外膜当中胶原纤维密度增高且不均匀,有新生的细纤维出现。结论长期异常应力可以使家兔颈后肌肌外膜超微结构发生改变,这可能是家兔动物模型对异常应力环境的适应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颈椎病 肌外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骨骼肌肌外膜细观力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满喜 云国宏 +1 位作者 那日苏 郑松玲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2-477,共6页
为了获得骨骼肌肌外膜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宏观应力-应变关系及其随增龄过程的变化规律。根据胶原纤维在基质中的实际分布状况建立骨骼肌肌外膜细观力学模型,用此模型模拟分析骨骼肌肌外膜的细观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拉伸作用下,应... 为了获得骨骼肌肌外膜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宏观应力-应变关系及其随增龄过程的变化规律。根据胶原纤维在基质中的实际分布状况建立骨骼肌肌外膜细观力学模型,用此模型模拟分析骨骼肌肌外膜的细观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拉伸作用下,应力-伸长比曲线表现出准线性。2)增龄过程使结缔组织的刚度增加。3)讨论了同一重复单元中胶原纤维的多个周期分布对肌外膜宏观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曲线可以得到随着胶原纤维周期的增大,肌外膜的弹性模量降低,刚度变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肌外膜 细观力学 应力应变关系
下载PDF
眼外肌黏附行为对眼球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静 高志鹏 +4 位作者 张晨曦 杨佳瑾 郭红梅 李晓娜 张锦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06-1013,共8页
目的 研究眼外肌黏附行为对眼球运动的影响。方法 用3种不同尺寸钢性球形压头对暴露在空气中不同时间下的离体眼外肌进行压痕-分离实验,研究眼外肌的黏附行为。结合JKR理论和眼球运动模型分析眼外肌与巩膜之间黏附作用在眼球运动过程中... 目的 研究眼外肌黏附行为对眼球运动的影响。方法 用3种不同尺寸钢性球形压头对暴露在空气中不同时间下的离体眼外肌进行压痕-分离实验,研究眼外肌的黏附行为。结合JKR理论和眼球运动模型分析眼外肌与巩膜之间黏附作用在眼球运动过程中对维持眼球平衡的贡献。结果 离体眼外肌肌外膜的黏附力随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延长而减小。除暴露1 h外,黏附力在其他暴露时间下不受压头尺寸的影响。实验黏附力与JKR理论计算的理论黏附力有较好的一致性。眼球外转过程中,眼外肌与巩膜之间的黏附力和外直肌主动力随外转角度增大而增大。黏附力矩随外转角度呈指数型上升,并且占阻力矩、被动力矩和黏附力矩总和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结论 离体眼外肌肌外膜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的长短对其黏附特性有显著影响。JKR理论能较好描述眼外肌与巩膜之间的黏附作用。该黏附作用在眼球运动中参与维持眼球的平衡,对调节眼球运动有一定的贡献。研究结果可为斜视等眼球运动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肌 眼球运动 肌外膜 压痕-分离实验 巩膜
下载PDF
肌外膜转位重建神经外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永太 张少成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0-232,共3页
目的观察带蒂肌外膜瓣转位重建神经外膜后的组织学改变及其对损伤段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手术先后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一侧坐骨神经挤压伤(6mm长)模型。伤后3周行神经松解术,2组均切除损伤处神经外膜1cm。实... 目的观察带蒂肌外膜瓣转位重建神经外膜后的组织学改变及其对损伤段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手术先后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建立一侧坐骨神经挤压伤(6mm长)模型。伤后3周行神经松解术,2组均切除损伤处神经外膜1cm。实验组用带蒂肌膜瓣转位重建损伤段的神经外膜,对照组用周围正常的软组织覆盖神经损伤段。于术后42d进行大体、电生理、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分析。结果实验组重建的神经外膜表面光滑,与周围无明显粘连,神经外膜与肌膜缝合口愈合良好,外膜下血管及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增加,直径增粗,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平均达62.50m/s。对照组损伤段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MNCV均值为34.48m/s。结论肌外膜瓣重建神经外膜后其组织学改变与神经外膜极为相似,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外膜转位 神经外膜 实验研究 带蒂肌外膜瓣 肌膜缝合
原文传递
肌外膜导管中细胞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蔚枫 陆海滨 +3 位作者 徐筑秋 陈露露 杨晓楠 祁佐良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17-624,共8页
目的探讨小鼠腹外斜肌外膜制备的肌外膜导管(epimysium conduit,EMC)中的细胞成分对坐骨神经再生影响。方法取8周龄雄性C57BL/6J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小鼠的腹外斜肌外膜,修剪成5 mm×3 mm,... 目的探讨小鼠腹外斜肌外膜制备的肌外膜导管(epimysium conduit,EMC)中的细胞成分对坐骨神经再生影响。方法取8周龄雄性C57BL/6J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小鼠的腹外斜肌外膜,修剪成5 mm×3 mm,制备成管状(即EMC)。取部分肌外膜采用不同照射剂量(0、15、20、25、30、35 Gy)进行细胞迁移抑制处理,并计数迁移细胞,选择迁移细胞数最少的肌外膜制备EMC;另取部分肌外膜行脱细胞处理,常规HE和Masson染色鉴定脱细胞效果后制备EMC。取24只C57BL/6J野生型小鼠制备右后肢3 mm长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n=8),分别采用EMC(A组)、经细胞迁移抑制处理后的EMC(B组)、脱细胞处理后的EMC(C组)修复缺损。术后16周取再生神经中段行大体、甲苯胺蓝染色、免疫荧光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肌外膜细胞迁移抑制观察示,15 d时随照射剂量增大,细胞迁移数逐渐减少;除30 Gy组与35 Gy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用经35 Gy照射剂量处理后的肌外膜进行体内实验。肌外膜脱细胞处理后均未见细胞核,且可缝合成导管状,制备EMC。术后16周各组EMC中神经均再通,A组修复后的坐骨神经最粗,B组次之,C组最细;免疫荧光染色可见A组EMC中EGFP细胞包绕再生轴突;甲苯胺蓝及透射电镜观察,A组再生神经轴突数及再生有髓神经鞘厚度显著优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C中的细胞成分参与并促进了小鼠坐骨神经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外膜导管 神经再生 细胞迁移抑制 脱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