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赛博空间中的伦理想象:一种认识论还原
1
作者 贾丹丹 宋德伟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4-160,共7页
“赛博空间”作为后人类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存在于科学技术和现实生活张力中的文本世界。在这个文本世界中,以生物性为基础构建的新社会现实扩大了生命体的存在范围,以非对应性、非伦理性展示出新的社会关系构建的可能性,以符号性简... “赛博空间”作为后人类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存在于科学技术和现实生活张力中的文本世界。在这个文本世界中,以生物性为基础构建的新社会现实扩大了生命体的存在范围,以非对应性、非伦理性展示出新的社会关系构建的可能性,以符号性简化并突出了人与赛博格之间的信息交流模式。赛博空间作为一种诗性想象,不仅是一种对“人-机”新生命体的审美化展示,还是一种对未来社会伦理构成机制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文学 赛博空间 认识论 伦理
下载PDF
伦理知识的合法性辩护——对摩尔问题的回应 被引量:1
2
作者 付长珍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9-35,78,共8页
英国哲学家摩尔以“自然主义谬误”对西方主流道德理论的知识合法性发起挑战。然而,摩尔所开启的元伦理学不仅没有实现科学伦理学的目标,反而引发学界对伦理知识本身是否存在的质疑,以及伦理学研究的理论与反理论之争。近年来,承诺伦理... 英国哲学家摩尔以“自然主义谬误”对西方主流道德理论的知识合法性发起挑战。然而,摩尔所开启的元伦理学不仅没有实现科学伦理学的目标,反而引发学界对伦理知识本身是否存在的质疑,以及伦理学研究的理论与反理论之争。近年来,承诺伦理知识存在并反对道德理论化的学者认为,伦理知识作为一种实践知识,在内涵上不仅聚焦于行为选择的薄的道德,还应包括人的幸福和自我发展等厚的伦理。重释儒家伦理学中“学以成人”的工夫论和强调“体知”的道德认识论,从中可以发展出一种有效回应摩尔问题的伦理知识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 知识论 伦理知识 合法性
下载PDF
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何以可能?
3
作者 唐代兴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52,共11页
知识论以知识为对象,伦理学以伦理为对象,讨论二者交汇何以可能,应从知识与伦理能否互涵入手。知识既是联系世界的特殊方式,也是以信念为动力辩明的真理,其内蕴的自在法则、公理、律令,构成知识和伦理的基础与来源。伦理(Ethics)之气禀... 知识论以知识为对象,伦理学以伦理为对象,讨论二者交汇何以可能,应从知识与伦理能否互涵入手。知识既是联系世界的特殊方式,也是以信念为动力辩明的真理,其内蕴的自在法则、公理、律令,构成知识和伦理的基础与来源。伦理(Ethics)之气禀、品性向习惯、风俗生成,敞开其普遍性体认方式、行为模式和精神结构,获得汉语“伦理”的本体性解释:“伦”之本义是辈分,本质是血缘,敞开为类聚。血缘贯通自然生育法则,辈分和类聚张扬自然之理,使“伦”与“理”会通生成人类原初认知结构的是人性。人性构成知识与伦理、科学与价值、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的逻辑起点;以此出发,向上行,达于形而上学,所有领域的真知将得到会通,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亦在此会通之境达成;向下行,开辟知识与道德的融通运用之道。前者以信念的确信、指涉的普遍性和解释的合理性为准则;后者以指涉的时空性、理解的精确性和使用的规范性为准则。统摄二者使之发生交汇效应的根本依据是合律性:首先是合社会律,但前提是合人文律,最终是合自然律。知识论与伦理学的交汇,最终是形下生活运用与形上追问真知相交汇的合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论 伦理学 交汇 原初价值选择 合律性
下载PDF
作为规范伦理要求的信任——一种布兰顿式的进路
4
作者 周靖 《哲学分析》 2023年第6期100-109,192,共11页
信任的知识论中的一项重要争议在于,信任仅是个体对待彼此的态度,还是一种对我们的规范要求?布兰顿的信任理论引入了对信任形成的历史性分析,指出信任是经过社会形式的变迁而最终形成的一种规范的、伦理要求。只有在个体对待彼此的“规... 信任的知识论中的一项重要争议在于,信任仅是个体对待彼此的态度,还是一种对我们的规范要求?布兰顿的信任理论引入了对信任形成的历史性分析,指出信任是经过社会形式的变迁而最终形成的一种规范的、伦理要求。只有在个体对待彼此的“规范态度”和个体在社会中占据的“规范身份”之间实现真正制衡的后现代社会中,个体才能基于对彼此的信任建立起真正的共同体,进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信任,因此成为一种理解和对待彼此的元伦理态度,只有基于信任才能理解何谓信任,以及为何信任。这一回答在解释信任的伦理特征的同时,也能为信任的知识论问题提供一种不同的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论 信任 规范 伦理生活 布兰顿
下载PDF
好心文化的哲学意蕴探赜
5
作者 唐少莲 谢欣怡 曾玫瑰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5,26,共6页
好心文化的哲学意蕴,立足于好心文化“是什么”,探究好心文化“为什么”,聚焦好心文化“应该是什么”。从认识论看,“好心”不仅是一种纯善的动机,更是一种向善的实践;从价值论看,“好心”立足于人民至上的逻辑基点,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 好心文化的哲学意蕴,立足于好心文化“是什么”,探究好心文化“为什么”,聚焦好心文化“应该是什么”。从认识论看,“好心”不仅是一种纯善的动机,更是一种向善的实践;从价值论看,“好心”立足于人民至上的逻辑基点,凸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弘扬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从伦理学看,“好心”是“善”在现实世界的投影,是中国哲学中的“以仁存心”,也是西方哲学中的至善幸福观和善良意志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心文化 认识论 价值论 伦理学
下载PDF
当代情报学理论思潮:信息哲学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知津 王璇 韩正彪 《情报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共6页
探讨情报学研究中的理论思潮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信息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纲领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信息哲学与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与情报学、信息哲学与情报学3个方面分析了情报学与信... 探讨情报学研究中的理论思潮对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阐述信息哲学的产生与发展、研究纲领与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信息哲学与社会认知论、社会认知论与情报学、信息哲学与情报学3个方面分析了情报学与信息哲学的交互机理。最后,从信息哲学对信息概念、信息交流、信息技术、信息伦理的理解4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哲学对情报学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学 信息哲学 社会认知论 信息交流 信息伦理
下载PDF
大数据:历史、范式与认识论伦理 被引量:25
7
作者 方环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20,160+2,共8页
大数据是近年来的流行词汇,一般而言是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这一新技术与概念广泛应用于多个不同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对这些领域产生革新性影响。然而,在大数据的发展中,即便其... 大数据是近年来的流行词汇,一般而言是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这一新技术与概念广泛应用于多个不同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对这些领域产生革新性影响。然而,在大数据的发展中,即便其存续时间并不久远,但其概念与历史并不清楚,存在诸多争论。而从其认识论层面来说,这种技术的出现与应用蕴含着一定的范式转换,既表现在作为实验、理论、模拟之后的第四种科学范式,也作为其数据挖掘目标上由发现知识到发现"智慧"的转换。同样,随着大数据对人类的生活与发展在不同层面产生影响,其涉及各式各样的伦理问题,其中最为基础的则是从个体信息出发的认识论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历史 范式 认识论伦理
下载PDF
列维纳斯面对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当代哲学关于“存在论”的争论 被引量:7
8
作者 叶秀山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70,共10页
列维纳斯是当代法国急进的“异”类哲学的精神之父,向“存在伦”提出挑战的代表性哲学家。他颠覆了传统的“存在论-知识论”,“开创”了一个“异域”,即“价值”、“伦理”和“宗教”的“领域”,强调伦理学才是形而上学。不是“存在”... 列维纳斯是当代法国急进的“异”类哲学的精神之父,向“存在伦”提出挑战的代表性哲学家。他颠覆了传统的“存在论-知识论”,“开创”了一个“异域”,即“价值”、“伦理”和“宗教”的“领域”,强调伦理学才是形而上学。不是“存在”“包容”了“他者”,而是“他者”“包容”了“存在”,“存在”“包容不下”-“包容不了”“他者”,“他者”“不在”“存在”之内,而在“存在”之外。“他者”“大于-强于”“存在”。伦理学问题得到了哲学上大幅度的提升。他不是完全否定“存在论”,而是把“存在论-真理论”和“价值论-伦理学”的“关系”“颠倒”了过来,将“存在论-真理论”置于“价值论-伦理学”的“制约”之下。“哲学”研究、思考的“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经验科学,它不以日常经验之物为“对象”,但绝不是没有“对象”;“哲学”的“问题”常常不能完全“概念化”为一个“论题”,但绝非毫无“主题”。“哲学”作为一门“学科”,仍以“存在”为研究“主题”,仍以“存在”为思考“对象”,只是这个“存在”作为“对象”,并非完全在“客体”意义上来理解,而仍是一个“主题-主体”,该存在不仅展示为一物,展示为一“属性”,而且展示为一种“意义”,一句话,作为哲学“主题-对象”的不是“诸存在者”,而是“时间性的-历史性的-自由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论 知识论 伦理学 宗教
下载PDF
语文教育应探求真善美融合的新理念 被引量:46
9
作者 杨道麟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30-132,共3页
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必须探求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新理念,即既要从认识论上探求语文教育的"真",以促使受教育者探索品质的养成;又要从伦理学上探求语文教育的"善",以促使受教育... 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必须探求真善美融合的语文教育新理念,即既要从认识论上探求语文教育的"真",以促使受教育者探索品质的养成;又要从伦理学上探求语文教育的"善",以促使受教育者道德意识的觉醒;还要从美育学上探求语文教育的"美",以促使受教育者自由心灵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理念 认识论 伦理学 美育学
下载PDF
生态伦理学的四大哲学困境 被引量:9
10
作者 孙道进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7年第3期17-21,共5页
生态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着诸多的诘难与指责。在这些诘难与指责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它与生俱来的四大哲学困境,即:“荒野”自然观的本体论困境、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困境、“敬畏生命”的方法论困境以及“整体主义”的认识论困境... 生态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面临着诸多的诘难与指责。在这些诘难与指责的背后,隐藏着的是它与生俱来的四大哲学困境,即:“荒野”自然观的本体论困境、自然的“内在价值论”困境、“敬畏生命”的方法论困境以及“整体主义”的认识论困境。在生态危机急速加剧的今天,系统地揭示这些哲学困境,对于生态伦理学自身的完善、“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学 本体论 价值论 方法论 认识论 困境
下载PDF
莱维纳斯的主体伦理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莫伟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13,共6页
莱维纳斯并非现象学家,其聚焦于伦理主体的他者哲学,批判了胡塞尔现象学认识论,还要超越海德格尔存在论,从而摧毁了现象学的基础。他强调我与他者之间的伦理关系要比胡塞尔主客体认识关系更加原初,从而抛弃了其现象学的意向行为—意向... 莱维纳斯并非现象学家,其聚焦于伦理主体的他者哲学,批判了胡塞尔现象学认识论,还要超越海德格尔存在论,从而摧毁了现象学的基础。他强调我与他者之间的伦理关系要比胡塞尔主客体认识关系更加原初,从而抛弃了其现象学的意向行为—意向对象的结构,他还批判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此在说和共在说,建构了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反现象学 伦理主体 伦理学 认识论 存在论
下载PDF
重新发现智德——儒家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当代省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付长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3-53,共11页
围绕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德性知识论进路。一种是索萨代表的德性可靠论,一种是扎格泽博斯基所代表的德性责任论,可谓当代德性知识论领域最具竞争性的前沿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儒家伦理学是一种以人格特质为基础的德性... 围绕知识与德性的关系,主要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德性知识论进路。一种是索萨代表的德性可靠论,一种是扎格泽博斯基所代表的德性责任论,可谓当代德性知识论领域最具竞争性的前沿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儒家伦理学是一种以人格特质为基础的德性知识论,以好学近乎知、知与仁的统一为标识。这种以“学以成人”为中心的伦理知识体系,很难归入任何一种规范伦理学的理论类型,与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美德伦理学也有诸多差异。重新发现并激活儒家重知的德性论传统,使知识与价值的统一在本体论层面上确立起来,重建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实践智慧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知识论 智德 儒家伦理学 知识体系 好学近乎知 实践智慧
下载PDF
美学“学科新形式的探讨”——韦尔施的美学思想悖论及进路 被引量:2
13
作者 毛崇杰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21,共8页
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提出"超越美学的美学:学科新形式的探讨",在后现代与现代及古典传统对峙的悖论式张力语境中展开为:(一)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二)审美的认识论化,(三)美学的伦理学化。对前者他基本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对后... 韦尔施在《重构美学》中提出"超越美学的美学:学科新形式的探讨",在后现代与现代及古典传统对峙的悖论式张力语境中展开为:(一)审美的日常生活化,(二)审美的认识论化,(三)美学的伦理学化。对前者他基本持批判否定的态度,对后两者他是肯定的。"审美的认识化"的依据来自康德与尼采,但却建立在aesthetic这个单词的"感性"与"审美"之双义以及由此导致的种种误读与混乱之上。他所提出的"直觉、隐喻、虚构、形相、多重性、无根基或悬搁"都属于文学性的语言或艺术虚构现象,不足以上升为"认识论审美化"。韦尔施把"公正地对待异质性"作为"伦理/美学"的核心论旨,为的是突出后现代多元主义。这样一种美学超越,如韦尔施自己所说,"最终导向以美学命名的这个学科的挑战",而并非指向美学的重构,而是引向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科学的解体。韦尔施的美学重建思路是从"现实的非现实化"——感觉器官的"重新洗牌"——"非电子经验的再确认",回归自然美本身的原在性,非"人化"性。他近年的思想进路表现为:重申美的客观性;在日常生活审美泛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反审美"抵制"伪审美";"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在他个人是一种自我超越,由此可以窥见带有普遍意义之后现代美学在悖论中的裂变。这种裂变从属于"走出后现代"的总体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 认识论 伦理 日常生活
下载PDF
设计方法论的构成谱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黔 《设计艺术研究》 2017年第2期41-46,57,共7页
国内设计学界已经开始尝试建立设计哲学和设计方法论,但尚未建构出设计方法论的谱系。设计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当代价值哲学。设计方法论可定义为围绕价值目标的实现对设计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设计方法论可分为设计认识论、设计伦理学... 国内设计学界已经开始尝试建立设计哲学和设计方法论,但尚未建构出设计方法论的谱系。设计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是当代价值哲学。设计方法论可定义为围绕价值目标的实现对设计活动进行研究的学科。设计方法论可分为设计认识论、设计伦理学和设计美学这3个方面,分别对应着设计活动中的真、善、美这3种人类基本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方法论 价值谱系 设计认识论 设计伦理学 设计美学
下载PDF
修养:中国哲学的道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锡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4,共9页
修养历来被哲学所忽视,以修养为特征的中国哲学作为哲学的资质也一直受到怀疑。但是,只要我们承认哲学与人的生存状态相关,哲学有不同的形态,就能发现,修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仅具有伦理倾向,而且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与人... 修养历来被哲学所忽视,以修养为特征的中国哲学作为哲学的资质也一直受到怀疑。但是,只要我们承认哲学与人的生存状态相关,哲学有不同的形态,就能发现,修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不仅仅具有伦理倾向,而且与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连,与人的全面发展密切相关。修养不仅是中国哲学的道路,而且是具有"哲学"根本意义的人的活动,这种哲学为新时期哲学的发展和哲学观念的更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养性 伦理学 认识论 人生自觉
下载PDF
灾疫伦理研究的基本内容·核心问题·多元维度——灾疫伦理学:通向未来的桥梁(下)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代兴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共8页
灾疫伦理学所探讨的根本内容,是如何为当代灾疫防治和灾疫后重建提供全新的伦理认知、伦理人性和伦理方法论;为此,它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灾疫制度重建。在此基础上,灾疫伦理研究展开为时间和空间两个序列:在时间序列上,灾疫预防伦理... 灾疫伦理学所探讨的根本内容,是如何为当代灾疫防治和灾疫后重建提供全新的伦理认知、伦理人性和伦理方法论;为此,它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灾疫制度重建。在此基础上,灾疫伦理研究展开为时间和空间两个序列:在时间序列上,灾疫预防伦理研究、灾疫预警伦理研究和灾疫后重建伦理研究构成其基本内容;在空间序列上,灾疫生态环境伦理、灾疫生命伦理、灾疫生境-家园重建伦理、灾疫康复伦理和灾疫教育伦理,此五者构成了灾疫伦理学的完整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疫伦理认识论 灾疫制度重建 灾疫生态环境伦理 灾疫生命伦理 灾疫教育伦理
下载PDF
论西方哲学的三次转向 被引量:2
17
作者 向达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3-37,共5页
西方哲学史上有三次著名的转向:伦理、认识和后现代。这三次转向与主体有着深刻的关系。伦理的转向将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成就了人的主体;认识论转向形成主客二元对立,将人异化;后现代的转向意在消解理性的主体,实现真实的存在。然而主... 西方哲学史上有三次著名的转向:伦理、认识和后现代。这三次转向与主体有着深刻的关系。伦理的转向将人从自然中独立出来,成就了人的主体;认识论转向形成主客二元对立,将人异化;后现代的转向意在消解理性的主体,实现真实的存在。然而主体的命运究竟何去何从,还有待历史的界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 伦理 认识论 后现代
下载PDF
走向21世纪的新辩证法思潮:系统主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华夏 《系统辩证学学报》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在世纪之交,系统概念成为一种新世界观的核心,这种新世界观由于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一种新辩证法,比起传统的矛盾辩证法有很大的优越性。在这种系统辩证法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系统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 在世纪之交,系统概念成为一种新世界观的核心,这种新世界观由于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所以是一种新辩证法,比起传统的矛盾辩证法有很大的优越性。在这种系统辩证法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系统主义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新哲学体系。这是我们对21世纪哲学发展的一种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辩证法 系统主义 本体论 认识论 21世纪
下载PDF
女性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永忠 周庆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作为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女性主义哲学自20世纪创建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女性主义哲学研究范围极为广泛,理论范式也千差万别,学术流派同样异彩纷呈。评述其中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本质论、... 作为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兴领域,女性主义哲学自20世纪创建至今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女性主义哲学研究范围极为广泛,理论范式也千差万别,学术流派同样异彩纷呈。评述其中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女性主义伦理学、女性主义本质论、女性主义性别差异理论和科学观五种核心理论及其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发展趋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哲学 认识论 伦理学 本质论 性别差异 科学观
下载PDF
蔡仪文艺思想的二重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铁平 赵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12,共3页
蔡仪的文艺思想特别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可是其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文艺思想,情感与具体概念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这是其理论自身存在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从认识论与伦理学统一的角度理解艺术,艺术创作中的认知与情感问题才能得... 蔡仪的文艺思想特别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可是其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文艺思想,情感与具体概念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这是其理论自身存在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从认识论与伦理学统一的角度理解艺术,艺术创作中的认知与情感问题才能得以合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仪 文艺思想 艺术本质 内在矛盾 认识论与伦理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