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本体视域下学校体育的认识论框架及其实践理路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超越技术理性主义,回归身体本体意义,是新时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转向。身体在学校体育中具有本体论上的哲学意义,包含了作为自然存在与生命存在的教育意涵。身体本体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实践充斥着身体认识论的哲学色彩,建立在身心一... 超越技术理性主义,回归身体本体意义,是新时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的新转向。身体在学校体育中具有本体论上的哲学意义,包含了作为自然存在与生命存在的教育意涵。身体本体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实践充斥着身体认识论的哲学色彩,建立在身心一元、主客一体、交互对话与反思建构的认知逻辑之上,具有显著的具身认知特征与具身实践的教育学意义,构建了由“经验知识论、体验介质论、对话关系论、建构生成论”4个方面构成的认识论框架。提出学校体育应呈现“生命-实践”的教育学意义,包含着主动的身体、鲜活的体验、主体的交互与意义的建构4个方面的实践要素,并据此提出主体性认知、情境化教学、合作性学习与生成性产出的实践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身体哲学 本体论 认识论 体育教育
下载PDF
当代“教学身体观”的危机与重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广君 黄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8,共8页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 “教学身体观”是由教学身体研究学术共同体建构的,关于“教学身体”的根本性认识和整体看法。当前,“教学身体”研究出现了由现代“主体性教学”理念中的“身体缺失”与新兴“具身认知教学”理念中的“身体假象”共同构成的虚无危机。从生成论教学哲学关于教学认识的历史性、人本性、文化性因素来看,“教学身体”的虚无危机源于西方教学历史影响下的无“身”,视觉偏好主导下的具“身”研究思维,以及“加速”教育文化对“身体”文化的排斥。对此,重建教学身体观需要关注本土“教学身体”的历史存在,以整体思维研究“教学身体”,并坚定人文关怀的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身体观 虚无危机 教学认识论 生成论教学哲学
下载PDF
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困境与出路——基于身体哲学的诠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戴雪红 《理论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8-147,共10页
女性主义认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与现实的女性主义运动所遭遇的困境具有密切联系。如何在女性的差异和多元之间达到平衡是女性主义哲学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该问题指向一个认识论上的困境——具有各方面差异的女性达成共识的可能、... 女性主义认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与现实的女性主义运动所遭遇的困境具有密切联系。如何在女性的差异和多元之间达到平衡是女性主义哲学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该问题指向一个认识论上的困境——具有各方面差异的女性达成共识的可能、不同性质的知识如何实现共享以及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不滑向认识论的相对主义。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唐娜·哈拉维提出了“情境化知识”理论,它是当代女性主义认识论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哈拉维的“情境化知识”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和莫里斯·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具有契合性,后者从身体角度批判了传统认识论,试图建立一种属于身体—主体的交互性和共存性,为当代西方女性主义认识论困境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方法。索尼娅·克鲁克斯借鉴了梅洛-庞蒂的身体哲学,以实现对“起源认识论”的超越,为女性主义认识论寻找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认识论 身体 情境化知识 交互主体性
下载PDF
整全性教学的内涵阐释、生成逻辑与实践方略--基于“有知与无知”的视角 被引量:2
4
作者 唐青才 何梦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受西方近代“主智主义”的影响,教育的总过程被界定在使受教育者从“无知”到“有知”,忽略了知识形成于“无知—有知(得知)—无知(真知)”的动态循环中。基于“有知与无知”的视角,整全性教学强调有知与无知互融共生,以双循环学习同时... 受西方近代“主智主义”的影响,教育的总过程被界定在使受教育者从“无知”到“有知”,忽略了知识形成于“无知—有知(得知)—无知(真知)”的动态循环中。基于“有知与无知”的视角,整全性教学强调有知与无知互融共生,以双循环学习同时观照有知和无知,在“从无知求知”与“从知求无知”的循环转化中,彰显出知识的动态属性以及主动学习的积极意涵。整全性教学的生成逻辑以无知为驱动力,历经有知与无知相生过程,最终复归无知,使教学臻至有知与无知并生为一,浑然一体境界。整全性教学的目标是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内容是深度挖掘“无知”要素,过程是逐层提升学生转化能力,评价是全息观照个人化知识生成过程。整全性教学旨在阐明无知在教学上的积极意义,还原教学过程的整全本质,培养学生驾驭瞬变不定、复杂暧昧世界的能力与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全性教学 有知 无知 认识论
下载PDF
体知与感受:田野调查的身体实践论 被引量:1
5
作者 韩雪春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30,共10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民众,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进行与研究对象同样的身体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学校教育,体知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刻意模仿与反复实践,民众获得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巧。在田野调查之中,研究... 为了更好地理解民众,研究者在田野调查中进行与研究对象同样的身体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于学校教育,体知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学习知识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刻意模仿与反复实践,民众获得生活所需的知识与技巧。在田野调查之中,研究者借由自身身体实践“重现”民众这一获得的过程。重现的过程即是研究者以自我身体实践认识研究对象及其生活的过程,这里面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体知研究对象的行动实践与具身体验;二是感受民众涌动其间的一系列情绪和感受。体知与感受共同助力了研究者对民众及其文化、传统、生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身体实践 体知 感受 田野调查
下载PDF
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论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峰 刘伟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9,共9页
科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为应用翻译提供了广阔空间,方梦之以此为契机创立“应用翻译研究”。他的“一体三环”译学体系为应用翻译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本文受到他的“一分为三”理论的启发,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论述了他的应用... 科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为应用翻译提供了广阔空间,方梦之以此为契机创立“应用翻译研究”。他的“一体三环”译学体系为应用翻译研究提供了源头活水。本文受到他的“一分为三”理论的启发,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维度论述了他的应用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从筹办学术会议、创办学术刊物、著书立说方面总结了他推动应用翻译研究的建立和发展付出的努力,阐释了应用翻译研究顺应数字时代发展所擘画的蓝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翻译研究 “一体三环” 本体论 认识论 方法论
下载PDF
续论道家学风及其当代启示——从萧萐父先生的“道家风骨说”讲开去
7
作者 詹石窗 冯雪 Hou Jian(译) 《孔学堂》 2023年第4期14-22,116-125,共19页
萧萐父先生所提出的“道家风骨说”与其“道家学风说”关系甚密。从萧先生的精辟论说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道家学风是形成道家风骨的思想文化条件,而道家风骨则是道家学风的精神魂魄。道家既出于史官的文化背景又基于隐者的社会实践,使得... 萧萐父先生所提出的“道家风骨说”与其“道家学风说”关系甚密。从萧先生的精辟论说中我们可以领悟到:道家学风是形成道家风骨的思想文化条件,而道家风骨则是道家学风的精神魂魄。道家既出于史官的文化背景又基于隐者的社会实践,使得道家学风受到了社会实践条件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双重影响,从而形成了共同的学风。道家学风的基本特点:一是建构了超越名言的“体知”认识论,二是在方法论上表现出了丰富的辩证智慧和可贵的超越精神,三是在文化心态上焕发出一种包容开放的恢宏气象。学习研究萧先生关于道家风骨与道家学风的系列论说,我们深切体会到:应该以道家包容开放的态度来维护好生活环境与学术环境,坚持“道法自然”的生态观,持续从道家学风中获得启示,汲取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学风 萧萐父 体知认识论
下载PDF
维特根斯坦的心灵哲学——基于实践论对《哲学研究》的解读与反思
8
作者 双修海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20,共9页
维特根斯坦将他在语言哲学中采纳的哲学探究方法应用于心灵哲学,一方面对主流的认识论心灵哲学产生破坏性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实践论心灵哲学的诞生开辟了理论空间。由于把实践理解为先于理论—实践二分的具有始源意义的实践,研究者们往... 维特根斯坦将他在语言哲学中采纳的哲学探究方法应用于心灵哲学,一方面对主流的认识论心灵哲学产生破坏性影响,另一方面也为实践论心灵哲学的诞生开辟了理论空间。由于把实践理解为先于理论—实践二分的具有始源意义的实践,研究者们往往放大前者而忽视后者。一旦从理论—实践二分意义的实践出发,实践论心灵哲学及其心身统一体概念便自然地凸显出来,并展现出与居于主流的功能主义心身理论进行对话的可能性。实践论心灵哲学以心身统一体即心身功能系统为讨论心身关系的基本框架,同时又将康德目的论作为整个讨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为我们走出功能主义困境提供了一条可能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特根斯坦 认识论心灵哲学 实践论心灵哲学 心身统一体 功能主义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具身认知转向及其行动逻辑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92,共8页
将身体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立论基点,从价值回归、目标整合、实践融合、过程统一四方面探讨了身体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理性回归。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范式转向,主要体现在身体的主体... 将身体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立论基点,从价值回归、目标整合、实践融合、过程统一四方面探讨了身体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理性回归。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范式转向,主要体现在身体的主体性、感知性、交互性与生成性上,并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提供了行动逻辑导向(1)遵循身体主体性原则确立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实现学生身体价值的理性回归;(2)依据身体感知通道建构情景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身体的深度学习;(3)参照身体互动方式建立对话式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身体的素养提升;(4)根据知识建构目标创建生成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身体的动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教育 身体哲学 具身认知 过程哲学 认识论 行动逻辑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体知”的三个维度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再林 张云龙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92-97,共6页
中国传统的"体知"是一种以"身体"为其本体的理论。这种从"现象学的身体"出发的体知理论,不仅以其突出的直接性、关系性和实践性的性质,与西方思知的间接性、实体性和思辨性判然有别,同时也广泛地渗透于... 中国传统的"体知"是一种以"身体"为其本体的理论。这种从"现象学的身体"出发的体知理论,不仅以其突出的直接性、关系性和实践性的性质,与西方思知的间接性、实体性和思辨性判然有别,同时也广泛地渗透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各门各派的学说之中,从而使整个中国传统文化都打上了极其深刻的"身体性"的烙印。在西方思知困境重重的今天,体知以其"回到身体本身"的基本精神,将在与意识性的思知的互补与会通中,使人类文明得以更加健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知 思知 直接性 关系性 实践性
下载PDF
教师教育理论中的身体知识与实践认识论 被引量:3
11
作者 蒋开君 施小龙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37,共4页
教师教育理论中的教师感受之知强调了身体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纯形式的知识必须与身体的体验相结合才能使教师更好地行动。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只有在实践知识的推动下才可能成为师生间富有意义的智力活动。在实践认识论中,教师... 教师教育理论中的教师感受之知强调了身体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纯形式的知识必须与身体的体验相结合才能使教师更好地行动。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只有在实践知识的推动下才可能成为师生间富有意义的智力活动。在实践认识论中,教师的身体知识和技能养育着教师智慧,而教师智慧又使得学科教学更加人性化,更具有人文性。教师在实践中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认识论。养成实践智慧的过程与形成理论的过程并行不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教育 感受之知 身体知识 实践认识论 教师智慧
下载PDF
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认识方式阐释 被引量:8
12
作者 戚欢欢 张建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5-110,共6页
运动技能是一种默会的身体知。人们主要通过默会认识的方式习得运动技能。针对"许多体育教师忽视运动技能的具身性和默会性特征,对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认识方式缺少本质认识"这一问题,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和阐释学生在习... 运动技能是一种默会的身体知。人们主要通过默会认识的方式习得运动技能。针对"许多体育教师忽视运动技能的具身性和默会性特征,对运动技能习得的默会认识方式缺少本质认识"这一问题,运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和阐释学生在习得运动技能过程中常用的几种默会认识方式,包括观察与模仿、摸索与顿悟、体认与领会、反思与刻意练习、想象与创造。它们相互交织存在于运动认知和实践过程之中。这些默会认识方式的归纳和揭示,有助于体育教师从默会认识的视角对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反思,积极探索基于默会认识方式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习得运动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技能 默会认识 模仿 体认 反思 顿悟 创造 现象学
下载PDF
从“技能”到“技艺”:默会认识论视域下的体育运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高强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0,共6页
阐述了默会认识论对两种意识——辅助意识和集中意识——相区分的基本观点,在意识维度上解析其中蕴含的"from-to"动态结构和"认识者"的理论地位,在身体维度上以人在身体中的"寓居"为基础,凸显了人类知识... 阐述了默会认识论对两种意识——辅助意识和集中意识——相区分的基本观点,在意识维度上解析其中蕴含的"from-to"动态结构和"认识者"的理论地位,在身体维度上以人在身体中的"寓居"为基础,凸显了人类知识的身体根源和新的身心二元论,继而在运动技能的层面落实默会认识论的各个元素,实现对运动技能的作用过程进行默会认识论层面上的诠释,并以"范例"概念为基础,解析从运动技能到运动技艺的跨越中所蕴含的认识论内涵。结论:在体育哲学角度应用默会认识论,一方面能实现当代体育与古希腊哲学、古希腊体育运动中蕴含的"实践智慧"相承启的哲学史价值,另一方面发现体育运动中"经验"的哲学认识论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默会认识论 运动技能 运动技艺 体育哲学
下载PDF
技术的默会知识及其实践培育 被引量:14
14
作者 徐金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28,154,共11页
默会知识观丰富了实践导向的厚实认识论的思想源泉,揭示出技术认知中默会维度的重要性,促进了对技术认知过程中默会知识的本质及其形态的更深刻理解。从默会知识观的视角发掘技术知识的特点,分析技术默会知识的具身性、亲知和动态觉知... 默会知识观丰富了实践导向的厚实认识论的思想源泉,揭示出技术认知中默会维度的重要性,促进了对技术认知过程中默会知识的本质及其形态的更深刻理解。从默会知识观的视角发掘技术知识的特点,分析技术默会知识的具身性、亲知和动态觉知等认知特征,可为技术默会认知及其实践培育提供思路与策略:"情境+实践"是技术默会认知的应然场域,"感觉+经验"是技术默会认知的亲知途径,"实例+整体性"是技术默会认知的模式识别,"示范+练习"是技术默会认知的优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知识 技术默会知识 技术认识论 认知特性 实践培育
下载PDF
身体知识的象言化:传统武术“即象感身”的哲学论绎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58,98,共8页
运用中国哲学的阐释方法,探讨传统武术何以用文字典籍记载下了原本属于“难以言说”的默化技艺。提出:武术技艺传承中使用的“象言”是可“存储”技击和修身之大用的“即象感身”的言说方法。古代武术家以其长年习武、读经的切身体知,... 运用中国哲学的阐释方法,探讨传统武术何以用文字典籍记载下了原本属于“难以言说”的默化技艺。提出:武术技艺传承中使用的“象言”是可“存储”技击和修身之大用的“即象感身”的言说方法。古代武术家以其长年习武、读经的切身体知,结合中国哲学特有的“象言”,为后辈留下保存有“活的身感技艺”的“身体阐释学”文本。因此,高妙的技击术虽然是幽隐的,身体技艺即使是默知的,但武术所用之“象言”能让幽隐的身体以或拟象、或喻象、或征象的方式凸显,达到治幽若明、躬身密用的效果。武术典文“象言”背后创发的机理是知觉运动感、内通感和历史文化感的综合作用。武术家以此言说方法,让存于文本中的技艺之“知”与练习者之“行”得以最大程度上合一,由文本可接引技艺,由技艺亦可反照典文,充分体现其实践哲学之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武术 即象感身 身体知识 象思维 默识
下载PDF
毛泽东“实践论”的创立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认识论的开展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维武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29,共18页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由本体论移至认识论,创立了"实践论"哲学体系。从中国哲学史坐标系看,"实践论"的创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认识论开展的重要成果,从认识论路向深化了中国知行观的现...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由本体论移至认识论,创立了"实践论"哲学体系。从中国哲学史坐标系看,"实践论"的创立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认识论开展的重要成果,从认识论路向深化了中国知行观的现代开展,以实践为基础推进了中国现代认识论的体系建构,作为方法论发展出一整套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和传统更新作出了重要贡献。进至20世纪下半叶,如何发展和超越"实践论",又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思考和探讨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论 知行观 认识论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下载PDF
《荀子》中的“智德”思想新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进 徐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荀子》提及"知"(智)达487次,显示出对"知"(智)的高度重视。荀子突显"心"(解蔽心)的认知意义,将"知识"作为"智"的第一要义;把"是是非非"看作"智"的第二要义,... 《荀子》提及"知"(智)达487次,显示出对"知"(智)的高度重视。荀子突显"心"(解蔽心)的认知意义,将"知识"作为"智"的第一要义;把"是是非非"看作"智"的第二要义,将其视为"智德"的主要内涵。荀子的"智"有不同等级之分,"智德"并非只是作为辅"仁"的次德,而是与"仁德"等量齐观的主德。其意义与价值在于:承接孔孟对"智德"的重视,将"智"提升为建构整个道德实践论的基础核心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智德 道德知识论
下载PDF
知情避孕选择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玉开 时俊新 +2 位作者 王绍海 方鹏骞 司达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0年第9期571-572,共2页
为了解人们对生殖健康的认识和计划生育观念的改变 ,我们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 ,在中南地区某市就人们对避孕及避孕方法的认识和知情选择避孕措施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大多数人都是在对避孕方法比较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避... 为了解人们对生殖健康的认识和计划生育观念的改变 ,我们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 ,在中南地区某市就人们对避孕及避孕方法的认识和知情选择避孕措施与身心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大多数人都是在对避孕方法比较了解的基础上选择避孕措施 ,并且掌握到一般避孕的基本知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健康 知情选择 身心健康 避孕
下载PDF
波兰尼的“默会认识”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白鹤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4期501-505,共5页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首次在认识论领域提出“默会认识”这一概念。波兰尼的“默会认识”,实质上就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身心合一的整体理解。波兰尼认为,默会认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能力,在认识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认...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首次在认识论领域提出“默会认识”这一概念。波兰尼的“默会认识”,实质上就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身心合一的整体理解。波兰尼认为,默会认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能力,在认识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认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上,其思想表现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某种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关系是我们吸收和借鉴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的基础,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尼 默会认识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下载PDF
教育哲学中基本概念“身体”的考察与知识论变革 被引量:5
20
作者 蒋开君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1,共4页
哲学即讲道理,教育哲学即讲教育之理。而讲道理始于基本概念的考察。受哲学传统的影响",身体"是被教育哲学遗忘的一个概念。从范梅南的"体知"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都把我们引向实践认识论,旨在颠覆... 哲学即讲道理,教育哲学即讲教育之理。而讲道理始于基本概念的考察。受哲学传统的影响",身体"是被教育哲学遗忘的一个概念。从范梅南的"体知"到梅洛.庞蒂的"身体主体",都把我们引向实践认识论,旨在颠覆传统的知识观,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回归体验。"身体—心灵"的二元思维中的知识是与真实世界相分离的符号世界,这种理论的结果并没有呈现真实的生活,唯有在体验中获得的"具身化"知识才是生命个体的"个人知识"。"个人知识"的不断生成内化为教育智慧,外显为教育机智。"身体"的直接参与是形成个人化教育哲学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体 体知 实践认识论 身体主体 个人知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