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zing the efects of post couplers in DTL tuning by the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1
作者 贾晓宇 郑曙昕 《Chinese Physics C》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Stabilization of the accelerating field in Drift Tube Linac(DTL) is obtained by inserting Post Couplers(PCs). On the basis of the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for the DTL with and without asymmetrical PCs, stabilizati... Stabilization of the accelerating field in Drift Tube Linac(DTL) is obtained by inserting Post Couplers(PCs). On the basis of the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for the DTL with and without asymmetrical PCs, stabilization is deduced quantitatively: we let δω/ω0 be the relative frequency error, then we discover that the sensitivity of field to perturbation is proportional to √δω/ω0 without PCs and to δω/ω0 with PCs. Then we adapt the circuit model of symmetrical PCs for the case of asymmetrical PCs. The circuit model shows how the slope of field distribution is changed by rotating the asymmetrical PCs and illustrates that the asymmetrical PCs have the same effect as the symmetrical ones in stab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dtl tuning stabilization
原文传递
Intrinsic stability of an HBT based on a small signal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2
作者 陈延湖 申华军 +3 位作者 刘新宇 李惠军 徐辉 李玲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6-69,共4页
Intrinsic stability ofth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HBT)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a small signal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The stability factor of the HBT device was derived based on a compact T-... Intrinsic stability ofthe heterojunction bipolar transistor (HBT) wa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a small signal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The stability factor of the HBT device was derived based on a compact T-type small signal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of the HBT. The effect of the mainly small signal model parameters of the HBT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HBT was thoroughly examined. The discipline of parameter optimum to improve the intrinsic stability of the HBT was achieved. The theoretic analysis results of the stability were also used to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HBT and they were verified b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T intrinsic stability stability factor small signal equivalent circuit model
原文传递
数字控制DC-DC变换器改进离散迭代建模和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子阳 杭丽君 +2 位作者 郑翔 何震 曾平良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82-1899,共18页
离散迭代模型是一种能精确描述数字控制变换器特性的工具,然而传统的离散模型通常计算复杂而且不够直观,不利于控制器的设计。该文对离散迭代模型进行合理近似,推导出数字控制DC-DC变换器在前沿和后沿调制下的二阶全局等效电路模型,解... 离散迭代模型是一种能精确描述数字控制变换器特性的工具,然而传统的离散模型通常计算复杂而且不够直观,不利于控制器的设计。该文对离散迭代模型进行合理近似,推导出数字控制DC-DC变换器在前沿和后沿调制下的二阶全局等效电路模型,解决了传统模型直观性和精确性之间的矛盾。该模型可以反映具有不同脉冲宽度调制方法的DC-DC变换器的稳态和动态行为。在等效电路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控制的特性,推导出了z域传递函数,从而得到了不同调制方式下控制-输出的频率响应,并且分析了两种调制方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此外,等效电路模型可以准确地跟踪详细开关电路的工作波形,并且对系统参数变化时系统的稳定边界做出精确预测。最后,搭建了DC-DC变换器的样机,验证了模型和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控制 DC-DC变换器 脉冲宽度调制 离散迭代模型 等效电路模型 z域传 递函数 稳定性
下载PDF
开关电源反激拓扑输出交叉调整率研究
4
作者 吴建 李灿 《电动工具》 2023年第2期9-13,共5页
对开关控制电源反激拓扑的输出交叉调整率进行分析。建立等效电路模型与理想数学模型,明确开环路输出电压跟随闭环路输出电压的理论基础是输出绕组间共享磁通变化率。根据电路实际阻抗情况,建立非理想的电压、电流、阻抗模型,给出绕组... 对开关控制电源反激拓扑的输出交叉调整率进行分析。建立等效电路模型与理想数学模型,明确开环路输出电压跟随闭环路输出电压的理论基础是输出绕组间共享磁通变化率。根据电路实际阻抗情况,建立非理想的电压、电流、阻抗模型,给出绕组耦合系数、线路阻抗特性、功率器件压降是输出交叉调整率关键影响因子,就反激DCM模式、CCM模式两种工作模式,对交叉调整率的影响做出说明,CCM模式更有利于改善交叉调整率。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反激拓扑 等效电路模型 耦合系数 交叉调整率
下载PDF
铁电液晶显示的交流稳态技术与等效电路模型改进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梦遥 潘炜 +2 位作者 罗斌 张伟利 邹喜华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968-1972,共5页
针对交流稳态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能体现铁电液晶电学、光学各向异性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将介电张量与电场的耦合作用和由表面定向层引起的锚定能量以等效源的形式表达在电路模型中,成功地将模型拓展到介电各向异性情况下.分别就正、... 针对交流稳态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能体现铁电液晶电学、光学各向异性的等效电路模型.通过将介电张量与电场的耦合作用和由表面定向层引起的锚定能量以等效源的形式表达在电路模型中,成功地将模型拓展到介电各向异性情况下.分别就正、负性介电各向异性及应用交流稳态技术时的光响应特性和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模拟,并给出了对应的介电扭矩、铁电扭矩和极化反转电流.模拟结果吻合于理论分析及文献报道的结果,表明了电路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液晶 等效电路模型 交流稳态技术 介电各向异性
下载PDF
直流微电网高频振荡稳定问题的降阶建模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鹏飞 郭力 +4 位作者 王洪达 李霞林 王成山 冯怿彬 朱想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5-72,共8页
为从等效电路角度揭示直流微电网高频振荡稳定机理,建立了直流微电网降阶电路模型。将直流电压控制单元降阶成等效电阻、电感串联电路模型,其中将下垂控制、直流电压控制及电流内环控制环节对系统高频稳定性的影响转化为可量化的等效电... 为从等效电路角度揭示直流微电网高频振荡稳定机理,建立了直流微电网降阶电路模型。将直流电压控制单元降阶成等效电阻、电感串联电路模型,其中将下垂控制、直流电压控制及电流内环控制环节对系统高频稳定性的影响转化为可量化的等效电阻、等效电感。进一步结合采用等效电阻、电容并联电路的恒功率负荷模型,得到直流微电网全系统降阶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流微电网高频振荡稳定性判据。并基于所提降阶模型,分析了直流电压控制单元详细控制参数对等效电阻、等效电感以及稳定性判据的影响,从等效电路的角度揭示了直流微电网发生高频振荡失稳的原因。最后,在PSCAD/EMTDC软件中对所提降阶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高频振荡 等效电路 降阶建模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石英音叉陀螺不同谐振频率点性能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兵 董春生 吴美平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2-314,318,共4页
分析了石英音叉陀螺驱动端振动速度幅值在3个不同谐振频率点的稳定性。首先根据机电等效理论得出陀螺驱动端的串联支路电流等效于音叉叉指振动速度;然后通过分析串联支路导纳的幅频特性,得到串联支路电流在不同谐振频率点处对频率的敏... 分析了石英音叉陀螺驱动端振动速度幅值在3个不同谐振频率点的稳定性。首先根据机电等效理论得出陀螺驱动端的串联支路电流等效于音叉叉指振动速度;然后通过分析串联支路导纳的幅频特性,得到串联支路电流在不同谐振频率点处对频率的敏感度不同;最后针对闭环驱动电路中存在的微小频率跟踪误差,对等效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在串联谐振频率点处对陀螺进行闭环控制将使音叉振动速度幅值波动最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音叉陀螺 谐振频率 串联谐振频率 稳定性 等效电路
下载PDF
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分析方法的述评 被引量:8
8
作者 林波涛 丘水生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65-72,共8页
本文对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分析方法作了一个较全面的述评,着重介绍了拓扑不变的等效电路模型、寄生效应的处理方法、状态空间平均法在准谐振变换器中的应用以及渐近法在变换器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另外,介绍了不稳定分析的一些... 本文对DC-DC开关功率变换器分析方法作了一个较全面的述评,着重介绍了拓扑不变的等效电路模型、寄生效应的处理方法、状态空间平均法在准谐振变换器中的应用以及渐近法在变换器中的应用等四个方面。另外,介绍了不稳定分析的一些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功率变换器 平均法 等效电路模型 变换器
下载PDF
带恒功率负载的机载直流电源系统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倩 黄建 全应栓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11期60-64,共5页
恒功率负载特性是多电飞机电源系统的典型特性之一,将飞机的电源系统和恒功率负载结合,为了得到带恒功率负载的机载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以机载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相应的等效电路,建立恒功率特性载荷模型,通过全系... 恒功率负载特性是多电飞机电源系统的典型特性之一,将飞机的电源系统和恒功率负载结合,为了得到带恒功率负载的机载电源系统的稳定性条件,以机载直流稳压电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相应的等效电路,建立恒功率特性载荷模型,通过全系统的理论分析、数学建模,依据劳斯判据,得到对于给定的恒功率负载的机载直流电源系统,通过增大电机补偿电容可以提高其稳定性的结论。并且通过仿真以及实验对得到的稳定性条件进行验证。结果可用于电路的设计以及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功率负载 电源系统 等效电路 建模 稳定性
下载PDF
高温超导电缆层电流分布对电缆稳态运行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立杰 诸嘉慧 +4 位作者 夏占军 栗会峰 郭健 谢冬 张凯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6,75,共5页
为了分析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层电流分布对其稳态运行特性的影响,提出超导电缆的等效电路模型,给出求解各层电流的矩阵方程,应用超导电缆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获得不同均流效果下的超导电缆最大载流能力和稳态径向温升,并与有... 为了分析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层电流分布对其稳态运行特性的影响,提出超导电缆的等效电路模型,给出求解各层电流的矩阵方程,应用超导电缆的温度分布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获得不同均流效果下的超导电缆最大载流能力和稳态径向温升,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比较表明,各层电流均衡分布不仅能提高电缆的载流能力,而且可以降低超导电缆的稳态运行温升,提高了超导电缆在稳态运行时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电路 层电流分布 稳态温升 稳定性
下载PDF
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方进 宋文娟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7-313,共7页
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的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高温超导电缆实用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介绍了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及低温稳定化理论.建立了超导电缆的等效电路模型和稳态电流分布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数学建模对超导电缆在稳态下的... 冷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的稳定性问题已经成为高温超导电缆实用化的一个重要课题.介绍了超导体的零电阻特性及低温稳定化理论.建立了超导电缆的等效电路模型和稳态电流分布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数学建模对超导电缆在稳态下的径向温升进行仿真和计算.分析了均流优化前后层电流分布对超导电缆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高温超导电缆稳态性能测试实验,并对超导电缆在不同幅值及频率电流下的径向最大温升做了实验测量和结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超导电缆 等效电路模型 稳定性 测试实验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巴特沃斯滤波器的新型超级电容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炎 崔建涛 刘忠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0-36,共7页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超级电容固有特性不是整数阶的,因此建立一个精确且适用范围更广的模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模型,利用分数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优点,建立...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件在各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超级电容固有特性不是整数阶的,因此建立一个精确且适用范围更广的模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模型,利用分数阶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优点,建立了一种新型超级电容器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这可以扩大超级电容器的适用范围,提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建模 分数阶 巴特沃斯滤波器 等效电路模型 稳定性
下载PDF
基于离散迭代模型的DAB变换器等效电路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童安平 钱语安 +4 位作者 杭丽君 李国杰 汪可友 陈庭记 徐荆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8-1150,共13页
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能适应直流供电系统中诸多应用场合的需求,作为一种通用变换器,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其状态转移函数进行等效变换和近似处理,提出一种基于离散迭代模型的DAB变换器等效电路。与传统的降阶等效... 双有源全桥(dual active bridge,DAB)变换器能适应直流供电系统中诸多应用场合的需求,作为一种通用变换器,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其状态转移函数进行等效变换和近似处理,提出一种基于离散迭代模型的DAB变换器等效电路。与传统的降阶等效电路相比,该文所提出的等效电路能同时刻画变换器的电感电流和电容电压的动态,从而避免模型降阶带来的误差,兼具准确性和直观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导通回路上寄生电阻对其功率传输特性的影响,从而更加精确地刻画DAB的稳态特性;然后,考察等效电路在离散域中状态方程的特征根,得到变换器的稳定边界;并且全面分析端口参数(输入电压和负载)与特征根模值的关系,从而得出运行条件对稳定裕度的影响。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该等效电路的精确性和通用性以及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B变换器 离散迭代模型 等效电路 稳态特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城轨制动能量消耗装置控制策略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立明 陶洪亮 +2 位作者 周成 张玉平 鲁卡 《大功率变流技术》 2014年第1期38-41,共4页
建立了包含制动能量消耗装置的城轨直流牵引系统的等效电路模型,介绍了制动能量消耗装置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推导出制动能量消耗装置PID调节稳压控制策略。应用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实现了快速稳定网压的功能,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关键词 制动能量消耗装置 直流牵引系统 等效电路模型 PID调节器 稳压控制策略
下载PDF
基于离散域采样数据模型的DC/DC变换器等效电路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安平 杭丽君 +1 位作者 李国杰 马肖男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1,共7页
提出了一种针对数字控制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精确建模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在不同调制方式下变换器的采样数据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域采样数据模型的等效电路推导方法;同时,给出了等效性判别准则,该准则可用于判别所建立模型的精确性。以采... 提出了一种针对数字控制变换器的大信号模型精确建模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在不同调制方式下变换器的采样数据模型,提出了基于离散域采样数据模型的等效电路推导方法;同时,给出了等效性判别准则,该准则可用于判别所建立模型的精确性。以采用不同调制方式的同步Boost变换器作为研究算例,通过分析所得采样等效电路模型,成功解释了不同调制方式下变换器稳定性不同的根源,所得理论分析结果和仿真结果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样数据模型 等效电路 同步Boost变换器 调制方式 稳定性
下载PDF
一种基于传输零点插入的多通带频率选择表面
16
作者 唐旭英 万国宾 +2 位作者 付斌 韩先锋 赵志颖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9-84,共6页
[目的]针对目前多频段频率选择表面存在的通/阻带选择性能有限、调控效果差的缺点,基于传输零点插入方法,设计一种多通带频率选择表面(FSS)。[方法]FSS单元由2层相同的组合结构和1层环形贴片结构组成,具有多个传输零点,可以通过调整物... [目的]针对目前多频段频率选择表面存在的通/阻带选择性能有限、调控效果差的缺点,基于传输零点插入方法,设计一种多通带频率选择表面(FSS)。[方法]FSS单元由2层相同的组合结构和1层环形贴片结构组成,具有多个传输零点,可以通过调整物理尺寸实现对通/阻带频率的独立控制。基于FSS的等效电路法,按照其物理结构建立等效电路模型并进行分析,全波仿真与等效电路法(ECM)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拟合。[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通带FSS可在C,X,Ku频段内形成3个传输通带,位于通带两侧的零点形成了陡峭的边沿,缩短了过渡带,高频零点形成了宽传输阻带,进一步提升了带外选择性能。[结论]所设计的FSS在工作频段内具有良好的极化稳定性和角度稳定性,且通/阻带独立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 多通带 传输零点插入 等效电路模型 角度稳定性
下载PDF
自励异步发电机带载建压励磁电容值的解析计算
17
作者 李海涛 蔡建平 +1 位作者 彭学虎 陈丽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098-2106,共9页
为了解析计算出自励异步发电机带载建压励磁电容值,首先,建立其基于静止两相正交参考坐标系下的空间矢量暂态等效电路及其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一种系统稳定性的等价转换分析方法,得到表征系统能量平衡和运动稳定的准极限环临界条件。再... 为了解析计算出自励异步发电机带载建压励磁电容值,首先,建立其基于静止两相正交参考坐标系下的空间矢量暂态等效电路及其数学模型。然后,提出一种系统稳定性的等价转换分析方法,得到表征系统能量平衡和运动稳定的准极限环临界条件。再次,计算准极限环临界条件,得到给定转子转速和电阻情况下带载建压励磁电容临界值解析解,进一步得到给定励磁电容和电阻情况下带载建压转子转速临界值解析解,以及确保自励的必要条件:电阻和励磁电容限值的解析解。最后,与其他方法和模型仿真对不同工况进行比较,验证该文方法的正确性、高效性和通用性,并证明该文方法适于更复杂系统的分析,解析式具有工程参考价值,有助于系统优化配置和性能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励异步发电机 暂态等效电路 空间矢量模型 暂态稳定性 解析式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短路容量及电压稳定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箭 王甜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68,96,共6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投运,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直流线路两端的相角测量单元(Phase-angle Measurement Unit,PMU)所量测的交流侧电压、电流信息,将接入交流系统中的直流线路等值...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建设和投运,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利用直流线路两端的相角测量单元(Phase-angle Measurement Unit,PMU)所量测的交流侧电压、电流信息,将接入交流系统中的直流线路等值为相应的交流系统阻抗,将交直流混联系统等值成一个纯交流系统,进而研究直流接入对交流系统的短路容量的影响.基于短路容量的电压稳定的分析方法,计算出交流系统中各负荷节点的电压稳定指标,分析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直流线路等值方法及电压稳定监测方法的有效性,为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电压稳定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等值模型 短路容量 电压稳定 相角测量单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