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New Wear-Resistant Surface Coating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被引量:3
1
作者 LI Shang-ping FENG Di LUO He-li ZHANG Xi-e CAO Xu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40,59,共5页
Because of good oxidation resistance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i3 Al and high hot hardness, and good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chromium carbide, chromium carbide particle reinforced Ni3... Because of good oxidation resistance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i3 Al and high hot hardness, and good oxidation resistance of chromium carbide, chromium carbide particle reinforced Ni3Al matrix composite would possess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Cr3 C2-NiAl-Ni welding wire was produced by pressureless sintering process in vacuum. When the welding wire was welded on the surface of carbon steel,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physical heat of arc, NiAl reacted with nickel to form Ni3 Al and carbide particle reinforced Ni3 Al matrix composite was formed on the welding layers. Cr3 C2 was dissolved during welding and dispersed Cr7C3 was formed, which strengthened the Ni3Al matrix significantly. The CrTC3-Ni3Al interface was broadened, and a zone of interdiffusion and a new phase M23 C6 were formed, indicating that a good bond has been formed. The hardness of Cr7 C3/Ni3 Al composite at room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s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stellite alloys. In addition, CrTC3/Ni3Al composite possesses better high temperature oxidation resistance than stellite 12 alloy. So Cr7 C3/ Ni3 Al composite can become an attractive potential candidate for elevated temperature wear-resistant surface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3AL chromium carbide COMPOSITE wear resistance elevated temperature
下载PDF
Improvement of elevated-temperature strength and recrystallization resistance via Mn-containing dispersoid strengthening in Al-Mg-Si 6082 alloys 被引量:8
2
作者 Chen Li Kun Liu X.-Grant Chen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4期135-143,共9页
Th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Mn-containing dispersoids in Al-Mg-Si 6082 alloys with different Mn contents(0,0.5 and 1.0 wt%)during various heat treatments(300–500℃)was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f dispersoids on ele... The precipitation behavior of Mn-containing dispersoids in Al-Mg-Si 6082 alloys with different Mn contents(0,0.5 and 1.0 wt%)during various heat treatments(300–500℃)was investigated.The effects of dispersoids on elevated-temperature strength and recrystallization resistance during hot-rolling and post-rolling annealing were evalu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spersoids in the Mn-containing alloys(0.5 and 1.0%)began to precipitate at 350℃and reach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after 2–4 h at 400℃.However,the dispersoids coarsened with increasing holding time at temperatures above450℃.After the peak precipitation treatment at 400℃for 2 h,the yield strength at 300℃increased from 28 MPa(base alloy free of Mn)to 55 MPa(alloy with 0.5%Mn)and 70 MPa(alloy with 1%Mn),respectively,demonstrating a significant dispersoid strengthening effect at elevated temperature.In addition,the dispersoids were thermally stable at 300℃for up to 1000 h holding owing to its relative high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350–400℃),leading to the superior constant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during the long service life.During hot rolling and post-rolling annealing,the presence of a large amount of dispersoids results in the higher Zener drag PZcompared with base alloy and th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ecrystallization resistance.The alloy containing 0.5%Mn exhibited the highest recrystallization resistance among three experimental alloys studied during the post-rolling process,likely resulted from the lower coarsening rate of dispersoids and the lower dispersoids free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MG-SI 6082 alloy Mn addition DISPERSOID precipitation elevated-temperature STRENGTH RECRYSTALLIZATION resistance
原文传递
N-辛基苯基-α-萘胺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楷 赵江 刘月皞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3年第1期7-10,共4页
N-苯基-α-萘胺(PANA)属于高温抗氧剂,在合成酯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但在使用中会产生沉淀。为了改善PANA在合成酯中的沉积性能,同时提高其抗氧化性能,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辛基苯基-α-萘胺(OPANA)高温抗氧剂。用热重分析(TG)... N-苯基-α-萘胺(PANA)属于高温抗氧剂,在合成酯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氧化性能,但在使用中会产生沉淀。为了改善PANA在合成酯中的沉积性能,同时提高其抗氧化性能,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了N-辛基苯基-α-萘胺(OPANA)高温抗氧剂。用热重分析(TG),旋转加压氧弹试验(RPVOT),氧化腐蚀试验(SH/T0450方法)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等对OPANA的热安定性,在基础油(季戊四醇酯,PAO4及精制矿物油)中抗氧化性能及抗沉积性能进行了评价。OPANA的热分解温度较PANA提高了49.6℃。与PANA相比,OPANA将季戊四醇酯的抗沉积性能提高了约87.5%,抗氧化性能提高了1.3%~40%。合成的OPANA高温抗氧剂比PANA具有更好的热安定性,改善了在合成酯中的抗沉积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更适合作为合成酯的高温抗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化 热安定性 抗氧化性能 抗沉积性能 合成酯 高温抗氧剂
下载PDF
新型耐火耐候钢材高温力学性能与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余香林 石永久 +3 位作者 彭耀光 程赟 王文昊 刘栋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1-212,共12页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对首钢集团生产的楼承板用SQ410FRW耐火耐候钢冷轧钢带进行稳态拉伸试验,以测定其典型高温力学性能指标,包括钢材高温弹性模量、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通过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出相应的... 采用标准试验方法,对首钢集团生产的楼承板用SQ410FRW耐火耐候钢冷轧钢带进行稳态拉伸试验,以测定其典型高温力学性能指标,包括钢材高温弹性模量、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通过非线性回归方法得出相应的高温折减系数表达式,包括弹性模量折减系数、规定塑性延伸强度折减系数和抗拉强度折减系数。根据试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回归得出基于Ramberg-Osgood模型(R-O模型)的应力-应变本构模型,以用于后续有限元参数化建模过程中对结构构件的温度场分析和顺序热力耦合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拉伸试样均在平行段内或标距段内发生断裂,且断后伸长率随温度升高呈现总体增大趋势;高温弹性模量、高温规定塑性延伸强度和抗拉强度在600℃及以下时降低较少,均保持在常温名义值的60%以上,基本满足耐火钢的力学性能指标要求;基于R-O模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表达式的拟合优度均在90%以上,与试验应力-应变曲线吻合良好,故提出的本构模型可用于相关钢结构或组合结构构件的有限元抗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火耐候钢 高温力学性能 拉伸试验 本构模型 折减系数
下载PDF
合金元素Mo及轧制工艺对耐火钢筋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周云 陈焕德 +2 位作者 袁长生 张宇 杨晓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8-114,共7页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了不同冷速及不同终冷温度下0.2Cr及0.1Cr-0.15Mo耐火钢筋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并分析常温及高温条件下耐火钢筋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终冷温度为900℃,冷速由2.0℃/s增加至20.0℃/s时,0.2Cr及0...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研究了不同冷速及不同终冷温度下0.2Cr及0.1Cr-0.15Mo耐火钢筋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并分析常温及高温条件下耐火钢筋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终冷温度为900℃,冷速由2.0℃/s增加至20.0℃/s时,0.2Cr及0.1Cr-0.15Mo耐火钢筋马氏体+贝氏体比例均明显提升,室温屈服强度分别由390 MPa和429 MPa提升至665 MPa和1060 MPa,高温屈服强度分别由187 MPa和181 MPa提升至193 MPa和356 MPa,加入0.15%Mo可明显提升贝氏体组织比例及高温性能。当终冷温度由700℃增加至1100℃,冷速为1.0℃/s时,0.1Cr-0.15Mo耐火钢筋中铁素体比例先增加后减少,屈服强度由458 MPa先降低至401 MPa,随后升高至51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元素 耐火钢筋 轧制工艺 连续冷却转变 高温拉伸
下载PDF
镁合金的性能、成形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50
6
作者 房灿峰 张兴国 +1 位作者 于延浩 金俊泽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16,共5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镁合金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从塑性、耐蚀性能及高温性能3方面讨论了改善镁合金性能的方法,介绍了镁合金加工成形技术,并展望了镁合金发展和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 镁合金 塑性 耐蚀性 高温性能
下载PDF
新型地聚合物基轻质耐高温混凝土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丁庆军 吴静 +2 位作者 吕林女 何永佳 杨文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共3页
利用由碱激发偏高岭土得到的地聚合物与轻集料陶砂制备出的地聚合物基轻质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试验测试了其28d抗压强度和经950℃高温煅烧后的强度损失率,并利用SEM分析了地聚合物-陶砂界面结构在高温前后的变化情况... 利用由碱激发偏高岭土得到的地聚合物与轻集料陶砂制备出的地聚合物基轻质混凝土具有很好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试验测试了其28d抗压强度和经950℃高温煅烧后的强度损失率,并利用SEM分析了地聚合物-陶砂界面结构在高温前后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当胶砂比合适时,地聚合物基轻质耐高温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密度小等优点,可用于具有火灾隐患或长期处于高温工作环境的建筑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合物 轻集料 耐高温 混凝土
下载PDF
磷酸铬铝高温透波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曹海琳 张杰 +1 位作者 黄玉东 杨晓波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2,共4页
以氢氧化铝、氧化铬和磷酸为原料制备磷酸铬铝 ,通过对反应体系粘度的监测 ,控制反应程度、确定反应时间。采用DSC -TG和XRD分析研究体系固化特性和耐热性能。对层间剪切强度进行测试 ,初步评价磷酸铬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 ,控制... 以氢氧化铝、氧化铬和磷酸为原料制备磷酸铬铝 ,通过对反应体系粘度的监测 ,控制反应程度、确定反应时间。采用DSC -TG和XRD分析研究体系固化特性和耐热性能。对层间剪切强度进行测试 ,初步评价磷酸铬铝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 ,控制反应时间为 1h时可以得到转化率较高、粘度适当的体系。DSC -TG分析表明 ,该体系固化成型温度低于 2 0 0℃ ,成型工艺简单 ,同时结合XRD分析证明此材料体系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对其复合材料层剪强度的研究发现 ,增强体材料表面进行涂层保护可有效地克服体系对增强体的腐蚀 ,有利于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铬铝 复合材料 耐高温性能 透波性能 透波材料 制备 航天器
下载PDF
镍基WC等离子弧熔敷层的组织和高温磨损性能 被引量:19
9
作者 傅卫 王惜宝 陈国喜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68,共4页
为在15CrMo钢表面采用等离子堆焊含60%WC的镍基合金粉末,对堆焊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焊道成形良好,堆焊层组织致密.堆焊层横截面上WC颗粒分布均匀,WC颗粒的质量分数可达60%以上,堆焊后WC颗... 为在15CrMo钢表面采用等离子堆焊含60%WC的镍基合金粉末,对堆焊层的显微组织、硬度和高温耐磨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堆焊层焊道成形良好,堆焊层组织致密.堆焊层横截面上WC颗粒分布均匀,WC颗粒的质量分数可达60%以上,堆焊后WC颗粒硬度值基本上仍保持了原有的高硬度,颗粒表面重熔量小.堆焊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原始WC颗粒构成的硬质骨架,加上次生WC的弥散强化作用,使堆焊层具有良好的耐磨料磨损性能,其600℃高温耐磨料磨损性能为45正火钢的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弧 碳化钨 组织 高温磨损
下载PDF
不锈钢充氚后的微观组织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任大鹏 邹觉生 +2 位作者 陈锡瑶 倪然夫 向士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5-17,共3页
用高温气相充氚技术 ,对抗氢脆不锈钢充氚后微观组织进行研究。发现氚 (氢 )可使透射样品晶界产生腐蚀行为 ,氚 (氢 )使晶内位错密度增加。利用氚自射线照相法 ,研究了氚在抗氢脆不锈钢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氚在晶界、位错处聚集。
关键词 抗氢脆不锈钢 高温气相充氚 氚自射线照相 氚陷阱 TEM 微观组织
下载PDF
高速电弧喷涂FeCrAl涂层组织结构及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学 张晋丽 +1 位作者 周汉湘 苗卡沙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3期75-78,共4页
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HVAS)制备FeCrA l涂层,测试涂层在800℃的氧化性能,研究涂层在喷涂态和氧化后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冷却速率极快,FeCrA l涂层中形成比较多的Fe-Cr非晶态相,还有少量的Cr1.3Fe0.7O3和体心立方晶格的Fe-Cr固溶体... 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HVAS)制备FeCrA l涂层,测试涂层在800℃的氧化性能,研究涂层在喷涂态和氧化后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由于冷却速率极快,FeCrA l涂层中形成比较多的Fe-Cr非晶态相,还有少量的Cr1.3Fe0.7O3和体心立方晶格的Fe-Cr固溶体,喷涂过程中A l的氧化比较严重。FeCrA l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明显高于12Cr1MoV钢,接近于T91钢,涂层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一方面是由于层片间形成保护性的Cr氧化膜,阻止进一步氧化,也与含有较多抗氧化性好的非晶态相有关。高温氧化后,涂层中部分非晶态相晶化,转变为Fe-Cr晶体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弧喷涂 FeCrAl涂层 高温氧化 组织结构
下载PDF
金属高温应力松弛行为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金尧 魏楠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7-60,共4页
根据高温下金属应力松弛的基本特征,提出用以描述应力松弛行为的表达式。该表达式可用于拟合松弛试验结果,并根据试验结果预测不同初应力时的应力松弛行为。本文还推导了重复加载条件下松弛剩余应力的计算公式。用不同材料试验数据的... 根据高温下金属应力松弛的基本特征,提出用以描述应力松弛行为的表达式。该表达式可用于拟合松弛试验结果,并根据试验结果预测不同初应力时的应力松弛行为。本文还推导了重复加载条件下松弛剩余应力的计算公式。用不同材料试验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松驰 高温 抗松弛 残余应力 重复加载 金属
下载PDF
耐火钢的开发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43
13
作者 完卫国 吴结才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83-189,共7页
介绍了国内外耐火钢的发展情况.重点叙述了耐火钢的性能指标、合金化原理、生产工艺、组织和性能的研究情况以及国内外有关耐火钢的工业试制和实际应用情况,为国内进一步开展耐火钢的研究工作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耐火钢 高温强度 钢结构 建筑
下载PDF
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5种高架绿化植物的抗寒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鹏翀 王挺 +2 位作者 刘锦 黎念林 余金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49-50,54,共3页
为筛选出优良的抗寒高架绿化植物,进一步丰富杭州高架冬季的绿化和景观效果,选取欧洲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厚叶石斑木(Rhaphiolepis umbellata)、茶梅‘东牡丹’(Camellia sasanqua‘East Peony’)、茶梅‘昭和之荣’(C.sasanqua&#... 为筛选出优良的抗寒高架绿化植物,进一步丰富杭州高架冬季的绿化和景观效果,选取欧洲夹竹桃(Nerium oleander)、厚叶石斑木(Rhaphiolepis umbellata)、茶梅‘东牡丹’(Camellia sasanqua‘East Peony’)、茶梅‘昭和之荣’(C.sasanqua'Showa-no-Sakae’)和小叶蚊母树(Distylium buxifolium)为材料,采用电导率法测定低温胁迫下5种植物相对电导率(REC)的变化,并配合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求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REC呈"S"型上升,拟合出的LT50分别为-6.76、-8.61、-7.93、-8.81、-6.23℃,其抗寒性顺序为:昭和之荣>厚叶石斑木>东牡丹>欧洲夹竹桃>小叶蚊母树。5种高架绿化植物均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在杭州地区的高架环境下可以安全露地过冬,可以合理地进行选择和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 抗寒性 相对电导率 LOGISTIC方程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锶和钙在镁-铝系合金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白晶 孙扬善 +1 位作者 强立峰 诸天柏 《铸造》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论述了耐热镁合金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碱土元素Ca和Sr对Mg-Al系合金的铸造性能、微观组织、拉伸性能和抗蠕变性能的影响。同时对Ca、Sr在镁合金中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CA SR 耐热镁合金 抗蠕变
下载PDF
耐热镁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田树科 郭学锋 +2 位作者 崔红保 黄丹 王英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74-1177,共4页
综述了耐热镁合金的发展历史,以及近年来耐热镁合金研究发展现状。主要介绍了Mg-RE系、Mg-Al系、Mg-Zn系3类主要耐热镁合金的耐热机理和研究发展。本文提出了耐热镁合金的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耐热镁合金 稀土元素 高温强度
下载PDF
点焊电极用Al_2O_3/Cu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韩胜利 田保红 +5 位作者 宋克兴 刘勇 刘平 董企铭 曹先杰 娄花芬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为提高传统点焊电极材料的抗软化温度,研究开发了具有高抗软化性能的Al2O3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对其微观组织和软化温度、导电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Al2O3/Cu复合材料的软化温度高达930℃,导电率达86.49%IACS,适宜制作点焊电极材料。
关键词 内氧化 高温软化抗力 软化温度 导电率
下载PDF
高强钢S460高温力学性能研究与抗火设计建议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强旭红 毋凯冬 +1 位作者 姜旭 罗永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7-45,共9页
针对钢结构抗火设计中高强度结构钢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取值进行研究.为研究最常用的高强度结构钢S460N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其在稳态和瞬态不同火灾情况下进行材性试验,得到不同温度下S460N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折减系数,... 针对钢结构抗火设计中高强度结构钢材料力学性能参数的取值进行研究.为研究最常用的高强度结构钢S460N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其在稳态和瞬态不同火灾情况下进行材性试验,得到不同温度下S460N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的折减系数,并与现有文献和现行主要钢结构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分析.通过与现有文献中欧标钢S460N和S460M、国产钢Q460以及普通钢的研究结果的比较,发现高温下结构钢的力学性能退化取决于钢材种类及其加工工艺.因此,各国现行的钢结构设计规范基于普通钢研究成果得出的设计建议不适用于高强度结构钢.此外,给出可用于指导设计的高强度结构钢S460N在高温下力学性能退化的拟合公式,并对其进行校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结构钢 高温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抗火设计
下载PDF
12Cr1MoV钢高温时效中组织结构变化的原子扩散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瑞成 傅公维 +1 位作者 王晖 王军民 《特殊钢》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共4页
试验了成分 (% )为 :0 0 95C 1 0 0Cr 0 31Mo 0 2 2V的 12Cr1MoV珠光体耐热钢在 6 5 0~ 75 0℃ 1 4 2~ 873h时效时钢中合金元素的扩散、位错亚结构以及碳化物大小、数量和分布。并运用原子扩散无规行走理论计算了在对应不同Larson ... 试验了成分 (% )为 :0 0 95C 1 0 0Cr 0 31Mo 0 2 2V的 12Cr1MoV珠光体耐热钢在 6 5 0~ 75 0℃ 1 4 2~ 873h时效时钢中合金元素的扩散、位错亚结构以及碳化物大小、数量和分布。并运用原子扩散无规行走理论计算了在对应不同Larson Miller指数P值的不同温度和时间下时效时钢中合金元素的扩散距离。结果表明 ,扩散分析的结果与试验材料成分和各种结构单元特征尺寸范围内组织结构的变化相一致 ;而且 12Cr1MoV钢在 5 0 0℃以上时效时 ,铬、钼原子的扩散与迁移距离显著 ,为 10~ 38μm ,远大于迁移距离约为 0 5 μm的钒原子。这从动力学角度说明钒是通过弥散强化提高 12Cr1MoV钢热强性的主要元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1MOV钢 耐热钢 高温时效 原子扩散 无规行走
下载PDF
Al-RE-Cu-Mn-Si铸造铝合金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水丽 张淑荣 李红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528-530,共3页
采用SEM、EDX对Al RE Cu Mn Si铸造铝合金的高温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合金微观组织形貌特征和相的成分特点。结果表明 ,该合金在 3 5 0~ 40 0℃高温下力学性能未有明显下降 ,比一般耐热铝合金的承温能力明显偏高 ,这与合金中含有高... 采用SEM、EDX对Al RE Cu Mn Si铸造铝合金的高温性能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合金微观组织形貌特征和相的成分特点。结果表明 ,该合金在 3 5 0~ 40 0℃高温下力学性能未有明显下降 ,比一般耐热铝合金的承温能力明显偏高 ,这与合金中含有高温稳定的稀土化合物相直接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铝合金 稀土化合物 高温性能 晶界 Al-RE-Cu-Mn-Si 铸造铝合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