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汉喃中医古籍同形俗字考辨
1
作者 管金粮 邓章应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18,共4页
域外中医古籍的整理,需要辨识同形俗字,从而沟通异体字与正体字的关系。指出越南汉喃中医古籍《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中“幹”为“斡”的俗字;“■”为“晕”与“彙”的俗字;“羗”为“姜”的俗字;“咱”为“聽”的俗字;“壼”为“壺... 域外中医古籍的整理,需要辨识同形俗字,从而沟通异体字与正体字的关系。指出越南汉喃中医古籍《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中“幹”为“斡”的俗字;“■”为“晕”与“彙”的俗字;“羗”为“姜”的俗字;“咱”为“聽”的俗字;“壼”为“壺”的俗字;“亗”为“之”的俗字;“炅”为“靈”与“热”的俗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域外汉籍 《新镌海上医宗心领全帙》 同形俗字
下载PDF
“只者这爪行路绝”及其他
2
作者 张涌泉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9-53,共5页
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书和通俗文学作品大多出于底层民众,字多俗别,加上书写比较随意,规范程度不高,辨认整理难度较大,存在不少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文章讨论了其中的“只者这爪行路绝”“一直逢阎夭,尽地取天堂”“吐热免寒”“[巾夫]... 敦煌吐鲁番社会经济文书和通俗文学作品大多出于底层民众,字多俗别,加上书写比较随意,规范程度不高,辨认整理难度较大,存在不少不易解决的疑难问题。文章讨论了其中的“只者这爪行路绝”“一直逢阎夭,尽地取天堂”“吐热免寒”“[巾夫]同”四组词句的释读,通过原卷核查、字形比较、词义分析等方式,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写本 疑难字词 俗字
下载PDF
“割”“剖”形讹与古籍校读
3
作者 喻威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63-73,81,共12页
“割”“剖”来源不同,但在俗书中形近易讹,典籍中常见讹误之例。据此形讹现象及相关语言文字材料,可校订古书中的误字。《为君难》“割毫折芒”、《新论·求辅》“割心相信”、《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割符”、《与阮嗣... “割”“剖”来源不同,但在俗书中形近易讹,典籍中常见讹误之例。据此形讹现象及相关语言文字材料,可校订古书中的误字。《为君难》“割毫折芒”、《新论·求辅》“割心相信”、《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割符”、《与阮嗣宗书》“割石索宝”、《抱朴子·释滞》“割乎文石之中”、《抱朴子·道意》“千割百判”中的“割”当为“剖”。在校读过程中,还对“副辜”“剖符”“拌蚌”“割玉刀”等语词作了解读,提出校读古籍时要关注俗字中的形近讹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讹 俗字 古籍校勘
下载PDF
贵州契约文书俗字“(文艮)”考释 被引量:5
4
作者 卢庆全 黑维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145-150,共6页
"(文艮)"起初当是"文"(即"纹")"艮"(即"银")二字的合文,从清乾隆十六年(1751)开始,这种用法便盛行于贵州契约文书中。至民国二年(1913)始见有"(文艮)"被借用作"银&qu... "(文艮)"起初当是"文"(即"纹")"艮"(即"银")二字的合文,从清乾隆十六年(1751)开始,这种用法便盛行于贵州契约文书中。至民国二年(1913)始见有"(文艮)"被借用作"银"字。在五种贵州契约文书中,总计有"(文艮)"1528例,除49例因时间不清、语境不明无法确释外,用作"纹银"者1 376例,用作"银"者103例。因此除去那些借用作"银"字的"(文艮)"例,将"(文艮)"释读作"纹银"应是妥当的。"纹银"是清代通行的一种标准银两,成色较高,以大条银或碎银制成,形似马蹄,表面有皱纹。"(文艮)"有"■"、"■"、"■"、"■"、"■"、"(又良)"、"■"、"■"、"艰"等异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契约文书 俗字 (文艮) 合文 考释
下载PDF
黏、粘二字形音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志霞 《语言科学》 2007年第4期107-110,共4页
"黏、粘"二字的字形、字音问题一向让使用者踌躇不定。文章首先考察了长期以来使用这两个字的歧异情况,然后通过考察历代字书、韵书,提出"粘"是"黏"的俗字,约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最初两字同音同义,到元代俗... "黏、粘"二字的字形、字音问题一向让使用者踌躇不定。文章首先考察了长期以来使用这两个字的歧异情况,然后通过考察历代字书、韵书,提出"粘"是"黏"的俗字,约产生于南北朝时期,最初两字同音同义,到元代俗字"粘"又产生俗音,"黏、粘"二字自此走上字形与字音分化的道路。现代语言规范使两个字的字形、字音及词性得以确定,便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字形 字音 俗字 俗音
下载PDF
漫谈古籍整理的规范问题——以敦煌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0-77,共8页
古籍整理,特别是敦煌文献的整理,属于高难度的学术基础工作,目前各有各的方式和方法,也各有利弊。本文作者以自己从业三十年的切身体会,对敦煌文献整理中的规范问题提出了鲜明的观点,并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可供借鉴与探讨。
关键词 古籍整理 规范 古今字 俗字 借音字
下载PDF
《事林广记》俗字探微 被引量:2
7
作者 闫艳 祝昊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02-104,共3页
《事林广记》是最早编撰于南宋末年,经元明多次增补刊刻传播的民间类书,因其特殊的流传范围,书中收录的俗字类型代表了元明时期俗字的使用状况,反映了汉字系统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书中改换意符、采用古体、简... 《事林广记》是最早编撰于南宋末年,经元明多次增补刊刻传播的民间类书,因其特殊的流传范围,书中收录的俗字类型代表了元明时期俗字的使用状况,反映了汉字系统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分析书中改换意符、采用古体、简省、增繁、异音替代等5种俗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字 《事林广记》 类型
下载PDF
汉语构词范式再探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立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49-53,共5页
“关爱”一词从规范对象到流行使用 ,表明“双字格”凭着极强的生命力已上升为汉语构词范式。其内部原因在于“双字格”是一个能够体现语言的节律原则和经济原则的“最小”结构式 ,易被作为一个节律 /意义的实体单位感知 ;其外在条件是... “关爱”一词从规范对象到流行使用 ,表明“双字格”凭着极强的生命力已上升为汉语构词范式。其内部原因在于“双字格”是一个能够体现语言的节律原则和经济原则的“最小”结构式 ,易被作为一个节律 /意义的实体单位感知 ;其外在条件是公众词感表现出的对“双字格”的认同与接受 ,以及“双字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双字格 构词范式 公众词感 成词途径
下载PDF
《石仓契约》俗字释读疏漏补正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智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3-57,共5页
文章对《石仓契约》中俗字释读疏漏进行了考释与补正。"//"均当为"背"的俗字,而非"堦"或"嘴"字;""当为"此"的俗字,而非"尖"字;""当为"短"... 文章对《石仓契约》中俗字释读疏漏进行了考释与补正。"//"均当为"背"的俗字,而非"堦"或"嘴"字;""当为"此"的俗字,而非"尖"字;""当为"短"的俗字,而非"缺"字;""当为"尖"的俗字,而非"炎"字;"二小二勿"被误释为"二小二不小",实为"二丝二忽";"统纳"被误作"统纳",实为"充纳","搭"被误作"榀搭",实为"品搭",其中"充""品"分别受"纳""搭"类化而作"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仓契约》 俗字 考释 补正
下载PDF
试论太平天国文献俗字研究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奔 王建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8-192,共5页
研究太平天国文献的俗字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界定太平天国文献的用字性质;更好地释读太平天国文献;更清楚地认识部分汉字形体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更好地认识广西俗字与广西方言之间的关系;部分俗字的形体构意揭示了粤西的民俗状况及社会... 研究太平天国文献的俗字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界定太平天国文献的用字性质;更好地释读太平天国文献;更清楚地认识部分汉字形体演变和发展的规律;更好地认识广西俗字与广西方言之间的关系;部分俗字的形体构意揭示了粤西的民俗状况及社会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文献 俗字 广西
下载PDF
正体与俗体三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詹鄞鑫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49-52,共4页
一,正体与俗体是就字体而言的。"正体"指共时汉字中书写严谨规范的字体,而"俗体"则指书写随意草率的字体。正体与俗体,是汉字与生俱来的两种共时并存形式。在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俗体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时候... 一,正体与俗体是就字体而言的。"正体"指共时汉字中书写严谨规范的字体,而"俗体"则指书写随意草率的字体。正体与俗体,是汉字与生俱来的两种共时并存形式。在文字形体演变的过程里,俗体所起的作用十分重要。有时候,一种新的正体就是由前一阶段的俗体发展而成的(如隶书)。比较常见的情况,是俗体的某些写法后来为正体所吸收,或者明显地促进了正体的演变。二,正体与俗体的关系,只是字体的不同,而不是不同的字。汉代以来的草书,在《康熙字典》等字书中并不收入,但并不妨碍民间的日常运用。然而,把它们的关系作为繁简字关系,如"頭-头","》-为",其关系不再是书体的不同,而成为不同的字形了,这反而妨碍了人们的书写,也造成了字形的混乱。三,在计算机时代,社会对于汉字特性的基本要求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明显的一点,就是对于汉字书写笔画数的关注程度大大降低了,而更加关注字形结构的规律性和阅读的分辨率。现在,汉字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由计算机输入代替了手写,屏幕阅读代替了书本,汉字的应用,一方面要求书写或输入的快捷,另一方面要求阅读的方便,作为大前提,首先还要求降低汉字教学的难度。从这些方面来看,繁体字具有无可争辩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体 俗体 正字 俗字 汉字发展 汉字规范 计算机汉字
下载PDF
《石仓契约》俗字校读十则 被引量:9
12
作者 唐智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11,共5页
文章考校《石仓契约》中"塴""■""冾"等俗字。即"塴塕"之"塴"当为"崩"的增旁俗字,而非"塴"字;"■"当为"舉"的俗字,而非"庠"字;&... 文章考校《石仓契约》中"塴""■""冾"等俗字。即"塴塕"之"塴"当为"崩"的增旁俗字,而非"塴"字;"■"当为"舉"的俗字,而非"庠"字;"冾湖"之"冾"当为"冷"的俗字,而非"冾"字;"■"当为"龍"的俗字,而非"尤"字;"芋"之"■"当为"卵"的俗字,而非"茆"字;"■"当为"壇"的俗字;"/仸"均为"天"的俗字;"直棬""横棬"之"棬"当为"巷"的俗字,而非"棬"字;"泣叔"之"泣"当为"血"字俗讹,"丧"之""当为"夂"字写讹,而非"夊"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仓契约》 俗字 校读
下载PDF
《石仓契约》俗字校读十五则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智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2-18,共7页
文章考校《石仓契约》中十余个疑难俗字。即"■""■""■/樁""■""■""■""■""■""■""■""■""■"当分别... 文章考校《石仓契约》中十余个疑难俗字。即"■""■""■/樁""■""■""■""■""■""■""■""■""■"当分别为"背""埕""椿""棟""發""荒""窟""瓦""窑""選""種""衆"的讹俗字,而非"貨""罐""樁""揀""叢""疏""掘""■""瑤""達""耕""裏";"柚""埬"分别为"抽""棟"的换旁俗字,而非"柚""堜";"■"为"拙"的讹字,又"拙"通"掘";"■"为"領"的讹俗字,又"領"通"嶺",而非"镇"字;"■"当为"魁"的讹俗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仓契约》 俗字 校读
下载PDF
日本简体字探源 被引量:8
14
作者 何华珍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88-91,共4页
《中华字海》谓“见日本《常用汉字表》”的日式汉字,大多为我国历代俗字。
关键词 日本简体字 汉语俗字
下载PDF
再说“金日磾”的“日”字为什么读mì 被引量:3
15
作者 史佩信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6-68,共3页
"金日磾"的"日"字为什么读mì,目前有三种假设:连音变读说,古有复辅音说,字形讹变说。文章认为字形讹变说最接近事实。
关键词 金日磾 字形讹变
下载PDF
论通俗小说人物描写词赋化程式之形成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冬丽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49-56,共8页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描写具有高度程式化特征,即"前导语+词赋"的组合方式或"设问+铺陈"的修辞特征。这种程式的形成既受中国传统词、赋之描摹美人、英雄手法的影响,也得益于敦煌变文这样的通俗作品人物描写程式化...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人物描写具有高度程式化特征,即"前导语+词赋"的组合方式或"设问+铺陈"的修辞特征。这种程式的形成既受中国传统词、赋之描摹美人、英雄手法的影响,也得益于敦煌变文这样的通俗作品人物描写程式化创作的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俗小说 人物描写 词赋化 程式 形成
下载PDF
汉魏六朝碑刻文字札记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蒙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汉魏六朝碑刻保存了大量俗字,而考释其中的疑难字是进行碑刻内容研究的首要工作。本文摘取并考证了9个俗字,如"■"为"冢"字、"(扌量)"为"扬"字、"■"为"浦"字、"(扌... 汉魏六朝碑刻保存了大量俗字,而考释其中的疑难字是进行碑刻内容研究的首要工作。本文摘取并考证了9个俗字,如"■"为"冢"字、"(扌量)"为"扬"字、"■"为"浦"字、"(扌船)"为"迁"字、"■"为"迷"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刻 俗字 考证
下载PDF
新刊隋唐碑志俗字考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山 《保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8-94,共7页
出土碑志材料真实、内容广泛、数量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准确释读、科学整理是有效利用碑志材料的关键;难点在于文字俗讹多变不易分辨,铭文残缺模糊不易识断,语言典雅深沉不易理解。考释新刊隋唐碑志俗字疑难字需要抉发... 出土碑志材料真实、内容广泛、数量丰富,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准确释读、科学整理是有效利用碑志材料的关键;难点在于文字俗讹多变不易分辨,铭文残缺模糊不易识断,语言典雅深沉不易理解。考释新刊隋唐碑志俗字疑难字需要抉发俗变原因,梳理形变脉络,沟通字际关系,分析构形理据,融贯变异规律,运用有效辨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刊布碑志文 俗字 考释 隋唐 汉字史
下载PDF
《石仓契约》(第三辑)俗字校读十则 被引量:2
19
作者 唐智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7年第4期59-64,共6页
文章对《石仓契约》(第三辑)中十余个疑难俗字进行了考校,指出"■""垙""■""厛""■樑"之"■""矮■"之"■"及"■盘"之"■"当分别... 文章对《石仓契约》(第三辑)中十余个疑难俗字进行了考校,指出"■""垙""■""厛""■樑"之"■""矮■"之"■"及"■盘"之"■"当分别为"坳""缸""背""廳""椽""兒"及"磉"的俗字;"■■"则当为"衙■"的增旁字,而"衙■"即"衚衕(胡同)";又"■/■"为"枙(軶)"的讹俗字,而"■■肥■■撘"实为"阔狭肥瘦品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仓契约》 俗字 校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杨上善音注校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清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79-82,共4页
杨上善为《黄帝内太素》所作音注有一特殊情况 ,有的是俗体字所为 ,有的是传写所讹 ,有的系形近而误 ,有的由音理乖逆 ,有的是破读、训读等原因所致。辨识之 ,便于看清杨上善音注的特点 ,也有益于研究俗体字、校勘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杨上善 音注特点 俗体字 校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