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proces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1
作者 Juan Li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8年第7期67-70,共4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proces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1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o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process in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11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ho underwent radical operation in this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15 and December 2017 were divided into the parenteral nutrition group (n=57) who received par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nd the enteral nutrition group (n=53) who received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according to the postoperative nutrition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differences i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and inflammatory response degre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mmediately after the patients returned to the ward (T0), 48h after nutritional support (T1) and 72h after nutritional support (T2). Results: At T0,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ents of Th1/Th2 immune response and Th17/Treg immune response indexes as well as inflammatory mediators in seru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t T1 and T2, serum Th1 cytokines IFN-γ and IL-12 contents of enteral nutri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group whereas Th2 cytokines IL-4 and IL-13 cont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group;serum contents of Th17 cytokines IL-6 and IL-17 as well as Treg cytokines TGF-β and IL-10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group;serum inflammatory mediators hs-CRP, PGE and HMGB1 cont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parenteral nutrition group. Conclusion: Postoperative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Th1/Th2 and Th17/Treg immune response balance and inhibit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cancer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Inflammatory RESPONSE
下载PDF
Clinical Outcome of Early Enteral Feeding on Patients Post Esophagectomy 被引量:1
2
作者 Badawy M. Ahmed Ahmed A. S. Salem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7年第4期333-340,共8页
Objectives: Aim of our work i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feeding through either nasoentral or feeding jejunostomy tube post esophagectomy on patients recovery and hospital stay.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nu... Objectives: Aim of our work i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enteral feeding through either nasoentral or feeding jejunostomy tube post esophagectomy on patients recovery and hospital stay. Background: Postoperative nutrition is a well known aspect of care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been shown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ospital stay. Enteral nutrition has been shown to be superior to parenteral nutrition as it is more physiological, safer, cheaper and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has been clearly confirmed to reduc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Methods: This is randomized combined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study that is conducted in surgical oncology department, South Egypt cancer institute, Assiut University;from October 2012 to October 2016.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1 includes patients with feeding jejunostomy and group 2 is patients with nasoenteral tube. Results: 25 Patien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19 males & 6 females). All cases were primarily diagnosed as esophageal cancer, middle and lower 1/3 esophagus or proximal gastric carcinoma infiltrating cardia by clinical data associated with abdominal sonar and/or C.T scan and upper endoscopy with biops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theter related complications (P value 0.238). There was no operative mortality. Conclusion: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was feasible and safe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esophagectomy.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NE and FJ. Enteral nutrition either through nasoenteral or feeding jejunostom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ostoperative nutritional support in this type of major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 esophageal CANCER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early enteral FEEDING FEEDING JEJUNOSTOMY Nasoenteral FEEDING CANCER Esophagus
下载PDF
Effects of enter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on immun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radiatio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radiotherapy
3
作者 Dan Wang Yan Li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8年第15期40-43,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nter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on immun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radiatio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radiotherapy. Methods: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ho underwe...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enter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on immun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radiatio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radiotherapy. Methods: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ho underwent radiotherapy in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between January and October 2017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o received enter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ho received routine intervention. The contents of nutrition indicators and radiation damage markers in serum as well as the contents of immune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were determined before radiotherapy and after radiotherapy end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radiotherapy, serum ALB, PA, TRF and RBP contents as well as peripheral blood Th cell, NK cell, Breg cell and Treg cell cont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while serum PDGF-BB, TGF-β1, CTGF, TNF-α and SAA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radiotherapy;serum ALB, PA, TRF and RBP contents as well as peripheral blood Th cell and NK cell contents of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while serum PDGF-BB, TGF-β1, CTGF, TNF-α and SAA contents as well as peripheral blood Breg cell and Treg cell cont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fter radiotherapy;serum ALB, PA, TRF and RBP contents as well as peripheral blood Th cell and NK cell cont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radiotherap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hile serum PDGF-BB, TGF-β1, CTGF, TNF-α and SAA contents as well as peripheral blood Breg cell and Treg cell cont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nter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immune nutritional status and reduce radiation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rad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cancer enteral NUTRITION INTERVENTION NUTRITIONAL status IMMUNE function Radiation damage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杰 陈明治 高鹏飞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老年食管癌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以及术前及术后7 d的营养相关状况指标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和体质量指数(BMI),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3^(+)、CD4^(+)、CD8^(+)、CD4^(+)/CD8^(+),观察两组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恢复饮食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ALB、TP、PA、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总并发症的发生率(P<0.05),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患者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后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腹腔镜根治术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食管癌 营养状态 吻合口瘘
下载PDF
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分析
5
作者 杨婷婷 赵彤 马坤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8期134-136,共3页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74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7例,常规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对...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74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37例,常规护理联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指标、术后管道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清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流质食物时间均较短(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术后1周,两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支持期间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有助于减少相关并发症,加快患者术后康复以及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手术 循证护理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术后家庭肠内营养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6
作者 王家兴 张缜 刘风侠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2期2447-2453,共7页
目的检索食管癌术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home enteral nutrition,HEN)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评价并整合,为临床制定HEN管理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UpToDate、澳大利亚循证护理和保健研究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苏格兰院际间指... 目的检索食管癌术后患者家庭肠内营养(home enteral nutrition,HEN)管理的相关证据进行评价并整合,为临床制定HEN管理提供循证证据。方法检索UpToDate、澳大利亚循证护理和保健研究中心(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医脉通、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网站、Cochrane Library、PubMed、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食管癌术后HEN管理的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证据总结、随机对照试验、最佳实践,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质量的评价、证据提取及整合。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研究。共总结出24条最佳证据,包括组建家庭营养支持团队、营养筛查与评估、制定HEN治疗方案、健康宣教、监测评价及随访5个方面。结论本研究总结了食管癌术后患者HEN管理的相关证据,可为临床食管癌术后患者HEN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建议结合具体临床情境及利益相关者的意愿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外科手术 家庭肠内营养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对ICU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郭丽娟 王卉洁 +2 位作者 刘瑾 丁蓉 康荣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5期752-758,共7页
目的分析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ICU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 目的分析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ICU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7月医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住ICU 24~48 h内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超早期(入ICU 24 h内)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及ICU结局状况。结果实施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出ICU当日),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出ICU当日),观察组患者TP、ALB、Hb、TF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出ICU当日),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营养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联合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可提高ICU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态及ICU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肠内匀浆膳营养支持 结构性营养护理干预 重症监护室 生活质量 营养状态 结局
下载PDF
医护患一体化心理护理结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自我效能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8
作者 张燕 王臣臣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心理护理结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5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医护患一体化心理护理结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5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护患一体化心理护理结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均持续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营养状况及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为(29.93±3.60)分,高于对照组的(26.29±3.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患一体化心理护理结合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减轻负性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感,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 医护患一体化 心理护理 个体化系统营养干预 自我效能 营养状况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余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6期60-62,共3页
目的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作为护理方法,就观察对象采用上述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文的观察对象为我院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依据不... 目的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作为护理方法,就观察对象采用上述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方法本文的观察对象为我院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依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干预的患者取名为对照组,该组例数为29例;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的患者取名为观察组,该组例数为29例,两组均连续干预1个月。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营养状况、实验室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上,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其机体的营养状况,还可以改善其实验室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 营养状况 血清淀粉酶 尿淀粉酶
下载PDF
早期营养支持和睡眠干预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10
作者 郭丽娟 陈燕青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414-1416,1420,共4页
目的:探究食管癌术后患者接受早期营养支持与睡眠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9月厦门市第五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营... 目的:探究食管癌术后患者接受早期营养支持与睡眠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9月厦门市第五医院行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早期营养支持与睡眠干预,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胃肠恢复时间指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较低,各营养指标水平较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患者接受早期营养支持与睡眠干预后,其胃肠恢复时间缩短,睡眠质量与营养指标改善,并发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早期营养支持 睡眠干预 睡眠质量 护理 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 营养不良
下载PDF
早期科学肠内营养支持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身体状态及睡眠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叶雪花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390-2392,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康复中应用早期科学肠内营养支持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科学肠...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康复中应用早期科学肠内营养支持的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实施早期科学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身体状态、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实施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身体状态恢复情况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下降范围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康复中应用早期科学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早期科学肠内营养支持 身体状态 睡眠质量 恶性肿瘤 护理 住院时间 胃肠功能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脑外伤昏迷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王小莲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8期81-84,共4页
研究将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 研究将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应用于脑外伤昏迷患者的护理中,对于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外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营养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均有所上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营养状态,优化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昏迷 早期肠内营养 护理干预 营养状态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背景下分阶段回授法在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缪海娅 孙云 +2 位作者 王兰 汤平 居玛丽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4年第6期481-487,共7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背景下分阶段回授法在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胸外科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3年9月至11月手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3年1... 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背景下分阶段回授法在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胸外科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023年9月至11月手术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手术的4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管理措施,试验组在常规营养管理的基础上实施“互联网+护理”背景下分阶段回授法。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2个月、出院3个月的营养状态,包括患者主观全面评估(PG-SG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F)、术后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ESCA量表)及出院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PG-SGA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ALb、Hb、TRF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术后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ESCA量表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背景下分阶段回授法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及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大幅度改善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护理 分阶段回授法 食管癌 围手术期 营养干预
下载PDF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康复情况的影响
14
作者 卢静 《生命科学仪器》 2024年第3期200-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早期...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研究组接受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营养状况、不同阶段体重情况及康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AB、ALB、TRF、STP水平均更高,P<0.05。干预3 h、6 h后,研究组体重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初次正常饮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初次排气时间及初次无人辅助下床活动均更短,P<0.05。结论在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应用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控制其体重变化,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护理 老年结直肠癌 营养状况
下载PDF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 被引量:24
15
作者 朱良纲 杭钧彪 +2 位作者 车嘉铭 邱维诚 陈中元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并与常规补液作一比较。 方法 :4 2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第 1天随机分为肠内营养 (EN组 ,n =2 4 )和普通输液 (对照组 ,n =18)两组 ,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效果 ,并与常规补液作一比较。 方法 :4 2例食管、贲门癌病人术后第 1天随机分为肠内营养 (EN组 ,n =2 4 )和普通输液 (对照组 ,n =18)两组 ,并分别在营养支持前后各测定一次体重、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清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 ,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病例在观察期间无死亡、无严重并发症 ,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EN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营养支持后明显升高 (P <0 .0 1) ,体重下降减慢。同时EN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 ,在改善机体营养状态方面有显著作用 ,并可促进和维护胃肠道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除术后 应用 食管癌 贲门癌 早期肠内营养
下载PDF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病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6
16
作者 王姗 葛思堂 +8 位作者 周英 霍蕊 左芦根 姜从桥 刘牧林 梁贤芳 焦文芹 李娟 李秀川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 :观察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胃癌病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单一剂型肠内营养(EN)进行比较,以期为胃癌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 目的 :观察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EEN)在胃癌病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单一剂型肠内营养(EN)进行比较,以期为胃癌术后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序贯性依次使用氨基酸型、短肽型及整蛋白型EN)及对照组(整蛋白型EN)。密切医护配合模式下执行EEN方案,评估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效、系统性炎症反应水平;采用六分钟步行试验比较两组术后7天总体康复治疗效果;记录并对比两组EN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71例病人,其中观察组36例,对照组35例。两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t=0.535;P=0.595);观察组病人恢复经口饮食时间(t=3.400;P=0.001)及术后住院日(t=4.070;P<0.01)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7天外周血CRP(t=2.547;P=0.013)及IL-6(t=3.172;P=0.00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7天,观察组病人六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416.1±36.7)m vs(358.9±32.7)m;t=6.927,P<0.01]。观察组病人EN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3%,3/36)vs(28.6%,10/35);χ2=4.860,P=0.028]。结论 :序贯性使用不同剂型EN可加速胃癌病人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 术后康复治疗 胃癌 肠内营养护理 医护配合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6
17
作者 龙晓静 孙德强 +2 位作者 曾英 文秀玉 江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肠外营养(P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对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成功行食管癌切除管...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联合肠外营养(PN)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对食管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成功行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代食管术,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为EEN+PN组和TPN组,每组各40例。TPN组术后行TPN支持治疗,EEN+PN组术后行早期给予EEN联合PN支持。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情况。并于术前、术后3、7 d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同时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结果 1术后3 d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术后7 d又有回升;组内比较,EEN+PN组除免疫球蛋白A(Ig A),其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除免疫球蛋白M(Ig M)和Ig A,其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术后EEN+PN组淋巴细胞计数(LYM)、前白蛋白(PAB)、免疫球蛋白G(Ig G)、Ig M改善程度显著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ALB)和Ig 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EEN+PN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较TPN组明显缩短,营养支持费用也显著少于TPN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EEN+P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TP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与全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前者有利于患者恢复肠道功能和免疫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而且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肠内营养 全肠外营养 食管癌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徐卫华 钱永跃 +1 位作者 徐忠恒 杨文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食管癌病人 4 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 (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 (TEN) ,每组 2 0例。所有病例在术后第 1、5、9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 (PA)、转...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食管癌病人 4 0例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 (EEN)和传统肠内营养组 (TEN) ,每组 2 0例。所有病例在术后第 1、5、9天分别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 (PA)、转铁蛋白 (TF)和淋巴细胞计数 (TLC) ,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各种不良反应。 结果 :所有病人在研究期无死亡 ,无严重并发症 ,无明显肝肾功能改变。EEN组较TEN组PA和TF水平以及外周血TLC都明显升高 (P <0 .0 5 ) ;血清Alb水平未见明显改变 ;肛门排气时间较TEN组早 (P <0 .0 5 )。结论 :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安全可行 ,既能改善营养状态 ,维护和促进胃肠道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 早期肠内营养 安全性 疗效
下载PDF
术前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与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5
19
作者 许彬东 黄国忠 +1 位作者 陈豪 张强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4-208,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我科食管癌病人96例,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肠内营养制剂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48例。试验组术前7 d通过口服或鼻胃管,按3... 目的:探讨术前肠内营养对食管癌围手术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住我科食管癌病人96例,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肠内营养制剂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48例。试验组术前7 d通过口服或鼻胃管,按30 kcal/kg/d的能量要求,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持续7 d。对照组,为普通饮食。两组病人术后均继续予以肠内营养制剂肠内营养7 d。对比两组病人围手术期营养、免疫及炎症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前8 d,两组病人的营养、免疫和炎症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前1 d,试验组PA、ALB、T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 G、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8 d,试验组,PA、ALB、T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g G、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R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肺部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肠内营养能明显改善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的营养状态、增强免疫功能及降低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干预 肠内营养 食管癌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家庭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童雅萍 谢玲女 +3 位作者 沈祝苹 郎秀清 陈伟琴 宋灵兰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并空肠造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干预组出院后经营养评估,除经口... 目的探讨家庭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根治术后出院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85例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并空肠造瘘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44例与对照组41例。干预组出院后经营养评估,除经口进食普通居家膳食外,在专业营养支持小组的指导下给予肿瘤专用免疫型肠内营养制剂经空肠造瘘管饲;对照组出院后经营养评估,常规经口进食普通居家膳食,空肠造瘘管夹管。监测两组体质量指数(BMI)、欧洲营养风险指标(NRS 2002)及实验室血清营养指标,统计分析两组基线水平和干预1个月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1个月后,干预组BMI高于对照组;欧洲营养风险指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实验室血清营养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开展家庭肠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术后营养不良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肠内营养 食管肿瘤 肿瘤根治术 延续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