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and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 Retrospective Single Institution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M. Keita M. Bah +6 位作者 A. M. Koundouno M. Diallo A. Camara I. K. Conde Wenbin Shen B. Traore S. C. Zhu 《Open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年第4期265-274,共10页
<strong>Objective:</strong>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local tumor factors on the prognosis of non-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strong>Methods:</strong> We perform... <strong>Objective:</strong>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local tumor factors on the prognosis of non-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strong>Methods:</strong> We performed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data from 278 consecutive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atients between January 2009 and December 2016. The prognosis factors such as the GTV volume, GTV maximum diameter, and GTV length were analyzed. <strong>Results:</strong> The results of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prognosis critical values of the GTV volume, GTV maximum diameter, and GTV length were 27.98 cm<sup>3</sup>, 1.80 and 5.85 cm, respectively. The result of the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GTV volume (P = 0.0184), GTV maximum diameter (P = 0.0246), and GTV length (P = 0.0035) were the prognostic factors for overall survival;the barium meal length (P = 0.0149) was the prognostic factor for local control.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barium meal length (P = 0.0013), GTV maximum diameter (P = 0.0047), and GTV length (P = 0.0032) as the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verall survival;the barium meal length (P = 0.0037) was the only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local control. <strong>Conclusion: </strong>The esophageal lesion length was the main prognosis factor for patients with non-metastatic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refore, we suggest that the physician must give enough attention to these pati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 and give active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radiotherapy Non-Metastasis tumor Local Factors Prognosis
下载PDF
根治性放化疗前^(18)F-FDG PET/CT代谢异质性参数结合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马希雅 季虎 +3 位作者 朱泽华 潘博 谢强 姚晓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6-971,共6页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化疗(D-CRT)前^(18)F-FDG PET/CT代谢和异质性参数结合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CRT的106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了^(18)F-FDG PET/CT检查,通过...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化疗(D-CRT)前^(18)F-FDG PET/CT代谢和异质性参数结合临床特征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CRT的106例E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了^(18)F-FDG PET/CT检查,通过数据处理获得肿瘤原发灶的代谢和异质性参数。随访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临床特征、肿瘤代谢和异质性参数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1、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4%、51.9%,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单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M分期、肿瘤代谢体积、病灶糖酵解总量、异质性指数-2(HI-2)、40%最大标准化摄取值为阈值的变异系数(CV40%)与ESCC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N分期、CV40%是ES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9、<0.001)。结论N分期、肿瘤代谢异质性参数CV40%与ESCC D-CRT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肿瘤内代谢异质性 调强放疗 PET/CT 预后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新生血管指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林布雷 肖轩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9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究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新生血管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6例食管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38,单纯放疗)、B组(n=38,西妥... 目的:探究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对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新生血管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76例食管癌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n=38,单纯放疗)、B组(n=38,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对比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新生血管水平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且相较于A组,B组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新生血管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新生血管指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81.58%)显著优于A组(6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4,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予以西妥昔单抗联合放疗治疗,可以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促进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西妥昔单抗 放疗 血清肿瘤标志物 新生血管指标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莲芪胶囊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丁金琴 王婷婷 +3 位作者 陈丽 吴陈宾 田孝锋 吴金通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18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莲芪胶囊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1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莲芪胶囊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1月莆田九十五医院收治的8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莲芪胶囊。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治疗6周,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SCC-Ag、CEA、CYFRA21-1较治疗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两组CD4^(+)、CD4^(+)/CD8^(+)较治疗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两组CD8^(+)较治疗前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莲芪胶囊可减轻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其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莲芪胶囊 肿瘤标志物 免疫功能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SCC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28
5
作者 申景涛 施鸣 +4 位作者 辛小燕 贾支俊 李爱梅 冯雪凤 郭万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251-1253,1263,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SCC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CEA、SCC和CYFRA21-1水平,并与65例健康者(... 目的探讨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SCC和CYFRA21-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放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分别于化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CEA、SCC和CYFRA21-1水平,并与65例健康者(对照组)作对比。结果放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CEA、SCC和CYFRA21-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放疗后,观察组各肿瘤标志物水平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5),虽在数值上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变化呈下降趋势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上升趋势组(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SCC和CYFRA21-1水平变化可作为临床诊断食管癌的重要指标,同时有助于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疗治疗 肿瘤标志物 预后转归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卢绪菁 江振龙 +2 位作者 张进 梁保辉 文万信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500-3504,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0年9月进行常规分割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8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第2、4、6周及放疗后1月复查胸部增强扫描CT并采用放疗计划系统融合不... 目的:观察分析食管癌三维适形常规分割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0年9月进行常规分割根治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8例食管癌患者,在放疗期间第2、4、6周及放疗后1月复查胸部增强扫描CT并采用放疗计划系统融合不同时期的CT图像,采用生物图像处理软件ImageJ,根据断层扫描图像构图的物理和数学依据以及图像本身的灰度和色度,用Java语言编写局部实体肿瘤断层扫描图像的轮廓自动勾画与面积计算插件,选择相对精确的ROI测量法计算出放疗不同时期的肿瘤体积。结果:1例食管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增殖速度较快,肿瘤体积不断增加,放疗对肿瘤没有抑制作用;1例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基本不变;1例患者的肿瘤体积在治疗前两周有所增加,可能是肿瘤死亡细胞清除速率慢的影响,在随后的放疗中肿瘤体积不断减小,在放疗结束两个月后肿瘤大部分消除;其他5例患者在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逐渐减小,体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放疗前四周变化较大,四周以后肿瘤体积变化不大。结论:通过对5例食管癌患者体积变化数据进行指数拟合,食管癌放疗肿瘤体积的平均衰减速率1.27%(1.13%~1.56%)/天,半衰退期T1/2为44.3天,与文献报道的肺癌、宫颈癌肿瘤放疗体积变化情况相近。根据食管癌平均衰减速率计算,食管癌放疗4周后肿瘤体积平均减少1/3左右,需要考虑是否修改放疗计划,减少肿瘤体积的变化对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特别是肿瘤精确放疗技术中更要注意肿瘤体积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肿瘤体积 半消退期
下载PDF
不同照射野对达完全缓解食管鳞癌患者失败模式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沈文斌 陈俊强 祝淑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898-905,共8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接受不同照射野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尤其是经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患者的复发及进展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701例,对符...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接受不同照射野治疗后的失败模式,尤其是经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患者的复发及进展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食管鳞癌患者701例,对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首先分析全组患者的总生存率和复发率;其次分析接受选择性淋巴结照射(elective nodal irradiation,ENI)和累及野照射(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IFI)这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其复发部位的差异;接着分析不同治疗疗效患者复发情况及ENI和IFI两组治疗后达CR患者复发部位的差异;同时对影响全组患者出现复发的独立性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最后对ENI和IFI两组患者的构成比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分析,并进一步比较PSM后两组患者的复发的差异,且分析影响PSM后患者发的独立性因素。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1、3、5年复发率分别为27.6%、52.2%和59.4%,中位复发时间为11.6个月。IFI和ENI组复发率分别为47.3%和4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2,P=0.670)。IFI与ENI两组患者复发部位有显著性差异(χ^(2)=10.372,P=0.006)。IFI与ENI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13.385,P=0.001);ENI和IFI中达CR患者的总体复发率(31.7%vs.4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67,P=0.075)、复发部位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3.457,P=0.178)。PSM分析后每组均为172例患者,两组患者总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0,P=0.450),但复发部位有显著性差异(χ^(2)=110.513,P=0.005);IFI与ENI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有显著性差异(χ^(2)=7.226,P=0.027),PSM后与ENI组CR患者相比,IFI组CR患者的复发率(53.3%vs.对29.5%)显著性升高(χ^(2)=6.145,P=0.013),且两组患者复发部位亦有显著性差异(χ^(2)=7.467,P=0.024);近期疗效和食管癌病变部位为影响PSM后患者出现复发的独立性因素(P=0.014,0.018)。结论:ENI与IFI患者的总治疗失败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其复发部位存在显著性差异,与IFI组治疗后CR患者相比,ENI组患者的照射野外复发率显著性下降,但野内复发率较高。最终结论需要精心设计的、更大的多中心前瞻性试验结果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食管鳞癌 根治性放(化)疗 照射方式 失败模式 完全缓解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变化和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刘辉 彭开桂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8,共3页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47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TNFR-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水平...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47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水平。结果显示: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sTNFR-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水平和食管病变长度呈正相关。放疗后血清sTNFR-1完全缓解(CR)组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而部分缓解(PR)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及CR组(P<001)。放疗后追踪检测血清sTNFR-1水平,可预示肿瘤有无未控、复发或转移。因此,我们认为血清sTNFR-1水平测定对判断食管癌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NFR-1 食管癌 预后 放射疗法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饶石磊 杨峥 +1 位作者 赵得堡 张萌 《癌症进展》 2020年第3期300-302,306,共4页
目的探究西妥昔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新生血管指标水平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化疗和三维适形放疗,... 目的探究西妥昔单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新生血管指标水平及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62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化疗和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西妥昔单抗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新生血管指标水平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EGFR1)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3年内转移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化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的基础上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西妥昔单抗 三维适形放疗 肿瘤新生血管 癌胚抗原 鳞状细胞癌抗原
下载PDF
BSD热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宝中 赵军 +2 位作者 王彦文 韩慧 张丽华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0年第5期410-412,共3页
目的探讨BSD热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食管癌及贲门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氟脲嘧啶持续泵入化疗配合BSD热疗。3D-CRT分割剂量2... 目的探讨BSD热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6例食管癌及贲门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氟脲嘧啶持续泵入化疗配合BSD热疗。3D-CRT分割剂量2~3 Gy/次,5次/周,总剂量45~60 Gy/15~30次,3~6周。氟脲嘧啶0.25 g/(m2.d),持续静脉注射,连用10 d。BSD热疗每周2次,直至治疗结束。对照组仅给予放化疗,方法同治疗组。治疗后两组分别评价疗效,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8%,症状缓解率为8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5%,症状缓解率为6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细胞亚群中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有一定程度升高,且亦较对照组治疗后升高(P<0.05)。两组Ⅱ~Ⅲ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SD热疗联合放化疗同步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腹膜后肿瘤 三维适形放疗 相控阵热疗
下载PDF
肿瘤异常蛋白在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秀花 江晓聪 +2 位作者 蓝玉宏 肖伟 白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1期3-5,共3页
目的:分析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近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方式,观察其放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指端末梢... 目的:分析肿瘤异常蛋白(TAP)检测在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近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食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肿瘤异常蛋白检测方式,观察其放射治疗前后癌胚抗原(CEA)、指端末梢血TAP、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水平,以及与患者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经TAP检测显示,所有患者在行放射治疗后,其TAP水平相比放射治疗前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EA、SC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放射治疗后病情缓解率为83.3%,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在经放射治疗后,其TAP水平相比较放射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食管癌患者行放射治疗中可采用TAP检测其近期疗效,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可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异常蛋白检测 食管癌 放射治疗
下载PDF
食管癌病人放疗前后EGF、TNF水平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晓玲 刘小平 李明众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食管癌病人放疗前后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 algrow th factor, 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um 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放疗后病人血清...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食管癌病人放疗前后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 algrow th factor, 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um 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放疗后病人血清中EGF及TNF含量较放疗前显著降低,且下降幅度与疗效呈正相关。提示EGF、TNF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EGF TNF
下载PDF
固本汤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江中太 赵巧梅 +1 位作者 杨爱荣 郝宋喜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7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固本汤联合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4月~2006年9月6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放疗)和B组(固本汤+放疗),观察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反应和生存期、放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对比两... 目的观察固本汤联合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4月~2006年9月64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放疗)和B组(固本汤+放疗),观察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反应和生存期、放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对比两组肿瘤患者的毒副反应和疗效。结果放疗结束按Karnofsky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差别显著;B组1、2、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毒副反应两组对比,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及放射性食管炎(残胃炎)差异有显著性,B组明显低于A组,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白细胞下降,吞咽疼痛及反酸,一般经对症处理均能缓解。结论固本汤联合放射治疗能明显降低毒副反应,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射疗法 抗肿瘤药(中药) 综合疗法 治疗应用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TSGF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4
作者 柳仲秋 范志刚 +3 位作者 贺启华 李炜 喻小静 姚忠强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537-538,54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含量检测在食管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94例食管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TSGF含量,并对部分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清TSGF含量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TSGF含量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含量检测在食管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94例食管癌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TSGF含量,并对部分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清TSGF含量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食管癌患者血清TSGF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患者血清TSGF含量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患者放疗后血清TSGF含量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结论:血清TSGF含量检测在食管癌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比浊法
下载PDF
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15
作者 于倩倩 朱雅俊 梁国华 《中国处方药》 2021年第10期148-15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59例,按放疗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n=30)与常规剂量组(n=29)。两组均予以同步周剂量化疗,多西他... 目的分析不同放疗剂量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疗效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59例,按放疗剂量的不同分为高剂量组(n=30)与常规剂量组(n=29)。两组均予以同步周剂量化疗,多西他赛40 mg+奈达铂30 mg,每周1次,连用3周,在此基础上,常规剂量组采用常规剂量放疗,高剂量组采用高剂量放疗。对比两组近期疗效,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血小板应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远期疗效(3年局部控制率、3年生存率)。结果高剂量组总有效率73.33%(22/30),与常规剂量组72.41%(21/2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SP1、VEGF的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TSP1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增高,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高剂量组的肠道性反应、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0.00%(9/30)、33.33%(10/30)、30.00%(9/30),与常规剂量组的27.59%(8/29)、31.03%(9/29)、27.59%(8/2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的3年局部控制率、3年生存率72.41%(21/29)、55.17%(16/29)较对照组的46.43%(13/28)、28.57%(8/28)高(P<0.05)。结论高剂量和常规剂量放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中近期效果确切,均可下调血清肿瘤标志物,但高剂量放疗可提高远期效果,提高3年局部控制率和3年生存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食管癌 放疗 化疗 疗效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食管鳞癌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张瑞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14-15,共2页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开封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食管鳞癌患者,以放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对... 目的分析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开封市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食管鳞癌患者,以放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试验组给予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因子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0.77%)显著比参照组(63.46%)高,试验组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69%)与参照组(5.77%)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射可有效缩小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病灶,抑制血清肿瘤因子高表达,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加量调强放射 食管鳞癌 临床疗效 血清肿瘤因子
下载PDF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TGF-β1、TSP1、SCCA水平与放疗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易成凤 陈小英 +2 位作者 胡湘尘 彭蓉 解发鹏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0期41-47,共7页
目的 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与放疗效果的相关性,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防止延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9例中晚... 目的 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前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与放疗效果的相关性,以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防止延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9例中晚期食管癌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效果分为无效组21例和有效组88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放疗前TGF-β1、TSP1、SCCA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无效组临床分期Ⅳ期、放疗剂量≤60 Gy的患者比例高于有效组(P<0.05)。2组放疗后血清TGF-β1、SCCA水平均较放疗前降低,TSP1水平均较放疗前升高(P<0.05);有效组放疗前后血清TGF-β1、SCCA水平均低于无效组,TSP1水平均高于无效组(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及放疗前血清TGF-β1、TSP1、SCCA水平均为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放疗前血清TGF-β1、TSP1、SCCA水平及三者联合预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的预测价值均较好。随访12个月,有效组生存率为89.77%(79/88)高于无效组的66.67%(1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与临床分期及放疗前血清TGF-β1、TSP1、SCCA水平存在密切联系,临床可通过检测放疗前血清TGF-β1、TSP1、SCCA水平预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放疗效果,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订,从而防止延误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小板反应蛋白1 鳞状细胞癌抗原 放疗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效能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性调强放疗大体肿瘤体积因素与靶区内放疗失败的关系 被引量:10
18
作者 曾静 庞青松 +9 位作者 章文成 关勇 钱东 王平 曲芃芃 赵路军 王军 王大权 石祥宇 刘晓洁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GTV-T因素与肿瘤局部失败的关系。方法整理并计算133例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GTV-T因素。包括:GTV-T体积,GTV-T最大管壁厚度(GTV-T区域中食管平面最大厚度),GTV-T体积/长度(GTV-T体积除以GTV-T层面数计算病变长度)... 目的回顾性分析GTV-T因素与肿瘤局部失败的关系。方法整理并计算133例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GTV-T因素。包括:GTV-T体积,GTV-T最大管壁厚度(GTV-T区域中食管平面最大厚度),GTV-T体积/长度(GTV-T体积除以GTV-T层面数计算病变长度).。结果GTV-T区域治疗失败率与GTV-T体积呈正相关线性趋势关系。GTV-T肿瘤体积为36cm^3,最大管壁厚度为2.5cm,以及体积/长度为5.3cm^2,可作为预估食管癌放疗失败风险的临界值。结论根治性调强放疗大体肿瘤体积(GTV-T)因素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食管癌根治性放疗后局部控制情况,预估食管癌的放疗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周强放射疗法 大体肿瘤体积 管壁厚度
原文传递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玮薇 韩敏 +3 位作者 王坚 吴志军 施建民 叶玲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8期3532-3536,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从2010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150例进行研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84,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和常规组(n=66,常规放疗治...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鳞癌的近期疗效、生存率并分析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我院从2010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150例进行研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研究组(n=84,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和常规组(n=66,常规放疗治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3年生存情况。单因素分析研究组患者3年生存情况与性别、年龄、病变长度、病变部位、大体肿瘤体积(GTV)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三维适形放疗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放射性食管损伤、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均P<0.05)。研究组1、2、3年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病变长度、病变部位以及GTV的食管鳞癌患者三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病变长度≥50 mm、病变部位为胸下段、GTV≥40 cm3均是三维适形放疗食管鳞癌患者3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常规放疗,可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存率。年龄≥70岁、病变长度≥50 mm、病变部位为胸下段、GTV≥40 cm^3均是三维适形放疗食管鳞癌患者3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 生存率 预后 毒副反应 大体肿瘤体积
原文传递
放疗前MSCT扫描食管鳞状细胞癌局部环境四项指标与复发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红梅 池书平 +2 位作者 韩楚源 时高峰 沈文斌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76-781,共6页
目的评估放疗前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所得临床N0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肿瘤局部因素与其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01-2015-12-3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单研究中心136例ESCC肿瘤局部因素与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随访截至... 目的评估放疗前多层螺旋CT(MSCT)扫描所得临床N0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肿瘤局部因素与其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01-2015-12-31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单研究中心136例ESCC肿瘤局部因素与患者临床分期的关系,随访截至2018-12-31或死亡日期,中位随访28.2个月。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SCT测定指标与患者局部复发的关联性因素。结果纳入患者中57例(41.9%)出现局部复发。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最大横径(GTV-D)、食管病变体积(GTV-V)和食管病变体积与食管病变长度比值(GTV-V/L)对预测患者局部复发具有较高价值,其最佳界点值分别为3.5 cm、23.8 cm3和3.5 cm2。单因素分析显示,GTV-D(χ^(2)=4.783,P=0.029)、GTV-V(χ^(2)=7.722,P=0.005)和GTV-V/L(χ^(2)=4.874,P=0.028)大小均与局部复发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而与食管病变长度(GTV-L)大小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χ^(2)=0.966,P=0.326。二元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GTV-D>3.5 cm(OR=4.014,95%CI为1.52110.291)、GTV-V>23.8 cm2(OR=6.039,95%CI为2.23216.340)为影响患者复发的危险性因素,而近期疗效(OR=0.436,95%CI为0.2040.933)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放疗前MSCT扫描所得临床N0期ESCC患者肿瘤局部因素与其局部复发密切相关,且GTV-D和肿GTV-V为局部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以作为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根治性放化疗 多层螺旋CT 肿瘤局部因素 局部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