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nge and Signif icance of Mitochondrial DNA Copy Number i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
作者 Zongwen Liu Zhihua Zhao Qiumin Zhao Shenglei Li Dongling Gao Xia Pang Kuisheng Chen Yunhan Zhang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He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Oncopathology, Zhengzhou 450052,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SCD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copies among the tissue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para-neoplastic tissue and normal mucous membrane of the esophagus, and to study...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copies among the tissue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 para-neoplastic tissue and normal mucous membrane of the esophagus,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tDNA and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 opment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METHODS The mtDNA copies of 42 specimens with the ESCC, paraneoplastic mucous tissue and normal mucous membrane of the esophagus were determined using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 The mtDNA was analyzed using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The mtDNA from all of the tissues (42/42) from the ESCC, para-neoplastic tissue and normal esophageal mucous membranes was analyzed, showing that there were an average mtDNA copy number of 27.1894×106 μg DNA, 9.4102×106 μg DNA and 5.9347×106 μg DNA, from the respective tissues. There were signifi cant differences (F=27.83, P<0.05) in mtDNA copy number among the three. A positive band was shown at 403 bp after gel electrophoresis of the PCR products, and the lane where the ESCC mtDNA located was rather bright, which w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 of the real-time PCR determination. CONCLUSION An increase in the mtDNA copy number is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S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线粒体dna复制数 变异 临床意义 PCR
下载PDF
Telomeric associations of chromosomes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被引量:5
2
作者 XIAO Lin 1, ZHOU Hong Yuan 1, LUO Zhong Cheng 2 and LIU Jun 1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3期51-53,共3页
TelomericassociationsofchromosomesinpatientswithesophagealsquamouscelcarcinomasXIAOLin1,ZHOUHongYuan1,LUOZ... TelomericassociationsofchromosomesinpatientswithesophagealsquamouscelcarcinomasXIAOLin1,ZHOUHongYuan1,LUOZhongCheng2andL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ophageal neoplasms carcinomas squamous cell CHROMOSOME LYMPHOCYTES telomeric dna
下载PDF
Somatic CDKN2A copy number vari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nosis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dysplasia
3
作者 Zhiyuan Fan Jing Zhou +6 位作者 Yuan Tian Yu Qin Zhaojun Liu Liankun Gu Sanford M.Dawsey Wenqiang Wei Dajun De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8期980-989,共10页
Background:Somat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SCNVs)in the CDKN2A gene are among the most frequent events in the dysplasia-carcinoma sequenc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owever,whether CDKN2A SCNVs are useful b... Background:Somat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SCNVs)in the CDKN2A gene are among the most frequent events in the dysplasia-carcinoma sequence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owever,whether CDKN2A SCNVs are useful biomarkers for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dysplasia(ESCdys)is unknown.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value of CDKN2A SCNVs in patients with mild or moderate(m/M)ESCdys.Methods:This study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study of 205 patients with a baseline diagnosis of m/M ESCdys in five high-risk regions of China(Ci County,Hebei Province;Yanting,Sichuan Province;Linzhou,Henan Province;Yangzhong,Jiangsu Province;and Feicheng,Shandong Province)from 2005 to 2019.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paraffin biopsy samples and paired peripheral white blood cells from patients,and a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P16-Light,was used to detect CDKN2A copy number.The cumulative regression and progression rates of ESCdys were evaluated using competing risk models.Results:A total of 205 patients with baseline m/M ESCdys were enrolled.The proportion of ESCdys reg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CDKN2A deletion cohort than in the diploid and amplification cohorts(18.8%[13/69]vs.35.0%[28/80]vs.51.8%[29/56],P<0.001).In the univariable competing risk analysis,the cumulative regression rat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P=0.008),while the cumulative progression rate was higher(P=0.017)in ESCdys patients with CDKN2A deletion than in those without CDKN2A deletion.CDKN2A deletion was also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rognosis in ESCdys(P=0.004)in the multivariable analysis.Conclus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DKN2A SCNV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prognosis of ESCdys and may serve as potential biomarkers for risk strat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mat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ophageal neoplasms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dna copy number variations PROGNOSIS Prospective study
原文传递
基于16S rDNA测序探索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肠道菌群特征
4
作者 张玉双 孔令洋 +4 位作者 管佳畅 李建波 王一然 王瑜 李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2496-2502,共7页
背景食管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之一,其发病与死亡人数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在我国大多数食管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所以迫切需要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目前肠道菌群在食管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目的探索食管鳞状细... 背景食管癌是我国的高发肿瘤之一,其发病与死亡人数均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在我国大多数食管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预后较差,所以迫切需要早期诊断及干预治疗,目前肠道菌群在食管癌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目的探索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肠道菌群基本特征。方法纳入2022年4—8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未经任何抗肿瘤治疗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35例作为食管癌组,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粪便标本,应用16S rDNA技术检测肠道菌群,根据检测结果物种注释情况分析两组人群肠道菌群的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主坐标分析(PCoA)〕及菌群物种差异性〔线性判别分析及影响因子(LEfSe)分析〕。结果两组人群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香农(Shannon)、辛普森(Simpson)、Chao1、ACE及Goods_coverage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PCoA图显示两组样本整体上相距较远,群落结构存在差异(t=10.837,P<0.001)。两组人群肠道菌群T-test检验结果在属水平共有16类菌属的丰度存在明显差异,相对丰度较高的前8位菌属中,食管癌组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罗斯氏菌属(Roseburi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丰度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瘤胃球菌属组(Ruminococcus_torques_group)、肠杆菌属(Intestinibacter)、土杆菌属(Turicibacter)丰度高于对照组(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14种肠菌丰度存在差异,在属及种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食管癌组Faeculibacterium及普拉梭菌(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丰度降低,Romboutsia及Rombutsia-ilealis丰度升高(P<0.05)。结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肠菌,其中Faecalibacterium、Faecalibacterium-prausnitzii、Romboutsia及Rombutsia-ilealis可能是食管癌特异性改变物种,与食管癌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鳞状细胞癌 肠道菌群 16S rdna测序 Alpha多样性 Beta多样性 LEfSe分析
下载PDF
血浆游离DNA含量和完整性的动态变化在食管癌中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马春芳 李翔翔 杨鸿林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986-1990,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血浆游离DNA(cf-DNA)的含量和完整性(以cf-DNA长片段ALU247与短片段ALU115含量的比值表示)在食管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食管癌病人、50例食管良性肿瘤病人... 目的探讨食管癌病人血浆游离DNA(cf-DNA)的含量和完整性(以cf-DNA长片段ALU247与短片段ALU115含量的比值表示)在食管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食管癌病人、50例食管良性肿瘤病人、50例健康对照者为前瞻性研究的研究对象,分别纳入食管癌组、食管良性病变组以及健康对照组,用微量血液基因组提取试剂盒(Qiagen)提取血浆cf-DNA,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f-DNA含量,收集其中25例食管癌病人术后血浆并检测cf-DNA含量,动态监测cf-DNA在术前术后的变化。检测食管癌病人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含量,比较cf-DNA和肿瘤标志物在食管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食管癌组、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术前食管癌血浆ALU115含量[4.30(2.06,8.36)μg/L,1.98(1.38,3.02)μg/L,1.63(0.87,2.66)μg/L];ALU247含量[1.40(0.91,4.10)μg/L,0.63(0.37,1.27)μg/L,0.26(0.15,0.43)μg/L];cf-DNA完整性[0.41(0.29,0.69),0.33(0.25,0.50),0.18(0.11,0.28)](均P<0.05);ALU115[术前4.41(2.04,8.87)μg/L,术后1.05(0.66,1.75)μg/L]以及完整性[术前0.49(0.27,0.77),术后0.30(0.17,0.37)]在术前术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癌分期、分化程度、是否有远处转移上血浆cf-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传统肿瘤标志物,血浆cf-DNA的诊断效能更高,当ALU247含量取0.65μg/L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5。结论血浆cf-DNA检测在食管癌诊治、预后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血浆游离dna 糖类抗原199(CA199) 癌胚抗原(CEA)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下载PDF
pN_(0)期食管鳞癌患者胸腹两野术后2年内复发的因素分析
6
作者 李润霄 沈文斌 +1 位作者 曹彦坤 邓文钊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两野术后pN_(0)期食管鳞癌患者2年内复发的因素及其特点。方法:收集自2013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共467例,分析其生存情况、2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和复发模式等,应用SPSS 25.0... 目的:探讨胸腹两野术后pN_(0)期食管鳞癌患者2年内复发的因素及其特点。方法:收集自2013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符合入组条件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共467例,分析其生存情况、2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和复发模式等,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组患者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8.4%、71.9%和62.9%;55例患者2年内出现复发,其1、3、5年总生存率显著性低于其他患者(χ^(2)=103.258,P=0.000)。2年内复发患者的复发时间为1.2~24.0个月,中位9.0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在2年内复发的比率为21.3%,显著性高于胸中/下段癌患者(χ^(2)=7.045,P=0.030);术中粘连程度越高则复发率越高(χ^(2)=6.653,P=0.036);pT分期越晚的患者其复发的风险也显著性增加(χ^(2)=15.975,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病变部位和T分期为影响本组患者2年内复发的独立性因素(P=0.011、0.000)。单纯纵隔内淋巴结复发26例(47.3%),为本组2年内复发患者的主要复发部位。结论:pN_(0)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其2年内有较高的局部复发率,且复发模式主要以纵隔淋巴结复发为主,病理T分期和病变部位为影响其2年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对胸上段食管癌和pT分期较晚的患者进行积极随访观察和必要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食管鳞状细胞癌 手术治疗 因素分析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线粒体DNA含量及拷贝数量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宗文 李晟磊 +4 位作者 赵志华 赵秋民 高冬玲 陈奎生 张云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含量及拷贝数量的差异,探讨mtDNA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PCR法分别扩增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 目的:比较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含量及拷贝数量的差异,探讨mtDNA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PCR法分别扩增62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的mtDNA编码区,琼脂糖凝胶电泳比较3种组织中mtDNA含量的差异;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上述3组样品中的mtDNA拷贝数,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mtDNA含量进行定性检测。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mtDNA的检出率均为100%(62/62),但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tDNA相对含量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食管组织中mtDNA的平均拷贝数分别为(26.79±0.92)×106、(26.43±0.96)×106和(25.42±0.85)×10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532,P<0.05)。2种PCR结果一致。结论:mtDNA拷贝数量的增加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线粒体dna 拷贝数量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TE-13细胞线粒体DNA及细胞凋亡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宗文 冯付明 +8 位作者 王亚莉 杨建萍 庞霞 王峰 郭凤玲 郑国香 闫俊宇 张功员 陈奎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1-283,共3页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TE-13细胞中线粒体DNA(mtDNA)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关系。方法:TE-13细胞分为2组:溴化乙啶(EB)处理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50mg/LEB,未处理组常规培养;在培养第4、8和12天分别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2组细... 目的: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TE-13细胞中线粒体DNA(mtDNA)与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关系。方法:TE-13细胞分为2组:溴化乙啶(EB)处理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50mg/LEB,未处理组常规培养;在培养第4、8和12天分别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2组细胞mtDNA的表达,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EB处理组的第4天和第8天mtDNA的表达量分别为(0.467±0.031)和(0.197±0.015),到第12天mtDNA已完全丢失,未处理组分别为(0.660±0.046)、(0.673±0.031)和(0.653±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133.878,F时间=109.058,F交互=104.597;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EB处理组凋亡细胞百分比高于未处理组(F组间=2773.035,F时间=407.652,F交互=406.641;P<0.001)。结论:抑制TE-13细胞中mtDNA的复制可能会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TE-13细胞 线粒体dna 凋亡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线粒体和细胞核DNA的提取和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宗文 赵秋民 +5 位作者 赵志华 李晟磊 庞霞 高冬玲 陈奎生 张云汉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46-1149,共4页
目的:研究在同一组织中同时提取线粒体DNA(mtDNA)和核DNA(nDNA)的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同一组织中既含有mtDNA又含有nDNA.利用试剂盒同时提取出mtDNA和n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对所提取的mtDNA和nDNA进检测.结... 目的:研究在同一组织中同时提取线粒体DNA(mtDNA)和核DNA(nDNA)的方法的有效性.方法:同一组织中既含有mtDNA又含有nDNA.利用试剂盒同时提取出mtDNA和n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对所提取的mtDNA和nDNA进检测.结果:用同一组织从线粒体中得到mtDNA,从细胞核中得到nDNA.与用传统方法分别提取mtDNA和nDNA效果一样,并且两者相关性强,相比较更有说服力.结论:同一组织中能同时提取mtDNA和nDNA,既节省组织又节省时间和费用,为DNA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线粒体dna dna 提取
下载PDF
食管鳞癌FRA189A处微卫星DNA杂合性丢失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萍 陈洋 +2 位作者 陈冬 李莉 任常山 《肿瘤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60-161,共2页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FRA189A处微卫星DNA标记杂合性丢失情况 ,为新的抑癌基因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结合SSLP -硝酸银染色技术以D18S978位点为遗传标记 ,检测和分析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杂合性丢失情况。[结果]2... [目的]检测食管癌组织FRA189A处微卫星DNA标记杂合性丢失情况 ,为新的抑癌基因定位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结合SSLP -硝酸银染色技术以D18S978位点为遗传标记 ,检测和分析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杂合性丢失情况。[结果]26例食管癌中23例为信息个体 ,杂合性丢失频率为60.8%(14/23信息个体) ,染色体定位于18q12.2。[结论]FRA189A处D18S978位点杂合性丢失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提示此处可能存在新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抑癌基因 微卫星dna 杂合性丢失
下载PDF
食管鳞癌DNA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培仁 钟芷芬 洪永寿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8年第2期25-26,共2页
目的通过原发性食管鳞癌的DNA定量分析,探讨肿瘤细胞DNA含量与食管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CMIAS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食管鳞癌术后标本以Feulgen法染色制成的石蜡切片进行检测,并计算出肿瘤细胞DNA相对倍体均值(简称11值)。结果... 目的通过原发性食管鳞癌的DNA定量分析,探讨肿瘤细胞DNA含量与食管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CMIAS真彩色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对食管鳞癌术后标本以Feulgen法染色制成的石蜡切片进行检测,并计算出肿瘤细胞DNA相对倍体均值(简称11值)。结果u值随食管肿瘤增大而升高(P<0.01)。u值随食管癌分期增高而升高(P<0.01)。区域淋巴结有转移比无转移的u值大(p<0.01)。u值随食管癌组织学分级增加而升高(p<0.01)。结论食管鳞癌患者行DNA定量分析,可以帮助判断食管鳞癌的分期、恶性程度、预后和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dna定量分析
下载PDF
食管癌术前放疗后DNA含量的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祝淑钗 王小玲 +1 位作者 杨会钗 万钧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检测食管癌放疗前后 DNA含量的改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并评价食管癌治疗后生存率。方法 对 5 2例可根治的胸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行术前放疗 ,并行根治性切除术。两野对穿照射 ,肿瘤剂量 30~ 40 Gy/15~ 2 0次 ,3~ 4周 ,ICM分析 ... 目的 检测食管癌放疗前后 DNA含量的改变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并评价食管癌治疗后生存率。方法 对 5 2例可根治的胸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行术前放疗 ,并行根治性切除术。两野对穿照射 ,肿瘤剂量 30~ 40 Gy/15~ 2 0次 ,3~ 4周 ,ICM分析 DNA倍体和 DNA含量。结果 放疗前、后异倍体率分别为 89.4%和 76 .7% ;放疗后DNA倍体和 DNA含量对预后均有明显影响 (P=0 .0 1) ;放疗使 DAN含量明显下降 (P=0 .0 0 2 ) ,而 DNA倍体变化不明显 (P=0 .2 0 83)。结论 活检标本 DNA含量检测对评估预后的价值可能不大 ,手术标本 DNA含量能够明确地预示生存率 ,放疗引起 DNA含量显著下降 ,而对倍体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dna/分析 鳞状细胞/放射疗法 预后
下载PDF
鼻咽低分化鳞癌DNA分析对肿瘤治疗的意义
13
作者 陈辉 郑智勇 +1 位作者 袁友文 余英豪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00-201,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鼻咽低分化鳞癌治疗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真彩色图像分析,对32例鼻咽低分化鳞癌进行DNA分析,其中1年内复发20例,5年内未复发12例。结果:两组肿瘤细胞DNA指数和DNA倍体分布,经统计学处... 目的:为了提高鼻咽低分化鳞癌治疗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应用真彩色图像分析,对32例鼻咽低分化鳞癌进行DNA分析,其中1年内复发20例,5年内未复发12例。结果:两组肿瘤细胞DNA指数和DNA倍体分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差异。结论:DNA指数及DNA倍体越大,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越容易复发和转移,故应根据肿瘤细胞不同异倍体,采取不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低分化鳞癌 dna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NA定量分析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尹学敏 尹晓东 +3 位作者 王德明 余少壮 李祥彬 王鹏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目的运用ICM-DNA定量分析系统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I值及倍体分布情况,评估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石蜡标本79例作为实验组,25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和30例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作为对照组,经Feulgen染色... 目的运用ICM-DNA定量分析系统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I值及倍体分布情况,评估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石蜡标本79例作为实验组,25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和30例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作为对照组,经Feulgen染色后分组进行ICM-DNA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7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异倍体出现率为55.7%(44/7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织的0.0%(0/25)和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的46.7%(14/30),P=0.000;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组轻、中、重度三组间比较,异倍体出现率分别为0%(0/2)、14.3%(1/7)、61.9%(13/21),P=0.036;口腔鳞癌组高及中低分化组间比较,高分化组异倍体出现率42.5%(20/47)低于中低分化组为75%(24/32),P=0.004;有淋巴结转移的有78.6%出现异倍体(22/2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43.1%(22/51),P=0.002。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DNA异倍体出现率均高于正常组织和黏膜异常增生。ICM-DNA定量分析对于口腔鳞癌的诊断以及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有望用于口腔鳞癌的辅助性临床预测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ICM dna定量分析 异倍体
下载PDF
DNA含量、AgNOR计数在食管癌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国涛 王善政 +3 位作者 丛旭滋 王化生 孙鸿钺 李青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术及银染技术测定了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及AgNOR计数,结合临床资料,探讨二者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预后及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肿瘤分化越差,DNA含量和AsNOR计数越高;淋巴结转... 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术及银染技术测定了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细胞核DNA含量及AgNOR计数,结合临床资料,探讨二者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预后及相互关系。结果发现,肿瘤分化越差,DNA含量和AsNOR计数越高;淋巴结转移组AgNOR计数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DNA含量与AsNOR计数呈正相关。此项研究对揭示食管鳞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估计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脱氧核糖核酸 病理学
下载PDF
基于脱落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筛查及效果评价
16
作者 李淑薇 李兴强 +4 位作者 辛颖 张佳 郭小梅 赵倩 齐红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究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22年3月~2023年6月,对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及住院107例患者,进行DNA倍体筛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DI>2.5的患者,为阳性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活检;DI<... 目的:探究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2022年3月~2023年6月,对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门诊及住院107例患者,进行DNA倍体筛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DI>2.5的患者,为阳性患者,进行病理组织活检;DI<2.5的患者,若无明确临床恶性指征,视为阴性。将患者DNA倍体筛查结果与液基细胞学结果及病理活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7例患者中,28例患者进行了病理检查,其中27例患者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96.43%。DI>2.5且病理结果为恶性的患者共24例,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100%;DI>2.5,病理结果未明确恶性的1例,为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部分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1<2.5,病理结果为良性的患者2例;病理结果为恶性的患者1例,显示有效检测细胞不足。口腔鳞状细胞癌共22例,21例DNA倍体诊断意见与病理报告结果相符,吻合率为95.45%。结论:对于口腔鳞状细胞癌,DNA倍体筛查结果与病理活检结果的吻合率较高,DNA倍体定量分析比传统的细胞学检查敏感,是一种较为可靠、客观的口腔癌无创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倍体定量分析技术 口腔鳞状细胞癌 筛查
原文传递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pa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其与EZH2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洪亮 郭炜 +2 位作者 郭艳丽 董稚明 单保恩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3-196,J0001,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EZH2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128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灶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Apaf-1基因甲基化情况,应用免疫...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及其与EZH2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128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灶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的Apaf-1基因甲基化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paf-1和EZH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paf-1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为52.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的4.7%(P<0.01),不同肿瘤TNM分期患者的Apaf-1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组织Apaf-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1.4%,显著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94.5%(P<0.01)。食管鳞癌组织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2.7%,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12.5%(P<0.01),不同肿瘤TNM分期和组织分化程度患者的Apaf-1和EZH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中Apaf-1基因甲基化与其蛋白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722),Apaf-1与EZH2的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r=-0.232)。结论 Apaf-1和EZH2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异常高甲基化可能是食管鳞癌中此基因失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 dna甲基化 免疫组织化学 EZH2
下载PDF
喉鳞状细胞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第5和第8外显子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白伟良 高红 +1 位作者 任重 潘子民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 10 /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1/TGF β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 enrichedphosphatase ,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基因突变与喉鳞状细胞... 目的 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 10 /mutatedinmultipleadvancedcancer1/TGF βregulatedandepithelialcell enrichedphosphatase ,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基因突变与喉鳞状细胞癌 (简称鳞癌 )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single 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 ,PCR SSCP)分析银染系统和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 ,检测喉鳞癌新鲜或冰冻组织中PTEN基因第 5、第 8外显子的突变情况 ,对有电泳迁移率改变的进行PCR产物测序。结果 第 5、第 8外显子的突变均发生在声门上型喉癌 ,声门型喉癌未发现突变。其中 ,第 5外显子有 6例发生突变 ,突变率 15 % (6 / 4 0 )。直接测序发现 2例在 85密码子第 2、3碱基子之间发生了插入A突变 ,即TT→TAT ,2例 86密码子第 3碱基缺失一个A ,从而导致移码突变 ;1例同时存在以上两种突变 ,导致错义突变 ;1例 85密码子第 2、3碱基之间插入A ,同时 86密码子第 2碱基缺失 ,即GCA→GA导致无义突变。这 6例中有低分化 3例 ,中分化 3例 ,无高分化 ;淋巴结转移 5例占 83 3% (5 / 6 ) ,无淋巴结转移 1例 ,占 16 7% (1/ 6 )。第 8外显子仅有 1例发生突变 ,突变率为 2 5 % (1/ 4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基因外显子 基因突变 喉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食管鳞癌HPV感染与病毒致癌基因E6的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赛英 刘旭明 +1 位作者 唐新萍 司静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04例食管鳞癌进行HPVDNA和病毒癌基因E6蛋白检测。结果:HPVDNA阳性者占50.96%(5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引物多聚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104例食管鳞癌进行HPVDNA和病毒癌基因E6蛋白检测。结果:HPVDNA阳性者占50.96%(53/104),其中HPV16型DNA49.06%(26/53),HPV18型DNA5.6%(3/53),HPV6/11DNA7.5%(4/53);两个或三个类型的混合感染占37.73%(20/53)。E6蛋白阳性56例(53.84%),以低分化鳞癌表达强度最高。结论:提示新疆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PV有较高的感染率,HPV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癌 人乳头瘤病毒 E6基因 致癌基因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翟建文 杨海平 +2 位作者 张俊芳 杨福申 李和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Ezrin蛋白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探讨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对食管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7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Ezrin蛋白和CD44-v6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6例食管癌旁正常鳞状上皮中Ezrin蛋白表达阳性35例(46.1%);CD44-v6的表达阳性19例(25%),而在7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Ezrin蛋白表达阳性69例(90.7%),CD44-v6的表达阳性55例(72.4%),有淋巴转移患者的Ezrin蛋白、CD44-v6阳性率高于无淋巴转移患者(P<0.05);随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CD44-v6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增加。Ezrin蛋白与CD44-v6同时表达52例患者中淋巴结转移率高达67.3%,而Ezrin蛋白与CD44-v6同时不表达的7例患者中均无淋巴结转移。结论:利用组织芯片技术联合检测Ezrin蛋白、CD44-v6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食管癌的恶性程度和转移潜能。Ezrin蛋白有望成为判断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 抗原 CD44 组织阵列分析 肿瘤转移 EZRIN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