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raction of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essential oil using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1
作者 Chunlei Wei Chuyun Wan +1 位作者 Fenghong Huang Tingting Guo 《Oil Crop Science》 CSCD 2023年第1期7-15,共9页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SFME)of essential oils from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after moisture conditioning were establish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SFME)of essential oils from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after moisture conditioning were established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A Box-Behnken design(BBD)wa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moisture content(A:54%–74%),microwave power(B:300–500 W)and microwave time(C:20–40 min),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essential oil.The compounds of the essential oils obtained by SFME,hydro-distillation and microwaveassisted hydro-distillation(MADE)were ide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and the total lipids of C.longepaniculatum fresh leaves and deciduous leaves were analyzed.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response regression model indicated that 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 could be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of essential oil.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 was A:58%,B:400 W and C:28 min.In the optimal condition,the maximum extraction yield was 4.475 mL/100 g dw and higher than that by MADE.The main compound of the essential oil was eucalyptol(63.54%),and total oxygenated compounds was 78.95%,mainly caused by SFME and the metabolism of endophytic bacteria with decreasing content of phospholipids and fatty acids.Analysis of variance under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 illustrated high fitness of the model and the success of RSM for optimizing and reflecting the expected process condition.SFME combined with moisture regulation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xtracting essential oil from C.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Deciduous leaves Solvent-free microwave extra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Extraction yield essential oil
下载PDF
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精油的抗炎及抗氧化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丛赢 张琳 +2 位作者 祖元刚 杨磊 昝鹏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954,960,共7页
通过MTT检验和NO含量测定,观察油樟精油对LPS致炎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通过角叉菜胶足肿胀致炎模型检测油樟精油的体内抗炎活性;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油樟精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油樟精油能够降低LPS诱导的RA... 通过MTT检验和NO含量测定,观察油樟精油对LPS致炎RAW264.7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通过角叉菜胶足肿胀致炎模型检测油樟精油的体内抗炎活性;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油樟精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油樟精油能够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致炎模型的细胞抑制率并减少模型细胞一氧化氮(NO)产量;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有减缓效果且呈剂量依赖性;能够使DPPH·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加,并随时间延长效果更显著。表明油樟精油具有一定的抗炎及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精油 抗氧化 抗炎
下载PDF
饮水中添加油樟叶精油对鸡人工感染球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雪梅 易宗容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12,共4页
文章旨在探究樟叶精油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50只1日龄乌骨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设阴性对照组(Ⅰ组)、阳性对照组(Ⅱ组)、油樟叶精油添加Ⅲ组、油樟叶精油添加Ⅳ组、西药添加Ⅴ组。阴性对照组(Ⅰ组)... 文章旨在探究樟叶精油对鸡球虫病的治疗效果。试验将150只1日龄乌骨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设阴性对照组(Ⅰ组)、阳性对照组(Ⅱ组)、油樟叶精油添加Ⅲ组、油樟叶精油添加Ⅳ组、西药添加Ⅴ组。阴性对照组(Ⅰ组)不感染球虫不用药,其余Ⅱ、Ⅲ、Ⅳ、Ⅴ组在14日龄灌服5×104个柔嫩艾美尔球虫,所有组于22日龄处死测抗球虫指数;其中Ⅱ组感染球虫不用药,Ⅲ组从雏鸡1日龄起饮水中添加1 L/4000 L油樟叶精油直到试验结束,Ⅳ组从雏鸡1日龄起饮水中添加1 L/2000 L油樟叶精油直到试验结束,Ⅴ组从感染球虫的第二天起饮水加添加0.5%地克珠利溶液,每升水中添加0.2 mL直到试验结束。通过人工感染孢子化球虫卵囊,统计试验鸡存活率、相对增重率、卵囊值、病变值等抗球虫指数,对油樟叶精油组与地克珠利组抗球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油樟叶精油低浓度无抗球虫效果(ACI为114.01),高浓度仅具有低效抗球虫作用(ACI为134.36),地克珠利是中高效抗球虫药(ACI为179.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精油 鸡球虫 疗效
下载PDF
油樟精油及1,8-桉叶素对杂草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善梅 丁子琪 +4 位作者 董雅伶 黄巾芝 周万海 冯瑞章 魏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5-546,共12页
【目的】从植物化感作用角度探究油樟精油抑草性能,为开发油樟精油抑草产品打下基础。【方法】以稗草、马齿苋和草木犀的种子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滤纸培养皿法,将油樟精油(纯度≥99%)及其单体1,8-桉叶素(纯度≥98%),以吐温-80助溶,配制... 【目的】从植物化感作用角度探究油樟精油抑草性能,为开发油樟精油抑草产品打下基础。【方法】以稗草、马齿苋和草木犀的种子为试验对象,采用室内滤纸培养皿法,将油樟精油(纯度≥99%)及其单体1,8-桉叶素(纯度≥98%),以吐温-80助溶,配制不同体积浓度(0、0.5、1.0、1.5、2.0、2.5、3.0、4.0和5.0μL/mL)的溶液处理种子,以蒸馏水为对照,通过种子发芽情况(发芽势、发芽率)、淀粉酶活性、生长情况(株高、胚根长、根系活力)等指标分析油樟精油对几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油樟精油和1,8-桉叶素处理对稗草、马齿苋和草木犀种子的发芽势、最终发芽率和生长量及根系活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增高,抑制作用越强。油樟精油处理使草木犀根尖细胞有丝分裂速度降低,使幼苗胚根伸长和根毛生成受到抑制。一定浓度的油樟精油和1,8-桉叶素处理会抑制种子萌发时淀粉酶活性,且存在明显剂量效应。油樟精油和1,8-桉叶素处理导致3种杂草幼苗体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增高(P<0.05),表明其细胞膜系统受损。通过综合化感效应指数分析,稗草和马齿苋对1,8-桉叶素更敏感,草木犀对油樟精油更敏感。【结论】油樟精油和1,8-桉叶素对稗草、马齿苋和草木犀3种杂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显著化感抑制作用,油樟精油的抑制作用部分源于1,8-桉叶素作用,但也受到油樟精油中其他物质影响,且不同杂草种类对油樟精油中各种化感成分敏感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精油 1 8-桉叶素 杂草 化感效应
下载PDF
油樟叶精油的抑菌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冯悦 毕静 +2 位作者 罗茂 王静 陈咏梅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6-41,共6页
首先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宜宾产油樟叶精油的提取,利用气质联用技术鉴定油樟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然后通过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实验测定油樟精油的抑菌活性,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 首先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宜宾产油樟叶精油的提取,利用气质联用技术鉴定油樟叶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然后通过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实验测定油樟精油的抑菌活性,采用1,1-二苯基-2-苦基肼(2,2-Diphenyl-1-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检测其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油樟精油中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α-松油醇和β-水芹烯,具有一定的抑菌和抗氧化能力。油樟精油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6.25μL/mL,最低杀菌浓度均为25μL/mL;油樟精油的浓度为25μL/mL时,DPPH清除率达到85%,接近于维生素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精油 抑菌 抗氧化
下载PDF
微波-超声协同提取香樟叶精油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西岭 郭俊芳 +2 位作者 程楠 李娜 喻明军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70-76,共7页
目的:采用微波-超声协同方法提取香樟叶精油,并研究其精油组分和抗菌效果。方法:根据单因素筛选结果,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和超声功率进行响应面法对微波-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樟叶精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比较微波-超声协同提... 目的:采用微波-超声协同方法提取香樟叶精油,并研究其精油组分和抗菌效果。方法:根据单因素筛选结果,选取液料比、微波功率和超声功率进行响应面法对微波-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樟叶精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比较微波-超声协同提取的香樟叶精油和直接水蒸气提取的香樟叶精油的组分和抗菌效果。结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精油提取率为4.12%±0.11%,高于直接水蒸气蒸馏法(3.42%)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3.53%)。气质联用分析表明微波-超声辅助提取的精油成分与直接水蒸气蒸馏相比,樟脑含量明显降低,橙花叔醇、异戊烯酸和1,8-桉叶油素含量明显增加,抗菌活性试验表明微波-超声协同提取的香樟叶精油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强于直接水蒸气蒸馏提取的精油。结论:微波-超声协同提取提高了香樟叶精油的提取率,且增加了其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超声 香樟叶精油 响应面法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油樟叶挥发油及其主要成分的体外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叶奎川 殷中琼 +4 位作者 魏琴 周黎军 贾仁勇 徐娇 陶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探讨油樟叶挥发油及其主要组成成分(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γ-松油烯、α-松油烯和松油烯-4-醇)的抗肝癌活性。方法运用体外培养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观察油樟叶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α... 目的探讨油樟叶挥发油及其主要组成成分(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γ-松油烯、α-松油烯和松油烯-4-醇)的抗肝癌活性。方法运用体外培养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观察油樟叶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α-松油烯、松油烯-4-醇和γ-松油烯)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用软琼脂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油樟叶挥发油的主要组成成分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形成细胞集落的抑制作用。结果油樟叶挥发油、1,8-桉叶油素、黄樟油素、γ-松油烯、α-松油烯和松油烯-4-醇体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最大增殖抑制率分别为58.63%、42.83%、90.04%、81.53%、34.83%和31.46%;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集落形成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5.13%、61.99%、94.56%、89.54%、62.02%和59.91%。结论油樟叶挥发油及其主要组成成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体外增殖及单个细胞形成细胞集落。其中黄樟油素和γ-松油烯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叶挥发油 BEL-7402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下载PDF
樟树叶挥发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吴学文 熊艳 游奎一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9-142,共4页
通过GC/MS方法,对湖南樟树嫩叶、老叶以及枯叶挥发油的成分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鉴定了其中含量占95%以上的31个化合物。结果表明:嫩叶中以Copaene(28.55%)、石竹烯(25.81%)和α-石竹烯(12.69%)为主要成分;老叶挥发油以芳樟醇含... 通过GC/MS方法,对湖南樟树嫩叶、老叶以及枯叶挥发油的成分和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鉴定了其中含量占95%以上的31个化合物。结果表明:嫩叶中以Copaene(28.55%)、石竹烯(25.81%)和α-石竹烯(12.69%)为主要成分;老叶挥发油以芳樟醇含量最高(78.30%);枯叶挥发油主含石竹烯(38.64%)、芳樟醇(19.36%)、L-樟脑(18.69%)和α-石竹烯(17.66%)。三种挥发油均有抗氧化能力,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大小依次为:老叶>枯叶>嫩叶;脂质体系清除能力大小依次是:枯叶>老叶>嫩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挥发油 GC/MS 枯叶 老叶 嫩叶 抗氧化
下载PDF
油樟叶提取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杜永华 叶奎川 +3 位作者 周黎军 张萍 魏琴 殷中琼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80-83,共4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和系统溶剂提取获得油樟叶的不同提取物,运用MTT法考查油樟叶各提取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樟叶各提取物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提取物抑制... 采用水蒸汽蒸馏和系统溶剂提取获得油樟叶的不同提取物,运用MTT法考查油樟叶各提取物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樟叶各提取物对BEL-7402细胞的增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提取物抑制作用的大小顺序为:乙酸乙酯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醇提取物>1,8-桉叶油素>油樟叶精油>正丁醇萃取物;低浓度时1,8-桉叶油素与油樟叶精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时油樟叶精油、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油樟叶提取物有一定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油樟叶精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是1,8-桉叶油素,去精油后残渣的活性组分存在于石油醚部分和乙酸乙酯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乙醇提取物 精油 1 8桉叶油素 BEL-7402细胞
下载PDF
春秋两季油樟叶的油细胞形态、精油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贤 毕良武 +3 位作者 李胜男 陈玉湘 赵振东 莫开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8-44,共7页
首先利用组织透明法对春秋两季油樟叶中油细胞进行形态观察,统计油细胞密度和直径,利用扫描电镜(SEM)进一步观察油细胞的细胞壁结构;其次对春秋两季油樟叶进行油樟精油的提取,利用GC-MS鉴定油樟精油的化学成分,利用GC分析了1,8-桉叶素、... 首先利用组织透明法对春秋两季油樟叶中油细胞进行形态观察,统计油细胞密度和直径,利用扫描电镜(SEM)进一步观察油细胞的细胞壁结构;其次对春秋两季油樟叶进行油樟精油的提取,利用GC-MS鉴定油樟精油的化学成分,利用GC分析了1,8-桉叶素、α-松油醇和γ-松油烯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最后对油樟精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油樟叶片的油细胞密度分别为(41±3)和(38±2)个/mm^2,油细胞直径分别为(51.87±1.64)和(36.89±2.64)μm,细胞壁厚度分别为1.65和0.63μm;春季和秋季油樟叶的精油提取得率分别为4.45%和3.09%(以干质量计),GC-MS表征鉴定出16个化合物,3种主成分的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春秋两季的油樟精油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6.50和5.50U/mL,达到Vc的40%,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均为0.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油细胞 精油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湖北油樟叶精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7
11
作者 陶光复 丁靖垲 孙汉董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1期75-77,共3页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Chao ex H. W. Li is endemic to Centre China. The plant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from west Hubei. The essential Oil extracted from fresh leaves by steam distillation, were examin...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 N. Chao ex H. W. Li is endemic to Centre China. The plant materials were collected from west Hubei. The essential Oil extracted from fresh leaves by steam distillation, were examin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by the methods of capillary GC/MS/DS on Finnigan-4510 type. 45 compounds have been identified, which made up 97 33% of the total oil. The major components are bulnesol (44 78%),β-eudesmol (15 61%),geranial (10 80%),neral (7 63%),quaiol (5 07%) and β-caryophyllene (2 46%).As the result, another new chemical form of 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bulnesol form was f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叶 精油 化学型 湖北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内生真菌对油樟挥发油积累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严宽 陈放 +3 位作者 魏琴 冯瑞章 周万海 周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8-143,共6页
旨在研究内生真菌对油樟挥发油积累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4株内生真菌(2J1、3J1、5J2、YB)作为材料,将内生真菌孢子悬浮液均匀喷洒在油樟叶片上进行处理后,提取油樟叶片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测定挥发油中1,8-桉叶油素、α-松油醇的... 旨在研究内生真菌对油樟挥发油积累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4株内生真菌(2J1、3J1、5J2、YB)作为材料,将内生真菌孢子悬浮液均匀喷洒在油樟叶片上进行处理后,提取油樟叶片中的挥发油,利用GC-MS测定挥发油中1,8-桉叶油素、α-松油醇的量。结果显示,采用2J1和3J1两种内生真菌对油樟进行处理,在处理21 d时挥发油含量达到最大值,其主要成分1,8-桉叶油素分别比对照高出201.53%、174.47%,α-松油醇高出364.14%、307.29%,且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OD)的含量有显著提高;由5J2和YB处理的油樟挥发油含量、POD与CAT活性以及MOD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采用2J1和3J1处理油樟植株,能有效提高油樟挥发油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油樟 挥发油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时空分布对油樟精油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莫开林 费世民 +5 位作者 吴斌 杨凌 徐明 杨学兵 王丽 付卓锐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93-94,26,共3页
本文通过调查时空分布对宜宾油樟精油含量的影响发现:油樟中精油含量在4月份最高,6月份至11月份维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在含油率较高的4月份,11 a^20 a树龄的油樟含油率明显较高,阳坡高于阴坡;海拔高度对油樟精油含量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油樟 精油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湖南油樟的化学类型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毓敬 李宝灵 +2 位作者 曾幻添 陆碧瑶 朱亮锋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3期7-11,共5页
对湖南省的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N.Cho ex H.W.Li)资源作了调查。用色谱、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鉴定了油樟叶精油的43个化学成分,依主含成分不同可将其划分为6个不同的化学类型。其中,主含甲基丁香酚、龙脑、樟脑... 对湖南省的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 (Gamble)N.Cho ex H.W.Li)资源作了调查。用色谱、色谱/质谱联用方法鉴定了油樟叶精油的43个化学成分,依主含成分不同可将其划分为6个不同的化学类型。其中,主含甲基丁香酚、龙脑、樟脑、芳樟醇和倍半萜烯的5个化学类型为首次在油樟中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化学类型
下载PDF
肉桂叶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的制备及缓释特性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国良 刘香萍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1,共7页
为进一步拓宽肉桂精油在食品、饲料等领域的应用,以β-环糊精为壁材、肉桂叶精油为芯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肉桂叶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正交试验优化了微胶囊制备条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制... 为进一步拓宽肉桂精油在食品、饲料等领域的应用,以β-环糊精为壁材、肉桂叶精油为芯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肉桂叶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正交试验优化了微胶囊制备条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肉桂叶精油/β-环糊精微胶囊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壁芯比6∶1、包埋温度50℃,包埋时间4 h,搅拌速度1000 r/min为最优的制备条件,由此得到的微胶囊的肉桂叶精油包埋率74.17%。GC-MS分析表明:肉桂叶精油的主要组成为反式肉桂醛(81.39%)和邻甲氧基肉桂醛(7.61%);微胶囊中的肉桂叶精油的主要成分也是反式肉桂醛(78.68%)和邻甲氧基肉桂醛(9.34%)。FT-IR分析表明:肉桂叶精油与β-环糊精之间形成了较好的包合物结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缓释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叶 精油 Β-环糊精 微胶囊 缓释
下载PDF
不同生长阶段肉桂叶中油细胞的形态及精油成分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黎贵卿 陆顺忠 +2 位作者 江燕 谭桂菲 苏骊华 《广西林业科学》 2016年第1期85-88,共4页
利用组织透明法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肉桂鲜叶油细胞形态、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油细胞总数随着肉桂叶的生长在不断增加,且精油在油细胞中的积累越来越多;利用挥发油测定器测定肉桂叶含油率并运用GCMS对精油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组织透明法研究了不同生长阶段肉桂鲜叶油细胞形态、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油细胞总数随着肉桂叶的生长在不断增加,且精油在油细胞中的积累越来越多;利用挥发油测定器测定肉桂叶含油率并运用GCMS对精油主要成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肉桂叶精油中的主要成分,随着肉桂叶的生长至成熟,肉桂醛的含量逐渐增加,而苯甲醛、乙酸肉桂酯、反式邻甲氧基肉桂醛的含量逐渐减少。因此,在肉桂叶采摘时,尽量避免叶片初萌的时间段,否则肉桂精油的含油率和肉桂醛含量将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鲜叶 油细胞 精油 成分
下载PDF
油樟叶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文杰 罗辉 戴彩华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0-146,共7页
油樟是一种材用﹑药用兼之的植物,目前从油樟叶精油中已鉴定出化合物113余个,主要是烃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等成分,其中不乏药用价值较高的活性成分。本文对油樟叶的化学成分、提取制备及其生物活性进行梳理﹑归纳,... 油樟是一种材用﹑药用兼之的植物,目前从油樟叶精油中已鉴定出化合物113余个,主要是烃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和酚类化合物等成分,其中不乏药用价值较高的活性成分。本文对油樟叶的化学成分、提取制备及其生物活性进行梳理﹑归纳,并分析其相关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油樟叶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精油
下载PDF
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永华 范静 +4 位作者 魏琴 殷中琼 贾仁勇 刘宇 周黎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4381-4386,共6页
为了提高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o]叶挥发油的水溶性及其在制剂过程中的稳定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配比,并对该配方产品进行验证试验,包括水乳剂类型鉴别、物理性能、稳定性、持泡... 为了提高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o]叶挥发油的水溶性及其在制剂过程中的稳定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配比,并对该配方产品进行验证试验,包括水乳剂类型鉴别、物理性能、稳定性、持泡性等,检验产品的合格性。结果表明,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最佳乳化工艺确定为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2.0、乳化剂添加比例为4%、油樟叶挥发油添加比例为20%,所得乳剂的离心稳定性常数Ke为20.80%。此配方所得油樟叶挥发油水乳剂稳定性好,可有效减少挥发油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 N.Chao]叶 挥发油 水乳剂 制备 表征
下载PDF
香樟叶挥发油的止痒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锦强 杨念云 《天津中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香樟叶挥发油的止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氨基吡啶诱导小鼠瘙痒模型,2,4-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探讨香樟叶挥发油的止痒作用。[结果] 4-氨基吡啶瘙痒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香樟叶挥发... [目的]探讨香樟叶挥发油的止痒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4-氨基吡啶诱导小鼠瘙痒模型,2,4-二硝基氟苯诱导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探讨香樟叶挥发油的止痒作用。[结果] 4-氨基吡啶瘙痒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香樟叶挥发油高、低剂量10 min内舔体次数均显著减少(P<0.01),香樟叶挥发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白三烯B4(LTB4)和5-羟色胺(5-HT)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香樟叶挥发油各组对白细胞介素-4(IL-4)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病理检查显示模型组出现大量炎细胞,香樟叶挥发油高、低剂量组未见炎细胞,挥发油低剂量组真皮层轻度增厚。2,4-二硝基氟苯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中,与模型组相比,香樟叶挥发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LTB4的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香樟叶挥发油各组对IL-4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香樟叶挥发油具有显著的止痒作用,降低瘙痒小鼠血清中5-HT和LTB4的量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叶 挥发油 止痒作用
下载PDF
油樟叶精油馏分的主要成分、抑菌活性及其主要单体成分抑菌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胡文杰 戴彩华 周升团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5期14-19,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测定油樟叶精油3个馏分(A1、A2和A3)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抑尖孢镰刀菌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最佳抑菌馏分;通过受试菌分别在受到油樟叶精油馏分A3及其主要单体成分(1,8-桉叶油素和α-松油醇,下同)作用后,测...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测定油樟叶精油3个馏分(A1、A2和A3)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抑尖孢镰刀菌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最佳抑菌馏分;通过受试菌分别在受到油樟叶精油馏分A3及其主要单体成分(1,8-桉叶油素和α-松油醇,下同)作用后,测定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电导率、还原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等变化特征,进而探讨其抑菌的机理。结果表明:从油樟叶精油3个馏分(A1、A2和A3)中,共检测出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1%)有13种,其中A1、A2、A3馏分中各有6、8、12种;3个馏分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均是1,8-桉叶油素。不同浓度的馏分A3及其主要单体成分对尖孢镰刀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在150mg/L浓度下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0.46%、84.40%和87.18%。馏分A3及其主要单体成分分别能够使尖孢镰刀菌菌丝的生长、孢子的萌发、电导率、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以及ATP酶等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但发生变化的突变点各不相同。它们主要是通过破坏尖孢镰刀菌的细胞膜结构或功能,导致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菌体内外物质失衡,最终致菌体细胞正常形态和代谢功能丧失,从而达到抑菌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樟 精油馏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抑菌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