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紫苏精油对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1
作者 张梦媛 徐芳 +3 位作者 柏桦 邹伟 刘晓颖 王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67-74,共8页
为探讨东紫苏精油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作用及降脂机制,利用噻唑蓝[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成活率,以界定浓度的适宜范围;用油红O染色法对东紫苏精油... 为探讨东紫苏精油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作用及降脂机制,利用噻唑蓝[the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成活率,以界定浓度的适宜范围;用油红O染色法对东紫苏精油作用后的细胞成脂分化作用进行分析;甘油磷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glycerol phosphate oxidase-p-aminophenazone,GPO-PAP)法、胆固醇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4-氨基安替比林苯酚(cholesterol oxidase,peroxidase and 4-aminoantipyrine phenol,COD-PAP)酶法检测东紫苏精油处理后细胞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的变化;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d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binding proteinsα,C/EBPα)、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4,FABP4)mRNA和相关蛋白在成脂分化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脂模型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TG)含量显著增加(P<0.05),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中PPARγ、C/EBPα、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与高脂模型组相比,中剂量(50μg/mL)和高剂量(100μg/mL)精油组TC和TG含量明显下降,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中PPARγ、C/EBPα、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试验结果表明,东紫苏精油可能通过调控PPARγ/C/EBPα/FABP4信号通路发挥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的抑制作用,达到减脂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紫苏精油 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 成脂分化 降脂机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云南凤尾茶精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程伟贤 古昆 +2 位作者 李聪 郭亚力 李云川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86-87,共2页
 采用水蒸汽蒸馏方法从云南建水县野生凤尾茶全草中得到精油,用GC-MS手段进行分析,鉴定了22个化合物,并采用线性归一化方法测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
关键词 凤尾茶 精油 成分分析 水蒸汽蒸馏方法 GC-MS 唇形科 中药
下载PDF
东紫苏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胡浩斌 郑旭东 《陇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子午岭东紫苏中的挥发油,经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了挥发油中的4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66%。其主要成分是:α-香叶烯(9.42%)、芳樟醇(9.12%)、龙脑(8.58%)、β-蒎烯(8.10%)、α-水...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子午岭东紫苏中的挥发油,经GC/MS联用法分析,鉴定了挥发油中的40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8.66%。其主要成分是:α-香叶烯(9.42%)、芳樟醇(9.12%)、龙脑(8.58%)、β-蒎烯(8.10%)、α-水芹烯(7.21%)、β-榄香烯酮(7.15%)、百里香酚(5.16%)及香荆芥酚(4.79%)等,而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总量的8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紫苏 气相色谱/质谱 挥发油
下载PDF
微波无溶剂法提取东紫苏精油的工艺研究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代亚贤 邹伟 +3 位作者 徐芳 徐文静 张雪辉 王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0-135,共6页
采用微波无溶剂法提取东紫苏精油,考察工艺中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鉴... 采用微波无溶剂法提取东紫苏精油,考察工艺中料液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鉴定东紫苏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微波无溶剂提取东紫苏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体积比),浸泡时间2 h,提取时间60 min,微波功率600 W,精油得率0.096 mL/50 g。采用GC-MS技术,从提取的精油中鉴定出4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松油酯,相对含量达到了56.25%,其次为丙酸香叶酯(6.8%)、棕榈酸(4.95%)、依朴酚醇(4.83%)、氧化石竹烯(4.41%)、乙酸(Z)-5-十二烯醇酯(3.28%)、α-松油醇(2.91%)、(S)-(+)-5-(1-羟基-1-甲基乙基)-2-甲基-环己烯-1酮(1.18%)、萜品醇(1.14%)、植酮(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紫苏 精油 微波无溶剂提取 正交试验 气相色谱-质谱(GC-MS)
下载PDF
野生与同质园栽培下东紫苏形态特征及挥发油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唐仁华 杨礼攀 +2 位作者 张红霞 朱金莲 普春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266-2271,共6页
目的将采自云南的5个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 Vaniot)居群栽培于同质园内(2年),测定6个形态性状和鲜叶、鲜花挥发油成分,利用形态多样性与化学型分析,系统研究东紫苏形态特征及挥发油的差异。方法 (1)对野生与同质园栽培的东紫苏进... 目的将采自云南的5个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 Vaniot)居群栽培于同质园内(2年),测定6个形态性状和鲜叶、鲜花挥发油成分,利用形态多样性与化学型分析,系统研究东紫苏形态特征及挥发油的差异。方法 (1)对野生与同质园栽培的东紫苏进行6个形态性状的测量与统计。(2)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东紫苏鲜叶和鲜花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成分分析。(3)利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6个形态性状在野生与同质园栽培不同居群内的平均变异系数(CV)为31.55%,变异幅度为25.44%~45.24%。(2)鲜叶挥发油划分为C型、CT型、T型3种化学型,其中CT_(3)型为新化学亚型;首次将鲜花挥发油划分为CP型、TR型、TRC型、RC型4种化学型。(3)β-蒎烯与当年生枝长显著正相关,α-乙酸松油酯与叶面积负相关,鲜叶与鲜花挥发油中的1,8-桉叶油醇与α-乙酸松油酯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结论 (1)东紫苏形态特征受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挥发油化学型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2)1,8-桉叶油醇与α-乙酸松油酯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其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紫苏 同质园实验 形态特征 挥发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