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unds of Perilla frutescens Britton var. Japonica accessions: morphological and seasonal variability 被引量:7
1
作者 Bimal Kumar Ghimire Ji Hye Yoo +1 位作者 Chang Yeon Yu Ill-Min Chung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7年第7期705-714,共10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the different accessions of Perilla frutescens(P. frutescen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habitats of China and Japan.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mposi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the different accessions of Perilla frutescens(P. frutescens) collected from various habitats of China and Japan. Method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leaves of P. frutescens cultivars from China and Japan was extracted by hydro-distillation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oncentration of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present in the oils were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analysis. Results: Among the volatile components, the major proportion was of perilla ketone, which was followed by elemicin and beta-caryophyllene in the Chinese Perilla cultivars. The main component in the oil extracted from the Japanese accessions was myristicin, which was followed by perilla ketone and beta-caryophyllene. We could distinguish seven chemotypes, namely the perilla ketone(PK) type, perilla ketone, myristicin(PM) type, perilla ketone, unknown(PU) type, perilla ketone, beta-caryophyllene, myristicine(PB) type, perilla ketone, myristicin, unknown(PMU) type, perilla ketone, elemicine, myristicin, beta-caryophyllene(PEMB) type, and the perilla ketone, limonene, betacryophyllene, myristicin(L) type. Most of the accessions possessed higher essential oil content before the flowering time than at the flowering stage. The average plant height, leaf length, leaf width of the Chinese accessions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Japanese accessions. Conclusion: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harvest time and geographical origin caused polymorphisms in the essential oil composition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the Perilla accessions originating from China and Japan. Therefore, these chemotypes with desirable characters might be useful for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and for determining the harvest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lla frutescens essential oil GC–MS analysi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Harvesting time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UPLC指纹图谱的紫苏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2
作者 张良琦 陈凡 +5 位作者 张子桉 林云 周春娇 汤卓翰 江星明 肖美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00-1812,共13页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法分析并筛选紫苏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首先建立15批紫苏叶及14批紫苏梗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批次的紫苏叶和紫苏梗中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标定紫苏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和非共有峰;采用... 基于UPLC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法分析并筛选紫苏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首先建立15批紫苏叶及14批紫苏梗的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批次的紫苏叶和紫苏梗中的成分及含量进行比较,标定紫苏不同部位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和非共有峰;采用网络药理学法构建紫苏“成分-靶点”网络图,并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图,预测紫苏Q-Marker。本研究建立的紫苏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共检测到了5种成分,其中迷迭香酸、咖啡酸、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为叶和梗的共有成分,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为紫苏叶特有成分。筛选得到包括MAPK1、PIK3CA等在内的14个核心靶点,对以上靶点进行GO和KEGG功能分析可知涉及肿瘤坏死因子、新冠肺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通路,最后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选取排名前4的靶蛋白与4个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成分与蛋白之间具有十分良好的结合性能。本实验基于UPLC法建立紫苏不同部位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可作为紫苏质量检测的参考方法;同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迷迭香酸、咖啡酸、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木犀草素-7-O-二葡萄糖醛酸苷为紫苏潜在质量标志物,以此来评价紫苏“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协同作用,为紫苏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的紫苏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提供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指纹图谱 质量标志物 网络药理学 化学成分
下载PDF
RP-HPLC用于紫苏油及其习用品白苏油、野苏油的鉴别 被引量:2
3
作者 崔凯 丁霄霖 +1 位作者 张新颖 金维鸿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9-190,共2页
本文采用RP-HPLC方法对紫苏油及其习用品白苏油、野苏油甘油酯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利用HPLC分析油脂也为中药材真伪鉴别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RP-HPlC 紫苏 白苏 野苏 甘油酯 鉴别
下载PDF
紫苏的食药价值及栽培历史考证
4
作者 陆敏婷 刘鹏 +1 位作者 沈奇 王宏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815-2822,共8页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尽管目前已有对紫苏的本草考证,但对其名称演化、食药价值及栽培历史等方面仍然缺乏系统梳理。该研究以历代本草、医籍、农政史料等为基础,考证发现:(1)紫苏常以荏... 紫苏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尽管目前已有对紫苏的本草考证,但对其名称演化、食药价值及栽培历史等方面仍然缺乏系统梳理。该研究以历代本草、医籍、农政史料等为基础,考证发现:(1)紫苏常以荏、苏等名收录于典籍,荏指籽用类紫苏,苏指药用类紫苏;(2)古籍中紫苏叶、籽均可用于药膳,紫苏籽油用作食用油脂,其古法压榨工艺有详细记载。(3)紫苏性味辛温,主下气,紫苏叶、梗偏于散,紫苏子偏于收,其药用价值有明确记载。(4)紫苏原产于中国,应用记载可追溯到战国时代,其栽培特性有详细记载。该文系统梳理了荏、苏的区分,并对其在食药及栽培方面的古籍记载进行了综述,可为紫苏作为药食同源大健康产品的开发提供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基原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紫苏油 栽培历史 本草考证
下载PDF
Perilla frutescens:A traditional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ous plant 被引量:1
5
作者 Xinling Wu Shuting Dong +3 位作者 Hongyu Chen Miaoxian Guo Zhiying Sun Hongmei Luo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3期369-375,共7页
Perilla frutescens,an annual herb of the Labiatae family,has been cultivated in China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P.frutescens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medicinal and edible plant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Its le... Perilla frutescens,an annual herb of the Labiatae family,has been cultivated in China for more than 2000 years.P.frutescens is the one of the first medicinal and edible plant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Health.Its leaves,stems and seeds can be used as medicine and edible food.Because of the abundant nutrients and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this plant,P.frutescens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in medicine,food,health care and chemical fields with great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ltivation history,chemical composi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P.frutescens,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frutescens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ctive compounds medicine and food homology perilla frutescens(l.)britt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兔肉紫苏脱腥工艺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展铭 孔瑞 +3 位作者 焉斐然 杨雨 肖洪 刘士健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以兔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紫苏脱除兔肉腥味工艺。结果表明:紫苏脱除兔肉腥味的最优工艺为脱腥温度26.5℃、脱腥时间60 min、紫苏汁体积分数4%,在此条件下兔肉的TBARS为(0.033±... 以兔肉的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紫苏脱除兔肉腥味工艺。结果表明:紫苏脱除兔肉腥味的最优工艺为脱腥温度26.5℃、脱腥时间60 min、紫苏汁体积分数4%,在此条件下兔肉的TBARS为(0.033±0.00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肉 紫苏 脱腥 工艺优化
下载PDF
高寒阴湿区紫苏引种评价
7
作者 刘源 王琼 +3 位作者 刘东 陈红刚 曾翠云 杜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18-2922,共5页
目的:对不同品种、变种或生态型紫苏(广西回回苏、甘肃紫苏、贵州遵义紫苏、河北油苏、云南宣威紫苏和冀苏一号)在高寒阴湿区的生长状况、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记载紫苏的外观形态、生... 目的:对不同品种、变种或生态型紫苏(广西回回苏、甘肃紫苏、贵州遵义紫苏、河北油苏、云南宣威紫苏和冀苏一号)在高寒阴湿区的生长状况、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记载紫苏的外观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紫苏不同采收期、不同采收部位的有效成分含量。结果:在高寒阴湿区引种的6种紫苏,均主茎明显,多侧枝,茎四棱,中间凹槽明显,但叶片颜色和叶型却不尽相同。由于高寒阴湿区特殊的气候,只有甘肃紫苏、河北油苏和冀苏一号开花结籽,河北油苏种子灰白色,甘肃紫苏和冀苏一号种子灰褐色。9月份采收的广西回回苏的紫苏叶挥发油含量最高(1.97%),9月上旬采收的贵州遵义紫苏的紫苏梗迷迭香酸含量最高(0.72%);紫苏子以10月上旬采收的甘肃紫苏迷迭香酸含量最高(0.39%)。结论:高寒阴湿区种植紫苏的植株形态与原产地基本一致,甘肃紫苏、河北油苏和冀苏一号在高寒阴湿区可以完成全生育周期,广西回回苏的紫苏叶挥发油含量最高,贵州遵义紫苏的紫苏梗迷迭香酸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采收期 外观特征 有效成分
下载PDF
紫苏、香附及其药对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马乐圻 程子轩 +3 位作者 张玉函 郭雅茹 李泽圣 李淑贤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6-100,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香附和紫苏-香附药对挥发油,GC-MS联用技术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紫苏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荜澄茄油烯等51种成分;香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石竹烯、β-瑟林烯等63种成分;药对紫苏...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香附和紫苏-香附药对挥发油,GC-MS联用技术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紫苏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蒎烯、(-)-α-荜澄茄油烯等51种成分;香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石竹烯、β-瑟林烯等63种成分;药对紫苏-香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香附酮、氧化石竹烯等51种成分,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中发现24种成分来源于各自单味药成分的叠加,但27种成分不存在于单提的挥发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 紫苏 香附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GC-MS
下载PDF
紫苏叶精油提取及其成分分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燕茹 徐陞梅 +1 位作者 沈丽宫 柯伙钊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1期44-49,共6页
紫苏在我国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其中紫苏叶在药用及香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精油是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它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防腐等多种功效,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由于紫苏叶精油功效作用的发挥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系统... 紫苏在我国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其中紫苏叶在药用及香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精油是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它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防腐等多种功效,有巨大的开发潜力。由于紫苏叶精油功效作用的发挥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系统分析了相关文献,对紫苏叶精油的提取工艺、分析方法、化学组成及化学型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今后不同类型的紫苏叶精油深入开发和应用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精油 提取工艺 成分分析 化学型
下载PDF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d co-expression analysis reveal key genes involved in leaf margin serration in Perilla frutescens
10
作者 Qi Shen Dong Zhang +2 位作者 Tian-yuan Zhang Yang-yang Xu De-gang Zhao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0年第3期265-272,共8页
Objective: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identify the genes involved in leaf margin serration in Perilla frutescens.P.frutescens(Family:Lamiaceae)is widely grown in Asian countries.Perilla leaf is the medicinal part stipul... Objective: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identify the genes involved in leaf margin serration in Perilla frutescens.P.frutescens(Family:Lamiaceae)is widely grown in Asian countries.Perilla leaf is the medicinal part stipulat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There are mainly two types of perilla leaves:one with serrated leaf margin which is the phenotype described in the pharmacopoeia and the other with smooth leaf margin.Methods:Transcriptome sequencing,co-expression analysis,and qRT-PCR analysis of six perilla tissues sampled from two different phenotypes(serrated and smooth leaves)were performed.Results:Forty-thre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which may potentially regulate leaf shape,were identified through de novo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Genes involved in leaf shape regulation were identified.Simultaneously,we validated five DEGs by qRT-PCR,and the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transcriptome data.In addition,1186 transcription factors(TFs)belonging to 45 TF families were identified.Moreover,the co-expression network of DEGs was constructed.Conclusion:The study identified the key genes that control leaf shape by comparing the transcriptomes.Our findings also provide basic data for further exploring P.frutescens,which can help study the mechanism of leaf shape development and molecular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f shape development perilla frutescens(l.)britt.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w rinkly leaves
原文传递
紫苏油抗过敏·炎症的研究 被引量:56
11
作者 王永奇 王威 +5 位作者 梁文波 邢福有 张巍娥 姜丽 赵红 向彬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3-85,共3页
介绍紫苏子中脂肪酸类成分抗过敏·炎症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即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和白三烯的研究概况。并与同系列脂肪酸二十碳五烯酸 (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紫苏油 抗过敏 作用 PAF 白三烯抑制剂 抗炎症作用
下载PDF
紫苏与白苏不同化学型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1
12
作者 赵淑平 朱兆仪 +2 位作者 冯毓秀 权丽辉 薛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3年第3期8-20,共13页
本文对不同地区的八个紫苏、白苏样品进行了植物形态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花为白色、植物全绿者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紫苏酮,此植物为紫苏酮型。花为淡紫色,植株全紫者(老叶叶面为绿色,叶背面为紫色)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紫苏醛,... 本文对不同地区的八个紫苏、白苏样品进行了植物形态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花为白色、植物全绿者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紫苏酮,此植物为紫苏酮型。花为淡紫色,植株全紫者(老叶叶面为绿色,叶背面为紫色)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紫苏醛,此植物为紫苏醛型。花为粉白色,叶子面绿背紫绿色或者叶绿,叶柄、茎为紫绿色者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莳萝油脑或肉豆蔻醚,此植物为苯丙烯基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白苏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唇形科
下载PDF
镉铜胁迫下紫苏的生长响应和富集特征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鑫 张世熔 +2 位作者 朱荣 徐小逊 范小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4-2269,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在Cd、Cu胁迫下生长响应及其对Cd、Cu的耐性、吸收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在Cd处理浓度≤60 mg.kg^-1和Cu处理浓度为≤600 mg.kg^-1时,紫苏株高和根长均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加...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在Cd、Cu胁迫下生长响应及其对Cd、Cu的耐性、吸收和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在Cd处理浓度≤60 mg.kg^-1和Cu处理浓度为≤600 mg.kg^-1时,紫苏株高和根长均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加,此后则随处理浓度增加胁迫作用渐趋明显。植株地上部和根部Cd的最高含量分别是331.51和991.14 mg.kg^-1,Cu的最高含量分别为228.65和2 030.63 mg.kg^-1。植株地上部Cd和Cu的最大富集量分别为66.70和36.52μg.plant^-1。植株Cd、Cu富集系数分别为2.59-15.42和0.14-1.24,迁移系数分别为0.35-1.44和0.07-0.56。因此,该植物可用于Cd、Cu污染土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植物修复
下载PDF
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对盐胁迫下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春平 何平 +4 位作者 杜丹丹 韦品祥 喻泽莉 谢英赞 刘海英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5-669,共5页
目的:通过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紫苏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盐能力的途径。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处理后的NaCl胁迫下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对紫苏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 目的:通过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研究,寻找提高紫苏种子及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盐能力的途径。方法:测定了不同浓度硝普钠(SNP)处理后的NaCl胁迫下紫苏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并对紫苏幼苗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硝酸还原酶(N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结果显示在100 mmol/L的NaCl胁迫下的紫苏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但是经过不同浓度的SNP处理后,萌发指标均有升高,其中经过0.1 mmol/L的SNP处理后,各项指标均达到最大值,发芽势为60.4%,发芽率为78.3%,发芽指数为13.7,活力指数为为0.1093。SNP处理降低了叶片MDA的含量,并且提高了NR、SOD、POD和CAT四种酶的活性,且均为当SNP浓度为0.1 mmol/L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2μg/g.h、0.32 U/mg、5.9 U/mg和4.8 U/mg。结论:0.1 mmol/L的SNP能够有效的减缓NaCl胁迫对紫苏种子及幼苗产生的伤害,提高了种子及幼苗的抗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一氧化氮 盐胁迫 种子萌发 抗氧化酶 生理特性
下载PDF
西洋参、紫苏籽和薏苡根水提物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30
15
作者 赵杨景 杨峻山 +1 位作者 王玉萍 刘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 研究西洋参、紫苏籽和薏苡根水提物的化感作用。方法 以白菜和西洋参为测试植物 ,观察西洋参、紫苏籽和薏苡根水提物对其种子萌发和活力、存苗率、幼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 西洋参茎叶水提物与高于 1%浓度的须根水提物严重抑... 目的 研究西洋参、紫苏籽和薏苡根水提物的化感作用。方法 以白菜和西洋参为测试植物 ,观察西洋参、紫苏籽和薏苡根水提物对其种子萌发和活力、存苗率、幼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 西洋参茎叶水提物与高于 1%浓度的须根水提物严重抑制白菜和西洋参的种子萌发及活力、存苗率、幼苗初期生长 ,而紫苏籽和薏苡根的水提物则促进实验植物幼苗根和芽的生长。高浓度的薏苡根水提物可使西洋参的存苗率显著降低。结论  3种药用植物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化感物质 ,其化感作用的正负效应和强度与它们的水提物浓度及植物受体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紫苏籽 薏苡根 水提物 化感作用
下载PDF
苏子油对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52
16
作者 徐章华 邵玉芬 朱国辉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5,共5页
报告了苏子油对大鼠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HDL-C/TC的影响。实验共分三组,猪油组、苏子油组、基础饲料组,前二... 报告了苏子油对大鼠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小板聚集率及HDL-C/TC的影响。实验共分三组,猪油组、苏子油组、基础饲料组,前二组均为高脂饲料。试验期78天。结果显示:苏子油组血TC值在试验后30天即显著低于猪油组(P<0.05)。试验期末,苏子油组的TC、TG、LDL-C均显著低于猪油组(P<0.05),TG值还低于基础饲料组(P<0.05),而HDL-C/TC则显著高于猪油组;HDL-C三组差别不明显(P>0.05);血小板聚集率基础饲料组和苏子油组差别无意义(P>0.05);但红细胞变形指数以基础饲料组最低,苏子油组其次,猪油组最高,后两组差别无意义(P>0.05)。提示富含α-亚麻酸的苏子油具有良好的预防和降低血脂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子油 血脂 血液流变性 大鼠
下载PDF
紫苏对不同浓度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9
17
作者 谢惠玲 陈爱萍 +5 位作者 张凤英 熊颖 陈艳玲 刘杰 周丽英 林瑞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72-675,共4页
为探讨紫苏的耐镉生理机制,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镉离子浓度为0 mg.L-1(对照)、2.0 mg.L-1、5.0 mg.L-1、10.0 mg.L-1条件下紫苏的生长、镉富集作用及叶片的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2.0 mg.L-1、5.0 mg.L-1、10.0 mg.L-1镉胁迫下,紫苏单株... 为探讨紫苏的耐镉生理机制,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镉离子浓度为0 mg.L-1(对照)、2.0 mg.L-1、5.0 mg.L-1、10.0 mg.L-1条件下紫苏的生长、镉富集作用及叶片的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2.0 mg.L-1、5.0 mg.L-1、10.0 mg.L-1镉胁迫下,紫苏单株生物量比对照分别减少28.4%、42.4%、66.0%,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3个镉离浓度下紫苏的镉富集量依次为462.4μg.株-1、705.0μg.株-1、609.7μg.株-1,富集系数依次为91.9、70.0、51.1,具备镉超积累能力。此外,SOD、POD、CAT酶活测定结果显示,随镉离子浓度升高,紫苏叶片的SOD活性和MDA含量显著升高,P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破坏了体内保护酶系统的平衡,抑制紫苏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镉胁迫 生理响应 富集系数 镉积累能力 保护酶 丙二醛
下载PDF
紫苏叶挥发油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9
18
作者 郭群群 杜桂彩 李荣贵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25-27,共3页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代表菌种,对紫苏叶挥发油进行了抗菌性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叶挥发油对两种细菌均有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500μg/mL,对大肠杆菌的MIC值为1250μg/mL。采用GC—MS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进行分析,...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代表菌种,对紫苏叶挥发油进行了抗菌性研究。结果表明,紫苏叶挥发油对两种细菌均有抗菌活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为500μg/mL,对大肠杆菌的MIC值为1250μg/mL。采用GC—MS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确定了10种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并首次从其中发现了牛儿基牛儿醇,含量约为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挥发油 抗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牦牛儿基牦牛儿醇 抗菌药物
下载PDF
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徐静 王仙萍 +6 位作者 田世刚 杨森 商志伟 温贺 郭平 沈奇 赵继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4-673,共10页
为建立紫苏理想株型,系统分析了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在贵阳和开阳2个试验点种植209份来源于主要生态区域的紫苏材料,采集主要农艺学性状指标,分析各性状值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性,确定单株穗数(X4)、主穗果数(X6)... 为建立紫苏理想株型,系统分析了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在贵阳和开阳2个试验点种植209份来源于主要生态区域的紫苏材料,采集主要农艺学性状指标,分析各性状值与单株产量间的相关性,确定单株穗数(X4)、主穗果数(X6)、千粒重(X7)为紫苏产量构成的3个主要因素,两个试验点的回归方程为:Y贵=-5.972 8+0.025 0X4+0.194 0X6+2.647 8X7,Y开=-11.453 1+0.019 4X4+0.212 9X6+4.557X7,回归方程均达极显著水平。依据各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回归关系求极值,得出其理想株型:贵阳点理想单株产量约为29.25~30.21g,理论产量约为2 475kg/hm2;开阳点理想单株产量约为24.81~25.17g,理论产量约为2 04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农艺学性状 产量构成因素 理想株型
下载PDF
尿素增强烯草酮胁迫下紫苏幼苗耐性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谨华 郭平毅 +3 位作者 原向阳 王鑫 温银元 张红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3-443,共11页
为探讨烯草酮与尿素处理对紫苏生长的影响,阐明尿素对紫苏在烯草酮胁迫下耐性的调节效应。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紫苏六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0、1、2、4和8 g/L)和24%烯草酮乳油(0、0.67、1.33、2.66和3.99 mL/L),分析其对紫苏生... 为探讨烯草酮与尿素处理对紫苏生长的影响,阐明尿素对紫苏在烯草酮胁迫下耐性的调节效应。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紫苏六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0、1、2、4和8 g/L)和24%烯草酮乳油(0、0.67、1.33、2.66和3.99 mL/L),分析其对紫苏生长、光合特性、抗逆性指标、杂草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烯草酮抑制紫苏幼苗生长,降低光合特性,使丙二醛积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1~4 g/L浓度的尿素处理则促进生长,并提高了光合特性;8 g/L的尿素处理效果相反。1~4 g/L的尿素和不同浓度的烯草酮先后处理,比单施烯草酮处理的效果好,A组(先喷施尿素后喷施烯草酮)的C1N3(4 g/L尿素,0.67 mL/L烯草酮)处理可使现蕾期产量和子粒产量比单独施用烯草酮增产13.94%和10.54%,杂草株防效提高11%。表明在紫苏六叶期先喷施4 g/L的尿素再喷施0.67 mL/L的烯草酮,能显著提高紫苏幼苗在烯草酮胁迫下的耐性,提高幼苗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生长,这些效应与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有关;该施药模式具有提高杂草防效,安全高产等特点,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烯草酮 尿素 胁迫 耐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