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sm of Inhibitory Effect of Essential Oi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 on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1
作者 Qingde LONG Nanyun YANG +3 位作者 Fanli ZENG Xu ZHANG Xiaoying WU Xiangchun SHEN 《Medicinal Plant》 CAS 2022年第1期11-15,18,共6页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essential oi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 on microglia activation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LPS).[Methods]The LPS-induced m... [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and possible mechanism of essential oi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 on microglia activation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LPS).[Methods]The LPS-induced microglia activ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and treated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essential oi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MTT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cell viability,ELISA to detect IL-6 secretion,RT-PCR to detect mRNA expression levels of IL-6,IL-1β,NF-κB,and IκBα,Western blotting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IL-6,IL-1β,NF-κB,IκBα,and their phosphorylated products.[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the model group showed increased IL-6 content(P<0.01),upregulated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IL-6,IL-1β,and NF-κB(P<0.01),and elevated ratio of P-IκBα/IκBα(P<0.05).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4 and 2μg/L essential oi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 reduced the content of IL-6(P<0.05),while 4,2,and 1μg/L essential oi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 down-regulated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IL-6,IL-1β,and NF-κB to varying degrees(P<0.05 or P<0.01),up-regulate the mRNA expression of IκBα(P<0.05 or P<0.01),and decreased the ratio of P-IκBα/IκBα(P<0.05 or P<0.01).[Conclusions]Essential oi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 can inhibit LPS-induced microglia activation,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the NF-κB/IκBα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sential oil from Valerianae Jatamansi Rhizoma et Radix MICROGLIA NF-κB/IκBαsignaling pathway
下载PDF
加味天麻钩藤饮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浆ET、PRA、AⅡ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保国 白宝银 +4 位作者 施海法 刘贵京 孟祥月 索晓慧 刘瑞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0-191,共2页
目的 探讨加味天麻钩藤饮降压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 (AⅡ )的影响。方法  14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10 2例给予加味天麻钩藤饮 ,44例给予巯甲丙脯酸、硝苯地平。治疗前后测定血浆ET... 目的 探讨加味天麻钩藤饮降压效果及对血浆内皮素 (ET)、肾素活性 (PRA)、血管紧张素 (AⅡ )的影响。方法  146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10 2例给予加味天麻钩藤饮 ,44例给予巯甲丙脯酸、硝苯地平。治疗前后测定血浆ET、PRA、AⅡ水平。结果  (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 88 2 4% ,与对照组相当 ,对主要症状改善率优于对照组 ;(2 )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AⅡ水平低于对照组 ,但均高于正常人。结论 加味天麻钩藤饮既能降低ET、AⅡ含量 ,又能明显降低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阴虚阳亢型 天麻钩藤饮 et PRA AⅡ
下载PDF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血浆BNP、ET-1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卓晶明 窦建明 +3 位作者 高顺宗 朱艳利 王传霞 李春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2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脑利钠肽 (BNP)、内皮素 - 1(ET- 1)含量与血压控制情况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6例经药物治疗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 BNP、ET- 1含量。结果 血压控制正常组血浆 BNP和 ET- 1含量均... 目的 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血脑利钠肽 (BNP)、内皮素 - 1(ET- 1)含量与血压控制情况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6例经药物治疗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 BNP、ET- 1含量。结果 血压控制正常组血浆 BNP和 ET- 1含量均显著低于血压控制不理想组 (分别为 P<0 .0 5和 P<0 .0 1)。结论 血浆BNP、ET- l的含量能反映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脑利钠肽 内皮素-1 治疗 老年人
下载PDF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DM和ET-1含量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安忠 程莉 +1 位作者 欧作英 叶友联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16-21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62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DM、ET-1含量,并与3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高血压组血浆ADM、ET-1含...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ADM)、内皮素-1(ET-1)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62例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ADM、ET-1含量,并与35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高血压组血浆ADM、ET-1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者均随高血压分级1、2、3级组逐渐递增(P<0.01,<0.05);血压控制不良者明显高于血压控制良好者(P<0.01),病情重组显著高于病情轻组(P<0.01);伴肾功能受损者也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P<0.01);血浆ET-1含量平均增幅明显高于血浆ADM(P<0.01);高血压组血浆ADM与ET-1含量呈正相关(r=0.394,P<0.01);正常对照组两者含量不相关(r=0.172,P>0.05)。结论: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舒血管活性肽ADM含量显著增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自身调节机制,以此抑制ET-1等缩血管活性肽增高对血压调节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机体起到自身代偿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肾上腺髓质素 内皮素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浆ET-1、NO水平的变化及nCPAP对其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朝 张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93-795,共3页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CPAP)治疗前后血浆ET 1、NO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OSAHS无EH者 (A组 ) ,OSAHS合并EH者 (B组 ) ,正常对照 (C组 ) ,三组行PSG监测。... 目的 观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nCPAP)治疗前后血浆ET 1、NO水平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OSAHS无EH者 (A组 ) ,OSAHS合并EH者 (B组 ) ,正常对照 (C组 ) ,三组行PSG监测。用放免法测血浆ET 1 ,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A、B两组施以nCPAP治疗。用袖带加压法观察血压。结果 ①与C组相比 ,A组AHI、ET 1 /NO增高 ,最低SaO2 下降 ,治疗后情况相反 ;A组治疗前后ET 1 /NO分别与AHI、最低SaO2 均明显相关 (r分别为 0 40 8、- 0 569)。②与C组相比 ,B组MBP、AHI、ET 1 /NO增高 ,最低SaO2 下降 ,治疗后情况相反 ;B组治疗前后MBP分别与ET 1 /NO、AHI、最低SaO2 均明显相关 ,r分别为 0 439、0 51 5、- 0 455。结论 ①OSAHS可引起血压升高 ,某些血管舒缩因子比例失衡可能在OSAHS合并EH中起一定的病理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一氧化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 经鼻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房颤患者血浆ET和BNP的含量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素华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血浆ET、BNP的含量变化。方法 :应用IRMA法测定 4 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房颤患者和 8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无房颤患者血浆ET、BNP含量 ,并以 5 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房颤组血浆ET、BNP...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伴房颤患者血浆ET、BNP的含量变化。方法 :应用IRMA法测定 4 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房颤患者和 8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无房颤患者血浆ET、BNP含量 ,并以 5 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伴房颤组血浆ET、BNP含量均非常显著高于正常人组 (p <0 0 0 1)。结论 :深入研究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BNP的含量变化 ,对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病 房颤 血浆 et BNP 内皮素 脑利钠肽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和E选择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7
作者 邵宁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和E选择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测了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E选择素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和E...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和E选择素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测了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E选择素水平,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和E选择素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水平(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浆ET和E选择素的异常升高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病理因素之一,对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素 可溶性E选择素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BNP、ANF检测的临床意义
8
作者 周峰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BNP和AN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BNP和AN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 目的:探讨了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BNP和ANF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对53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BNP和ANF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BNP和ANF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一个月后与正常人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BNP和ANF水平的变化对疗效观察、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素 脑钠肽 心钠素
下载PDF
ET-1基因突变位点的组合分析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邱逸敏 张勇 +3 位作者 黄林 晏辉芳 王镇 周代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1161-1163,共3页
目的:了解内皮素-1(ET-1)基因138A/-、K198N、G8002A3个突变位点多态性组合与海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201例海南汉族EH患者及311例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ET-1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利用统计... 目的:了解内皮素-1(ET-1)基因138A/-、K198N、G8002A3个突变位点多态性组合与海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关系。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对201例海南汉族EH患者及311例海南汉族正常对照组ET-1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检测,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3个位点多态性组合与EH的关系。结果:138A/-、K198N、G8002A多态位点分别可检测出4A/4A、4A/3A、3A/3A3种基因型,GG、GT、TT 3种基因型和GG、GA、AA 3种基因型。多态位点组合分析发现有两组基因型4A3AGG-GG、3A3A-GG-GG在病例组中出现的频率远大于对照组;两组基因型4A4A-GT-GG、4A3A-GTGG在对照组中出现的频率大于病例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A3A-GG-GG和3A3A-GG-GG这两组基因型串联可能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几率,4A4A-GT-GG和4A3A-GT-GG这两组基因型串联可能会降低高血压的发病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基因 DNA多态性位点组合分析 高血压 汉族
下载PDF
ET和PV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血栓和出血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肖捷 潘成云 +2 位作者 李兴明 许娜 黄继贤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943-948,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栓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收集合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的133例ET和45例PV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ET、PV及ET+PV患者的动静脉血栓、出血事件的...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栓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规律。方法:收集合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的133例ET和45例PV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ET、PV及ET+PV患者的动静脉血栓、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检测血栓和出血事件的患者JAK2、CALR及MPL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分析血管事件与基因突变发生率和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患者驱动基因、血栓和出血事件的类型、频率及年龄分布的特点。结果:ET、PV及ET+PV患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高于各自的出血事件发生率,ET、PV及ET+PV患者的动脉血栓事件发生率高于各自的静脉血栓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动脉血栓事件中脑血栓事件(16.29%)最常见,有血栓事件的ET患者中,年龄和JAK2V617F基因突变率大于无事件E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AK2V617F和CALR驱动基因突变双阳性的ET患者,可合并有血栓事件。结论:ET和PV患者血栓事件较出血事件更常见,其中脑血栓事件最常见;有血栓事件的ET患者的年龄更大,JAK2V617F基因突变率更高,JAK2V617F和CALR突变双阳性的ET患者可合并有血栓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 自发性 红细胞增多症 真性 出血 骨髓增殖性肿瘤 血栓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NO、CGRP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11
作者 任军生 姚加平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03-40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NO、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法对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NO、CG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NO、CGR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化学法对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浆ET-1和血清NO、CGRP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血浆ET-1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NO、CGRP水平又非常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经治疗2个月后则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ET-1水平与NO、CGR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728、-0.4822,P<0.01)。结论: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ET-1和血清NO、CGRP水平的变化对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内皮素-1 一氧化氮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益精稳压方早期干预对SHR血压、ET-1及TM水平的影响
12
作者 孔丽君 刘宏飞 +3 位作者 江丹娜 张南龙 胡宁 蔡飞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11期762-764,共3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中药益精稳压方干预对大鼠高血压发生的预防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中药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分...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中药益精稳压方干预对大鼠高血压发生的预防抑制作用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3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干预低、中、高剂量组,各8只,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中药干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益精稳压中药3.16、1.58、0.79g/mL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观察各组治疗前、中、后血压、ET-1及TM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中药干预组大鼠血压、血ET-1及血TM水平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血压、血ET-1及血TM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大鼠治疗前后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大鼠血压升高进展延缓,ET-1及血TM水平升高幅度下降。结论:益精稳压方早期干预可延缓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进展,其机制可能与降低ET-1及TM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 益精稳压方 早期干预 原发性高血压 et-1 TM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丽娟 史玉叶 +7 位作者 陈月 甘宜敏 史文婷 陈侃侃 丁邦和 何正梅 王春玲 于亮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JAK2、CALR、MPL基因突变及阴性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确诊的66例ET患者,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有无血栓事件、脾...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JAK2、CALR、MPL基因突变及阴性突变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0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住院确诊的66例ET患者,录入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有无血栓事件、脾大、血小板数(Plt)、白细胞数(WBC)、血红蛋白(Hb)、纤维蛋白原(FIB)、血栓弹力图(TEG)、血钾、血糖(GLU)、乳酸脱氢酶(LDH)以及JAK2、CALR和MPL基因突变,治疗方案及疗效。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MPL突变阴性,故根据基因突变分为3组,JAK2突变组(46例,69.7%)、CALR突变组(9例,13.6%)和基因阴性组(11例,16.7%)。JAK2突变组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3.2岁,与CALR突变组(51.8岁)和基因阴性组(50.2岁)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CALR突变组与JAK2突变组、基因阴性组相对比,WBC数低(6.3×10^9/L vs 13.79×10^9/L,P=0.003;6.3×10^9/L vs 9.70×10^9/L,P=0.009);Hb水平较JAK2突变组低(121.22 g/L vs 136.2 g/L,P=0.036);但CALR突变组的肿瘤负荷较基因阴性组高(300.11 U/L vs 227.4 U/L,P=0.033);3组之间的Plt数、血钾水平、GLU及FIB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30.3%(20/66)患者存在血栓及栓塞事件,18.2%(12/66)患者合并高钾血症,且高钾血症与Plt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518)。34例患者给予TEG检查,其中41.2%(14/34)患者出现TEG异常,55.9%(19/34)同时伴有Plt数>1000×10^9/L,但2者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r=0.134)。66例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方案后均达部分或完全血液学缓解,但有疾病反复,4.5%(3/66)进展为骨髓纤维化(MF),均为具有JAK2突变患者。暂无进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例。结论:伴有JAK2突变的ET患者发病率更高、且年龄偏大,然而CALR突变阳性患者具有更低的WBC数与Hb水平,却具更高的肿瘤负荷。总之,ET患者多样化的基因突变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这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JAK2突变 CALR突变 血栓及栓塞事件 疾病进展
下载PDF
马山前胡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布鸣 赖茂祥 +2 位作者 蔡全玲 彭维 郑学忠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885-888,共4页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马山前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0多个峰,确认了其中37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7%以上,该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气相色谱/红外光谱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马山前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毛细管色谱分离出80多个峰,确认了其中37种成分,占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7%以上,该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菠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挥发油 化学成分 蒎烯 植物药
下载PDF
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闵勇 张薇 +2 位作者 姚立华 刘卫 王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298-330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tre)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种属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云南省4个不同产地(元阳小新乡、上新城乡,蒙自冷泉镇,文山州马关大... [目的]比较分析云南省不同产地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tre)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其种属鉴定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云南省4个不同产地(元阳小新乡、上新城乡,蒙自冷泉镇,文山州马关大篾厂乡)草果叶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从4种草果叶中共分离鉴定了61个化合物。其中9,12,15十-八碳三烯-1醇-的含量最高超过20%。其次,桉叶油醇和棕榈酸含量均超过10%。[结论]草果叶挥发油中组成丰富,可进一步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武姣姣 石晋丽 +2 位作者 刘云召 王春国 耿晓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10期2196-2200,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的成分,为不同产地甘松的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52个化学成分,其中共有成分6个,分别是:1,1,3...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的成分,为不同产地甘松的鉴别及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甘松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52个化学成分,其中共有成分6个,分别是:1,1,3a,7-四甲基-1,2,3,5,6,7,8,8a-八氢甘菊环烃;马兜铃烯;1,1,7,7a-四甲基-1a,2,3,5,6,7,7a,7b-八氢甘菊环烃;β-紫罗酮;α-古芸烯;喇叭茶醇。共有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23.18%-45.98%。结论:9个不同产地甘松挥发油中含量较大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其余化学成分在含量和种类上有较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松 不同产地 挥发油 GC—MS
下载PDF
毛菊苣种子精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汉夔 樊玉平 +2 位作者 巴杭 廖立新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5年第4期694-696,共3页
研究毛菊苣种子精油的化学成分并为进一步的生理活性的研究打下基础,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毛菊苣种子的精油,并进行GC-MS仪器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方法测定其含量。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对所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鉴定率达100%。通过毛... 研究毛菊苣种子精油的化学成分并为进一步的生理活性的研究打下基础,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毛菊苣种子的精油,并进行GC-MS仪器分析,用面积归一化方法测定其含量。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对所有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鉴定,鉴定率达100%。通过毛菊苣种子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为开发和利用这一维吾药用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菊苣 种子 精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艳山姜全果及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陶玲 沈祥春 +1 位作者 彭佼 支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研究艳山姜全果及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得到不同样品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成分,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 目的:研究艳山姜全果及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分别得到不同样品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标准图谱对照确定化合物成分,经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结果:从艳山姜全果、果皮、种子团挥发油分别鉴定了66、67和55个化合物,占其各自总量的95.52%、95.83%、99.86%。结论:艳山姜全果及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资源的研究开发中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艳山姜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地枫皮、假地枫皮、大八角3种植物挥发油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刘布鸣 赖茂祥 +3 位作者 蔡全玲 彭维 郑学忠 田继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36-240,共5页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地枫皮、假地枫皮、大八角3种植物树皮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用毛细管色谱从这3种植物挥发油中各分离出80多个以上的组分,共确认了其中的45种... 本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等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对地枫皮、假地枫皮、大八角3种植物树皮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用毛细管色谱从这3种植物挥发油中各分离出80多个以上的组分,共确认了其中的45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均占各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8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植物挥发油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枫皮 假地枫皮 大八角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下载PDF
3种植物精油对霉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2
20
作者 袁萍 王国亮 +2 位作者 龚复俊 王爱芬 王孔星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1年第6期521-523,共3页
关键词 肉桂 山苍子 丁子香 霉菌 精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