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STR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 被引量:22
1
作者 袁瑞 乐爱文 +1 位作者 夏恩兰 姚珍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例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例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PvuⅡ、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同时对人雌激素受体基因上游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进行纯化、克隆和序列分析,观察ERα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P基因型频率实验组为47.5%,对照组为30.5%,OR值1.810(95%CI=1.113-2.765),P=0.012。实验组X基因型频率为20.5%,对照组为32.0%,OR值0.641(95%CI=0.361-0.898),P=0.036;PvuⅡ和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病例组TA13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6),TA15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33)。结论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P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X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TA13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TA15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雌激素受体 等位基因 短串联重复序列
下载PDF
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红兵 张军军 +2 位作者 马麟 张美霞 赵英杰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研究雌激素在眼部疾病作用的可行性,以及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22只健康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建立2组体内雌激素水平有明显差异的雌性SD大鼠模型,用阴道上皮... 目的探讨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研究雌激素在眼部疾病作用的可行性,以及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22只健康成熟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去势和假去势方法建立2组体内雌激素水平有明显差异的雌性SD大鼠模型,用阴道上皮涂片方法证实;用光动力诱导方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雌激素影响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成情况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证实。结果去势和假去势手术操作简单,去势SD大鼠手术后成熟值降低明显,而假去势组SD大鼠手术前后成熟值变化不明显(P=0.000,P=0.756),FFA显示去势组SD大鼠荧光素渗漏呈大片状,明显强于假去势组的弥漫点状或小片状(P=0.023)。结论去势和假去势方法是研究雌激素在眼部疾病作用的可靠方法,雌激素对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有明显作用,雌激素水平降低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雌激素/受体 动物模型/大鼠 去势 假去势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a基因Pvu Ⅱ、Xba Ⅰ和T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袁瑞 乐爱文 +1 位作者 夏恩兰 姚珍薇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年轻女性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内切酶PvuⅡ,...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年轻女性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 α,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分析内切酶PvuⅡ,Xba 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同时对人雌激素受体基因上游的高变区二核苷酸TA重复序列进行纯化、克隆和序列分析,观察ERα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基因型分布。结果P基因型频率实验组为47.5%,对照组为30.5%,OR值1.810(95%CI=1.113-2.765),P=0.012。实验组X基因型频率为20.5%,对照组为32.0%,OR值0.641(95%CI=0.361-0.898),P=0.036;PvuⅡ和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实验组TA13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TA15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ERα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P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X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TA13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危险因素,TA15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等位基因 TA重复序列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乐爱文 袁瑞 +3 位作者 夏恩兰 耿力 周晓曦 姚珍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18-720,共3页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ER-β基因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5...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关系。方法:选择西南地区100名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患者为实验组,100名正常月经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ER-β基因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5号内含子的高变区CA重复序列多态性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分布。结果:RsaI和Alu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两组中均呈多态性分布。分离出9种CA重复序列等位基因,正常组和实验组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以重复次数n≤20作为SS型,n>20为LL型,再比较两组病人SS型和LL型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ER-β基因多态性与原因不明月经过少有关,R等位基因可能是其保护因素,SS型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少 雌激素受体 等位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玉娟 谢静燕 《安徽医药》 CAS 2010年第11期1305-1307,共3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 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经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正常对...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 ERα)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 E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7例经开腹或腹腔镜手术治疗后,病理确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的方法,检测ERα基因XbaⅠ和PvuⅡ位点多态性。结果 ERα基因多态性显示ERα-XbaⅠ基因多态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39),XX/Xx样本组51(47.66%),对照组25(31.2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24)。X等位基因患EM的风险是x等位基因的2.00倍(OR=2.00,95%CI:1.09-3.67)。而ERα-PvuⅡ基因多态性在EM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285)。结论 ERα-XbaⅠ基因多态性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39)。提示ERα-XbaⅠ基因多态性与EM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子宫内膜异位症 PCR-RFLP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针刺对更年期脑缺血大鼠垂体雌激素受体mRNA表达及雌二醇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树学 韩玉生 徐强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对更年期脑缺血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清雌激素水平(E2)及垂体雌激素受体mRNA(E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机理。方法:选用自然更年期雌性SD大鼠,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建立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动物模型,电针刺治疗后,... 目的:研究针刺对更年期脑缺血大鼠不同时间点血清雌激素水平(E2)及垂体雌激素受体mRNA(E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机理。方法:选用自然更年期雌性SD大鼠,采用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建立不同时间点脑缺血动物模型,电针刺治疗后,用放免法检测血清E2水平,原位杂交法检测ERmRNA表达。结果:更年期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E2水平及垂体ER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针刺治疗后有不程度提高。结论:针刺可以提高更年期脑缺血模型大鼠血清雌二醇(E2)水平,调节垂体ERmRNA表达,从而防治脑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更年期 脑缺血 雌二醇 ERmRNA
下载PDF
乳腺癌新辅助CMF与TA方案化疗对ER不同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顾书成 管小青 +1 位作者 吴骥 袁牧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2541-2542,共2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CMF[环磷酰胺(CTX)联合5-氟尿嘧啶(5-FU)、氨甲喋呤(MTX)]与TA(表阿霉素或吡喃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方案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新辅助CMF[环磷酰胺(CTX)联合5-氟尿嘧啶(5-FU)、氨甲喋呤(MTX)]与TA(表阿霉素或吡喃阿霉素联合紫杉醇)方案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新辅助CMF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新辅助TA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ER的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后ER的表达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23例,总有效率(74.0%,32/50)显著高于对照组(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TA方案更能使部分乳腺癌组织中的ER表达发生改变,且ER表达的改变与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疗效
下载PDF
催乳素、雌激素和胰岛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瘦素及其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冬辉 林叶 +1 位作者 高学军 李庆章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15,共4页
以荷斯坦奶牛为实验材料,通过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添加催乳素、雌激素和胰岛素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Western Blot Analysis、Real-Time PCR等技术来观察乳腺上皮细胞中瘦素表达和泌乳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应用Wester... 以荷斯坦奶牛为实验材料,通过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添加催乳素、雌激素和胰岛素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Western Blot Analysis、Real-Time PCR等技术来观察乳腺上皮细胞中瘦素表达和泌乳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泌乳期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蛋白表达量进行研究,催乳素、雌激素能显著提高瘦素及其受体的分泌,且催乳素高于雌激素,胰岛素影响不显著。荧光定量RT-PCR结果表明,催乳素和雌激素能提高瘦素及其受体mRNA表达量,胰岛素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素 雌激素 胰岛素 瘦素及瘦素受体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下载PDF
牛初乳对子代雌鼠子宫结构及雌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丽 张兰威 +2 位作者 张玉梅 刘钊燕 吕艳丽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妊娠期和哺乳期通过SD母鼠暴露于牛初乳及断乳后继续食用牛初乳对成年子代雌鼠子宫发育及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母鼠随机分成2组,牛初乳组和空白对照组。牛初乳组母鼠在交配前期、妊娠期和哺乳期食用含有牛... 目的研究妊娠期和哺乳期通过SD母鼠暴露于牛初乳及断乳后继续食用牛初乳对成年子代雌鼠子宫发育及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母鼠随机分成2组,牛初乳组和空白对照组。牛初乳组母鼠在交配前期、妊娠期和哺乳期食用含有牛初乳的饲料,仔鼠3周断乳后食用对应于母鼠的饲料至成年。空白组母鼠和仔鼠食用普通饲料。仔鼠成年后处死,取其血液,剥离子宫和卵巢称重,检测血清激素,子宫病理学检查;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子鼠子宫内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的表达。结果牛初乳组子代雌鼠体重、卵巢和子宫脏体比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催乳素(PRL)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激素含量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组织结构无异常表现,子宫内雌激素受体ERα表达量高于空白组,ERβ表达量与空白组相近,但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和哺乳期暴露于子代的牛初乳不会对子代雌鼠子宫发育和雌激素受体表达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初乳 雌性仔鼠 生殖和发育 子宫 雌激素受体 内分泌
原文传递
小白鼠动情周期及妊娠早期(1~6天)子宫雌激素受体含量的变化
10
作者 高正文 丁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51-156,共6页
本文实验初步证明,妊娠D_1天的小鼠子宫ER。含量稍高(142.4±42.1 fmol mg蛋白)。D、降至117.7±45.4fmol/mg蛋白。D_3和D_4分别上升到158.9±40.3fmol/mg蛋白及162.1±34.8fmol/mg蛋白.D_5降为137.7±52.7fmol/mg... 本文实验初步证明,妊娠D_1天的小鼠子宫ER。含量稍高(142.4±42.1 fmol mg蛋白)。D、降至117.7±45.4fmol/mg蛋白。D_3和D_4分别上升到158.9±40.3fmol/mg蛋白及162.1±34.8fmol/mg蛋白.D_5降为137.7±52.7fmol/mg蛋白(P<0.01)。D_6急增至182.4±44.9fmol/mg蛋白(P<0.01),达到妊娠D_1~D_6的峰值,在动情周期中,前期ER(?)含量为188.6±49.2fmol/mg蛋白,动情期则降至109.7±47.1fmol/mg蛋白(P<0.01)。后期较低(106.6±28.4fmol/mg蛋白),间期又回升到163.5±41.2fmol/mg蛋白,反映了ER_c的规律性变化是受内源性雌激素周期性地调控的,妊娠D_1的小鼠子宫湿重较高(126.7±56.8mg).此后D_2~D_4呈下降趋势。D_5极显著地上升至138.0±29.4mg。D_6又急下降(P<0.01)。在动情周期中,小鼠子宫湿重从前期的67.6±36.5mg上升至动情期的124.2±72.4mg。后期降为74.1±57.3mg。间期则降至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雌激素 子宫 妊娠早期 小白鼠 发情期 动情周期 生殖机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