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 Role for Liquid Biofuels in Transitioning to Net Zero?
1
作者 David Michael Mousdale 《Natural Resources》 2024年第5期107-124,共18页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uptake rate of first-generation biofuels (ethanol and biodiesel) has decelerated as low blend limits have increased only slowly and extreme volatility in oil prices has limited investment in ...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uptake rate of first-generation biofuels (ethanol and biodiesel) has decelerated as low blend limits have increased only slowly and extreme volatility in oil prices has limited investment in biofuels production infrastructure. Concerns ove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large-scale biofuels production combined with tariff barriers have greatly restricted the global trade in biofuels. First-generation biofuels produced either by fermentation of sugars from maize or sugarcane (ethanol) or transesterification of triglycerides (biodiesel) presently contribute less than 4% of terrestrial transportation fuel demand and techno-economic modelling foresees this only slowly increasing by 2035.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and diesel engines widely anticipated as being phased out in favour of electric power for motor vehicles, a much-reduced market demand for biofuels is likely if global demand for all liquid fuels declines by 2050. However, second-generation, thermochemically produced and biomass-derived fuels (renewable diesel, marine oils and 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have much higher blend limits;combined with policies to decarbonise the aviation and marine industries, major new markets for these products in terrestrial, marine and aviation sectors may emerge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1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fuels ethanol BIODIESEL Renewable Diesel 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Biomass
下载PDF
Process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PDMS membrane pervaporation coupled with fermentation for efficient bioethanol production 被引量:3
2
作者 Senqing Fan Jingyun Liu +7 位作者 Xiaoyu Tang Wenguo Wang Zeyi Xiao Boya Qiu YuyangWang Shizhao Jian Yangmei Qin Yinan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6期1339-1347,共9页
There would be strong product inhibition on ethanol fermentation process if ethanol is not removed in situ from broth. PDMS membrane pervaporation coupled with fermentation is a promising process for efficient bioetha... There would be strong product inhibition on ethanol fermentation process if ethanol is not removed in situ from broth. PDMS membrane pervaporation coupled with fermentation is a promising process for efficient bioethanol production since ethanol inhibition is relieved or elimin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cess opera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performance, ethanol ferment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subsequent processing on membrane downstream are the three key issues. This review aims at contributing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n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ntegrated process. The state-of-the-art of the three key issu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is focused. Finally, the tentative perspective on the possible future prospects of the integrated process is briefly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VAPORATION Membranes biofuel ethanol RECOVERY FERMENTATION BROTH
下载PD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Biodiesel and Ethanol: A Comparison, from 2000 to 2010
3
作者 Roberto Guimaraes Pereira Valdir de Jesus Lameira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13年第10期677-682,共6页
关键词 燃料生产 生物柴油 乙醇生产 消费 农业投入 区域发展 生物燃料 大洋洲
下载PDF
Towards Biorefinery Production of Microalgal Biofuels and Bioproducts: Production of Acetic Acid from the Fermentation of <i>Chlorella</i>sp. and <i>Tetraselmis suecica</i>Hydrolysates
4
作者 Mohd Asyraf Kassim Mohd Aziz Rashid Ronald Halim 《Green and Sustainable Chemistry》 2017年第2期152-171,共20页
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of microalgal bio-industry requires the design of an integrated microalgal biorefinery system that facilitates the co-production of biofuels, high-value products and industrial chemicals f... Successful commercialization of microalgal bio-industry requires the design of an integrated microalgal biorefinery system that facilitates the co-production of biofuels, high-value products and industrial chemicals from the biomas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sugar hydrolysate obtained from enzymatic saccharification of microalgal biomass (Chlorella sp. and T. suecica) as fermentation feedstock to produce industrially important chemicals, in particular acetic acid and butyric acid. By using hydrolysate with low sugar content as substrate for the anaerobic fermentation (1.5 - 2.4 g/L), we were able to prevent the bacterium C. saccharoperbutylacetonicum from activating its solventogenesis pathway. As a result,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generated a product stream that was dominated by organic acids (acetic acid and butyric acid) rather than solvents (butanol, ethanol and acetone). Acetic acid constituted up to 92 wt% of Chlorella’s fermentation products and 80 wt% of T. suecica’s fermentation products. For T. suecica, the fermentation consumed almost all of the sugar available in the hydrolysate (up to 92% of initial sugar) and produced a reasonable yield of fermentation products (0.08 g fermentation products/g sugar). The Gompertz equation was successfully used to predict the formation kinetics of acetic acid and other fermentation products across both species. The results in the study demonstrate the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ly important chemicals, such as acetic acid and butyric acid, from the fermentation of microalgal sugar. The process described in the study can potentially be used as a value-adding step to generate biochemicals from cell debris in an integrated microalgal biorefinery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algal Cultivation Acetone-Butanol-ethanol FERMENTATION Acetic Acid Microalgal BIOREFINERY Gompertz Model Biochemical biofuels
下载PDF
大米草浓酸水解及发酵生产生物燃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慧清 张卫 +2 位作者 赵宗保 白凤武 张志斌 《可再生能源》 CAS 2007年第3期16-20,共5页
探讨了大米草浓酸水解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大米草最佳水解条件:硫酸质量分数为50%、水解时间为60 min、水浴温度为50℃、大米草粒径为10-20目、固液质量比为19∶,此时糖的得率达36%。利用基因工程菌6508-127发酵大米草水... 探讨了大米草浓酸水解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大米草最佳水解条件:硫酸质量分数为50%、水解时间为60 min、水浴温度为50℃、大米草粒径为10-20目、固液质量比为19∶,此时糖的得率达36%。利用基因工程菌6508-127发酵大米草水解液生产燃料酒精,产率为8.9 g/100 g(乙醇/大米草);利用圆红冬孢酵母As2.1389发酵大米草水解液生产生物油脂,产率为6.4 g/100 g(油脂/大米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草 水解 浓硫酸 发酵 生物油脂 乙醇 生物燃料
下载PDF
渗透汽化在生物燃料乙醇制备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徐玲芳 相里粉娟 +2 位作者 陈祎玮 金万勤 徐南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88-796,共9页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发酵法制备生物燃料乙醇,不但能减少产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而且可以脱水制备高纯度燃料乙醇,因而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对渗透汽化在发酵法制备燃料乙醇中所涉及的膜材料、耦合工艺、应用现状... 渗透汽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发酵法制备生物燃料乙醇,不但能减少产物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而且可以脱水制备高纯度燃料乙醇,因而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对渗透汽化在发酵法制备燃料乙醇中所涉及的膜材料、耦合工艺、应用现状和经济评价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汽化 生物燃料 乙醇 发酵
下载PDF
城市生活垃圾的能源化综合利用及产业化模式展望 被引量:11
7
作者 何皓 王旻烜 +2 位作者 张佳 雪晶 李建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14,共9页
阐述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能源化综合利用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垃圾热裂解气化技术和垃圾制合成气产燃料乙醇等生物燃料的研发及应用进展,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能源化综合利用关键的环节及产业模式,并对产业化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能源化综合利用 热裂解气化 合成气 生物燃料 乙醇
下载PDF
生物燃料最新发展态势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邓勇 房俊民 +2 位作者 陈方 陈云伟 王春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2-147,共6页
第一代生物燃料的生产工艺已经较为成熟,美国、欧盟和巴西等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以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是更有希望的替代燃料,但目前还未获得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其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尚待时日。目前生物燃... 第一代生物燃料的生产工艺已经较为成熟,美国、欧盟和巴西等一些国家已经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以纤维素乙醇为代表的第二代生物燃料是更有希望的替代燃料,但目前还未获得关键性的技术突破,其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尚待时日。目前生物燃料正处于从第一代向第二代发展过渡的初期。各国纷纷将发展第二代生物燃料定为国策,为此制订了长期的发展规划与目标,并为生物燃料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大力的经费支持。各相关研究机构与企业也积极行动,力图解决生物燃料发展的各个关键问题。在此过程中,一些与生物燃料可持续发展有关的重要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生物乙醇 生物柴油 纤维素乙醇
下载PDF
纤维素乙醇研究开发进展 被引量:38
9
作者 胡徐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7-143,共7页
纤维素乙醇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本文介绍了纤维素乙醇的研发概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历程与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纤维素乙醇燃料产业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的研发... 纤维素乙醇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本文介绍了纤维素乙醇的研发概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开发历程与最新进展,分析了目前纤维素乙醇燃料产业化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出了当前和今后的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乙醇 生物燃料 进展
下载PDF
生物乙醇柴油的特性及其在柴油发动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贺泓 石晓燕 张长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9-215,共7页
含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都是重要的生物质燃料,它们与柴油掺混使用可以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的污染物排放,特别是颗粒物的排放。在分别对乙醇柴油(乙醇和柴油的混合燃料)和生物柴油作为柴油替代燃料的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 含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都是重要的生物质燃料,它们与柴油掺混使用可以降低柴油发动机尾气的污染物排放,特别是颗粒物的排放。在分别对乙醇柴油(乙醇和柴油的混合燃料)和生物柴油作为柴油替代燃料的研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的柴油混和燃料——生物乙醇柴油,即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组分混合燃料。综述了有关生物柴油-乙醇-柴油三组分物系的混溶特性和相行为,以及生物乙醇柴油在柴油发动机上应用时的燃料性质及其排放特性的最新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燃料 乙醇 生物柴油 含氧燃料 柴油替代燃料 生物乙醇柴油
下载PDF
国外生物液体燃料发展和示范工程综述及其启示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伦刚 赵聪 +6 位作者 张浅 李茜 李宇萍 张兴华 王晨光 张琦 马隆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8-15,共8页
概述了国内外利用农林废弃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和生活垃圾等生物质制备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现状和工程进展动态,着重讨论了美国、巴西、欧洲、加拿大等国促进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介绍了各国在纤维素乙醇、油脂加氢、气化-费... 概述了国内外利用农林废弃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和生活垃圾等生物质制备生物液体燃料的发展现状和工程进展动态,着重讨论了美国、巴西、欧洲、加拿大等国促进生物液体燃料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介绍了各国在纤维素乙醇、油脂加氢、气化-费托合成液态烃等生物液体燃料制备技术的大型运行及在建工程装置,分析了中国该领域的基础,分析了生物液体燃料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如原料成本高及供给不确定,高生产成本及政策不确定性。提出继续研发高效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路线、加大中试和示范工厂建设和投入、开展生物液体燃料生产企业与航空公司及与传统能源化工公司的合作等促进其未来发展的建议与方向。同时应立足国情,加强国家层面的生物液体燃料使用目标,完善政策保障,建立反映各类能源环境成本的能源价格和税收制度,为生物液体燃料能源产业发展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纤维素 乙醇 油脂加氢 费托合成 工程启示
下载PDF
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与粮食安全的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孙凤莲 王雅鹏 王薇薇 《林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54,64,共5页
从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与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出发,认为燃料乙醇发展是通过要素的流动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的。通过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将二者定量化,发现汽油价格和人口总量的上涨,分别对燃料玉米和人们直接或间接食用玉米需求量的影... 从生物燃料乙醇发展与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出发,认为燃料乙醇发展是通过要素的流动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粮食安全的。通过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将二者定量化,发现汽油价格和人口总量的上涨,分别对燃料玉米和人们直接或间接食用玉米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最大,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会产生粮食安全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和燃料乙醇补贴方面做出政策调整,来协调汽油价格上涨而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此外,假设短期内人口数量保持不变、替代效应为零,居民人均收入对直接或间接食用玉米量的影响系数最大,一旦产生粮食安全问题,政府则需要补贴低收入家庭,以保证居民整体福利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乙醇 粮食安全 灰色关联理论
下载PDF
生物质混合燃料在柴油机喷嘴内流动特性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耿莉敏 王城 +1 位作者 魏有涛 李琪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70-77,共8页
为了研究燃料物性差异对喷孔内流动特性的影响,通过GAMBIT软件建立三维喷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采用混合多相流模型,对柴油、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孔内压强分布、速度分布和空化程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燃油在压力... 为了研究燃料物性差异对喷孔内流动特性的影响,通过GAMBIT软件建立三维喷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采用混合多相流模型,对柴油、生物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喷孔内压强分布、速度分布和空化程度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燃油在压力室与喷孔入口衔接处压强迅速下降,进入喷孔后压强趋于稳定,在喷孔出口处压强略有上升;生物柴油的压强降幅最大,在喷孔不同截面处,与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压强平均下降了23.91%;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与柴油的压强降幅差别不大。燃油流速在喷孔入口处迅速增加,进入喷孔后增速放缓,在喷孔出口处燃油流速略有下降;在喷孔径向方向,由于壁面黏滞力作用导致速度从中心轴线向外围呈递减趋势;在喷孔不同截面处柴油的流速最快,其在喷嘴出口处的流速为229.8 m/s;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在喷嘴出口处的流速为223.1 m/s;生物柴油的流速最小,其在喷嘴出口处的流速为214.9 m/s。空穴现象首先发生在喷孔入口拐角处,随后向喷孔出口发展,并逐渐减弱。喷孔不同截面处,柴油的气相体积分数最大,生物柴油的气相体积分数最小,其气相体积分数比柴油平均下降了11.1%,与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空化程度较弱;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的气相体积分数与柴油差别不大,仅降低了1.8%,在生物柴油中添加乙醇能够降低燃料的密度、粘度和表面张力,改善燃料在喷孔内的流动特性,促进空化产生,喷孔内的空化现象能够为圆射流喷雾提供初始扰动,促进燃油雾化。该研究可为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流通特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乙醇 模拟 混合燃料 喷嘴内空穴流动
下载PDF
硝酸乙醇法测定纤维素含量 被引量:97
14
作者 王林风 程远超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4期52-55,71,共5页
根据秸秆乙醇的工艺特点,对硝酸乙醇法测定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及其预处理后物料的纤维素含量进行了研究.优化了粉碎时长、硝酸-乙醇混合液处理遍数、试样粒度及抽滤漏斗孔径四个参数.确定了优化后的测定方法:秸秆试样粉碎时长15... 根据秸秆乙醇的工艺特点,对硝酸乙醇法测定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及其预处理后物料的纤维素含量进行了研究.优化了粉碎时长、硝酸-乙醇混合液处理遍数、试样粒度及抽滤漏斗孔径四个参数.确定了优化后的测定方法:秸秆试样粉碎时长15 s,硝酸-乙醇混合液处理4遍,粒度40~60目,使用G2玻璃砂芯漏斗.秸秆预处理后物料试样粉碎时长3 s,硝酸-乙醇混合液处理3遍,粒度40~60目,使用G3玻璃砂芯漏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乙醇 纤维素含量 硝酸乙醇法 粒度 孔径
下载PDF
双膜法生产燃料乙醇膜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小龙 展侠 +2 位作者 王蕾 李继定 杨基础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5-29,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透水膜与透醇膜的结构特点及其渗透汽化性能,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展望了双膜法生产燃料乙醇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渗透汽化 透水膜 透醇膜 燃料乙醇
下载PDF
中国非粮燃料乙醇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晶 程可可 张建安 《酿酒》 CAS 2015年第6期26-31,共6页
为应对石化能源短缺的局面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明确:到2015年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400万吨;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1000万吨... 为应对石化能源短缺的局面和节能减排的压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中国政府的重视。介绍了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中明确:到2015年非粮原料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400万吨;到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达1000万吨。重点分析了燃料乙醇发展中非粮原料(薯类、甜高粱、木质纤维素等)生产乙醇的发展现状及瓶颈问题,最后对非粮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粮原料 燃料乙醇 生物能源 发酵
下载PDF
生物燃料的技术现状及研究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宁艳春 于占春 +3 位作者 白殿国 张东远 屈海峰 张显友 《化工科技》 CAS 2016年第4期88-92,共5页
生物液体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等)是生物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产业化运作的液体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重点对生物柴油和纤维素乙醇这两种生物燃料的技术现状和技术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工业生... 生物液体燃料(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丁醇等)是生物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范围内产业化运作的液体生物燃料主要包括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重点对生物柴油和纤维素乙醇这两种生物燃料的技术现状和技术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工业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方法是酯交换法,即利用动植物油脂和低碳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酯。纤维素乙醇技术目前主要研究集中在开发可高效水解新型木质纤维素原料;开发新型温和预处理工艺;开发新型高效纤维素降解酶系;开发木质素高效利用产品;开发乙醇发酵基因工程菌株这五个方面。还对生物柴油和纤维素乙醇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方向性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生物柴油 纤维素乙醇
下载PDF
生物燃料进展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强 王安建 +2 位作者 王高尚 于汶加 陈其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568-9571,共4页
结合生物燃料发展现状,分析生物质资源的潜力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对中国的生物燃料发展战略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粮食安全 纤维素乙醇 建议
下载PDF
美国纤维素乙醇商业化项目的进展情况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锦玉 《当代化工》 CAS 2011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纤维素乙醇以农作物秸秆、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物等非粮作物为原料,对缓解能源危机、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逐步取代以玉米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乙醇。主要介绍了美国纤维素乙醇商业化项目的进展情况。
关键词 纤维素乙醇 生物乙醇 生物燃料 商业化项目 生物质 纤维素
下载PDF
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燃料发展现状及启示 被引量:22
20
作者 姚国欣 王建明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9期23-37,共15页
第二代生物乙醇以生物质为原料,包括纤维素乙醇和纤维素生物汽油两种产品。目前已建有示范装置和/或工业装置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包括硫酸/酶水解-发酵技术、硫酸水解-发酵技术、酸水解-发酵-酯化-加氢技术、酶水解-发酵技术。业内专... 第二代生物乙醇以生物质为原料,包括纤维素乙醇和纤维素生物汽油两种产品。目前已建有示范装置和/或工业装置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包括硫酸/酶水解-发酵技术、硫酸水解-发酵技术、酸水解-发酵-酯化-加氢技术、酶水解-发酵技术。业内专家认为,用酶替代硫酸水解是纤维素乙醇生产的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和准备进行示范装置试验的纤维素生物汽油生产技术包括快速热解-加氢改质技术和BioForming技术。第二代生物柴油主要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通过催化加氢生产非脂肪酸甲酯生物柴油,它是理想的优质柴油调合组分。生产第二代生物柴油的加氢技术包括加氢脱氧、回收丙烷和其他轻烃气体、脱水、异构化和裂化、蒸馏等5个步骤,主要有NExBTL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Ecofining绿色柴油生产技术、Haldor Topsoe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EERC可再生柴油生产技术。第三代生物燃料有两种:一种是以海藻油为原料生产乙醇、丁醇、喷气燃料和柴油,海藻培养(生长)和萃取海藻油是核心步骤,目前尚处于初期阶段;另一种是以生物质原料通过气化合成生产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重点是开发生物质气化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我国应借鉴国外发展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燃料的做法,把技术开发工作做深做细做透,搞清楚原料的供应情况;目前我国生物柴油主要采用酯交换法生产脂肪酸甲酯,应考虑开发和采用加氢法生产第二代生物柴油,并努力扩大除麻风果油以外的原料来源;同时应加大海藻生物燃料和生物质气化合成生物燃料的开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燃料 第二代和第三代 纤维素乙醇 生物柴油 海藻生物燃料 生物质气化 原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