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f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Yunnan Province, China
1
作者 ZHAO Mei-feng WANG De-ge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1年第11期3041-3057,共17页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has broad and far-reaching impacts on regional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The previous literature of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paid less attention on the eth...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has broad and far-reaching impacts on regional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Southwest China.The previous literature of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paid less attention o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with fragile geographical feature and marginal socio-economic context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due to the dearth of reliable data.Based on the 2015 national 1%population sampling survey at the village/community scale,taking Yulong Naxi Autonomous County,Yunnan Province,China as the case stud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The results showed that:(1)migration in Yulong Naxi Autonomous County exhibited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population aggregation,population loss,migration direction,and migration activity;(2)the overall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migration exhibited a"layer+sector"pattern in Yulong Naxi Autonomous County:the first layer was active areas with net inflows(<20 km from the seat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the second layer was inactive areas(within 20–60 km of the seat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and the third layer was a mixed"layer+sector"zone(>60 km to the seat of the county government),comprised of inactive areas and active areas with net outflows;(3)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of migration was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gional contexts includ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regional transportation accessibility and regional social development,while regional physical geographical factors had in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igration patter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regional migration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pattern Regional contexts ethnic minority area southwest china
下载PDF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生态环境规划研究——兼谈西南少数民族山区资源、环境与发展的互动与协调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永鹏 车越 +2 位作者 邰俊 吴阿娜 黄小芳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198,共8页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西南少数民族山区的典型案例,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系统动力学、生态足迹等方法开展生态环境规划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存在城郊环境差异与跨界污染显现、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民族与... 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西南少数民族山区的典型案例,使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系统动力学、生态足迹等方法开展生态环境规划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区域存在城郊环境差异与跨界污染显现、森林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优势突出、民族与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等生态环境现状;面临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承载力不相匹配、环境容量与排放总量矛盾较为突出、区域发展与资源保护冲突日趋明显等资源环境压力;2007年全州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91.95亿元,区域总体处于"良"的生态安全状态;在此基础上制定的战略目标、功能区划和规划方案是协调西南少数民族山区资源、环境与发展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规划 可持续发展 西南少数民族山区 黔东南
下载PDF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队伍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底子薄、基础差,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与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在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幼... 幼儿教师队伍素质是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由于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底子薄、基础差,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素质与学前教育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尤其在幼儿教师队伍的管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任用的规范化、考核评价的科学化,加强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建立健全幼儿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稳定幼儿教师队伍,调动幼儿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全面提高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幼儿教师 管理
下载PDF
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能力 被引量:7
4
作者 丁智才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5-109,共5页
加快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有利于营造有利国际舆论环境,建构良好国家形象。通过文化输出的传播力量可深化对东盟的传播效果。在当前文化变革期,文化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形态而存在,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 加快中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对东盟的传播有利于营造有利国际舆论环境,建构良好国家形象。通过文化输出的传播力量可深化对东盟的传播效果。在当前文化变革期,文化不能脱离文化产业这样具体的文化形态而存在,文化产业成为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和必然趋势。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厚,民族文化产业应成为其对东盟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要以民族文化产业提升西南民族边疆地区对东盟的传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播 民族文化产业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东盟
下载PDF
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与缅甸掸族的由来 被引量:7
5
作者 何平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89,共6页
缅甸的掸族与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缅甸掸族,是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和缅甸封建王朝的北扩这一历史背景下,促使该民族群体中的一部分逐渐形成于缅甸境内。虽然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某些方面与中国的傣族有所不同,... 缅甸的掸族与中国的傣族本为同一民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缅甸掸族,是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变迁和缅甸封建王朝的北扩这一历史背景下,促使该民族群体中的一部分逐渐形成于缅甸境内。虽然他们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某些方面与中国的傣族有所不同,但还有许多方面依然很相似。而且直到今天,居住在缅甸的掸族依然还自称傣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边疆 变迁 缅甸掸族 由来
下载PDF
西南沿边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新哲 陈田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21-127,共7页
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西南沿边民族地区联通东南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区位优势突显,借鉴"核心—边缘"城镇化模式,应积极接受国内外经济核心区辐射,加强关联度,借势发展次级经济核心城市,对区域... 城镇化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西南沿边民族地区联通东南亚,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区位优势突显,借鉴"核心—边缘"城镇化模式,应积极接受国内外经济核心区辐射,加强关联度,借势发展次级经济核心城市,对区域内小城镇再辐射,然而边境自然环境限制生活、生产,城镇分散、发展滞后,经济位数边缘区,借助"迁移—聚集型"模式,应适时合理搬迁,促进要素集聚、产业发展、制度创新以扶"袋"贫,引导生产、生活思维城镇化而扶"智"贫,同时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围绕次级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发挥城镇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沿边民族地区 城镇化 “核心-边缘”模式 “迁移-聚集型”模式
下载PDF
地区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论中国西南边疆跨界民族主义 被引量:6
7
作者 何跃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16,共6页
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已成为政治学和经济学争相研究的热门话题,而新民族主义和跨界民族则成为民族学研究的热点,如果说地区主义发展了新民族主义,那么地区主义的边缘地带则造就了跨界民族主义,它反映了地区主义下的边缘地带跨界民族相互... 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已成为政治学和经济学争相研究的热门话题,而新民族主义和跨界民族则成为民族学研究的热点,如果说地区主义发展了新民族主义,那么地区主义的边缘地带则造就了跨界民族主义,它反映了地区主义下的边缘地带跨界民族相互交往的地缘认同、经济环境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分析地区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的关系,可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跨界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中国西南边疆地区跨界民族主义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主义 中国西南边疆 跨界民族主义
下载PDF
西南边疆参与澜湄合作:成就、问题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光辉 唐玉爽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28,96,共9页
澜湄合作是新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合作最富有成效的机制之一。自澜湄合作启动以来,以云南和广西为代表的西南边疆省区与湄公河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及优先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澜湄合作是新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合作最富有成效的机制之一。自澜湄合作启动以来,以云南和广西为代表的西南边疆省区与湄公河国家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及优先合作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但仍存在合作优势不突出、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国际交通枢纽支撑力不足、合作保障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为此,西南边疆省区应聚焦下一个“金色五年”的六大重点合作方向,打造澜湄合作的地方品牌,同时应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统领,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推动澜湄合作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实现高效对接,深化澜湄区域互联互通与经济融合,并加强合作支撑体系建设,保障多领域务实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澜湄合作 次区域合作 西部陆海新通道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语音教学现状及展望——以云南省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颜宁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2008年第5期55-58,共4页
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在有声信息交流急剧上升和国际人员往来日趋频繁的今天,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边疆地区,英语语音教学起点低、底子薄、社区差距大,英语语音教学质量和学生语音素质相对... 英语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在有声信息交流急剧上升和国际人员往来日趋频繁的今天,英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少数民族聚居的西南边疆地区,英语语音教学起点低、底子薄、社区差距大,英语语音教学质量和学生语音素质相对滞后。因此,在这些地区的英语教学改革中英语教师的英语语音(教学)意识和水平的提高成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云南 英语语音教学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新中国初期西南边疆地区的民主建政——以广西和云南的民族区域自治为中心 被引量:2
10
作者 方素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6,共12页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建政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中心任务,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及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民主建政工作宣告完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主建政以民族区域自治为重点。新中国初期,西南边疆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主建政作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中心任务,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及至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民主建政工作宣告完成。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主建政以民族区域自治为重点。新中国初期,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问题呈现出复杂性、特殊性、国际性和重要性几大特征。在面临剿匪、反特、救荒以及土地改革等一系列群众性的社会改革的复杂形势下,西南边疆地区按照党和政府制定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采取具体的措施,完成了当地的民族民主建政,并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至今仍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民主建政 民族区域自治 人民代表会议
下载PDF
语言、通事与近代西南边疆族际交往演进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映占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40,共8页
民族众多的西南边疆地区,同时也是多种民族语言并存的地区,在民族交往频率低的传统王朝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通常要借助通事来实现。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的转型,国家统一与民族语言多样似乎成为一对矛盾,语言看似成为了族际交往的最大... 民族众多的西南边疆地区,同时也是多种民族语言并存的地区,在民族交往频率低的传统王朝时代,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通常要借助通事来实现。近代以来,随着国家的转型,国家统一与民族语言多样似乎成为一对矛盾,语言看似成为了族际交往的最大障碍,然而多整体来看,决定族际关系的根本因素不是语言,而是掌握语言民族群体的行为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通事 西南边疆 族际交往
下载PDF
《徐霞客游记》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智才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4-160,共7页
包括广西、云南两省(区)在内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徐霞客停留时间较长、文字记录颇为详实的地区,《徐霞客游记》记载了两地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其中包括少数民族民居、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饮食等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环境... 包括广西、云南两省(区)在内的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是徐霞客停留时间较长、文字记录颇为详实的地区,《徐霞客游记》记载了两地丰富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其中包括少数民族民居、少数民族服饰、少数民族饮食等民族文化的精髓。随着时代、环境的变迁,这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在发展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在当前文化变革时代,要传承和创新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民族文化产业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发展,为建设民族文化强省(区)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霞客游记》 西南边疆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文化发展
下载PDF
立体减灾与多元协同: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的“整体性治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商兆奎 邵侃 《农业考古》 2019年第3期254-260,共7页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本文在综合考量地域、生态、民族等要素属性的基础上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治理的基本向度是从'碎片化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治理... 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高发频发,灾害损失严重,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严重滞后。本文在综合考量地域、生态、民族等要素属性的基础上提出,西南民族地区农村自然灾害治理的基本向度是从'碎片化管理'走向'整体性治理';治理方略是以'人、文、地、产'为着力基点,建设立体式防灾减灾体系;治理机制是构建涵盖政府、农户、社会等力量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 民族地区 农村灾害 整体性治理 立体减灾 多元协同
下载PDF
近代广西西南边疆的移民与民族经济文化融合——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视阈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韦福安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55-162,共8页
清末及民国的移民对桂西南边疆城镇经济主要行业的缔造、近代圩市的开设和农家经济结构变迁的推动促进了边疆的民族经济融合。民族经济融合加速了该地区的语言文字认同、风俗同化和族际婚姻普遍化等民族文化融合进程。桂西南边疆民族经... 清末及民国的移民对桂西南边疆城镇经济主要行业的缔造、近代圩市的开设和农家经济结构变迁的推动促进了边疆的民族经济融合。民族经济融合加速了该地区的语言文字认同、风俗同化和族际婚姻普遍化等民族文化融合进程。桂西南边疆民族经济与文化融合在加速进程中体现了移民与土著居民杂居格局的和谐性和经济生活的相互依存性,强大内聚力和吸收力的民族性等特点内化为边疆民族向心运动中的开放精神和自觉意识。从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视阈来考察这段历史,对构建边疆地区和谐族际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广西西南边疆 移民 民族经济文化融合
下载PDF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妇女与环境互动研究——基于滇西北泸水、福贡两县的调查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智环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1期84-88,共5页
基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情境,通过考察中缅边境以傈僳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妇女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以及她们面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具体应对状况,进而认为妇女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必须放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语境中阐释,环境治理中应为少... 基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实情境,通过考察中缅边境以傈僳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妇女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以及她们面对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具体应对状况,进而认为妇女与环境的互动过程必须放在具体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语境中阐释,环境治理中应为少数民族妇女提供发挥能动性的平台,而她们在边疆地区生态安全的建设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边疆 少数民族妇女 环境
下载PDF
土官土司制的兴衰与西南历史疆域的形成——以云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振刚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5-30,共6页
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土官土司制,实现了对施治地区民族社会关系的有效整合,使中央王朝的统治在"蛮夷"地区得以深入,确保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更为牢固。明清时期,随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官土... 元明清三代在西南地区实行的土官土司制,实现了对施治地区民族社会关系的有效整合,使中央王朝的统治在"蛮夷"地区得以深入,确保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统治更为牢固。明清时期,随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土官土司制的腐朽,"改土归流"治策的应运而生,建立在多元基础之上的"羁縻之治"逐步被一体化的郡县制度所取代,西南疆域的格局得以最终奠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西南边疆 土官土司制 疆域形成 边疆民族地区
下载PDF
西南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产业化路径
17
作者 李培英 潘海岚 《开放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7-80,共4页
滇黔桂三省区文化资源丰富独特,为区域文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文化资源具象化和潜在价值实现较为困难。鉴于文化与旅游天然的耦合性及滇黔桂三省区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可探索通过以资源共享、技术融合、功能互补和市场共生为路... 滇黔桂三省区文化资源丰富独特,为区域文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文化资源具象化和潜在价值实现较为困难。鉴于文化与旅游天然的耦合性及滇黔桂三省区文化消费的特殊性,可探索通过以资源共享、技术融合、功能互补和市场共生为路径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西南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到多元业态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西南民族地区 文化资源产业化 滇黔桂
下载PDF
民国时期甘南地区交通建设与民族交融
18
作者 王志通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0-178,共9页
位处汉藏边界地带的甘南地区是民国时期人们眼中的“边疆地区”,交通向来不便,当地民众一直为改善传统交通积极努力,但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国民政府积极倡导和推进以交通为先导的边疆建设,调动甘南地区汉、回、藏族民众,克服人力... 位处汉藏边界地带的甘南地区是民国时期人们眼中的“边疆地区”,交通向来不便,当地民众一直为改善传统交通积极努力,但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国民政府积极倡导和推进以交通为先导的边疆建设,调动甘南地区汉、回、藏族民众,克服人力匮乏和工程难度,共同修建了从岷县连通夏河的现代公路。在公路修建期间,甘肃省政府、第一区行政督察专署、甘南各县局负责规划、协调和实施,汉族地方官员、民族精英和各民族普通民众积极配合,促进了汉回藏民族、同一民族不同层次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增进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地区 民国时期 交通建设 边疆治理 民族交融
下载PDF
民国时期西南边疆民族赴内地活动情形述论
19
作者 朱映占 《昆明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2-39,共8页
民国时期,世居西南边疆地区的一些民族人士,时有前往内地观光、请愿、求学、经商、就业等情形。虽然总体来看,在整个民国时期由西南边疆去到内地的人数有限,但正是这些人员的往返,给西南边疆各民族自身、各级政府、内地社会各界带来了... 民国时期,世居西南边疆地区的一些民族人士,时有前往内地观光、请愿、求学、经商、就业等情形。虽然总体来看,在整个民国时期由西南边疆去到内地的人数有限,但正是这些人员的往返,给西南边疆各民族自身、各级政府、内地社会各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触动;更为深层地看,这种社会活动对于加强内地与边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对于增进西南边疆地区的国家认同、对于强化西南边疆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西南边疆民族 内地 交往互动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论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区域民族史的构建
20
作者 赵永胜 《昆明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4-43,共10页
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史呈现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而以整体史观为指导,对该区域的古代民族史进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国内外学界对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及其古代史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亦存在一些"盲区... 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古代民族史呈现明显的整体性特征,而以整体史观为指导,对该区域的古代民族史进行构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虽然国内外学界对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民族及其古代史的研究在许多领域已取得重大进展,但亦存在一些"盲区",有必要加强宏观研究和整体研究,明晰其区域民族史的构建思路及其发展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 中南半岛 古代区域民族史 构建思路 基本线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