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北沧州回族七项不对称行为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冀 刘伟 《解剖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32-237,共6页
目的:了解河北沧州回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情况,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体遗传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调查方法,遵循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447名(男253,女194)生活在河北沧州回族人群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叠腿... 目的:了解河北沧州回族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分布情况,为我国少数民族群体遗传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采用群体遗传学调查方法,遵循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447名(男253,女194)生活在河北沧州回族人群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类型和优势眼)进行活体观察。结果:沧州回族除扣手、叠臂、起步类型左型率高于右型率外,其他4项不对称行为特征均为右型率高于左型率;沧州回族7项不对称行为特征的出现率均无性别差异;与其他族群比较,沧州回族起步类型和优势眼右型率偏低,其他中等;沧州回族两两不对称行为中,手臂特征扣手、利手和叠臂间无相关性。利手行为与各项腿足特征都具有相关性。腿足特征间的相关性优于手臂特征,扣手与利手无关,优势眼仅与利足具有一定相关;沧州回族与国内15个族群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沧州回族与天津汉族、内蒙回族及达斡尔族遗传性状分布比较接近,尤其和天津汉族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沧州回族与天津汉族亲缘最接近的原因可能是几百年民族迁徙融合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性行为 回族 河北沧州
下载PDF
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贸易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田文 王超男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5,共11页
在就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贸易所具有的替代效应与互补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古诺模型分析市场均衡的结果及贸易效应,采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贸易的互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 在就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贸易所具有的替代效应与互补效应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古诺模型分析市场均衡的结果及贸易效应,采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贸易的互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一方面,由于华商网络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尤为显著,而跨境电商平台又以出口贸易为主,从而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大;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平台偏向于差异化产品贸易,因而跨境电商对差异化产品的华商网络贸易有着较大影响。也就是说,跨境电商对华商网络贸易的互补效应在出口贸易与差异化产品贸易上表现得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华商网贸易 国际贸易 双边贸易 电子商务平台 进出口贸易 信息不对称 贸易网络
下载PDF
论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非对称结构对族群冲突的影响:一种结构与认知的互动角度
3
作者 黎相宜 许悦 《国际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56,共32页
在国际秩序转型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非对称国际关系持续构成民族国家进行国族塑造与政权建设的外部结构性压力。由族群问题引发的国际与国内冲突日益频繁,从国际政治中的等级现象着手理解族群武装冲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径。国... 在国际秩序转型与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非对称国际关系持续构成民族国家进行国族塑造与政权建设的外部结构性压力。由族群问题引发的国际与国内冲突日益频繁,从国际政治中的等级现象着手理解族群武装冲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径。国际体系中非主导国与主导国所形成的国际非对称结构会导致非主导国国内非对称结构的极化、重构或紊乱,由此构成不同类型的双重非对称结构。双重非对称结构是解释不同非主导国族群武装冲突呈现差异的关键变量。菲律宾、尼日利亚和土耳其三国族群武装冲突的案例显示,双重非对称结构重塑了非主导国及主体族群原先对少数族群的负面认知并使其呈现低等化、对立化、极端化与安全泛化,进而使非主导国族群武装冲突呈现差异化演进趋势。国际非对称结构也可能会直接激化非主导国的族群武装冲突或对其冲突烈度形成控制。而少数族群内部政治结构则会对上述传导机制起到催化/缓冲、加强/抑制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族群武装冲突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仍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非对称关系 国际等级制 负面认知 族群武装冲突 双重非对称结构
原文传递
国家认同中的族群不对称研究述评 被引量:3
4
作者 郝亚明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9-120,142,共13页
基于社会结构中群体地位和群体权利差异普遍存在的基本认识,社会支配论提出了国家认同中的族群不对称假设。这一假设包括关系不对称和程度不对称两个部分。前者是指支配族群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积极的正向关系,而从属族群两种... 基于社会结构中群体地位和群体权利差异普遍存在的基本认识,社会支配论提出了国家认同中的族群不对称假设。这一假设包括关系不对称和程度不对称两个部分。前者是指支配族群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积极的正向关系,而从属族群两种认同之间的关系则倾向于相互独立乃至相互冲突;后者是指支配族群的国家认同程度要高于从属族群。尽管存在理论解释上的竞争和实证结论上的抵触,但包括一些大型国际调查数据在内的实证研究部分证明国家认同中族群不对称现象的客观存在。正视这一现象并进一步探讨其背后的现实因素和理论脉络,对于理解国家认同困境的形成和推动多族群国家建设有着不容低估的重要意义。族群不对称假设的现实启示,是将民族平等作为化解多族群国家认同困境的基本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族群认同 族群不对称 社会支配论 民族平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