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社联动”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路径探究——以B民族聚居易扶搬迁社区为例
1
作者 高翔 郜捷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6-71,共6页
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体布局的基础性环节,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B社区是西南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社区,本研究基于B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大政府、小社会”模式、社会资源无法注入、社区自治组织培育... 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体布局的基础性环节,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B社区是西南一个典型的彝族聚居社区,本研究基于B社区治理过程中存在的“大政府、小社会”模式、社会资源无法注入、社区自治组织培育难、社区居民稳不住等现实问题,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在分析社会工作参与民族聚居社区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探索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并提出“五社联动”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民族聚居易扶社区治理的合理路径,最终实现“1+1+1+1+1>5”的目标,以期能够对民族聚居易扶社区治理起到有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社联动” 社会工作 民族聚居 社区治理
下载PDF
民族社会工作人才“整合型”培养的理念与架构
2
作者 熊征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1-58,104,共9页
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扎根民族地区服务的意愿及能力较为薄弱的瓶颈问题,高校应基于民族地区的地缘、社会与文化环境,聚焦地方发展需求,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知行合一,贵于行之”的综合素养。依循肯·威... 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下,针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扎根民族地区服务的意愿及能力较为薄弱的瓶颈问题,高校应基于民族地区的地缘、社会与文化环境,聚焦地方发展需求,培养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知行合一,贵于行之”的综合素养。依循肯·威尔伯的整合理论,从个体内在——专业素养(能力)、个体外在——行动素养(能力)、群体内在——跨文化行业素养(能力)以及群体外在——社会素养(能力)等四象限建构“整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信念与行为上的一体化发展,提高交互反思能力,为民族社会工作人才嵌入地方社会建设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人才培养 四象限
下载PDF
社会工作参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
3
作者 杨承钢 杨佳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4期250-256,共7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的重大任务,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部分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从社会工作参与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中的重大任务,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现共同富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部分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和难点。从社会工作参与的角度,分析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并进行反思,论述了社会工作参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提出具体路径:立足发展思维,培育乡村人才;运用情感逻辑,参与乡村治理;利用优势视角,共建乡村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女童性侵害预防与保护的路径--以四川省凉山州少数民族易扶社区为例
4
作者 郜捷 《西部学刊》 2024年第9期159-162,共4页
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女童性安全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四川省凉山州少数民族易扶社区为例,发现目前普遍存在对留守女童的关注度低和女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该地区“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居民对... 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女童性安全是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四川省凉山州少数民族易扶社区为例,发现目前普遍存在对留守女童的关注度低和女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问题,究其原因是该地区“男尊女卑”思想严重、居民对性讳莫如深、女童监护人认知水平低和学校师资力量缺乏。在结合该地区情况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者介入的可行性路径:利用社区载体强化男女平等思想、加快转变彝族家长性教育观念、充分发挥社区自组织作用、扮演好教育者角色等,以期帮助留守女童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提升防范性侵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少数民族 留守女童 性侵害
下载PDF
培育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三交”的社会心态: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刘毅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48-156,共9页
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对于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交往交流交融具备根基性的重要意义。由于“融入”“交融”“流动”“安定”等客观问题存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三交”存在理论特殊性和实践难点,呼唤夯实“三交”社会心态... 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心态,对于促进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交往交流交融具备根基性的重要意义。由于“融入”“交融”“流动”“安定”等客观问题存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三交”存在理论特殊性和实践难点,呼唤夯实“三交”社会心态这一政治心理基石。这种社会心态包括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线上社会心态、线下社会心态,本地居民的线上社会心态、线下社会心态四个方面。尽管存在一定的挑战,仍应精准施策,在城市民族工作中走心、用心、交心,让城市更好接纳各族群众、让各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城市民族工作 交往交流交融 社会心态 民族团结
下载PDF
共同富裕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系的辩证分析
6
作者 张新 毛嘉琪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共同富裕突出现实层面的共创共享美好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意识形态维度的深化全方位认同,二者各有其适用范畴和效用方向,但又呈现出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物质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共同富裕突出现实层面的共创共享美好生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意识形态维度的深化全方位认同,二者各有其适用范畴和效用方向,但又呈现出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辩证关系。实现共同富裕是团结各族人民的物质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现实建设的精神力量。在促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心同向中强化政治认同、民利同连中促进经济认同、民文同承中增强文化认同、民情同融中推进社会认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下推动各族人民迈向共同富裕,在政治同向中发展民族地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经济同行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性和可持续性,在文化共承中促进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更加普惠,在社会共建中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社会化、专业化水平。在二者的同频共振、相互作用中,党和国家团结各族人民、凝聚全体力量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时发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 民族工作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述评
7
作者 马东东 孙亚娟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76-81,共6页
民族社会工作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社会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交叉领域,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文献资料,通过梳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注的热点,从概念界定、发展历史、价值理念、实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概括。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取... 民族社会工作作为我国“民族工作社会化”与“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交叉领域,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基于文献资料,通过梳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关注的热点,从概念界定、发展历史、价值理念、实务体系等方面进行概括。民族社会工作研究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足,需要从多维度汲取研究的养分、拓展研究的宽广度、提升研究的应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民族地区 研究价值
下载PDF
文化自觉:民族社会工作在地化服务策略——以三江侗族自治县D社会工作机构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其龙 吕星都 李秋蓉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5-114,151,共11页
民族社会工作实践中强调社会工作者的“文化敏感”,而“文化敏感”背后的专业性和理论预设会不自觉地导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现实之间张力问题。本文以三江侗族自治县D社会工作机构实践为例,从文化自觉视角出发,分析和探究本土... 民族社会工作实践中强调社会工作者的“文化敏感”,而“文化敏感”背后的专业性和理论预设会不自觉地导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现实之间张力问题。本文以三江侗族自治县D社会工作机构实践为例,从文化自觉视角出发,分析和探究本土社会工作者开展民族社会工作的在地化行动策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社会工作的实践智慧。研究发现,本土社会工作者在针对民族群体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时不是套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开展服务,而是从民族传统、生活经验、权力文化网络与民族习俗中寻找开展服务的切入点,自觉地利用默会知识和地方性知识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有效避免了沟通障碍、“文化识盲”等问题。从“文化敏感”到“文化自觉”为中国社会工作者反思实践中的文化问题提供视角转变的可能,可进一步探讨社会工作本土专业性的形成逻辑,建构面向在地实践专业化的中国社会工作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文化敏感 民族社会工作 在地化 实践
下载PDF
民族社会工作视域下凉山彝族社区“家支养老”服务模式探索
9
作者 丁木乃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38,共6页
凉山是一个“血缘家支社会”,在血缘共同体关系中,家支通过建立互助网络、共同的价值观、互助机制和长期的社交亲情关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助人系统,使家支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养老困难和挑战。互助型“家支养... 凉山是一个“血缘家支社会”,在血缘共同体关系中,家支通过建立互助网络、共同的价值观、互助机制和长期的社交亲情关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助人系统,使家支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和帮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养老困难和挑战。互助型“家支养老”合乎凉山彝族社会发展与传统观念,是凉山彝区现阶段以及将来相当长时期内妥善解决养老问题的路径。应立足于凉山实际需求,将凉山彝族本土性助人经验和方法与专业民族社会工作相结合,探索建立老人不离亲、养老不离家的互助型“家支养老”养老服务模式,构建“家支养老”服务圈,将“养老”变“享老”,加快凉山彝族老年人“善养”格局的形成,发展与凉山彝族文化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这对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发展与民族文化相适应的现代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民族社区互助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民族社会工作 彝族社区 互助养老 家支
下载PDF
转型时期民族融合与民族社会工作创新发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汪冬冬 王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53,共6页
民族冲突与民族恐怖袭击事件近年来在我国边疆地区频繁发生,民族融合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民族社会工作作为民族工作方式创新,民族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内容,强调以民族为本的创新民族融合理念、整合取向的综融式民族融... 民族冲突与民族恐怖袭击事件近年来在我国边疆地区频繁发生,民族融合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民族社会工作作为民族工作方式创新,民族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中的重要内容,强调以民族为本的创新民族融合理念、整合取向的综融式民族融合方法、上下一体化的民族融合路径、三社联动与项目制的民族融合机制。在传统民族工作失灵的情况下,民族社会工作因其解决民族融合问题具有先天亲缘性关系与后天亲和性优势,成为解决民族融合问题的主要方法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融合 民族社会工作 创新
下载PDF
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图景:历史概述与现状反思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未 杨涵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0-35,共6页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在厘清族群、民族、种族和边疆几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回顾了中国自民国时期的边疆社会工作到如今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以类型化的方式探讨了当前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导向和实务状况,从而展现了中国民族社...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在厘清族群、民族、种族和边疆几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回顾了中国自民国时期的边疆社会工作到如今民族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以类型化的方式探讨了当前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导向和实务状况,从而展现了中国民族社会工作的历史图景。最后,本文也对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一些合适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理论导向 实务现状 现状反思
下载PDF
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探索——以南宁市新锦社区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建民 潘源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5-99,共5页
居家养老是我国主要养老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民族地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进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理保健、疾病预防、家庭关系改善、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具有社会创新性。同时由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 居家养老是我国主要养老方式。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民族地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进入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生理保健、疾病预防、家庭关系改善、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具有社会创新性。同时由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制不完善,社会工作机构自身发育不成熟等因素,导致服务没有持续发展。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服务需要从政府预算资金安排、项目管理评估、多专业团队构建、组织培育等方面着手,推动地区政策创制,满足老人不同层面需求,缓解养老压力,促进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社会工作 居家养老
下载PDF
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实践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玉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34,共10页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合服务陷入了服务系统性和发展性不足的困境。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视角强调维持不同文化群体的多样性,增强服务对象的跨文化适应能力...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当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合服务陷入了服务系统性和发展性不足的困境。民族社会工作的文化视角强调维持不同文化群体的多样性,增强服务对象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融合,将其应用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合服务是突破服务困境的关键之举。该视角下的服务策略以“赋权”和“反思性对话”为方法;以“关系建立”为起点,搭建社区为本的支持系统;以“文化融合”为目标,形成整合服务框架。此跨文化服务策略对多元部门、专业服务和个体与群体困境的强调,从工作主体、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三方面创新了当前城市民族工作治理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文化实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社会融合 服务策略
下载PDF
从边疆到民族: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批判与想象——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 被引量:13
14
作者 常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41-46,共6页
在当代国家制度框架和话语体系中,很多人将"民族"与"边疆"混淆在一起,对这些概念的认知很容易出现偏差和误解。当今民族社会工作的起步和发展过程具有制度依赖和问题导向特点,直接影响着其核心价值、目标和方法的... 在当代国家制度框架和话语体系中,很多人将"民族"与"边疆"混淆在一起,对这些概念的认知很容易出现偏差和误解。当今民族社会工作的起步和发展过程具有制度依赖和问题导向特点,直接影响着其核心价值、目标和方法的塑造、定位和实施过程。李安宅提倡了边疆社会工作的"兼顾"、"倾听"、"参与"和"适应"的服务模式。对认识和解决目前民族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理论建构和实务模式所遇到的制度、机制和文化性困境,李安宅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 民族 民族社会工作 批判与想象
下载PDF
社会工作协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马克林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面对由"管理"走向"治理"的公共治理转型,在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方式转变中,社会工作对于推进民族地区新型社会治理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协同视角为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协同关系提供了理论基... 面对由"管理"走向"治理"的公共治理转型,在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方式转变中,社会工作对于推进民族地区新型社会治理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协同视角为社会工作与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协同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利他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协同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机制的专业优势;汇聚多维度需求的社区治理为二者的协同共生提供了主要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协同 民族地区 社会治理
下载PDF
青海牧区民族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青海湖南岸ZQH村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乔益洁 扎登太 +1 位作者 才周加 赵文财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5-79,共5页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及实务在国内不断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工服务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比较分析国内外不同时期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扎根青海牧区开展社工服务的经验,提出了...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理论研究及实务在国内不断发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社工服务逐渐成为国内研究的热门话题。在比较分析国内外不同时期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理论成果基础上,结合笔者扎根青海牧区开展社工服务的经验,提出了应避免以单一的民族区域或民族群体作为界定"民族社会工作"的前提条件,而应采用"在地知识"及服务场域作为"民族社会工作"界定的要素,以此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期对民族地区社会工作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本土化 在地知识
下载PDF
专业社会工作嵌入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域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0
17
作者 卢时秀 李吉和 张微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9,共7页
目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呈现诸多问题,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恰与其在现实境遇和未来趋势上具有契合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需求的评估,城市生存与适应能力的提升训练,资源的挖掘、联... 目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呈现诸多问题,社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专业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恰与其在现实境遇和未来趋势上具有契合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及需求的评估,城市生存与适应能力的提升训练,资源的挖掘、联结和整合以及反映群体诉求并影响政策等四个方面可成为其嵌入的实务领域。在嵌入路径探索上,社区是其嵌入的基本层面,并通过以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从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服务对象的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四个向度转变原有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社会工作 城市民族工作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下载PDF
计划与调查——民族社会工作介入武陵山片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霞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民族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民族社会工作基于"调查者"的立场展开,反馈与可问责是其关键因素,可以为武陵山片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另一个工作视角、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和服务框架。如果能运用民族社会工作... 本文简要回顾了民族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认为民族社会工作基于"调查者"的立场展开,反馈与可问责是其关键因素,可以为武陵山片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另一个工作视角、专业化的工作方法和服务框架。如果能运用民族社会工作来应对武陵山片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计划者"的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社会工作 武陵山片区 公共文化服务
下载PDF
一部民族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优秀论著——读《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庆生 高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3期140-142,共3页
戴庆厦先生主编的《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是近期国内出版的民族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该著作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研究方法科学缜密,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数据资料翔实可靠,该著作通过个案研究,旨在为国... 戴庆厦先生主编的《阿昌族语言使用现状及其演变》是近期国内出版的民族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的一部优秀作品。该著作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研究方法科学缜密,内容丰富,可读性强,数据资料翔实可靠,该著作通过个案研究,旨在为国家解决新时期的民族问题、制定民族语言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濒危语言现状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昌语 民族社会语言学 优秀作品 微观 宏观 方法 内容 数据
下载PDF
民族社会工作的人本取向:意义、偏离及回归策略 被引量:7
20
作者 岳天明 虎伟东 《社会建设》 2017年第4期67-77,共11页
人本视角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起来的。虽然社会工作从一开始就渗透着浓重的人本主义视角,但随着实证主义思潮的流行,社会工作与人本取向渐行渐远。作为社会工作哲学基础之一的人本主义无疑应该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但我国民... 人本视角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起来的。虽然社会工作从一开始就渗透着浓重的人本主义视角,但随着实证主义思潮的流行,社会工作与人本取向渐行渐远。作为社会工作哲学基础之一的人本主义无疑应该是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但我国民族社会工作在理论层面、政策层面和实践层面都表现出对人本视角的偏离。因此,积极探讨我国民族社会工作的人本化取向的途径,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取向 民族社会工作 民族文化优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