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特色村镇建设的文化资源整合——以天津市孙各庄满族乡隆福寺村为例
1
作者 马伟华 顾旭琛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2,135,共9页
文化整合是实现不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的必然路径,能够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天津市蓟州区隆福寺村通过文化空间、文化资本、文化记忆三个维度,为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架设了文化资源的整... 文化整合是实现不同民族文化有机融合的必然路径,能够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是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天津市蓟州区隆福寺村通过文化空间、文化资本、文化记忆三个维度,为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架设了文化资源的整合框架。在文化空间的整合中以满汉共融的空间设计智慧,为满汉族际的接触、互动与交融建设,提供了交往场所。以文化资本的生产、传承、积累、转换,在实现人与环境和谐互惠、各类资本畅通循环之中达致中华民族文化资本的持续生产。以满汉各族迁居共生、保家卫国的文化记忆整合认同感的微观边界,增强满汉各族在历史发展中的关联。隆福寺村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的实践探索,为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角下的民族特色村镇建设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特色村镇 文化空间 文化资本 文化记忆
下载PDF
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动力机制研究
2
作者 刘阿丽 李忠斌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已经成为完善城乡布局结构、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将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已经成为完善城乡布局结构、促进各类城市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将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视为整体,以价值链理论、系统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从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内在机理出发,探寻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驱动因素,并构建由“内驱力、外拉力、中介力和支持力”四种力量组成的民族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的动力系统模型,以期为民族地区文旅特色小城镇建设探索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文旅特色小城镇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民族旅游地游客的地方信任变动及主体响应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庞兆玲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9,共11页
在地方消费与情感消费叠加的背景下,地方信任日渐成为民族旅游地的新型旅游资源,关系到其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文章以凤凰古城作为典型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非参与式观察、网络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实证分析,研究... 在地方消费与情感消费叠加的背景下,地方信任日渐成为民族旅游地的新型旅游资源,关系到其可持续发展以及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文章以凤凰古城作为典型案例地,通过深度访谈、非参与式观察、网络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游客的地方信任具有鲜明的变动性,具体表现为时空变动性与结构变动性两个层面。时空变动性在时间层面意味着在旅游前、旅游中以及旅游后的时间维度上,游客的地方信任账户因游客的地方想象与临场体验的不断协商而有所变动,在空间层面上体现为游客的地方信任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双向迁移。结构变动性在信任状态层面处于信与不信交织的状态,在信任对象层面表现为地方品牌信任、旅游消费信任、地方政府信任之间互相传递,形成一幅由不同情境、不同信任对象、不同信任状态拼贴而成的马赛克式信任景观。游客、商家、地方政府分别采取自我应对与协同应对、主动履行公民责任、给予制度保障等策略以响应动态变化的地方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信任 信任变动 主体响应 民族旅游地 凤凰古城
下载PDF
施洞苗族盛装制作技艺及传承发展研究
4
作者 吴玉兰 谢庭旭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9期18-21,共4页
施洞苗族盛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探讨施洞苗族盛装的文化内涵及其制作工艺。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分析了施洞苗族盛装的亮布制作、银饰锻造、刺绣等工艺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提出了包括加强技艺保护、鼓励年轻一代参... 施洞苗族盛装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旨在探讨施洞苗族盛装的文化内涵及其制作工艺。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察,分析了施洞苗族盛装的亮布制作、银饰锻造、刺绣等工艺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并提出了包括加强技艺保护、鼓励年轻一代参与学习,以及通过旅游业推动盛装文化的活态传承等策略,以强化施洞苗族盛装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洞镇 苗族盛装 传统工艺 传承
下载PDF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区实践与理论逻辑——基于重庆市龚滩古镇的田野调查
5
作者 林婵娟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2-21,共10页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龚滩古镇为田野点,发现旅游地居民与游客、旅游移民在持续的交往互动中逐渐建构起新型旅游社区。各民族群众共学旅游经营、共享旅游红利、共事于文... 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龚滩古镇为田野点,发现旅游地居民与游客、旅游移民在持续的交往互动中逐渐建构起新型旅游社区。各民族群众共学旅游经营、共享旅游红利、共事于文化展演、共乐于旅游活动,开展着旅游促进“三交”的鲜活实践。地方“三交”史孕育的包容文化特质、旅游流动、旅游共同体与地域认同相互交织,构成了旅游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区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旅游社区 龚滩古镇
下载PDF
场域视角下民族旅游社区空间生产重构研究——以郎木寺镇为例
6
作者 梁旺兵 郝冉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86-97,共12页
文章以甘南州郎木寺镇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列斐伏尔三元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解析了郎木寺镇民族社区从生活场域演变为旅游场域过程中空间生产重构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郎木寺镇... 文章以甘南州郎木寺镇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和参与观察法,基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和列斐伏尔三元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解析了郎木寺镇民族社区从生活场域演变为旅游场域过程中空间生产重构的过程和机制。研究发现:(1)郎木寺镇制度和政策的变革构成了社区空间表征的重构。(2)人口结构、空间构造和生产方式的变动带来了物质空间生产的变革,这一过程中郎木寺镇旅游社区的旅游适应性增强,民族和宗教原真性受到削弱。(3)社会关系的多元复杂化和思想习俗的现代世俗化推动着表征的空间重构。(4)郎木寺镇旅游社区空间生产重构的动力机制在于旅游场域行动者在不同资本的驱动下对社会空间、制度空间和文化空间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 空间生产重构 民族旅游社区 郎木寺镇
下载PDF
黔东南施洞苗族服饰图腾符号研究及其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环平 胡瑞波 《西部皮革》 2023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黔东南苗族图腾符号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迎来转型的契机。研究以黔东南施洞苗族服饰图腾符号的文创产品设计为中心,将苗族图腾符号进行创新设计,通过设计手段将民族文化转化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产品,更... 黔东南苗族图腾符号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面对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迎来转型的契机。研究以黔东南施洞苗族服饰图腾符号的文创产品设计为中心,将苗族图腾符号进行创新设计,通过设计手段将民族文化转化为喜闻乐见的文化创意产品,更迎合年轻化的消费方式。主要采取实地考察、设计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收集的图腾符号进行总结归纳,以最具有代表性的苗龙图腾进行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完成图腾在红包中创新转化。通过黔东南苗族图腾在文创产品的应用,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同时给消费群体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 施洞服饰 苗族图腾符号 文创设计
下载PDF
价值链视角下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核心竞争力研究
8
作者 刘阿丽 李忠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0期214-217,223,共5页
特色小城镇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点。通过引入价值链理论,主要从资源管理力、核心吸引力、小镇管理力、支持保障力4个方面构建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核心竞争力模型。对广西莲花镇和贵州西江镇2个... 特色小城镇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支撑点。通过引入价值链理论,主要从资源管理力、核心吸引力、小镇管理力、支持保障力4个方面构建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核心竞争力模型。对广西莲花镇和贵州西江镇2个典型特色小城镇进行案例分析,发现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小城镇生态环境受损、小城镇管理难度增大、小城镇产业优势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应有效整合民族地区各类资源以优化资源管理力、大力发挥产业优势以增强小镇核心吸引力、注重独特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以强化管理力,注重动态调适和新技术应用以完善支撑保障,从而提升民族地区特色小城镇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城镇 民族地区 价值链 核心竞争力
下载PDF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城镇收缩:特征、机理与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孙平军 彭雅丽 +1 位作者 曹乃刚 全津松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6-806,共11页
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样本单元,对民族自治区语境下收缩城镇的发展特征、形成机理与响应模式展开了理论探讨与实证验证。结果表明:①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部有62.5%的城镇被诊断为收缩城镇,但整个自治州并未被诊断为收缩城市,被... 以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样本单元,对民族自治区语境下收缩城镇的发展特征、形成机理与响应模式展开了理论探讨与实证验证。结果表明:①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部有62.5%的城镇被诊断为收缩城镇,但整个自治州并未被诊断为收缩城市,被识别的5个收缩城镇在产业发展、人口结构、经济理念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呈现出明显共性;②收缩城镇的形成是中圈功能关联区(整个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内部的空间分异“驱动”主导、内圈收缩城镇自身发展转型“挤出”+外圈外部性区域(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处的外部环境)空间关联“拉动”辅助共同作用的结果产物;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收缩城镇规划响应的路径设计为“加强与中圈功能关联区的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提升居民幸福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自治区 收缩城镇 二步诊断法 形成机理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下载PDF
丽江束河古镇语言景观现状及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晓翠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0-76,共7页
束河古镇语言景观存在信息功能匮乏、语言文字使用不规范、服务效能不足的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宣传教育、加强对语言景观的政府监管职能、提高民众的语言景观意识和借鉴传统文化、东巴文化丰富语言景观内涵。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语言景观 束河古镇 语言使用
下载PDF
多民族互嵌式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实践——基于贵州阿妹戚托小镇的田野调查
11
作者 黄菡薇 陈宇佳 胡文兰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25,155,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全国各地经实践得出大量成功经验。但由于地理、人口、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没有微观层面关于社区(村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本文以贵州阿妹戚托小镇为案例,分析多民族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当前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全国各地经实践得出大量成功经验。但由于地理、人口、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没有微观层面关于社区(村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本文以贵州阿妹戚托小镇为案例,分析多民族互嵌式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村落)中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提炼这一类型社区(村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的普遍模式,以期为其他社区(村落)提供参考。阿妹戚托小镇是贵州省第一个实现整乡搬迁的易地扶贫社区,又是民族互嵌式社区,同时还是国家级旅游景区,这三重属性几乎能包含所有社区(村落)的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它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有一些独特的经验和实践逻辑:一是重视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政治基础;二是转变救济式扶贫为“易地扶贫搬迁+”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物质条件;三是坚持实现空间互嵌到情感互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情感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阿妹戚托小镇 民族互嵌 易地扶贫搬迁 实践逻辑
下载PDF
四川彝族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冕宁县为例
12
作者 陈莎 刘奕杉 《城市建筑》 2023年第6期140-142,共3页
冕宁县作为四川彝族的代表城市,其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对研究彝族城镇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具有借鉴作用。同时伴随内陆文化的渗透,冕宁的城镇发展变化呈现出差异化特征。通过查阅县志与文献等方式,总结梳理冕宁自人类群居以来的城镇空间演... 冕宁县作为四川彝族的代表城市,其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对研究彝族城镇空间变化影响因素具有借鉴作用。同时伴随内陆文化的渗透,冕宁的城镇发展变化呈现出差异化特征。通过查阅县志与文献等方式,总结梳理冕宁自人类群居以来的城镇空间演变历程。研究表明宗教信仰、军事部署和民族迁移对传统城镇空间格局有重要影响,而中央政权和对外交通是近现代城镇空间格局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深入挖掘四川彝族城镇空间格局影响因素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城镇 空间形态演变 冕宁
下载PDF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基于广西百色华润希望小镇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井榕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36,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提出,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发达地区的帮扶。中央企业的帮扶对建立和谐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精... 党的二十大提出,我们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发达地区的帮扶。中央企业的帮扶对建立和谐民族关系、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助力精准扶贫、民族经济发展、产业振兴、共同富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精神体现。同时,帮扶可以让中央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让民族地区的各民族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从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发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具体的实践路径。广西百色华润希望小镇的建设过程,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民族团结进步 共同富裕 华润希望小镇
下载PDF
关于都兰县热水乡血渭一号大墓的族属与年代
14
作者 许新国(著) 叶西卓玛(译) 《攀登(藏文版)》 2023年第3期107-114,共8页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学术界对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之热水乡血渭一号大墓的族属与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通过热水乡血渭一号墓的科学发掘,确认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结构最完...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学术界对于青海都兰热水墓群之热水乡血渭一号大墓的族属与年代的研究一直存在争议。通过热水乡血渭一号墓的科学发掘,确认该墓为热水墓群发现结构最完整、体系最清晰、墓室最复杂的高等级墓葬,是热水墓群墓葬考古研究的重要发现。其中第2号陪葬墓中出土的古藏文木简残件、壁画、彩棺等信息表明,该大墓的族属应为吐蕃,关于木简上文字的内容与年代等,有待进一步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兰热水一号墓 考古研究 族属 吐蕃
下载PDF
从两版《小城之春》看中国两代电影导演的民族文化传承
15
作者 蒋韵平 吴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1期62-66,共5页
文化是人的共识符号,也是人类结成稳定共同体的依据和内在动力。其中,精神文化的传承或再生产,是这种共同体的内聚和认同的源泉。电影艺术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影艺术,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 文化是人的共识符号,也是人类结成稳定共同体的依据和内在动力。其中,精神文化的传承或再生产,是这种共同体的内聚和认同的源泉。电影艺术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影艺术,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1948年被誉为“中国现代电影前驱”的费穆拍摄了他的巅峰之作《小城之春》,电影中浓烈的诗意韵味,透露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幽香。2002年中国“第五代导演”田壮壮拍摄了同名电影《小城之春》,以跨越时空更加理性客观的感受致敬经典故事。两版《小城之春》,两代中国电影导演,在横跨54年的同题诠释中,向我们传递了如何通过电影艺术来识别民族身份的重要话题。该文拟从不同时期电影人将电影语言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不懈追求,谈对中国电影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小城之春》 费穆 田壮壮 民族文化 东方美学
下载PDF
民族地区旅游特色小镇成长影响因素及驱动机理研究——基于竞争优势理论视角
16
作者 舒小林 何亚兰 闵浙思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1-57,共7页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和社区居民视角,以7个不同类型的民族地区旅游特色小镇作为案例地,选取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目的地建设与管理、目的地创新、地方认同以及旅游市场发育6个影响因素构建旅游特色小镇成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SPSS、AMOS和MP...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和社区居民视角,以7个不同类型的民族地区旅游特色小镇作为案例地,选取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目的地建设与管理、目的地创新、地方认同以及旅游市场发育6个影响因素构建旅游特色小镇成长影响因素模型,运用SPSS、AMOS和MPLUS软件验证假设,探索旅游特色小镇成长因素及驱动机理。研究发现:(1)旅游市场发育和地方认同有直接作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目的地创新、目的地建设与管理有间接作用。(2)新时空变化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成长影响因素的贡献效应排序为:旅游市场发育>目的地创新>目的地建设与管理>地方认同>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聚集、创新为旅游特色小镇成长关键因素,传统资源禀赋因素作用小,区位条件为负向作用。(3)驱动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协同治理和辐射效应共同促进旅游特色小镇及周边乡村发展。根据研究结果为民族地区旅游特色小镇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特色小镇 影响因素 驱动机理 结构方程模型 民族地区
下载PDF
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促进——以融水苗家小镇社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郑旭东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是促进各民族更好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自2017年建立以来,作为移民搬迁社区的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苗家小镇一直致力于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并... 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是促进各民族更好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方式,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必然要求。自2017年建立以来,作为移民搬迁社区的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融水镇苗家小镇一直致力于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并荣获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美丽搬迁安置区和柳州市民族团结示范社区。苗家小镇从加强党建引领、后续扶持、粤桂协作和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创新开展互嵌式社区的创建工作,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思路与依据,给推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提供以下参考:相邻共居促空间互嵌、就业增收促经济互嵌、氛围营造促文化互嵌、互助互融促社会互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融水苗族自治县 苗家小镇社区
下载PDF
民众观念在聚落空间中的日常存续:基于甘孜老城区檐廊空间的扩展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田凯 《南方建筑》 2013年第6期23-26,共4页
民族地区的民众观念通过日常生活在聚落生活空间中表现出来。在甘孜县老城区的传统街区空间形态中,民众观念表达的方式颇具典型性,藉此扩展,我们发现丰富的地方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在建筑空间中探究民众观念的别样路径。本文将通过对甘孜... 民族地区的民众观念通过日常生活在聚落生活空间中表现出来。在甘孜县老城区的传统街区空间形态中,民众观念表达的方式颇具典型性,藉此扩展,我们发现丰富的地方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在建筑空间中探究民众观念的别样路径。本文将通过对甘孜县城老城区的檐廊空间的研究,揭示民众观念在聚落空间的日常存续肌理。在老城区不同的檐廊空间中,我们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上层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的融汇,以及建筑形态中地方生活的烙印,这些方式一起构成了民众观念在传统聚落空间中的存续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城镇 民众观念 空间形态 存续特征
下载PDF
简析旅游开发中的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小镇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燕 《小城镇建设》 2017年第8期48-53,共6页
十余年前,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创旅游小镇城镇化模式及旅游业创新发展道路。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小镇是云南旅游小镇的构成主体和特色优势资源,旅游开发给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威胁与挑战,产生环境... 十余年前,云南省在全国率先开创旅游小镇城镇化模式及旅游业创新发展道路。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小镇是云南旅游小镇的构成主体和特色优势资源,旅游开发给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带来了威胁与挑战,产生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问题。在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旅游小镇的未来发展中,必须坚守原则,科学建设,从而实现其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云南少数民族特色小镇 机遇 威胁 发展
下载PDF
近年来民族区域建制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述评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祖勤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6-90,共5页
近年来,围绕如何完善民族区域建制以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国内学术界及实际部门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探索,其中最热点的是自治市建制的设置、民族区及民族镇建制的法律地位等问题。本文拟作初步述评,以推动研究探索的深入。
关键词 行政建制 民族区域建制 自治市 民族区 民族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