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t对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和乙烯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满效 安黎哲 王邦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122-126,共5页
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和乙烯产生均明显增加,再用0.4mmoL甲硫氨酸掺人处理后,乙烯释出加速,精胺含量进一步增多,亚精胺含量变化不大,腐胺的含量几乎减少到胁迫前的水平。可见,渗透胁迫下,甲硫氨酸既可以在Met循环... 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和乙烯产生均明显增加,再用0.4mmoL甲硫氨酸掺人处理后,乙烯释出加速,精胺含量进一步增多,亚精胺含量变化不大,腐胺的含量几乎减少到胁迫前的水平。可见,渗透胁迫下,甲硫氨酸既可以在Met循环中以甲硫氨酸与腐胺联合生成亚精胺,进而再与亚精胺联合生成精胺,又可以S-腺苷甲硫氨酸分解生成5’-甲硫基腺苷和氨基环丙烷羧酸,最后由氨基环丙烷羧酸加氧生成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多胺 met循环 小麦 渗透胁迫
下载PDF
渗透胁迫和D-Arg对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含量及乙烯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满效 王辉 +1 位作者 黄久常 王邦锡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7-92,共6页
渗透胁迫能够诱导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累积,增加乙烯释出;ADC的竞争性 抑制剂D-Arg可以有效地逆转内源PA,ACC以及乙烯在渗透胁迫下的累积和释出增加,但 能促进胁迫下MACC的累积.这是由于D-Arg竞争抑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 渗透胁迫能够诱导小麦幼苗内源多胺、ACC和MACC累积,增加乙烯释出;ADC的竞争性 抑制剂D-Arg可以有效地逆转内源PA,ACC以及乙烯在渗透胁迫下的累积和释出增加,但 能促进胁迫下MACC的累积.这是由于D-Arg竞争抑制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内源PA的生物 合成,有可能造成氨丙基的累积,加速了Met循环,导致ACC过量形成并迅速转化为MACC,因 此,就表现出OS+D-Arg处理6 h和12 h小麦幼苗内源PA和ACC含量下降,MACC明显积累,乙 烯释出量减少.综合实验结果认为:D-Arg可能与植物体渗透胁迫下的“去毒代谢”保护 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ACC MACC PA 渗透胁迫 D-Arg 小麦幼苗
下载PDF
渗透胁迫和CO^(++)对小麦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和乙烯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满效 何军贤 王邦锡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6期67-71,共5页
抗旱和不抗旱的小麦幼苗叶片与根系,在1MPaPEG渗透胁迫下释出乙烯和生成内源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的数量增加。当增加2mmol钴离子处理6h和12h后,乙烯生成显著受到抑制,而亚精肢和精胺呈现进一步增加。表明钴离子阻遏了氨基环烷羧酸向... 抗旱和不抗旱的小麦幼苗叶片与根系,在1MPaPEG渗透胁迫下释出乙烯和生成内源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的数量增加。当增加2mmol钴离子处理6h和12h后,乙烯生成显著受到抑制,而亚精肢和精胺呈现进一步增加。表明钴离子阻遏了氨基环烷羧酸向乙烯转变的途径,并为多胺合成提供了更多的底物,从而有利于提高小麦抗衰老和抗旱的能力,抗旱品种表现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多胺 渗透胁迫 CO++ 小麦
下载PDF
渗透胁迫下钴和DFMA对小麦幼苗多胺含量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马兰 李朝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41,146,共7页
探讨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乙烯与多胺之间是否存在底物竞争以及CoCl2和DFMA对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 MPa聚乙二醇(PEG)溶液对小麦幼苗根系渗透胁迫6 h时,叶片腐胺、亚精胺含量及乙烯释放量均显著提高,之后随胁迫时间延长... 探讨了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乙烯与多胺之间是否存在底物竞争以及CoCl2和DFMA对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0 MPa聚乙二醇(PEG)溶液对小麦幼苗根系渗透胁迫6 h时,叶片腐胺、亚精胺含量及乙烯释放量均显著提高,之后随胁迫时间延长,腐胺、亚精胺含量逐渐下降,乙烯释放量逐渐增加;当-1.0 MPa PEG溶液中加入DFMA0.5 mmol/L,在渗透胁迫过程中,相比于未加DFMA的处理,叶片腐胺和亚精胺含量均显著下降,而乙烯释放量没有显著变化;说明在-1.0 MPaPEG溶液根系渗透胁迫过程中,叶片内乙烯与亚精胺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底物竞争关系。当-1.0 MPa PEG溶液中加入CoCl22 mmol/L,乙烯释放量的增加被抑制,且腐胺、亚精胺含量显著提高;在PEG溶液中加入CoCl2还提高了叶片抗氧化酶的活力,并在胁迫至24 h时,显著降低了活性氧水平以及MDA含量,进而对细胞膜表现出保护作用。然而,在PEG溶液中加入DFMA,上述指标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说明当渗透胁迫加深时,CoCl2提高多胺含量及抑制乙烯产生可以相对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且能够减轻细胞膜在深度渗透胁迫下所受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胁迫 小麦幼苗 多胺 乙烯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