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uphorbia factor L2 induces apoptosis in A549 cells through the mitochondrial pathway 被引量:15
1
作者 Minting Lin Sili Tang +4 位作者 Chao Zhang Hubiao Chen Wenjing Huang Yun Liu Jianye Zhang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1期59-64,共6页
Euphorbia factor L2, a lathyrane d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caper euphorbia seed(the seeds of Euphorbia lathyris L.), has been traditionally applied to treat cance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Eu... Euphorbia factor L2, a lathyrane diterpenoid isolated from caper euphorbia seed(the seeds of Euphorbia lathyris L.), has been traditionally applied to treat cancer.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Euphorbia factor L2 against lung carcinoma A549 cells and the mechanism by which apoptosis is induced. We analyzed the cytotoxicity and related mechanism of Euphorbia factor L2 with an MTT assay, an annexin V-FITC/PI test, a colorimetric assay, and immunoblotting. Euphorbia factor L2 showed potent cytotoxicity to A549 cells. Euphorbia factor L2 led to an increase i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generation,a loss of mitochondrial 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release of cytochrome c, activation of caspase-9 and caspase-3, and cleavage of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suggesting that Euphorbia factor L2 induced apoptosis through a mitochondrial pathway. The cytotoxic activity of Euphorbia factor L2 in A549 cells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 of apoptotic induction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of caper euphorbia see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phorbia factor L2 Caper euphorbia seed euphorbia lathyris L Anticancer agent APOPTOSIS Mitochondrial pathway
原文传递
续随子转录因子ElWRI1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2
作者 牛听风 葛丽萍 +2 位作者 苏云婷 王壮琳 李润植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8-466,共9页
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种子可积累大量油脂且富含油酸,WRINKLED1(WRI1)为AP2/EREBP类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脂肪酸的合成及种子发育等生命过程。本研究通过对续随子的全基因组鉴定,获得了11个续随子ElWRI1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ElWRI1... 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种子可积累大量油脂且富含油酸,WRINKLED1(WRI1)为AP2/EREBP类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脂肪酸的合成及种子发育等生命过程。本研究通过对续随子的全基因组鉴定,获得了11个续随子ElWRI1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ElWRI1-1~ElWRI1-11。结果显示,它们均具有两个AP2结构域;其编码蛋白均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无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所有WRI1蛋白均位于细胞核。表达分析结果表明,ElWRI1-6与ElWRI1-8在种子发育时期的表达量较高,且后者的表达模式与种子油脂积累模式一致。在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 L.)叶片中异源过表达ElWRI1-8,叶片中总油脂含量增加,且油酸含量显著上升。研究结果表明ElWRI1-8可能是调控续随子种子油脂和油酸生物合成的一个重要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随子 转录因子 WRI1基因 油脂合成 叶片瞬时表达
下载PDF
白苞猩猩草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苏银玲 杨子祥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 ylla Linn.)对川滇两省干热河谷区的旱坡地果园水果生产和栽培粮食作物(如玉米、甘薯)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探讨了光、温、水等环境因子对白苞猩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苞猩猩草种子... 白苞猩猩草(Euphorbia heteroph ylla Linn.)对川滇两省干热河谷区的旱坡地果园水果生产和栽培粮食作物(如玉米、甘薯)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本文探讨了光、温、水等环境因子对白苞猩猩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苞猩猩草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30℃,在高温45℃或低温5℃时不能萌发;白苞猩猩草种子在土壤相对含水量≥10%时即可萌发,并在20%时萌发率达到最大值71.3%;种子破土能力弱,种子位于土壤表层0 cm时,出苗率高达80.7%,覆盖6 cm以上土层能有效遏制其出苗;12 h光暗交替有利于种子萌发;中性或偏酸性、低盐度(0.02 mol/L NaCl)环境有利于种子萌发.本研究将为白苞猩猩草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苞猩猩草 种子萌发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狼毒大戟提取物通过NF-κB通路激活潜伏HIV 被引量:4
4
作者 潘晓彦 张明娇 +4 位作者 曾晓云 林健 李琳 李珉珉 赵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14-1618,共5页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提取物对潜伏HIV激活的影响,探讨其激活潜伏HIV可能的机制以及清除HIV的作用。方法取新鲜狼毒大戟植物根部组织,液氮速冻并粉碎成末,冷冻干燥3 d后称取少量,采用丙酮一步法提取并浓缩。以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HPLC反相... 目的研究狼毒大戟提取物对潜伏HIV激活的影响,探讨其激活潜伏HIV可能的机制以及清除HIV的作用。方法取新鲜狼毒大戟植物根部组织,液氮速冻并粉碎成末,冷冻干燥3 d后称取少量,采用丙酮一步法提取并浓缩。以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HPLC反相C18柱分离,并通过MS鉴定后,得到狼毒大戟提取物(EFE)。以潜伏HIV细胞系J-Lat 10.6为激活模型,以TNF-α(10 ng/m L)作为阳性对照,EFE(50μg/m L)处理24 h后,采用FACS分析GFP阳性率以观测激活活性。采用不同浓度NF-κB抑制剂(Bay 11-7082)抑制EFE活性,并用WB检测2 h内p65入核水平,以及24 h内HIV蛋白p24随时间点变化情况。结果丙酮一步法可简便快速从狼毒大戟植物中提取得到EFE,经鉴定含prostratin及其类似物,分离后测得其中prostratin浓度为0.53 mmol/L。EFE(50μg/m L)作用24 h可产生约50%激活潜伏HIV活性,同时HIV蛋白p24水平随时间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NF-κB通路抑制剂(Bay 11-7082)可对EFE活性产生浓度依赖抑制作用,且2 h内胞核p65水平在EFE作用下增加明显。结论狼毒大戟提取物EFE含有效成分prostratin及其类似物,可产生较强激活潜伏HIV活性,其机制为通过激活NF-κB通路促进p65入核从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prostratin 潜伏HIV 狼毒大戟
下载PDF
一品红花粉离体萌发影响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畅 苏家乐 +2 位作者 刘晓青 陈尚平 何丽斯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5-58,74,共5页
以一品红7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组分、pH值、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对一品红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品红花粉较适宜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E3+15%PEG 4000+10%蔗糖(pH=6.0);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PEG 4000、蔗糖、ME3均可显著促... 以一品红7个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培养基组分、pH值、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对一品红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品红花粉较适宜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E3+15%PEG 4000+10%蔗糖(pH=6.0);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PEG 4000、蔗糖、ME3均可显著促进一品红花粉萌发,其中以添加PEG 4000萌发率最高,蔗糖次之;ME3还可提高花粉管质量,花粉管长度适中、较直且粗。花粉萌发适宜温度为20℃-25℃,固体和液体培养以及黑暗和光照条件对一品红花粉萌发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7个一品红品种花粉离体萌发率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品红 花粉 离体萌发 影响因子
下载PDF
甘遂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卢有媛 郭盛 +5 位作者 严辉 钱大玮 姜建明 姜文德 孙成忠 段金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12期1471-1475,1482,共6页
目的:寻找影响甘遂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预测其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区,为其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甘遂分布信息及环境因子数据,采用Maxent模型估算甘遂生态适宜性,利用GIS制图进行生态适宜区划分。结果:11月降水... 目的:寻找影响甘遂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预测其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区,为其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甘遂分布信息及环境因子数据,采用Maxent模型估算甘遂生态适宜性,利用GIS制图进行生态适宜区划分。结果:11月降水量、土壤p H、10月降水量、土壤类型、2月平均气温和海拔为影响甘遂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甘遂最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陕西、甘肃东部及山西南部,宁夏南部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西部有小部分最适宜分布区,新疆北部、甘肃南部有零星最适宜区分布;甘遂次适宜分布区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宁夏、河南、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南部、重庆、四川东部、河北南部、山东中部和东部地区。结论:本研究结果与甘遂历代产区基本一致,可以为甘遂野生资源探测、建立野生资源保护区及引种栽培选址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生态适宜性 环境因子 MAXENT ARCGIS
下载PDF
LC-MS/MS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千金子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沈逸雯 卞会亭 +6 位作者 蒋义鑫 张莉君 张宏 陈莉莉 栾鑫 曹文佳 管滢芸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10期46-51,共6页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考察千金子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大戟因子L2、L3口服(ig)、腹腔注射(ip)和尾静脉注射(iv)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LC-MS/MS内标法测定大戟因子L2、L3血药浓度,流... 目的建立灵敏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考察千金子中抗肿瘤活性成分大戟因子L2、L3口服(ig)、腹腔注射(ip)和尾静脉注射(iv)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LC-MS/MS内标法测定大戟因子L2、L3血药浓度,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色谱柱为BSD Hypersil C_(18)柱(100 mm×2.1 mm,3μm),柱温为30℃,体积流量为0.2 mL/min,进样体积为5μL。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化(ESI)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各有效成分。采用WinNonlin 4.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大戟因子L2和L3在5~1000 ng/mL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提取回收率为90.5%~107.2%,基质效应分别为89.1%~94.2%和88.1%~93.9%,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12.8%。大鼠尾静脉注射大戟因子L2、L3后,C_(max)、AUC_(0-24 h)分别为(20.76±7.55)、(13.48±4.59)μg/mL和(8.43±2.34)、(5.13±1.38)h·μg^(-1)·mL^(-1);大鼠腹腔注射注射大戟因子L2、L3后,C_(max)、AUC_(0-24 h)分别为(0.95±0.26)、(0.27±0.06)μg/mL和(3.52±0.90)、(0.98±0.29)h·μg^(-1)·mL^(-1);口服给药大戟因子L2、L3后,多个样品浓度因低于检测限而未检测到。结论建立的相关检测方法灵敏、快速、选择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大戟因子L2、L3的同时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大戟因子L2、L3口服吸收利用度较差,腹腔注射给药相同剂量下大戟因子L2在大鼠体内的暴露量较L3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因子L2 大戟因子L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药代动力学 抗肿瘤 中药研究
下载PDF
续随子在山西太谷地区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元博 葛丽萍 +2 位作者 孙超超 任国鹏 闫晓帅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1947-1950,共4页
续随子的种子富含油酸,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柴油替代原料,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自然环境下,采用CB-1102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续随子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等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 续随子的种子富含油酸,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柴油替代原料,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自然环境下,采用CB-1102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续随子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等光合生理生态因子,以及光合有效辐射(PAR)、田间CO_2浓度(Ca)、相对湿度(RH)等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以探究光合特性与栽培地区生理生态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续随子净光合速率变化呈现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和16:00左右,且第1个比第2个要高;11:00—14:00净光合速率快速下降,具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续随子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_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与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田间CO_2浓度相关性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随子 光合速率 日变化 生理生态因子
下载PDF
抗肿瘤中药活性成分千金子素L1的单酰化修饰研究
9
作者 孙明娜 周军花 +4 位作者 李丽萍 罗润玲 季红 王声 张建业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了考察千金子素L1(1)中的3-苯乙酰基、5-乙酰基及15-乙酰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本文以碳酸钾为碱,甲醇为溶剂,将1的3、5、15位酯键水解得脱酰基中间体2,对2的羟基进行选择性乙酰化、丙酰化、苯甲酰化、琥珀单酰化修饰,预期得5-酰基-3,... 为了考察千金子素L1(1)中的3-苯乙酰基、5-乙酰基及15-乙酰基对抗肿瘤活性的影响,本文以碳酸钾为碱,甲醇为溶剂,将1的3、5、15位酯键水解得脱酰基中间体2,对2的羟基进行选择性乙酰化、丙酰化、苯甲酰化、琥珀单酰化修饰,预期得5-酰基-3,15-二羟基千金子素L1衍生物(3)。经TLC、HPLC、MS检测,结果显示单酰化产物不稳定,化合物3可通过分子内酯交换生成相应的化合物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素L1 酰化 千金子
下载PDF
地锦草总黄酮对T2DM大鼠糖脂代谢、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培培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1年第4期1-4,12,共5页
目的基于糖尿病并发症探讨地锦草总黄酮(Total flavoneofEuphorbiaofficinalis,TFEH)对T2DM大鼠糖脂代谢、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方面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其余动物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 目的基于糖尿病并发症探讨地锦草总黄酮(Total flavoneofEuphorbiaofficinalis,TFEH)对T2DM大鼠糖脂代谢、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方面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空白组,其余动物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75 mg/kg)构建T2DM模型。成模动物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地锦草总黄酮高剂量组、地锦草总黄酮低剂量组,每组各10只。各组动物给予相应药物灌胃,1次/d,连续给药6周,2周测定一次空腹血糖值。酶联免疫Elisa法测定血清中糖化血清蛋白(GSP)、胰岛素(INS)、胰岛素自身抗体(IA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超氧化物气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脂联素(ADPN)、瘦素(LEP)等指标。各组动物取全血检测全血黏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地锦草总黄酮可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动物血清空腹动态血糖、IAA含量,提高INS含量,降低血清TC、TG、LDL-C含量,升高HDL-C含量,降低全血黏度(P<0.05);氧化应激方面可增加模型动物血清中SOD、T-AOC含量,降低MDA含量(P<0.05);炎症因子方面,可有效降低模型动物血清中TNF-α、IL-6、CRP含量,升高ADPN、LEP含量(P<0.05)。结论地锦草总黄酮可有效改善T2DM大鼠糖脂代谢紊乱、降低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发生,控制T2DM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脂代谢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地锦草总黄酮
下载PDF
泛油对千金子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宏伟 金锋 张振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比较泛油对千金子种仁中脂肪油及千金子甾醇的含量的影响。方法:索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并测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甾醇含量,Agilent Rx-SIL液相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正己烷-乙酸乙酯-乙腈(87.5∶10∶2.... 目的:比较泛油对千金子种仁中脂肪油及千金子甾醇的含量的影响。方法:索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并测定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千金子甾醇含量,Agilent Rx-SIL液相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正己烷-乙酸乙酯-乙腈(87.5∶10∶2.5),柱温30℃,检测波长275 nm,体积流量1.0 mL·min-1。结果:未泛油千金子种仁脂肪油平均含量为62.48%,千金子甾醇平均含量为1.20%;泛油千金子种仁脂肪油平均含量为53.66%,千金子甾醇平均含量为1.10%。结论:千金子种仁泛油后其脂肪油及千金子甾醇含量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泛油 脂肪油 千金子甾醇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吸收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秀婷 王英姿 +6 位作者 李韶菁 段飞鹏 王晴 张春泥 李凤英 李文华 骆声秀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24-627,共4页
目的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以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对千金子甾醇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灌流液中千金子甾醇的含量,计算... 目的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以及P-糖蛋白(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2)对千金子甾醇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灌流液中千金子甾醇的含量,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的Ka及Papp最高(P<0.05)。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千金子甾醇在结肠段的Ka及Papp显著增加;而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段的Ka及Papp普遍降低。结论千金子甾醇在肠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为结肠,推测千金子甾醇可能为P-gp的底物,而非MRP2的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肠灌流 千金子甾醇 P-糖蛋白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大鼠
原文传递
RP-HPLC法测定千金子中3种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洪峰 刘桂英 +5 位作者 孙婷 魏巍 周洪玉 李绪文 马双成 金永日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对千金子中千金子素L1(化合物Ⅰ)、千金子素L2(化合物Ⅱ)和千金子素L3(化合物Ⅲ)3种千金二萜醇酯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reva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mL·m... 目的:对千金子中千金子素L1(化合物Ⅰ)、千金子素L2(化合物Ⅱ)和千金子素L3(化合物Ⅲ)3种千金二萜醇酯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Prevail-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5∶25),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结果:化合物Ⅰ、Ⅱ、Ⅲ进样量均在0.1~4.0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98,0.9999,0.9996;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9%(RSD为1.5%),100.9%(RSD为1.5%),99.6%(RSD为1.2%)。结论:本方法能够准确测定千金子中化合物Ⅰ、Ⅱ、Ⅲ3种千金二萜醇酯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千金二萜醇酯 千金子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地锦草调控NF-κB/VEGF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 被引量:27
14
作者 胡建新 席晓甜 +1 位作者 王晓敏 邹志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65-170,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地锦草对H22肝癌小鼠核转录因子-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NF-κB/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地锦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皮下接... 目的:通过观察地锦草对H22肝癌小鼠核转录因子-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uclear factor kappa-B/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NF-κB/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地锦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皮下接种肝癌H22细胞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地锦草组高、中、低剂量组。地锦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ig)给药1.13,2.25,4.50 g·kg^-1,环磷酰胺组腹腔注射(ip)给药50 mg·kg^-1,模型组和环磷酰胺组灌服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4 d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质量和小鼠体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微血管密度标记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1(platelet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31,CD31),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VEGF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NF-κB,TNF-α,VEGF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给予地锦草后,H22肝癌小鼠瘤重减轻(P〈0.01),地锦草高剂量组抑瘤率升高,高达59.1%(P〈0.01);肿瘤组织CD31表达明显下降(P〈0.01);肿瘤组织NF-κB,TNF-α,VEGF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P〈0.01)。结论:地锦草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与减弱肿瘤组织的炎性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血管生长 核转录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TNF-α和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翼 吕新生 +1 位作者 李小荣 陈道瑾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甘遂治疗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SAP组、甘遂治疗组(K组),每组40只。各组动... 目的探讨甘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甘遂治疗SAP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组)、SAP组、甘遂治疗组(K组),每组40只。各组动物在术后2,6,12,24h检测血清淀粉酶、TNF-α和IL-6水平、胰、肺、肝、肾组织光镜检查和胰腺电镜检查、各组术后72h死亡率。结果血清淀粉酶、TNF-α和IL-6水平SAP组和K组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S组(P〈0.01),K组6,12,24h显著低于SAP组(P〈0.01)。K组胰、肺、肝、肾组织损害均较SAP组减轻。72h死亡率S组(0%)和K组(12.5%)显著低于SAP组(62.5%)(P〈0.05)。结论甘遂可能通过下调TNF-α和IL-6水平达到治疗SA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遂 胰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地锦草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琳琳 富宏 +5 位作者 黎巍威 宋芳娇 宋宜祥 于倩 刘庚信 王学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94-1998,共5页
研究地锦草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将高脂饮食的KK-Ay小鼠,分为4个组,二甲双胍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250 mg·kg-1);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地锦草低剂量组:灌胃地锦草1 g·kg-1;地锦草高剂量组:灌胃地锦草2 g·kg-1... 研究地锦草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将高脂饮食的KK-Ay小鼠,分为4个组,二甲双胍组:灌胃盐酸二甲双胍(250 mg·kg-1);模型组:灌胃等量蒸馏水;地锦草低剂量组:灌胃地锦草1 g·kg-1;地锦草高剂量组:灌胃地锦草2 g·kg-1。另外,以普通饮食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5组均连续灌胃8周。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以及胰岛素耐量进行检测;胰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胰岛的病理变化;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胰岛素,TNF-α,IL-6,脂联素(ADPN)及瘦素(LEP)的水平。结果显示地锦草可降低KK-Ay小鼠的体重、空腹血糖,缓解高胰岛素血症,降低注射胰岛素后的血糖-时间曲线下面积,提高30 min血糖下降率,改善胰岛素抵抗状况;各治疗组胰腺病理形态明显改善;地锦草可降低KK-Ay小鼠血清TNF-α,IL-6及LEP水平,升高血清ADPN水平。该研究证明地锦草可改善KK-Ay小鼠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影响炎症因子及脂肪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 脂肪因子
原文传递
地锦草水提液对H22荷瘤小鼠生长抑制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9
17
作者 邹志坚 刘海云 +1 位作者 高增光 王晓敏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03-908,共6页
目的:研究地锦草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对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3,MMP-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 目的:研究地锦草对H2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对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3,MMP-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锦草264mg/(kg·d)高剂量组、地锦草132mg/(kg·d)中剂量组、地锦草66mg/(kg·d)低剂量组和环磷酰胺组50mg/(kg·d)。灌胃给药14d后处死小鼠,剥离瘤组织,测量肿瘤体积大小。采用HE染色其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VEGF和MMP-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地锦草高剂量组的肿瘤体积为(3.125±1.711)mm3,模型对照组为(5.081±1.936)mm3;地锦草高剂量组肿瘤质量为(1.784±1.765)g,模型对照组为(4.418±2.720)g。与模型组比较,地锦草高剂量组肿瘤体积明显缩小,t=2.184,P=0.037;且其瘤质量减轻,t=2.145,P=0.041。地锦草和环磷酰胺组小鼠瘤体组织切片可见癌细胞聚积成巢,肿瘤细胞数量减少,多处组织坏死,瘤体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且未侵犯周围组织。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VEGF和MMP-3蛋白表达增强。地锦草高剂量组VEGF蛋白表达(0.160±0.004)下降,与模型对照组(0.228±0.02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1,P<0.001。地锦草高、中、低剂量组MMP-3蛋白表达分别为0.316±0.062、0.303±0.057和0.302±0.058,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22、6.845和6.534,P值均<0.001。各组肿瘤组织的VEGF与MMP-3蛋白表达无直接相关性,r=0.069,P=0.709。结论:地锦草可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抑制H22荷瘤小鼠的肿瘤组织VEGF和MMP-3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草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3 H22荷瘤小鼠
原文传递
基于体内自组装胶束思维分析千金子脂肪油对4种千金子素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苏彤 袁芮 +3 位作者 张超 高慧慧 王英姿 孙秀梅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0-164,共5页
目的:通过模拟人体肠道环境,研究千金子脂肪油与肠液中胆盐所形成混合胶束对千金子素L_1,L_2,L_3,L_8的增溶作用。方法:制备不同千金子脂肪油加入量的混合胶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胶束的形态,运用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利用H... 目的:通过模拟人体肠道环境,研究千金子脂肪油与肠液中胆盐所形成混合胶束对千金子素L_1,L_2,L_3,L_8的增溶作用。方法:制备不同千金子脂肪油加入量的混合胶束,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胶束的形态,运用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Zeta电位,利用HPLC考察混合胶束对4种千金子素溶解度的影响,同时考察放置时间对混合胶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体外模拟形成的千金子脂肪油/胆盐混合胶束呈球形且粒径均一,Zeta电位绝对值均<20 mV;固定脱氧胆酸钠质量浓度为4. 96 g·L^(-1),4种千金子素在千金子脂肪油质量浓度为0. 1~4 g·L^(-1)时的溶解度均显著大于不含千金子脂肪油时的溶解度,混合胶束中4种千金子素的溶解度为其在不含脂肪油胶束体系溶解度的1. 3~4倍;该混合胶束可稳定存在36 h。结论:千金子脂肪油与脱氧胆酸钠所形成的混合胶束对千金子素L_1,L_2,L_3,L_8有显著的增溶作用,可为从药剂学角度阐释千金子去油制霜的减毒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脂肪油 胆盐 混合胶束 增溶作用 二萜醇酯类 千金子素
原文传递
千金子二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瑶 王思雨 +4 位作者 高慧 王新杰 张景珍 崔曰新 王英姿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12期2464-2470,共7页
千金子为常见中药,含有二萜类、甾醇类、香豆素类、黄酮类、挥发油、脂肪油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物活性。二萜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和活性成分,其中续随子烷二萜型和巨大戟烷二萜型两种骨架构成了千金子中的主要二萜类成分,具有... 千金子为常见中药,含有二萜类、甾醇类、香豆素类、黄酮类、挥发油、脂肪油等丰富的化学成分和广泛的药物活性。二萜类化合物为其主要成分和活性成分,其中续随子烷二萜型和巨大戟烷二萜型两种骨架构成了千金子中的主要二萜类成分,具有致泻、抗肿瘤、抗肿瘤多药耐药、调节肠道菌群、祛斑美白等多种生物活性。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全面综述了从千金子中分离出的二萜醇酯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并对部分生物活性作用机制以及构效关系加以介绍,为千金子二萜醇酯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以期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千金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金子 二萜醇酯类 大戟因子 续随子烷型二萜 巨大戟烷型二萜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