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FCE的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潜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立波 王春燕 刘岩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4期272-273,共2页
生态旅游作为当前社会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一种旅游模式,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草原天路是张家口地区的知名景点,其周边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和开发规划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 生态旅游作为当前社会最具市场开发潜力的一种旅游模式,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趋势。草原天路是张家口地区的知名景点,其周边的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利用和开发规划生态旅游未来发展的方向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草原天路的生态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在草原天路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热情,同时在注重自身资源条件和旅游开发潜力上,要维护好草原天路的生态环境,充分保持和提高其生态旅游的生态休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天路 生态旅游资源 开发潜力 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岚皋县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2
作者 王萍 《甘肃科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8-93,105,共7页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岚皋县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构建了“生态资源环境价值、生态... 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对岚皋县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保护及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构建了“生态资源环境价值、生态旅游资源价值、生态旅游开发潜力”3个维度32个指标的岚皋县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岚皋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可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客源市场潜力、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覆盖率、知名度和美誉度、资源保护程度等是岚皋县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岚皋县生态旅游发展的改进措施:利用岚皋县独特的生态资源,建立生态旅游平台;大数据助力生态旅游,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加大生态旅游宣传,提高岚皋县生态旅游知名度与影响力,构筑生态旅游新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岚皋县 生态旅游 资源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曾涛 邸雪颖 +1 位作者 杨光 舒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113,共4页
针对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依据生态学、旅游学、经济学理论设立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3个层次构成,A层为目标层,B层为项目层,包括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资源开... 针对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依据生态学、旅游学、经济学理论设立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由3个层次构成,A层为目标层,B层为项目层,包括生态价值、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资源开发价值、湖泊湿地特色价值4个指标,C层为因素层,由22个指标构成。采用该评价体系对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得分为75.35分,属优良级。与当前兴凯湖国家AAA级旅游区的评定结果一致,证实该评价体系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体系 应用
下载PDF
陇南山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策略 被引量:20
4
作者 杨国靖 肖星 肖笃宁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2003年第4期53-59,共7页
陇南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同时又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正处在西安旅游区、成都旅游区和兰州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较佳,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将对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游客生态环境意识意义重大。在对其旅游资源、... 陇南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同时又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正处在西安旅游区、成都旅游区和兰州旅游区的包围之中,区位条件和客源市场较佳,实施生态旅游开发将对发展地方经济和提高游客生态环境意识意义重大。在对其旅游资源、区位条件、客源市场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开发森林生态游、休闲度假游、避暑消夏游、三国怀古游、长征体验游等特色旅游项目,设计出不同尺度、不同主题的若干旅游线路,并针对发展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山区 生态旅游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开发 开发策略
下载PDF
伊春林区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黄茂祝 胡海清 +1 位作者 张杰 陈丽军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163-2169,共7页
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伊春林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环境质量、旅游条件以及旅游功能4个方面选取30个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伊春林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伊春林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优于... 结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从伊春林区生态旅游资源质量、环境质量、旅游条件以及旅游功能4个方面选取30个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伊春林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伊春林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优于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且在优良级生态旅游资源数量区域分布上,北(嘉荫)-中(伊春)-东(金山屯)-南(铁力)4点极其明显;区域内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基本呈北(嘉荫、汤旺河、五营)-中(伊春、上甘岭)-东(金山屯、美溪)-南(铁力、带岭)的一致性分布.将伊春林区划分为南部、东部、中部和北部4个旅游集合区,并针对各自的特色,提出初步的开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春林区 生态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河北省典型海岛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 被引量:8
6
作者 张月明 赵志楠 +3 位作者 梁晓林 韩晓庆 张鉴达 高伟明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6-202,共7页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海岛生态系统最典型的地区,因其海陆兼备的生态环境迅速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热点,该文从生态景观与生态环境并重的新视角出发,将河北省典型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景观... 河北乐亭菩提岛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海岛生态系统最典型的地区,因其海陆兼备的生态环境迅速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热点,该文从生态景观与生态环境并重的新视角出发,将河北省典型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四大类,并借助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将其划分为Ⅰ、Ⅱ、Ⅲ、Ⅳ四个等级,其中,自然景观:Ⅱ级(88.2分),人文景观:Ⅲ级(70分);自然环境:Ⅰ级(90.2分);人文环境:Ⅱ级(81.2分),并以此为依据将河北省典型海岛划分为生态观光区、休闲娱乐区、休疗度假区、佛教养生区、生态保育区五大功能区,突出其生态观光、文化旅游、娱乐休闲、运动体验和健康养生的五大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海岛 生态旅游 资源评价 开发策略
下载PDF
新疆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田润炜 蔡新斌 +2 位作者 江晓珩 买尔燕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林宣龙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5期84-89,共6页
湿地生态旅游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湿地进行合理利用,因此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的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确定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 湿地生态旅游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对湿地进行合理利用,因此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对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的实地考察与资料收集,确定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赛里木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得分66.88分。结果表明:赛里木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属三级旅游资源,适宜加大旅游开发投入,且生态环境与旅游资源价值是赛里木湖生态旅游发展的关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里木湖 湖泊湿地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
下载PDF
基于GIS的营口市生态旅游资源敏感性评价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伟 齐童 +2 位作者 韩斌 乔晓红 张进洁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4-79,共6页
针对目前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遵循生态因子选取的可计量性、主导性、代表性和超前性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坡向、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水域、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 针对目前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等问题,遵循生态因子选取的可计量性、主导性、代表性和超前性原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地貌、坡度、坡向、植被归一化指数(NDVI)、水域、土地利用类型作为生态敏感性评价的生态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生态因子权重.在地理信息系统(G IS)和遥感(RS)支持下获得各生态因子的信息.使用生态敏感性评价模型对营口市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将其划分为最敏感区、敏感区、弱敏感区和非敏感区4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的敏感区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对策,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敏感性评价 生态旅游资源 GIS 营口市.
下载PDF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严贤春 刘晓琴 +2 位作者 陈瑶 胥晓 贾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375-12378,共4页
在实地勘察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将其生态旅游资源按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部分进行评价,其中对生态旅游风景资源质量采取灰色统计法进行评分,生态旅游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则由专家直接赋分。结果... 在实地勘察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将其生态旅游资源按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3个部分进行评价,其中对生态旅游风景资源质量采取灰色统计法进行评分,生态旅游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条件则由专家直接赋分。结果表明,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旅游资源总分值为39.105分,达到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公园 生态旅游 资源分类 资源评价 瓦屋山
下载PDF
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希 李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4008-14010,共3页
笔者对近几年我国生态旅游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尤其是对国内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生态旅游资源利用评价、旅游生态系统的变化规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几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括,并对生态旅游研究趋势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规划设计 资源利用评价 旅游生态系统
下载PDF
梅子垭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庆礼 邓红兵 +2 位作者 郝占庆 代力民 姜萍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7-352,共6页
在对三峡梅子垭区的旅游资源现状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大力发展该地的旅游业,并建议长江三峡地区统筹安排以形成该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对于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则应以生态旅游为主,但是必须适度,即合理的... 在对三峡梅子垭区的旅游资源现状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应大力发展该地的旅游业,并建议长江三峡地区统筹安排以形成该区旅游业发展的整体优势。对于区内旅游资源的开发则应以生态旅游为主,但是必须适度,即合理的开发度和保护度相结合;而且这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是可承受性的,这与当地整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总承受能力有关。对于构成总承受能力的各种具体因素,如旅游区生态承受能力、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经济承受能力及技术承受能力等,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论证实施时都是必须认真考虑的。文中同时从风景体系规划、旅游服务体系规划、生态及环境保护规划、交通及中转和投资收益规划等五个方面对其规划设计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子垭 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 资源开发
下载PDF
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策略 被引量:7
12
作者 欧世芬 曾从盛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72-578,共7页
通过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分层、分权重的评价实践,探讨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湿地评价方法.闽江河口湿地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一支独秀的动植物资源,是开展湿地旅游的良好基础.在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与... 通过采用多层次分析法对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价值进行分层、分权重的评价实践,探讨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湿地评价方法.闽江河口湿地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一支独秀的动植物资源,是开展湿地旅游的良好基础.在生态旅游开发层次与空间布局等方面,提出了一条适合于闽江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旨在为国内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旅游 资源评价 开发 闽江口
下载PDF
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被引量:14
13
作者 梁春玲 张祖陆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7年第3期260-262,共3页
针对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选取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和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和12个项目指标,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四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各景区打分,并进行... 针对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选取资源价值、旅游效益和开发条件三个综合指标和12个项目指标,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南四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对各景区打分,并进行分级,最后确定南四湖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是湖泊湿地自然风光和渔乡风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四湖 生态旅游 资源评价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鲁小波 陈晓颖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1期21-25,共5页
在对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其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分为保护区特征、自然景观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4个方向和14个评价因子,进一步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从而建立其评价模型。... 在对辽宁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将其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分为保护区特征、自然景观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4个方向和14个评价因子,进一步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从而建立其评价模型。在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对位于辽宁省范围之内的6个森林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综合价值最高的是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评价得分为82.14分,其他依次分别为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80.44分)、医巫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8.13分)、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5.52分)、努鲁儿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3.6分)、海棠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2.83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自然保护区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
下载PDF
内蒙古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梦娜 张春萍 苏金豹 《森林工程》 2011年第5期24-28,共5页
从全局出发,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对内蒙古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为其生态旅游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对制定辉河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发对策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模糊层次分析 资源评价 生态旅游
下载PDF
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环境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耿宝江 王晓蓉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6年第2期115-117,191,共4页
伊犁河谷地理位置独特,特殊的气候及水文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在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伊犁河谷地理位置独特,特殊的气候及水文条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形成的条件,在对伊犁河谷生态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伊犁河谷适宜开展生态旅游的景区(点)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制定伊犁河谷生态旅游开发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谷 生态旅游资源 环境分析 资源评价
下载PDF
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和区划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炜霞 吴成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0-163,共4页
应用单纯矩阵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论:(1)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国际吸引力不强,以国内和省内为主。(2)开发潜力水平不高。(3)相比于山西文物古建筑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不高,级别低。依据山... 应用单纯矩阵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论:(1)山西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国际吸引力不强,以国内和省内为主。(2)开发潜力水平不高。(3)相比于山西文物古建筑资源,自然旅游资源的评价不高,级别低。依据山西以文化为主的旅游资源优势现状,为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将山西划为四个自然生态旅游区,并确立晋东南为中心,晋北和晋中为重点的空间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定量评价 区划 古建筑
下载PDF
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蔡建刚 房晓暾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2年第6期562-564,共3页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根据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构建了包括资源价值、景点模式与旅游条件在内的3个评价综合层、10个项目层和11个因子层所组成的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武陵源生态旅... 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是生态旅游开发的首要问题。根据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构建了包括资源价值、景点模式与旅游条件在内的3个评价综合层、10个项目层和11个因子层所组成的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重新审视。评价结果显示,武陵源生态旅游资源的等级为世界级,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异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源 世界自然遗产地 生态旅游资源 评价
下载PDF
湿地资源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以黑龙江省79处重点调查湿地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丛东来 于少鹏 +2 位作者 孟博 史传奇 李木子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年第4期63-67,共5页
构建以资源质量、人口与经济、城镇依托和交通可达性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湿地资源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并对适宜性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79处重点调查湿地生态旅游适宜性差异较大。适宜性高值区较... 构建以资源质量、人口与经济、城镇依托和交通可达性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湿地资源生态旅游适宜性评价,并对适宜性得分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79处重点调查湿地生态旅游适宜性差异较大。适宜性高值区较为分散,低值区相对集中。2.各湿地中有8处地区具有生态旅游高适宜性,21处地区具有较高适宜性,17处地区生态旅游适宜性为中,其余33处地区生态旅游适宜性低。3.对四类湿地生态旅游分别提出了保护性开发、限制性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建议。同时提出以“湿地+”模式缓解生态压力,提高湿地资源生态旅游利用的适宜性,破解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生态旅游 适宜性评价 黑龙江
下载PDF
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44
20
作者 周文丽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8-202,共5页
以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地域组合形式理论为指导,依据生态旅游资源特征,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从资源景观价值及特征、生态环境条件及旅游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33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 以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地域组合形式理论为指导,依据生态旅游资源特征,运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从资源景观价值及特征、生态环境条件及旅游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33个指标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指标测度及评判方法,计算了指标权重,同时,结合隶属度函数构建了生态旅游资源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资源 综合评价 评价体系 评价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