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modynamic Simulation of CCP in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with HFCs and CO<sub>2</sub>Trans-Critical 被引量:2
1
作者 Feihu Chen Shuguang Liao Guangcai Gong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8年第9期141-164,共24页
The exergy analysis and finite time thermodynamic methods had been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mpound condensation process (CCP). It was based on the air-cooling heat pump unit.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the chiller unit ... The exergy analysis and finite time thermodynamic methods had been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compound condensation process (CCP). It was based on the air-cooling heat pump unit.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the chiller unit is about 1 kW, and the work refrigerant is R22/R407C/R410A/CO2. The MATLAB/SIMULINK software was employed to build the simulation model. The thermo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is significant for the optimization of parameters of the unit, such as condensation and evaporation temperature and mass flow of the sanitary hot water and size of hot water storage tank. The COP of the CCP of R410A system is about 3% - 5% higher than the CCP of the R22 system, while CCP of the R407C system is a little lower than the CCP of R22 system. And the CCP of CO2 trans-critical system has advantage in the hot supply mode. The simulation metho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production of CCP with substitute refrigerant R407C/R410A/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Cooled heat pump unit Compound Condensation Process (CCP) Exergy Analysis Method Sanitary Hot Water MATLAB/SIMULINK Software Fluorine SUBSTITUTE REFRIGERANT R407C/R410A Natural REFRIGERANT CO2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liquid desiccant evaporator driven by heat pump
2
作者 NIU Run-ping CHEN Xiao-yi +1 位作者 WANG Zi-ye KUANG Da-q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2197-2213,共17页
The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discrete phase model (DPM)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 liquid-desiccant evaporator driven by a heat pump using FLUENT software,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 The standard k-ε turbulence model and discrete phase model (DPM) were used to simulate 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in a liquid-desiccant evaporator driven by a heat pump using FLUENT software, and the temperature field and velocity field in the device were obtain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iquid-desiccant evaporator was studi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nlet solution varied between 21% and 30% and the pipe wall temperature between 30 and 50 ℃. Results show that the humidification rate and the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increased with the inlet air temperature, the solution flow rate, the solution temperature, and the pipe wall temperature. The humidification rate and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moisture content in inlet ai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inlet solution. The humidification rate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but the humidification efficiency decreased as the inlet air flow rate increased. The error between the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s acceptable, meaning that our model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optimiz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humidifying evapora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t pump condensation heat discrete phase model (DPM) liquid desiccant evaporator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Transient Exergy Analysis of the Condenser and Evaporator of an Air Source Heat Pump Water Heater
3
作者 Mehmet Mete Ozturk L. Berrin Erbay 《Journal of Mechanics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2016年第7期339-347,共9页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an ASHPWH (air source heat pump water heater) is assessed from exergy point of view in component wis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work potential of energy, the destruction on the ex...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an ASHPWH (air source heat pump water heater) is assessed from exergy point of view in component wis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work potential of energy, the destruction on the exergy is analyzed and results are summarized for the components individually. The exergy destruction of the system is studied by considering real paths of th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data which are collected during the experiments of the ASHPWH under varying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following step, the evolution of the exergy destruction of the system is calculated by a code which is compiled on MATLAB along thes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paths. The obtained results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transient exergy analysis by providing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exergy destruction of the system such as where it drives up and reaches up to its max and where it drops down and evolves on a smooth pa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ient exergy analysis heat pump CONDENSER evaporator.
下载PDF
暖通空调设计研究——以某学院综合性图书馆工程为例
4
作者 张玉琴 韩瑜 +1 位作者 郭晏京 房电伟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8期29-32,共4页
为优化综合性图书馆的暖通空调设计,以某学院图书馆工程为例,对其冷热源及供暖空调系统中模块化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应用及其优点展开探讨。分析了地下建筑的特点并介绍了HVA-SR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全空气机组在书库及档案库中的优点。阐述... 为优化综合性图书馆的暖通空调设计,以某学院图书馆工程为例,对其冷热源及供暖空调系统中模块化螺杆式冷水机组的应用及其优点展开探讨。分析了地下建筑的特点并介绍了HVA-SR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全空气机组在书库及档案库中的优点。阐述了工程中大空间区域空调系统的设计要点。研究显示,对于功能区域环境要求、空间结构及使用情况各不相同的此类建筑,除了要根据各区域使用环境要求设计系统外,还需综合考虑实际运行情况,合理划分系统、选用设备,从而达到节能、便于管理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螺杆式冷水机组 热泵式热回收型溶液全空气机组 大空间区域空调系统
下载PDF
流路布置对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黄东 李权旭 +1 位作者 吴蓓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07-1112,共6页
研究了顺交叉、逆交叉和NU型三种流路布置对R22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蒸发器时,NU型的换热量最大,比逆交叉和顺交叉的换热量分别增加了1.5%和3.25%;作为冷凝器时,顺交叉的换热量最大,分别比逆交叉... 研究了顺交叉、逆交叉和NU型三种流路布置对R22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作为蒸发器时,NU型的换热量最大,比逆交叉和顺交叉的换热量分别增加了1.5%和3.25%;作为冷凝器时,顺交叉的换热量最大,分别比逆交叉和NU型的换热量增加了7.4%和1.28%;依据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量之和比较,NU型的最大,顺交叉的次之,逆交叉的最小.因此,NU型是使制冷循环和制热循环效率较高的流路布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路布置 蒸发器 冷凝器 热泵
下载PDF
支路数对热泵空调中冷凝和蒸发两用换热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6
作者 黄东 陈群 袁秀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3-548,共6页
在空气的进口状态和流量、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尺寸、管路排布方式等相同时,研究了支路数对蒸发和冷凝两用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支路数增多,空气与制冷剂间的传热温差会增大,但总传热系数却会变小;室内换热器作蒸... 在空气的进口状态和流量、换热器的几何结构尺寸、管路排布方式等相同时,研究了支路数对蒸发和冷凝两用换热器流动与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支路数增多,空气与制冷剂间的传热温差会增大,但总传热系数却会变小;室内换热器作蒸发器时,换热量先升后降,最小值比最大值小23.2%,存在使换热量最大的最佳支路数,在支路数小于或大于最佳支路数时,换热量的主导因素分别为传热温差与总传热系数;室内换热器作冷凝器时,换热量随支路数增多单调递减,最小值比最大值小40.55%,总传热系数始终是制约换热量的主导因素.因此,为协调并同时提高制冷、制热循环的效率,需要优化热泵系统中换热器的支路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路数 冷凝器 蒸发器 热泵 热泵空调
下载PDF
寒冷地区空调用热泵的研究 被引量:56
7
作者 马国远 邵双全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适合寒冷地区使用的热泵空调系统 ,该系统采用带辅助进气口的涡旋压缩机 ,在低温工况时通过辅助进气口向压缩机工作室喷制冷剂 ,以此改善热泵内部压缩过程来提高热泵的低温性能。对寒冷地区空调用热泵系统的样机进行了试验... 本文提出一种适合寒冷地区使用的热泵空调系统 ,该系统采用带辅助进气口的涡旋压缩机 ,在低温工况时通过辅助进气口向压缩机工作室喷制冷剂 ,以此改善热泵内部压缩过程来提高热泵的低温性能。对寒冷地区空调用热泵系统的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 - 10℃~ - 15℃的低温环境中 ,该系统仍具有较高的制热能力和供暖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 节能 制冷循环 空调系统 原理 涡旋压缩机 寒冷地区
下载PDF
太阳能-土壤复合式地源热泵供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侃宏 李永 +1 位作者 侯立泉 王宏伟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7,共5页
在所建立的太阳能-土壤复合式地源热泵实验台上,进行了单眼埋管井取热土壤源热泵供暖(模拟埋管面积不够的情形)和复合式地源热泵供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热泵机组从单眼埋管井取热时,冷凝器出水温度只有35℃左右,并且机组运行一段时间... 在所建立的太阳能-土壤复合式地源热泵实验台上,进行了单眼埋管井取热土壤源热泵供暖(模拟埋管面积不够的情形)和复合式地源热泵供暖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热泵机组从单眼埋管井取热时,冷凝器出水温度只有35℃左右,并且机组运行一段时间后,蒸发器出现结冰现象,造成了压缩机连续启停的不稳定工况;复合式系统运行时,蒸发压力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冷凝器出水温度达到43℃左右,可以满足风机盘管冬季工况的要求,复合式系统的机组平均制热性能系数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土壤复合式地源热泵 供暖 单眼埋管井 蒸发器 冷凝器
下载PDF
增大蒸发器面积对延缓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结霜的实验与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王洋 江辉民 +2 位作者 马最良 姜益强 姚杨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3-87,共5页
实验研究了增大室外蒸发器面积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蒸发温度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可应用空气源热泵地区主要代表性城市气象资料的整理分析,统计计算了未增大蒸发器面积和蒸发器面积增大一倍时,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各地区的结霜时间... 实验研究了增大室外蒸发器面积对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蒸发温度的影响,通过对我国可应用空气源热泵地区主要代表性城市气象资料的整理分析,统计计算了未增大蒸发器面积和蒸发器面积增大一倍时,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在各地区的结霜时间。结果表明,当室外蒸发器面积增大一倍后,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蒸发温度平均提高了约2.5℃;在空气源热泵运行季节内,机组在不同地区的结霜时间减少了5.21%~82.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冷热水机组 蒸发器 结霜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庄兆意 齐杰 +2 位作者 张承虎 吴德珠 孙德兴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6-101,共6页
分析了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中存在的污垢、机组冬夏季切换及其带来的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特殊设计等关键问题,着重从污垢的成分、结垢机理、防垢除垢对策及污水设计参数选择等方面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工作进展。
关键词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 污垢 流动 蒸发器 冷凝器
下载PDF
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壳管式换热器的传热强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正国 石国权 +2 位作者 徐涛 高学农 汪双凤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8,共6页
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中的重要设备,其传热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机组的效率和成本。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是提高冷凝器与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关键。对于管外冷凝传热强化,在Turbo-C管的基础上,将翅片从翅顶到翅根完全割裂,形成断... 冷凝器和蒸发器是压缩式制冷空调机组中的重要设备,其传热系数的高低直接影响机组的效率和成本。采用强化传热技术是提高冷凝器与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关键。对于管外冷凝传热强化,在Turbo-C管的基础上,将翅片从翅顶到翅根完全割裂,形成断裂的三维翅片管,以减少表面张力作用下冷凝液在传热管表面粘滞特性对传热的影响。采用螺旋隔板替代冷凝器和干式蒸发器的弓型隔板,能改善壳程流体的流动与传热性能;针对降膜蒸发器的降膜蒸发区与满液蒸发区的不同特点,应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强化管,以提高蒸发器传热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强化传热 冷凝器 蒸发器 制冷空调机组
下载PDF
增设无再热汽轮机热电联产系统节能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赵世飞 戈志华 +2 位作者 陈浩 孙诗梦 杨勇平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6441-6447,6609,共7页
随着燃煤机组参数的提高,对纯凝机组进行传统抽凝供热改造会由于供需压力不匹配,造成较大的节流损失。针对此问题提出增设无再热汽轮机的热电联产系统,即部分蒸汽由高压缸做功后不进入锅炉再热器,直接进入增设的汽轮机膨胀做功后排汽供... 随着燃煤机组参数的提高,对纯凝机组进行传统抽凝供热改造会由于供需压力不匹配,造成较大的节流损失。针对此问题提出增设无再热汽轮机的热电联产系统,即部分蒸汽由高压缸做功后不进入锅炉再热器,直接进入增设的汽轮机膨胀做功后排汽供热。结合某600MW机组利用EBSILON?Professional对系统进行建模和供热改造计算,并进行综合经济效益节能分析。结果表明:当供热负荷为360MW时,采用传统抽汽供热和新型供热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较纯凝工况分别增加21.0%和25.55%,等价标准煤耗率分别降低4.97g/(k W?h)和13.25g/(k W?h)。新型供热系统展现出较优的节能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联产 抽凝机组 无再热汽轮机 节能研究
下载PDF
地源热泵系统中防冻液的传热能力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曲云霞 方肇洪 +1 位作者 张林华 李安桂 《流体机械》 CSCD 2002年第10期47-50,共4页
计算和分析了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防冻液用于地源热泵时的传热能力 。
关键词 传热能力 地源热泵 防冻液 传热 蒸发器 冷凝器
下载PDF
地源热泵机组压缩机的合理匹配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林华 曲云霞 +1 位作者 方肇洪 李安桂 《流体机械》 CSCD 2003年第7期59-63,共5页
介绍了地源热泵的类型 ,并对地下埋管的地源热泵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 ,对地源热泵机组不能直接根据压缩机名义工况的制冷量或制热量来选配压缩机。对以冷负荷为主的地区 ,应以夏季运行工况作为设计工况来选配压缩机 ;... 介绍了地源热泵的类型 ,并对地下埋管的地源热泵的运行工况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 ,对地源热泵机组不能直接根据压缩机名义工况的制冷量或制热量来选配压缩机。对以冷负荷为主的地区 ,应以夏季运行工况作为设计工况来选配压缩机 ;对以热负荷为主的地区 ,则应以冬季工况为设计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压缩机
下载PDF
水源热泵机组变工况运行的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洋 刘金祥 丁高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24,共4页
通过对水源热泵机组定温差、变工况运行时蒸发器侧和冷凝器侧水温对机组性能影响的分析,得到了机组性能随两侧水温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某厂家的产品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与其他模型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
关键词 水源热泵 变工况 COP 数学模型 蒸发器侧 冷凝器侧 水温
下载PDF
蒸发式冷凝器在余热发电冷却系统中的节能节水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宋印玺 朱冬生 +3 位作者 孙纪远 吴治将 王正东 涂善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7,共4页
概述了余热发电冷却系统和蒸发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蒸发式冷凝器的优点。立式蒸发式冷凝器应用于余热发电冷却系统中,可降低凝结水温度,从而提高热力循环效率,改善发电机组性能。与湿冷系统相比,循环水泵节水达50%以上,节电60%以上。... 概述了余热发电冷却系统和蒸发式冷凝器的工作原理及蒸发式冷凝器的优点。立式蒸发式冷凝器应用于余热发电冷却系统中,可降低凝结水温度,从而提高热力循环效率,改善发电机组性能。与湿冷系统相比,循环水泵节水达50%以上,节电60%以上。分析了蒸发式冷凝器应用于余热发电冷却系统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发电 冷却系统 立式蒸发式冷凝器 循环水泵
下载PDF
双热源型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光辉 刘亚萍 +1 位作者 刘寅 冯士伟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2,83,共5页
设计了以热源型冷凝蒸发器为核心部件的双热源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该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能够同时对中、低温两种热源进行复合利用。搭建了试验台,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高温热泵的额定供热工况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 设计了以热源型冷凝蒸发器为核心部件的双热源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该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能够同时对中、低温两种热源进行复合利用。搭建了试验台,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高温热泵的额定供热工况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热源工况不变时,随着中温热源进口温度、流量的升高,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均呈升高趋势,但与中温热源流量的升高相比,中温热源进口温度的升高对复叠式高温热泵系统性能的改善程度较大,为复叠式高温热泵技术的高效化提供了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源型冷凝蒸发器 双热源 高温热泵 系统性能
下载PDF
基于数据拟合的螺杆热泵机组变工况模型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光勤 卢军 +1 位作者 王亮 陈鹏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86,共5页
建立了反映额定工况下机组COP随负荷率变化的基础性能系数函数。考虑冷凝器进水温度及水量、蒸发器出水温度及水量的变化对机组COP的影响,拟合得到蒸发器、冷凝器的水温和水量修正系数的多项式函数,对基础性能系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机... 建立了反映额定工况下机组COP随负荷率变化的基础性能系数函数。考虑冷凝器进水温度及水量、蒸发器出水温度及水量的变化对机组COP的影响,拟合得到蒸发器、冷凝器的水温和水量修正系数的多项式函数,对基础性能系数进行了修正,建立了机组在变工况时的能效模型。经验证可知,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制冷和制热工况下的误差分别为-7.66%~5.41%和-5.71%~13.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杆热泵机组 基础性能系数 COP 负荷率 变工况 水温 水量
下载PDF
基于土壤温变特性的地源热泵机组选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锐 张旭 +1 位作者 王松庆 高军 《建筑节能》 CAS 2011年第8期25-29,共5页
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地源热泵机组选型以及与地下换热器的匹配性研究还比较少。实际工程中,通常根据热响应测试结果选择机组,但是系统经过长期的运行,土壤温度、地埋管进出口水温都会发生变化,使得实际的运行参数与机组... 目前,地源热泵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地源热泵机组选型以及与地下换热器的匹配性研究还比较少。实际工程中,通常根据热响应测试结果选择机组,但是系统经过长期的运行,土壤温度、地埋管进出口水温都会发生变化,使得实际的运行参数与机组设计参数不匹配,进而影响机组的性能。通过计算机组的蒸发面积、冷凝面积,以及机组效率来分析对机组的影响,并结合工程实例进一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蒸发面积 冷凝面积
下载PDF
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布置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马汀山 程东涛 李永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5-17,21,共4页
根据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不同布置方式,并结合实例分析研究其对双背压凝汽器高、低压差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联布置方式的优点是系统简单、投资小,但易造成双背压凝汽器的高、低压力不能同时达到设计值,甚至无高、低压差值;并联... 根据双背压凝汽器抽真空系统的不同布置方式,并结合实例分析研究其对双背压凝汽器高、低压差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串联布置方式的优点是系统简单、投资小,但易造成双背压凝汽器的高、低压力不能同时达到设计值,甚至无高、低压差值;并联布置方式的系统相互独立,凝汽器压力和传热端差均可达到设计要求。建议新建机组的抽真空系统按照并联布置方式设计,投运机组可考虑优化改造为并联布置方式,以充分发挥双背压凝汽器的技术和经济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组 双背压凝汽器 压力 传热端差 抽空气系统 真空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