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trient characteristics in rhizosphere of pure and mixed plantations of Manchur ian walnut and Dahurian larch 被引量:8
1
作者 陈永亮 韩士杰 史向民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8-20,共4页
A comparison study was mad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 value, orga nic matter content, nutrient element N, P and K contents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pure and mixed plantations of Manchurian walnut and Dahurian larc... A comparison study was made f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 value, orga nic matter content, nutrient element N, P and K contents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pure and mixed plantations of Manchurian walnut and Dahurian larch and in bulk soi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H values of rhizosphere soil for all the plant ations except the pure walnut stand, which was slightly higher,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bulk soils, while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s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f or all the plantations except the mixed plantation, which was slightly lower, we re higher than that in bulk soil. There exists a relative nitrogen accumulation in the rhizosphere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nitrogen accumulates is closely r elated to tree species and mixed pattern. As far as the total P and K contents a re considered, there exists a deficient tendency in rhizosphere in comparison wi th bulk soil. The element N, P and K are all mobilized in the rhizosphere of the pure or mixed plantation, characterized by the higher contents of the available N, P and K in the rhizosphere. The available N content in the rhizosphere of th e larch in mixed plantatio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its pure plantatio n, whereas the available P and K contents in the rhizosphere of walnut in the mi xed plan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its p ure plan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izosphere soil Bulk soil Nutrient mobilization pure and mixed plantations
下载PDF
Pure and Mixed Plantations of <i>Eucalyptus camaldulensis</i>and <i>Cupressus lusitanica</i>: Their Growth Interactions and Effect on Diversity and Density of Undergrowth Woody Plants in Relation to Light 被引量:19
2
作者 Shiferaw Alem Jindrich Pavlis +1 位作者 Josef Urban Jiri Kucera 《Open Journal of Forestry》 2015年第4期375-386,共12页
Published results on the growth interactions of non-nitrogen fixing mixed plantations speci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regeneration of woody plants are scant.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growth interactions of pure and m... Published results on the growth interactions of non-nitrogen fixing mixed plantations speci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regeneration of woody plants are scant.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growth interactions of pure and mixed plantations of Eucalyptus camaldulensis and Cupressus lusitanica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regeneration of woody plants in relation with light. Data on the regenerated woody plants,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tation species and light reaching under the canopies were collected using sample plots (n = 4) with a size of 20 m × 20 m for each plantation typ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E. camaldulensis was suppressing the growth of C. lusitanica while its growth was favored when it was mixed with C. lusitanica (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ure and mixed plantations in their diversity and density of undergrowth woody plants (p > 0.05). Density of plantation trees were found not having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with diversity of species (p = 0.801).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but not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light reached in the understory of the canopies and diversity of species in the plantations (p = 0.027). Overall,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both the pure and the mixed plantations were favoring the recruitment of woody 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VERSITY Growth LIGHT Mixed plantation pure plantation Woody Plants
下载PDF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对针阔人工混交林及其纯林的差异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肖指柔 滕金倩 +3 位作者 秦佳琪 梁泽丽 何江 覃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63,共8页
为了阐明针阔人工混交林及其纯林对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针叶马尾松、阔叶格木人工纯林及二者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依据各林分土壤表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底层(40~60 cm)土壤碳氮比(... 为了阐明针阔人工混交林及其纯林对土壤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以我国南亚热带地区针叶马尾松、阔叶格木人工纯林及二者的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依据各林分土壤表层(0~20 cm)、中层(20~40 cm)和底层(40~60 cm)土壤碳氮比(C/N)、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利用方差分析检验土壤C/N、C/P、N/P在不同林分不同土层间的差异特征,进而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法探究C/N、C/P、N/P与土壤理化性质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在不同林分间的差异依土层而异。土壤C/N在各土层的林分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马尾松-格木混交林土壤表层的C/P显著高于马尾松林(P<0.05),土壤N/P在格木林和混交林表层和底层均显著高于马尾松林。(2)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比变化趋势依林分而异。马尾松林土壤C/N在土壤表层显著高于中层和底层(P<0.05),而其C/P则是土壤中层显著高于表层和底层;马尾松林和混交林的土壤N/P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3)研究区样地林分土壤C/N、C/P与SOC显著正相关(P<0.05),而土壤N/P与TN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表明,在南亚热带地区营建格木林及马尾松-格木混交林对平衡土壤碳氮磷养分的效果优于马尾松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阔人工混交林 人工纯林 生态化学计量比
下载PDF
杉木与浙江楠混交对根系分泌物和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
作者 杨淑雅 王镜如 +2 位作者 朱滢滢 伊力塔 刘美华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68,共10页
【目的】研究杉木与浙江楠混交对根系分泌物和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杉木人工纯林“针改阔”的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为提高杉-阔混交林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在杉木纯林、浙江楠纯林、杉木与浙江楠混交林... 【目的】研究杉木与浙江楠混交对根系分泌物和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结构的影响,为杉木人工纯林“针改阔”的树种选择提供参考,为提高杉-阔混交林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方法】在杉木纯林、浙江楠纯林、杉木与浙江楠混交林中,采集0~20 cm土层样品,分析纯林和混交林土壤中根系分泌物和AMF群落结构差异,阐明混交林根系分泌物对AMF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纯林与混交林土层样品中共检出含量高且具有化感活性的主要分泌物5种:2,4-二叔丁基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油酸甲酯、棕榈酸、硬脂酸,其中油酸甲酯、棕榈酸、硬脂酸含量在不同林分间差异显著。浙江楠纯林根际土壤中含AMF属的OTU数量最多、多样性和相对丰度最高,混交林次之,杉木纯林最低;3种林分土壤AMF优势属均为Glomus属,混交显著降低Glomus占比、提高Gigaspora占比。相关分析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杉木纯林土壤AMF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油酸甲酯对混交林土壤AMF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结论】杉木与浙江楠混交使土壤化感物质含量发生改变,影响土壤微生物结构组成,AMF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杉木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根系分泌物 丛枝菌根真菌 杉木 浙江楠 纯林
下载PDF
茶园间作柑桔杨梅或吊瓜对叶蝉及蜘蛛类群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33
5
作者 叶火香 崔林 +1 位作者 何迅民 韩宝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6019-6026,共8页
为评价茶园间作几种常见经济作物对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主要天敌蜘蛛类群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影响,遂选乌牛早品种纯茶园、乌牛早分别与柑桔、杨梅和吊瓜的间作茶园、以及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茶园,2007年9月上旬—2008年12月下旬,每旬... 为评价茶园间作几种常见经济作物对重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主要天敌蜘蛛类群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影响,遂选乌牛早品种纯茶园、乌牛早分别与柑桔、杨梅和吊瓜的间作茶园、以及安吉白茶与吊瓜间作茶园,2007年9月上旬—2008年12月下旬,每旬1次调查茶丛上、中、下层叶蝉和各种蜘蛛的数量。结果表明:(1)与纯茶园相比,间作茶园叶蝉种群数量和蜘蛛类群个体数量显著地增加,间作茶园蜘蛛种数显著地增加;(2)间作茶园茶丛上、中、下层叶蝉、蜘蛛个体数量分布明显区别于纯茶园茶丛上、中、下层叶蝉、蜘蛛个体数量分布;(3)茶丛上层的嫩梢是制作高档茶的原料,而纯茶园茶丛上层叶蝉虫口百分率为54.16%,间作茶园茶丛上层叶蝉虫口百分率皆减小,并且叶蝉高峰期间蜘蛛的跟随效应增强;(4)间作增加了经济收入并减少了防治次数。认为:(1)间作可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叶蝉种群、蜘蛛类群的数量和空间格局;(2)间作可减轻叶蝉为害造成的产值损失,增强了茶园群落对于叶蝉的自然控制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茶园 间作茶园 吊瓜 杨梅 柑桔 假眼小绿叶蝉 蜘蛛
下载PDF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养分归还与生产力 被引量:24
6
作者 汪思龙 廖利平 马越强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7-352,共6页
通过对野外试验和室内测试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研究了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 杉木纯林养分归还、吸收等生态过程的特征以及生产力结果表明混交促进了养分归还过 程.可提高土壤肥力和系统生产力.15年生混交林技和叶凋落物分别是纯林的... 通过对野外试验和室内测试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研究了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和 杉木纯林养分归还、吸收等生态过程的特征以及生产力结果表明混交促进了养分归还过 程.可提高土壤肥力和系统生产力.15年生混交林技和叶凋落物分别是纯林的2倍和3 倍,其中容易分解的火力楠凋落物占 64%.混交林通过凋落物分解所归还的养分是纯林 的 2~ 3倍.相当年凋落量 65. 9%的混交林根系年死亡量是纯林的 2倍,在整个系统养分 归还中占有很大的份额.混交林土壤全 N、 NH+4-N和有效 K分别比纯林提高 64. 3%。 82. 3 %和 63. 1%.与此同时土壤孔隙组成和水分过程也大为改善.混交林生产力较纯林 提高52.7%.混交林5种大量元素的归还/吸收比率是纯林的2倍,表明混交林养分循环 效率较高,较少的人为维持可以保持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火力楠 混交林 养分归还 生产力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与微生物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4
7
作者 闫德仁 刘永军 +1 位作者 王晶莹 杨茂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6-50,共5页
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营造落叶松纯林易导致地力衰退,并且随林龄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养分状况进一步恶化,地力衰退趋势加剧;但通过间伐抚育或营造针阔混交林则土壤微生物活性能... 通过对土壤微生物和养分含量的测定,探讨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地力衰退问题。营造落叶松纯林易导致地力衰退,并且随林龄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养分状况进一步恶化,地力衰退趋势加剧;但通过间伐抚育或营造针阔混交林则土壤微生物活性能明显提高,养分含量增加,地力恢复。此外,为防止地力衰退,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人工林 土壤肥力 微生物 地力衰退 防治对策
下载PDF
雨雪冰冻灾害干扰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25
8
作者 颜绍馗 张伟东 +3 位作者 刘燕新 傅声雷 李媛良 汪思龙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0,共6页
2008年1月中国南方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对基础设施、生态与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分析雪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在以往定位观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壤动物调查.根据湖南会同林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 2008年1月中国南方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对基础设施、生态与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分析雪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在以往定位观测的基础上,开展了土壤动物调查.根据湖南会同林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和杉木-桤木(Alnus cre-mastogyne)混交林在受到大规模雨雪天气干扰停止40d以后的土壤动物调查数据,并利用2007年同期的监测数据作为灾前正常水平的参照,选择土壤动物群落的2个主要参数(多度和群落组成)作为评价指标,初步评估了土壤动物对于灾害性天气干扰表现的弹性和抗性.结果表明:相对于灾前水平,灾后土壤动物发生了明显变化,微型土壤动物如线虫出现了爆发性增长,在纯林中线虫多度从2007年的12216.9ind·m-2增加到目前的118343.9ind·m-2,在混交林中线虫多度从2007年的25435.9ind·m-2增加到目前的84573.0ind·m-2;大型土壤动物的多度大幅下降,纯林和混交林分别下降27.0%和85.6%;纯林凋落层中型土壤动物多度显著下降,但纯林土壤层及混交林无显著变化.在土壤动物类群多度方面,从大到小的功能群恢复进程由慢到快,表明土壤动物类群多度可以作为评估干扰和其后恢复的一个敏感指标;在群落组成方面,利用群落排序没有检测到群落组成的明显变化,表明群落组成对于雪灾干扰有很高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事件 冰雪 群落 混交林 杉木纯林
下载PDF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衰退趋势 被引量:39
9
作者 阎德仁 王晶莹 杨茂仁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2-66,共5页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衰退趋势*阎德仁王晶莹杨茂仁(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10)TendencyofSoilDegradationinthePureLarchPlantations.YanDeren,Wan... 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衰退趋势*阎德仁王晶莹杨茂仁(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010010)TendencyofSoilDegradationinthePureLarchPlantations.YanDeren,WangJingying,YangMa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人工林 土壤衰退
下载PDF
长白落叶松纯林改造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树力 沈海燕 +1 位作者 孙悦 周延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9年第6期98-103,共6页
以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长白落叶松纯林带状伐后栽植阔叶树种形成的针阔混交林为对象,研究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水曲柳、长白落叶松、长白落叶松—胡桃楸与胡桃楸等5种林带下土壤的物理性质、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 以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长白落叶松纯林带状伐后栽植阔叶树种形成的针阔混交林为对象,研究水曲柳、长白落叶松—水曲柳、长白落叶松、长白落叶松—胡桃楸与胡桃楸等5种林带下土壤的物理性质、养分状况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纯林改造成针阔叶混交林初期,土壤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增加,土壤孔隙度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林带间差异不显著;各林带有机质含量、养分元素全量及速效养分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显著减少,但全K含量变化不明显,阔叶林带及针阔林带土壤养分含量多高于落叶松林带,0-10 cm土层的全N、全P与全K含量最大分别提高13.99%、8.00%与11.23%,水解N、有效P与速效K含量最大分别提高18.84%、12.37%与6.71%;土壤细菌、真菌与放线菌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且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阔叶林带及针阔林带土壤微生物总量均高于落叶松林带,大小顺序为水带〉落-水带〉落-胡带〉胡带〉落带。研究结果可为长白落叶松纯林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落叶松 人工林 土壤性质 纯林 混交林
下载PDF
土壤种子库特征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以福建省三明市杉木人工林为例 被引量:12
11
作者 朱晨曦 刘志刚 +4 位作者 王昌辉 王大洋 郭思 王正宁 刘博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416-4423,共8页
以杉阔混交林和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 取样和室内种子萌发法,研究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 密度 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种子库由24科30属的30种植物组成,纯林由20科24属的24种植物组成,种... 以杉阔混交林和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 取样和室内种子萌发法,研究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 密度 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种子库由24科30属的30种植物组成,纯林由20科24属的24种植物组成,种子密度分别为656.94±89.59粒/m2和486.11±77.66粒/m2,物种组成均以草本植物为主.两林分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主要集中于0~2cm和2~5cm土层,占69.0%~75.2%.乔木种子主要分布于凋落物层中,灌木 草本和藤本植物的种子主要分布于0~2cm土壤层中.混交林和纯林土壤种子库与各自地上植被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40和0.33,整体相似程度较低.总体而言,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林内种源充足,可满足林下植被更新的需求,混交林林下草本植被的更新潜力大于纯林.杉木种源不是其更新障碍的主要因素,林内较厚的凋落物以及林下较弱的光照可能是主要障碍因素,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混交林 纯林 天然更新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同龄纯林自然稀疏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谌红辉 方升佐 +2 位作者 丁贵杰 许基煌 温恒辉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通过对马尾松4~20年生不同密度的人工同龄纯林生长资料的分析表明:第1次树高生长分化高峰期在4~7年生,第2次在11~14年生,幼林郁闭后林木直径分化状态比较稳定。中幼林期抚育间伐主要采伐劣等木,进入近熟林期后除采伐劣等木外,... 通过对马尾松4~20年生不同密度的人工同龄纯林生长资料的分析表明:第1次树高生长分化高峰期在4~7年生,第2次在11~14年生,幼林郁闭后林木直径分化状态比较稳定。中幼林期抚育间伐主要采伐劣等木,进入近熟林期后除采伐劣等木外,还可采伐一部分中等木。间伐施工应以留优去劣为主,适当照顾均匀。总稀疏强度与密度呈正相关性,出现稀疏的时间随密度增大而提前;连年稀疏强度高峰期出现在林分郁闭后的一段时间内。根据总稀疏强度与稀疏时间同密度的关系可确定不同密度林分的间伐强度与时间。利用马尾松人工林观测资料拟合出与立地条件、现存株数密度、林龄三因子相关的自然稀疏模型,从而可推算出不同立地条件的自然稀疏表,为马尾松人工林密度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同龄纯林 自然稀疏 间伐
下载PDF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规律 被引量:49
13
作者 曾德慧 姜凤岐 +1 位作者 范志平 杜晓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5-242,共8页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 林分在自然稀疏过程中 ,与密度相关的死亡是由林木大小的增加引起的。因此 ,很自然地要选择反映林木大小的指标 ,来表示林木株数与林木大小的关系。选取林分总断面积作为林木大小的指标 ,建立了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自然稀疏过程中林分密度与总断面积的相关关系 ,旨在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提供依据。对自然稀疏 -3 / 2法则进行的评述 ,认为尽管没有充分证据表明斜率 -3 / 2存在的精确性 ,但它可以作为一个理想的常数 ,并且考虑到各种现实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人工林 自然稀疏 沙地
下载PDF
湖南3种混交林土壤酶活性的差异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振华 李贵 +3 位作者 陈瑞 吴敏 童琪 童方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湖南3种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榉树及杉木2种纯林为对照,分析林分土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等土壤酶活性,评价不同的混交模式对林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模式下,绝大部分土壤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表层... 以湖南3种混交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榉树及杉木2种纯林为对照,分析林分土壤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蛋白酶、脲酶等土壤酶活性,评价不同的混交模式对林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混交模式下,绝大部分土壤酶活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表层土壤显著性更加明显;所有混交模式中,混交林林分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和纯林酶活性高低程度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在丘陵地营造6杉木2榉树2南酸枣混交林能够较好地提高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混交林 纯林 土壤 酶活性
下载PDF
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的造林保存率及幼林生长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晓果 李隽宜 +4 位作者 朱宏光 温远光 梁宏温 尤业明 严理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对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两种树种(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对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幼林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两种树种(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的造林试验,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林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幼林生长表现及适应机制。【结果】不同树种和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存在一定的差异:纯林中,降香黄檀的平均成活率较高(93%~96%),顶果木的较低(81%~87%);混交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不同治理模式林分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顶果木纯林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1.73cm和1.87m)显著高于降香黄檀纯林(1.26cm和1.33m);混交林中,顶果木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分别是1.81cm和2.07m,高于纯林;降香黄檀的年平均胸径和年平均树高生长量相应为1.15cm和1.39m,胸径稍低于纯林,而树高稍高于纯林。【结论】顶果木和降香黄檀均能适应石漠化生境,顶果木的生长表现优于降香黄檀,混交可以提高林分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造林 顶果木 降香黄檀 纯林 混交林
下载PDF
福建柏与杉木纯林生长过程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岳永杰 于占源 +2 位作者 何宗明 江淼华 杨玉盛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0-13,共4页
在福建三明对临近的、土壤肥力相近的33年生福建柏与杉木人工纯林生长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平均胸径、平均高、林分蓄积量福建柏人工林分别为975株/hm2,21.6cm,21.37m,420.7m3/hm2;而杉木则分别为1117株/hm2,23.3cm,21.89m,... 在福建三明对临近的、土壤肥力相近的33年生福建柏与杉木人工纯林生长特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密度、平均胸径、平均高、林分蓄积量福建柏人工林分别为975株/hm2,21.6cm,21.37m,420.7m3/hm2;而杉木则分别为1117株/hm2,23.3cm,21.89m,488.7m3/hm2.33年生福建柏人工林的生产力低于杉木.福建柏在幼林阶段生长慢,但在成林阶段连年生长量超过杉木.福建柏10年生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杉木,10年生后连年生长量逐渐增加,树高、胸径和材积连年生长量分别在15,18,19年生时超过杉木,33年生时树高、胸径和材积连年生长量分别是杉木的1.20,1.35和1.5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柏 杉木 纯林 生长过程 人工林
下载PDF
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的植物组成及多样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温远光 夏承博 +3 位作者 周晓果 朱宏光 李晓琼 王磊 《广西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168-174,181,共8页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恢复格局和过程。【方法】通过2种树种(顶果木、降香黄檀)、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的造林试验和群落生态调查,研究不同石漠化治... 【目的】了解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恢复格局和过程。【方法】通过2种树种(顶果木、降香黄檀)、3种治理模式(顶果木纯林、降香黄檀纯林、顶果木×降香黄檀混交林)的造林试验和群落生态调查,研究不同石漠化治理模式下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及多样性演变规律。【结果】经过4年的恢复,3种不同治理模式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组成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优势种和共优势种。一些入侵植物如鬼针草、小飞蓬、酢浆草、飞机草、土牛膝、胜红蓟等的数量有所增加,特别是鬼针草,其重要值(10.35~36.32)分别是灌丛(4.44)的2.33~8.18倍。与灌丛(对照)比较,3种不同治理模式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差异,但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2种豆科植物和3种治理模式具有相近的治理效果,但混交林治理模式对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作用相对较优。在岩溶退耕地和灌丛地实施人工造林可以加速植被的恢复和重建,短期内显著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外来植物入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造林 顶果木 降香黄檀 纯林 混交林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城市森林不同林型下土壤基本理化特性及土壤真菌多样性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微微 康颖 +1 位作者 卢宏 王秋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9-94,100,共7页
以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8种人工纯林(胡桃楸、水曲柳、黄檗、白桦、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黑皮油松、红皮云杉)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纯林的土壤酸碱度、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等基本理化性质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各样品的土... 以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8种人工纯林(胡桃楸、水曲柳、黄檗、白桦、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黑皮油松、红皮云杉)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纯林的土壤酸碱度、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等基本理化性质检测的基础上,进行了各样品的土壤真菌宏基因组间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人工纯林的土壤酸碱度、相对含水量和电导率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 H值的变化范围在4.597~7.393,相对含水量为4.11%~10.90%,土壤电导率为953.000~3 443.333μs·cm-1,其中胡桃楸林的土壤p H值和电导率最高,兴安落叶松林相反。土壤真菌宏基因组检测发现9个样品土壤真菌宏基因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9个样品中共检测到8个真菌门、24个纲、63个目、124个科、211个属、362个种。其中真菌门和真菌纲水平的变化最明显,主要涵盖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壶菌门、接合菌门、球囊菌门。另外,在黑皮油松中检测到近年来新发现的子囊菌门古菌根菌纲真菌,在对照样品中检测到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伞型束梗孢菌纲真菌,在胡桃楸和水曲柳样品中检测到球囊菌门真菌,而担子菌门黑粉菌亚门外担菌纲真菌仅在对照和红皮云杉样品中检测到。在真菌门分类水平上,胡桃楸、水曲柳、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样品中以子囊菌门真菌为优势菌种;白桦、黑皮油松、红皮云杉样品以担子菌门真菌为优势菌种。在真菌纲分类水平上,主要以伞菌纲真菌为优势菌种。水曲柳土样样品中发现优势菌种为子囊菌门盘菌亚门下的粪壳菌纲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纯林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ITS序列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鄂中低丘区主要纯林凋落物持水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贾秀红 毕俊亮 +4 位作者 周志翔 刘晓宇 高大雄 郭国志 周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4,共6页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内马尾松、柏木、杉木和麻栎四类人工纯林不同龄组林下的凋落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近熟林凋落物层现存量最大(15.53 t/hm2),麻栎幼龄林凋落物总现存量最小(2.39 t/hm2);麻... 以湖北省京山县太子山林场内马尾松、柏木、杉木和麻栎四类人工纯林不同龄组林下的凋落物和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持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柏木近熟林凋落物层现存量最大(15.53 t/hm2),麻栎幼龄林凋落物总现存量最小(2.39 t/hm2);麻栎林各龄组的凋落物最大持水率均高于其余三类针叶林对应龄组,但是柏木近熟林的最大持水量(29.82 t/hm2)和有效拦蓄量(23.76 t/hm2)均为最大,其次为柏木中龄林、马尾松近熟林和麻栎近熟林,说明柏木中龄林和近熟林凋落物对降水的拦蓄能力最强;麻栎林各龄组0~40 cm土层滞留贮水量和吸持贮水量均高于其余三类纯林;在中龄林、近熟林内,麻栎林土壤贮水能力最强(分别为2 182.4、2 658.2 t/hm2),马尾松林最弱(分别为1 291.8、1 739.8 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纯林 龄组 凋落物 森林土壤 持水能力
下载PDF
人为改造措施对六盘山两种典型林分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文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浩 杨民益 +8 位作者 熊伟 王彦辉 程积民 曹恭祥 刘千 王亚蕊 于澎涛 徐丽宏 左海军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7,157,共6页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同--/b流域选择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和稀植乔木天然灌丛作为调整后的目标林分,并以与此相邻的华北落叶松单层人工纯林和天然灌丛作对照,分析两种现有林分经过调整后对其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文功能的影... 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同--/b流域选择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和稀植乔木天然灌丛作为调整后的目标林分,并以与此相邻的华北落叶松单层人工纯林和天然灌丛作对照,分析两种现有林分经过调整后对其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水文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样地相比,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0~100cm土壤各层次的土壤容重降低5.52%~12.07%,土壤孔隙度提高4.82%~38.45%;而稀植乔木天然灌丛0—60cm剖面的容重降低10.Og%~18.10%,土壤孔隙度提高5.02%~74.33%。(2)稀植乔木天然灌丛的土壤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在0~60cm土层上分别比对照样地提高32.00%,26.31%,23.49%;而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与单层纯林相比,各指标分别提高38.45%,1.22%,0.17%;土壤蓄水性能表现为华北落叶松+灌木复层林(3063t/hm2)〉华北落叶松人工单层纯林(2590t/hm2),稀植乔木天然灌丛(3287t/hm2)〉天然灌丛(2937t/hm2)。(3)除10-20cm土层外,稀植乔木天然灌丛各层的土壤稳渗速率均与对照样地呈显著性差异(P〈O.05);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经过改造后,不同土层的稳渗速率分别提高50.86%,14.90%,6.25%和34%。(4)各种林分类型的土壤稳渗速率与其孔隙度呈极显著地正线性关系(P〈0.01)。以上结果说明,通过采取稀植乔木和单层纯林复层改造等措施可以明显地改善天然灌丛和华北落叶松人工单层纯林的土壤生态水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纯林 天然灌丛 林分改造 土壤物理性质 水文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