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enozoic activities of Yangjiang-Yitongdong Fault: insights from analysis of th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processes in western Zhujiang(Pearl) River Mouth Basin 被引量:10
1
作者 Yuhan Li Rongwei Zhu +2 位作者 Hailing Liu Xuelin Qiu Haibo Hua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87-101,共15页
The Yangjiang-Yitongdong Fault (YJF) is an important NW-trending regional fault, which divides 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ZRMB) into western and eastern segments. In Cenozoic,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 The Yangjiang-Yitongdong Fault (YJF) is an important NW-trending regional fault, which divides the Zhujian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ZRMB) into western and eastern segments. In Cenozoic,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underwent continental rifting, breakup, seafloor spreading and thermal subsidence processes, and the Cenozoic activities of YJF is one part of this series of complex processes. Two long NW-trending multichannel seismic profile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YJF extending from the continental shelf to Continent-Ocean Boundary (COB) were used to study the tectonic and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ZRMB. Using the 2D-Move software and back-stripping method, we constructed the balance cross-section model and calculated the fault activity rate.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ectonic position, tectonic evolution history, featured structure, and stress analysis, we deduced the activity history of the YJF in Cenozoi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JF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egments by the central uplift belt. From 65 Ma to 32 Ma, the YJF was in sinistral motion as a whole, inherited the preexisting sinistral motion of Mesozoic YJF, in which, the southern part of YJF was mainly in extension activity, controll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Yunkai Low Uplift, coupled with slight sinistral motion. From 32 Ma to 23.8 Ma, the sinistral motion in northern part of YJF continued, while the sinistral motion in southern part began to stop or shifted to a slightly dextral motion. After 23.8 Ma, the dextral motion in southern part of YJF continued, while the sinistral motion in northern part of YJF gradually stopped, or shifted to the slightly dextral motion. The shift of the YJF strike-slip direction may be related to the magmatic underplating in continent-ocean transition, southeastern ZRMB.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ectonic activity intensity and rift sedimentary structure, the activities of YJF in Cenozoic played a regulating role in the rift extension process of ZRM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ngjiang-Yitongdong FAULT zhujiang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TECTONIC evolution STRIKE slip movement CENOZOIC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及河网形成演变的数值模拟和地貌动力学分析:距今6000-2500a 被引量:49
2
作者 吴超羽 包芸 +3 位作者 任杰 雷亚平 史合印 何志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4-80,共17页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一个极其复杂的大尺度河口系统,具有独特的河网体系和河口湾.为了探讨距今6 000 a以来珠江三角洲和河网的形成演变,提出一个长周期动力形态模型(PRD-LTMM)并讨论长周期模拟方法的建模和验证思想,重建了距今6 000 a海进...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一个极其复杂的大尺度河口系统,具有独特的河网体系和河口湾.为了探讨距今6 000 a以来珠江三角洲和河网的形成演变,提出一个长周期动力形态模型(PRD-LTMM)并讨论长周期模拟方法的建模和验证思想,重建了距今6 000 a海进盛期的古珠江河口湾的水下地形作为模型的初始边界.在模型中考虑的驱动力和控制因素包括代表潮、河流流量、泥沙输入、海平面变化、沉积物压实率及新构造运动等.分析和计算了三角洲总沉积量、有效堆积空间和沉积速率,用于模型控制和校验.应用必要的模型约减技术,实际模拟了长周期模型.34个14C测年钻孔资料初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一些古文化遗迹证据可以印证模拟结果.地貌动力学分析进一步论证了计算结果的合理性,阐述了模型输出的地学意义.现阶段的研究揭示出海进盛期以来珠江三角洲的时空演进过程具有一些与已有研究成果大不相同的新的特征.提出距今6 000 a以来珠江三角洲等沉积时间线和若干沉积模式.珠江三角洲发育演变及其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其继承性的地质地貌构造所造成的独特的古海湾构造形态及其对河流和海洋动力分布的重塑.珠江河口的“门”及其双向射流动力体系对珠江三角洲和河网主干,特别对口门的形成演变起了控制性的作用,模拟结果还表明,古珠江河口湾中散落的众多基岩岛丘边沿沉积是影响珠江三角洲长期演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形态模型 长周期 演变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沉积环境及演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骥 傅恒 +1 位作者 刘雁婷 汪瑞良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6,163-164,共6页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通过对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的岩心观察描述和岩石薄片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及生物组合,结合地震、测井、录井资料,将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通过对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的岩心观察描述和岩石薄片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及生物组合,结合地震、测井、录井资料,将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海滩相、陆棚相5个沉积相,并进一步划分出9个亚相及若干微相。在此基础上,讨论珠江组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对其沉积环境演化进行分析,认为珠江组碳酸盐岩主要经历了初、早、中、晚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为研究区的储层发育、分布特征研究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东沙隆起 珠江组 沉积相 沉积演化
下载PDF
西、北江三角洲李家沙水道的分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志良 唐洪武 +2 位作者 肖洋 徐锡荣 谢凌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6-70,共5页
在分析李家沙水道近期演变和分流特性的基础上 ,利用实测和试验资料 ,研究了李家沙水道近年来的变化原因 ,并建立了李家沙水道分流量与上游径流流量、分流区河势特征之间的关系式 .研究表明 :近几年顺德水道演变、人类活动加剧和原来特... 在分析李家沙水道近期演变和分流特性的基础上 ,利用实测和试验资料 ,研究了李家沙水道近年来的变化原因 ,并建立了李家沙水道分流量与上游径流流量、分流区河势特征之间的关系式 .研究表明 :近几年顺德水道演变、人类活动加剧和原来特定河势的共同作用 ,使李家沙水道呈现径流量增大、河床冲刷加剧的趋势 ,该趋势与西、北江水系的演变特性是一致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李家沙水道 演变 分流
下载PDF
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恩平凹陷珠江组砂岩孔隙演化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禚喜准 王琪 +3 位作者 李娟 张瑞 杜玉春 赵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0,共5页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的碎屑岩储层中存在早期碳酸盐胶结,为分析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以便为储层预测提供依据,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分析方法,结合岩石物性研究和测井解释结果,分析了该区古近纪珠江组早期...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的碎屑岩储层中存在早期碳酸盐胶结,为分析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的影响,以便为储层预测提供依据,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等分析方法,结合岩石物性研究和测井解释结果,分析了该区古近纪珠江组早期碳酸盐胶结砂岩的孔喉特征,发现基底式胶结的钙质砂岩,表现为"悬浮砂"结构,主要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而孔隙式胶结的钙质砂岩,其渗透率一般超过100mD,平均孔喉半径大于15μm,为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在分析珠江组主要成岩作用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早期碳酸盐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的影响,发现由于碳酸盐含量的不同,其影响具有双重性:①基底式胶结的钙质砂岩一般坚硬致密,难以被溶蚀改造,孔喉不发育;②孔隙式胶结利于原生孔隙保存和次生孔隙形成,其胶结的钙质砂岩在后期酸性流体溶蚀作用下可以产生特大溶孔,形成高孔、高渗储层。结论认为:该区早期碳酸盐胶结的海相砂岩,抗压实能力较强,在酸性流体作用下具备形成优质储层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平凹陷 古近纪珠江期 早期碳酸盐胶结 砂岩 孔隙演化 优质储集层 孔隙式胶结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SX97孔7000a B.P.以来石英矿物含量反映的气候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厚云 郭国章 余素华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5,共5页
珠江口北岸 SX97孔的石英矿物含毫变化与该孔孢粉数据及华南沿海其它地质地貌资料 所揭示的古气候占环境演化能很好对应?古气候古环境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植被发育?风化强度 和侵蚀能力及河口沉积区的进退,对河口沉积物中石英矿物含量有很... 珠江口北岸 SX97孔的石英矿物含毫变化与该孔孢粉数据及华南沿海其它地质地貌资料 所揭示的古气候占环境演化能很好对应?古气候古环境通过控制物源区的植被发育?风化强度 和侵蚀能力及河口沉积区的进退,对河口沉积物中石英矿物含量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在华南沿 海地区,河口沉积物中的石英矿物含量可能是指爪气候环境演化的一个方便和实用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石英矿物 气候环境演化 气候变化 孢粉 古环境
下载PDF
珠江河口特征认知的发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焕庭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1,共21页
人们对珠江河口的认知发生过几次飞跃。第一次认知飞跃,柯维廉(W.Olivecrona)1915年首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的概念;第二次认知飞跃,吴尚时1937年证明海水曾深入广州形成珠江河口湾并发育三角洲,1941和1947年先后著文肯定了珠江三角洲的存... 人们对珠江河口的认知发生过几次飞跃。第一次认知飞跃,柯维廉(W.Olivecrona)1915年首次提出了珠江三角洲的概念;第二次认知飞跃,吴尚时1937年证明海水曾深入广州形成珠江河口湾并发育三角洲,1941和1947年先后著文肯定了珠江三角洲的存在,并确定了其主体范围;第三次认知飞跃,曾昭璇1980年提出了冲缺三角洲的概念,1997年提出了串珠状冲缺三角洲发育模式,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位置;第四次认知飞跃,赵焕庭1982年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叠置晚更新世晚期老三角洲与全新世中期现代三角洲,新资料显示还存在晚更新世中期三角洲;第五次认知飞跃,赵焕庭等于1973-1982年间运用西蒙斯优势流概念和河口盐水楔理论研究了口门和河口湾滩槽地形的发育演变;第六次认知飞跃,吴超羽等于2006年创造性应用自己研发的长周期机理模型和沉积学、地貌动力学等多学科互证,量化再现了珠江三角洲6~2.5ka BP"镶嵌式"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河口演变 珠江三角洲形成发展 认知飞跃
下载PDF
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研究辨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超羽 韦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6,共26页
现代珠江三角洲经历了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的形成演变,富有区域特色。本文提出百余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可归纳为4种范式:历史描述、实地考察−学术推理、器测−学科理论和“动力−沉积−地貌”跨尺度范式,各以范例说明。基于笔者及其团队研究... 现代珠江三角洲经历了从溺谷湾到三角洲的形成演变,富有区域特色。本文提出百余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可归纳为4种范式:历史描述、实地考察−学术推理、器测−学科理论和“动力−沉积−地貌”跨尺度范式,各以范例说明。基于笔者及其团队研究,对现有文献关于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若干重要观点提出不同意见并从多视角作必要辨析,包括:海侵盛期以来千年尺度三角洲岸线位置变化,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演变的模式和三角洲干流河段形成过程与机理。最后对三角洲研究中的多学科、跨尺度和时空量化做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溺谷湾 范式 三角洲 子三角洲 沉积体 演变模式 多学科 跨尺度 时空量化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对比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谢辉 周蒂 +2 位作者 石红才 李元平 孔德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8-61,共14页
南海北部陆缘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历史,但是其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在东段和西段的差异及其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本文分别在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深水区选择了数口构造地理位置相似的井通过精细地层回剥分析,重建了两沉积盆地的... 南海北部陆缘记录了南海形成演化的历史,但是其新生代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在东段和西段的差异及其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本文分别在珠江口盆地和琼东南盆地的深水区选择了数口构造地理位置相似的井通过精细地层回剥分析,重建了两沉积盆地的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两沉积盆地在裂陷期的沉积和沉降特征基本相似,但是两者在裂后期的构造沉积演化特征差异明显。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沉积和沉降速率都表现为幕式变化特征,其中沉积速率表现为“两快三慢”的特征而沉降速率表现为“两快一慢”的特征。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沉积速率表现为“地堑式”变化特征,但是沉降速率表现为“台阶式”上升的变化特征。琼东南盆地“台阶式”上升的沉降速率推测主要是受到海南地幔柱伴随红河断裂的右旋走滑而向西北漂移的影响,这也与南海西北部的岩浆活动以及周围盆地的沉降特征吻合。红河断裂在2.1 Ma BP的右旋走滑控制了琼东南盆地1.8 Ma BP以来的快速沉积和加速沉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琼东南盆地 深水区 构造演化 沉积演化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晚渐新世--早中新世重力流沉积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5
10
作者 邢作昌 张忠涛 +3 位作者 林畅松 张博 洪方浩 宫越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3-1156,共14页
针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内重力流沉积特征不清楚的问题,在大量高精度地震及少量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震相组合分析,对荔湾凹陷珠海组—珠江组底部重力流体系的沉积类型、时空演化及控制因素进行归纳。根据地震相组合的差异,认为研究... 针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内重力流沉积特征不清楚的问题,在大量高精度地震及少量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震相组合分析,对荔湾凹陷珠海组—珠江组底部重力流体系的沉积类型、时空演化及控制因素进行归纳。根据地震相组合的差异,认为研究区存在前三角洲浊积扇、块体搬运沉积、水道化斜坡扇、盆底扇4种重力流沉积类型:前三角洲浊积扇为与陆架边缘三角洲同期形成的较小规模浊积扇体(裙),富砂可能性大;块体搬运沉积以头部具有断坡崖和多条小型滑脱断裂、内部显示滑移和挤压等变形构造、整体向东南移动为特征;水道化斜坡扇头部发育多条小型水道,沉积相由浊积水道、堤岸复合体等微相构成;盆底扇以双向下超丘形强振幅连续中频地震相为识别标志,可识别出下切谷、水道充填、前缘决口扇、席状朵叶体等微相。推测构造、气候、海平面变化及沉积物供给的耦合作用造就了研究区内的重力流沉积,在基准面旋回变化的不同阶段发育不同类型的重力流沉积。该研究成果可为盆地超深水区重力流沉积规律的总结和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流体系 沉积类型 沉积演化 珠江组 珠海组 荔湾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HA地区古近系文昌组沉积特征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清波 舒誉 +3 位作者 朱筱敏 陈兆明 董小云 林秋金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8-567,共10页
综合岩心、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珠江口盆地HA古近系文昌组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古近系文昌组可以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SQ1、 SQ2、 SQ3和SQ4。其中SQ1主要分布在南部,SQ2和SQ... 综合岩心、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对珠江口盆地HA古近系文昌组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A古近系文昌组可以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自下而上分别为SQ1、 SQ2、 SQ3和SQ4。其中SQ1主要分布在南部,SQ2和SQ3全区分布,SQ4由于南部构造抬升遭受剥蚀,主要分布在北部H4地区。HA文昌组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近岸水下扇相及滩坝相。文四段时期,惠州凹陷开始裂陷,物源供给较少,靠近XJ30断裂和HZ26断裂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沉积,HA转换带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文三段发育时期,盆地快速断陷,水体加深。HA转换带以大规模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为特征,靠近XJ30断裂和HZ26断裂发育扇三角洲沉积,规模相对较小,受波浪不断淘洗,惠州H4地区发育滩坝沉积;文二段发育时期,南部断裂活动进一步加强,处于强烈活动状态,湖平面继续上升,HA转换带辫状河三角洲规模变小,陡坡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连片发育,规模变大;文昌组文一段时期断裂活动减弱,湖水变浅,物源供应充足,靠近HZ26断裂发育大套扇三角洲,靠近XJ30断裂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但后期构造抬升遭受剥蚀,残留的地层厚度较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古近系 文昌组 层序格架 沉积特征 沉积演化
下载PDF
珠江河口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方神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6,共4页
近年来珠江磨刀门水道盐水入侵呈逐渐加剧趋势。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分别对影响咸潮上溯的拦门沙、上游径流及河道水深演变特性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找出盐水入侵加剧的原因。通过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演变特性与磨刀门水道盐水... 近年来珠江磨刀门水道盐水入侵呈逐渐加剧趋势。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资料,分别对影响咸潮上溯的拦门沙、上游径流及河道水深演变特性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便找出盐水入侵加剧的原因。通过探讨主要影响因素演变特性与磨刀门水道盐水入侵趋势加剧的相互作用关系,认为磨刀门口门拦门沙的蚀退以及口门向河-波型转化是盐水上溯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径流量的变化是否是主要原因尚存在一定的争论,磨刀门水道下切导致盐水上溯加剧和蓄盐能力增强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但仍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科学论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门沙 径流 河道演变 盐水入侵 成因分析 磨刀门水道 珠江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中北部中新统珠江组浪控三角洲沉积时空演化模拟
13
作者 杨慧玲 张青青 +4 位作者 衡立群 王健 刘太勋 刘建良 刘可禹 《海相油气地质》 2024年第3期291-302,共12页
基于沉积背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微相展布分析,应用沉积正演模拟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开展沉积作用和沉积过程的三维时空演化模拟,定量恢复了珠江口盆地中北部中新统珠江组浪控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探讨了沉... 基于沉积背景、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微相展布分析,应用沉积正演模拟方法,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开展沉积作用和沉积过程的三维时空演化模拟,定量恢复了珠江口盆地中北部中新统珠江组浪控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探讨了沉积环境与波浪参数对砂体展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珠江组沉积期的沉积微相随基准面的变化呈规律性演化,滨线呈现先向陆迁移、再向海迁移的趋势。(2)珠江组沉积期的波浪作用较强,波浪角度为近南东方向,波浪作用对三角洲砂体展布具有明显影响。随着波浪高度增加,波浪阻碍三角洲河口细粒沉积物堆积的作用增大,并将其搬运至深水区,泥质沉积物趋向沉积于波基面以下区域,波基面以上区域砂质碎屑含量较高。波浪作用入射角度发生倾斜,会导致三角洲在演化过程中产生不对称的沉积和形态。(3)有利储层砂体主要发育于滨岸线附近。沉积正演模拟为定量恢复沉积演化过程提供更为直观的方法,且在确定浪控三角洲潜在形态方面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控三角洲 沉积演化 正演模拟 珠江组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