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山脉地貌特征、地壳组成与地质演化 被引量:224
1
作者 李锦轶 王克卓 +4 位作者 李亚萍 孙桂华 褚春华 李丽群 朱志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5-909,共15页
天山位于亚洲中部,东西向延伸,由中亚诸国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山系与其间的大型盆地,中国境内北西、北东走向的山系与其间长轴近东西走向的盆地和蒙古西南部的低山戈壁等组成,东西延长近4000km,南北宽逾150km。天山山脉与两侧的盆地多以逆... 天山位于亚洲中部,东西向延伸,由中亚诸国向南西凸出的弧形山系与其间的大型盆地,中国境内北西、北东走向的山系与其间长轴近东西走向的盆地和蒙古西南部的低山戈壁等组成,东西延长近4000km,南北宽逾150km。天山山脉与两侧的盆地多以逆冲断层为界,盆地的基底下插于天山山脉之下。天山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主要由前震旦纪古陆碎块、古生代陆缘岩系和洋岩石圈残片等组成。从构造方面看,该山脉及毗邻地区的地壳可以划分为15个单元。大致以东经90°线为界,以西地区南侧的南天山碰撞带为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北侧的古陆碎块和其间的碰撞带呈北西走向斜列展布,构成巨型帚状构造;以东地区为相间排列的近东西走向的古活动陆缘或岛弧及其间的碰撞带。天山山脉形成于古生代晚期古洋盆关闭以后,现今山脉的地貌特征则是新生代晚期地壳变动的产物。天山山脉形成以后的地质演化可以划分为石炭纪末至二叠纪初同碰撞—后碰撞构造岩浆活动阶段、二叠纪早—中期幔源岩浆活动与壳幔相互作用阶段和二叠纪晚期以来的陆内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脉 地貌特征 地壳构造分区 地质演化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古构造演化与变形特征 被引量:61
2
作者 李本亮 管树巍 +5 位作者 李传新 邬光辉 杨海军 韩剑发 罗春树 苗继军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1-530,共10页
通过区域地质和构造地震精细研究,提出了塔里木南缘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控制塔南—塔中从伸展到挤压盆地演化:寒武纪—早奥陶世板缘拉张控制了塔中北斜坡断陷构造;中奥陶世北昆仑洋盆关闭后塔中前缘隆起;晚奥陶世—晚泥盆世塔中前陆冲断与... 通过区域地质和构造地震精细研究,提出了塔里木南缘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控制塔南—塔中从伸展到挤压盆地演化:寒武纪—早奥陶世板缘拉张控制了塔中北斜坡断陷构造;中奥陶世北昆仑洋盆关闭后塔中前缘隆起;晚奥陶世—晚泥盆世塔中前陆冲断与走滑构造变形。晚奥陶世塔南前陆冲断构造由东南向西北方向传播,形成塘北—塔中南—塔中5号断裂带等弧形断裂体系和塔中低凸起中西段与Ⅰ号断裂带小角度斜交的走滑断裂体系。冲断构造位移的传播受控于两个滑脱层:其一是沿寒武系内部膏盐岩的滑脱,形成弧形冲断构造,终止于塔中南缘断裂带;另一个是沿中地壳韧性变形带的滑脱,形成塔中1号断裂带东端的弧形构造带。塔中1号断裂带东段的构造变形方式主要为向北传播水平位移的断层传播褶皱和向南反向冲断的楔形构造。塔中低凸起的中西段右行走滑构造导致了向东收敛的扫帚状走滑断裂体系的形成,剖面发育花状构造。塔中低凸起的古构造演化与变形特征、构造变形样式、构造变形成因和断裂体系,是克拉通盆地内部叠合盆地深层的主要构造地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低凸起 构造演化 构造变形特征 构造成因 构造断裂体系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龙门山中段前山带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演化 被引量:14
3
作者 郭兵 刘树根 +3 位作者 刘顺 李智武 孙玮 田小彬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4期59-64,共6页
论述了龙门山中段前山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并讨论了龙门山中段地质演化过程。研究认为:龙门山中段前山带主要由北川—映秀断裂、安县—都江堰断裂2条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大断裂和两者之间的彭灌推覆体组成。其中,北川—映秀断裂早期以弱... 论述了龙门山中段前山带的基本构造特征,并讨论了龙门山中段地质演化过程。研究认为:龙门山中段前山带主要由北川—映秀断裂、安县—都江堰断裂2条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大断裂和两者之间的彭灌推覆体组成。其中,北川—映秀断裂早期以弱韧性逆冲为主,晚期发育浅部的脆性变形,而安县—都江堰断裂为简单的脆性变形,推覆体内部发育大量与推覆作用有关的逆冲断片,总体上呈叠瓦状分布,由北西向南东推覆。该区地质演化特征:震旦纪—中三叠世为稳定大陆边缘环境,晚三叠世早期过渡为陆相碎屑岩沉积阶段,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三段沉积末,与逆冲推覆构造相伴生的前陆盆地出现,后期逆冲推覆活动进一步发展,新生代时期整体抬升,大规模逆冲推覆,形成现今的复杂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山带 构造特征 地质演化 龙门山中段
下载PDF
黑龙江北部孙吴—嘉荫盆地构造特征、演化及石油地质条件 被引量:8
4
作者 杨建国 吴河勇 +2 位作者 王洪伟 林东成 姜丽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9-691,共13页
重力解释孙吴—嘉荫盆地基底埋深一般在0.1~2.5 km,基底形态具有北东走向的"三断两隆"的构造特征,自西向东称孙吴断陷、茅栏河隆起、沾河断陷、富饶隆起和嘉荫断陷。地震解释基底深度一般在0.1~6.3 km,并据之进一步划分了... 重力解释孙吴—嘉荫盆地基底埋深一般在0.1~2.5 km,基底形态具有北东走向的"三断两隆"的构造特征,自西向东称孙吴断陷、茅栏河隆起、沾河断陷、富饶隆起和嘉荫断陷。地震解释基底深度一般在0.1~6.3 km,并据之进一步划分了断陷的次级构造单元。孙吴—嘉荫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南部的松辽盆地颇为相似,大致经历了前裂陷、断陷、坳陷和萎缩4个阶段。下白垩统淘淇河组、上白垩统永安村组和太平林场组埋藏较深,厚度较大,烃源岩达到成熟阶段,储层发育,物性较好,为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对沾河断陷和嘉荫断陷油气勘探有利区做了进一步预测,确定乌拉嘎凹陷是嘉荫断陷最有利的勘探区,确定沾河向斜是沾河断陷最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次级单元 盆地演化 石油地质条件 孙吴-嘉荫盆地 黑龙江北部
下载PDF
石钱滩凹陷地质结构及构造演化
5
作者 于洪洲 张关龙 +3 位作者 王越 肖雄飞 汪誉新 薛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61-62,共2页
准噶尔盆地石钱滩凹陷大井1石炭系巴山组发育天然气藏(胡自龙等,2019),钱1井二叠系平地泉组发育致密油藏(王越等,2021),整体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前人针对石钱滩凹陷开展了古生物、古气候以及沉积体系方面的研究,而关于凹陷地质结构以... 准噶尔盆地石钱滩凹陷大井1石炭系巴山组发育天然气藏(胡自龙等,2019),钱1井二叠系平地泉组发育致密油藏(王越等,2021),整体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前人针对石钱滩凹陷开展了古生物、古气候以及沉积体系方面的研究,而关于凹陷地质结构以及构造演化规律的研究较少,导致关键成藏要素以及油气有利聚集区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钱滩凹陷 地质结构 构造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库鲁克塔格赛马山古元古代兴地塔格群变质变形作用特征及构造演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伟 常玲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6,共6页
库鲁克塔格赛马山古元古代兴地塔格群经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改造,其原岩位于沉积环境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的浅海相陆源碎屑-碳酸盐岩沉积中.后期经三期叠加变质和四期变形,变质和变形强度具由弱到强再到弱的总趋势,且两者变化在时空上基... 库鲁克塔格赛马山古元古代兴地塔格群经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改造,其原岩位于沉积环境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的浅海相陆源碎屑-碳酸盐岩沉积中.后期经三期叠加变质和四期变形,变质和变形强度具由弱到强再到弱的总趋势,且两者变化在时空上基本吻合.通过对该群变质变形作用特征及构造演化研究,初步建立了兴地塔格群构造演化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库鲁克塔格 兴地塔格群 地质特征 变质变形作用特征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蔚县煤田地质构造的演化及特征
7
作者 王士德 胡胜军 王彦琪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5期500-514,共15页
燕山西段有许多中生代煤盆地。对这些煤盆地质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侏罗系煤系地层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寻找新的煤田,而且对了解燕山西段地质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区内构造层的划分和其演化特征的分... 燕山西段有许多中生代煤盆地。对这些煤盆地质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侏罗系煤系地层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寻找新的煤田,而且对了解燕山西段地质构造演化和构造特征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区内构造层的划分和其演化特征的分析,区内地质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太古代地槽发展阶段;2)元古代—古生代为地台盖层发展阶段;3)中生代—新生代为断块构造阶段。为了分析区内构造演化特征,我们还根据矿区内均匀分布的200多个钻孔资料,采用了多项式趋势分析的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了趋势分析,拟合出1—4次多项系数。结果证明常规构造分析和数学地质分析完全吻合。矿区内地质构造特征可归为三点:(1)矿区地质构造为一复向斜。该复向斜受太古代古侵蚀面的古地理控制并经过后期构造旋回发育而成。(2)燕山运动把矿区改造成断陷盆地。喜山运动使断陷盆地继续发展。(3)中生代中晚期的辉绿岩侵入和侧向挤压,在矿区内产生一些规模较小的褶皱和断层。同时,我们还讨论了燕山西段侏罗系煤田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煤田中聚煤中心和富煤带的分布规律,和各煤田地质构造的后期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地质构造 演化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