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九龙江支流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
1
作者
刘杰
方宏达
+5 位作者
李剑捷
刘婉欣
何俊铭
林佳慧
蓝伟斌
郭沛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0-1802,共13页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NH_(4)^(+)-N的去除率平均值为88.03%,显著高于对其他形态氮的去除率(P<0.05),具有最好的去除效应;对水体中总氮(TN)和可溶性总氮(DTN)的去除效应明显,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73.35%和77.67%。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对NH_(4)^(+)-N有一定的去除效应,出水NH_(4)^(+)-N浓度为7.72 mg·L^(-1)。生态塘1对NH_(4)^(+)-N去除效应最好且具有稳定性,去除率为63.55%,出水NH_(4)^(+)-N浓度为2.19 mg·L^(-1)。生态塘2处理后NO_(3)^(-)-N、NO_(2)^(-)-N和NH_(4)^(+)-N的出水浓度分别降至0.99、0.73 mg·L^(-1)和0.58 mg·L^(-1)。生态塘3对NO_(3)^(-)-N的去除效应最好,NO_(3)^(-)-N出水浓度为0.64 mg·L^(-1)。在各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处理单元中,水体氮以可溶性无机氮(DIN)为主要存在形式。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生态塘1、生态塘3中的NH_(4)^(+)-N在DIN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2.51%、37.02%、37.88%。生态塘2中NO_(3)^(-)-N在DIN中占比最高,为45.23%。各异位生态组合修复处理单元出水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浊度)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悬浮污泥滤沉技术、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沉水植物直接吸收及植物增效作用实现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其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
不同形态氮
去除效应
环境因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净化修复研究
被引量:
25
2
作者
金承翔
孙建军
+1 位作者
黄民生
徐亚同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将曝气充氧技术、微生物净水技术、植物净化技术及生物促生技术进行组合并用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的CODCr净化率可达80%左右,对BOD5和NH3N可达90%以上。微生物和浮游藻类...
将曝气充氧技术、微生物净水技术、植物净化技术及生物促生技术进行组合并用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的CODCr净化率可达80%左右,对BOD5和NH3N可达90%以上。微生物和浮游藻类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组合生物技术能够实现黑臭水体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污染治理
生态修复
组合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
水体净化
黑臭
组合
水体污染治理
水体生态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九龙江支流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
1
作者
刘杰
方宏达
李剑捷
刘婉欣
何俊铭
林佳慧
蓝伟斌
郭沛涌
机构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集美大学港口与海岸工程学院
中科同恒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90-1802,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777021)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J01018)
厦门市高校科研院所产学研项目(3502Z20193051)。
文摘
为探讨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对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及去除机理,分析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水体氮形态百分含量影响及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文以实际工程九龙江支流浦林溪段污染水体异位生态组合修复系统为依托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NH_(4)^(+)-N的去除率平均值为88.03%,显著高于对其他形态氮的去除率(P<0.05),具有最好的去除效应;对水体中总氮(TN)和可溶性总氮(DTN)的去除效应明显,去除率平均值分别为73.35%和77.67%。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对NH_(4)^(+)-N有一定的去除效应,出水NH_(4)^(+)-N浓度为7.72 mg·L^(-1)。生态塘1对NH_(4)^(+)-N去除效应最好且具有稳定性,去除率为63.55%,出水NH_(4)^(+)-N浓度为2.19 mg·L^(-1)。生态塘2处理后NO_(3)^(-)-N、NO_(2)^(-)-N和NH_(4)^(+)-N的出水浓度分别降至0.99、0.73 mg·L^(-1)和0.58 mg·L^(-1)。生态塘3对NO_(3)^(-)-N的去除效应最好,NO_(3)^(-)-N出水浓度为0.64 mg·L^(-1)。在各异位生态修复技术处理单元中,水体氮以可溶性无机氮(DIN)为主要存在形式。泥膜共生高效混凝净水系统、生态塘1、生态塘3中的NH_(4)^(+)-N在DIN中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62.51%、37.02%、37.88%。生态塘2中NO_(3)^(-)-N在DIN中占比最高,为45.23%。各异位生态组合修复处理单元出水不同氮形态与环境因子(溶解氧、温度、pH和浊度)之间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主要通过悬浮污泥滤沉技术、微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沉水植物直接吸收及植物增效作用实现对不同形态氮的去除,其对污染水体修复效果良好。
关键词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
不同形态氮
去除效应
环境因子
Keywords
ex-situ ecological combined remediation technology
different forms of nitrogen
removal effect
environmental factor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净化修复研究
被引量:
25
2
作者
金承翔
孙建军
黄民生
徐亚同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1-4,共4页
基金
国家863(编号:2002AA60101206
2003AA601012002)
上海市生态重点学科(编号:4119500417)联合资助研究项目
文摘
将曝气充氧技术、微生物净水技术、植物净化技术及生物促生技术进行组合并用于上海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的CODCr净化率可达80%左右,对BOD5和NH3N可达90%以上。微生物和浮游藻类的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组合生物技术能够实现黑臭水体生态系统的快速恢复。
关键词
黑臭水体
污染治理
生态修复
组合生物技术
生物技术
水体净化
黑臭
组合
水体污染治理
水体生态系统
Keywords
black-colored and odorous water body putting pollution under control
ecological
remediation
combined
bio-
technolog
ies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81 [生物学—生物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异位生态组合修复技术对九龙江支流水体不同形态氮的去除效应
刘杰
方宏达
李剑捷
刘婉欣
何俊铭
林佳慧
蓝伟斌
郭沛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组合生物技术对黑臭水体净化修复研究
金承翔
孙建军
黄民生
徐亚同
《净水技术》
CAS
2005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