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n Liangshan
1
作者 Gaga M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9年第6期27-30,共4页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s a human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very rich connotation.Its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motive is complex.It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religion,culture and custom of Yi ...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s a human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very rich connotation.Its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motive is complex.It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religion,culture and custom of Yi ethnic group under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TATTOO Cultural CONNOTATION
下载PDF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重构
2
作者 苏德 马圆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3,共9页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 智能时代,民族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场域是以智能技术为基础,在师生之间形成的一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为目的的客观关系网络。其中,教育技术是基础,扩展教育空间并提升教育主体能力;教育主体是关键,通过技术和教育空间实践教育目标;教育空间是载体,通过教育技术的嵌入支持教育主体发展。然而,当前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场域重构面临学校教育空间去教育化现象、技术生态系统发展受限、教育主体技术素养与自觉传承意识薄弱等问题,需通过加强技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师生自觉传承的责任意识、优化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空间建设等途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校教育场域
下载PDF
新时期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3
作者 李侃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1-94,共4页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祖先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充满民族精神特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内地西藏班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广大内地西藏班藏族大学...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祖先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充满民族精神特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其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内地西藏班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广大内地西藏班藏族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维护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充分考虑内地西藏班藏族大学生的特殊需要的基础上,开设内地西藏班的院校应通过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发挥新媒体的辐射作用、积极营造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等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大学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载PDF
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
4
作者 巫达 徐天雨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121,共8页
彝族他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华坪县,是历史文献中“白蛮”的后裔。在族源传说故事中,他留人认为他们与周边的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和彝族诺苏人是从兄弟姊妹一家人中分衍而来。宗支节是他留人祭祖的节日,早期仅用于... 彝族他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华坪县,是历史文献中“白蛮”的后裔。在族源传说故事中,他留人认为他们与周边的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和彝族诺苏人是从兄弟姊妹一家人中分衍而来。宗支节是他留人祭祖的节日,早期仅用于各姓祭祀各自的先祖,外人不得参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留人开始利用宗支节祭祀“三百六十户伍”汉人祖先,这一唤醒对“汉人祖先”的记忆过程体现了早期迁徙到云南的汉族人和彝族他留人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心性与历史事实。他留人从“多族共祖”到“彝汉共祖”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是一种对自身起源问题的“再创造”。这使族群的边界得以从历史记忆的维度被消解,而代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血脉联结和家园共享,体现出他留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是唤醒他留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彝族他留人的个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教学和宣传提供了宝贵素材和民族志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他留人 记忆建构 文化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认同
下载PDF
彝寨地权习惯法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探析——基于滇中北部地区武定县S村的考察
5
作者 徐建平 杜心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中,其传统的土地权利习惯规则历经发展与变迁,仍然保留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习惯。通过总结这些土地使用的习惯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功能,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习惯法 民族文化 彝族
下载PDF
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侗族传统民居
6
作者 程娟 《凯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侗族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环境意象、精神空间等历史文化特色。因为缺乏文字记载和图纸记录,聚落民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的主体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重新审视侗寨传统民居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侗族主要居住在我国西南地区,具有独特自然景观、环境意象、精神空间等历史文化特色。因为缺乏文字记载和图纸记录,聚落民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生活的主体一直是研究的难点。本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重新审视侗寨传统民居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内涵,有助于我们了解建筑和村落的形式起源,追溯建筑语言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文化人类学 传统村落 民居
下载PDF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
7
作者 李际 张开源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7期38-40,共3页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艺术和传统服饰非遗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其传统服饰非遗文化、研究其传统服饰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对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东北少数民族 传统服饰 非遗文化 传承与保护
下载PDF
传承与分化:湘南与粤北瑶族村寨居住文化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传标 肖大威 陶金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2,共6页
从村寨选址、布局形态、建筑功能、装饰符号、建筑材料及民俗文化等方面对族源相同、地域相连的湘南平地瑶与粤北高山瑶传统村寨开展对比研究。传承方面,两地瑶寨共同坚守着信奉盘王始祖、火塘神圣性、实行瑶老制组织的传统。在分化方面... 从村寨选址、布局形态、建筑功能、装饰符号、建筑材料及民俗文化等方面对族源相同、地域相连的湘南平地瑶与粤北高山瑶传统村寨开展对比研究。传承方面,两地瑶寨共同坚守着信奉盘王始祖、火塘神圣性、实行瑶老制组织的传统。在分化方面,湘南平地瑶村寨形成了围合式民居、开敞式村落、多元民族信仰的小家庭式居住文化;粤北高山瑶则为开敞式民居、封闭式村落、单一瑶族信仰的大族群居住文化。文章认为相同的族源、相近的迁移历史、相似的社会结构是两地瑶族居住文化传承的基础;历史上招抚政策、与汉族的经贸交往、社会融合的差异是两地居住文化分异的主要因素。湘南瑶族被招安下山后,在政策的支持下与汉族在商贸经济、农业技术、社会生活方面不断交融;而粤北瑶族依然定居在高山密林中,封闭隔绝,民族特色不断强化。研究指出传承与分化是瑶族适应不同地域环境、保持自身特色、整合其他文化进行文化生态适应性的综合结果,其中民族信仰、习俗禁忌、社会组织等内在文化传统传承性强,民居形制、村落格局等物质形态的分化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 传统村落 居住文化 分化 整合
下载PDF
基于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的彝族羊角纹样研究
9
作者 郑崇辛 王群山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4,共7页
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纹样符号”属性。本文在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采取相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彝族羊角纹样形状的历史演变、归纳其组织结构特征、总结色彩运用规律,进而探究彝族羊角纹样发... 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纹样符号”属性。本文在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采取相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彝族羊角纹样形状的历史演变、归纳其组织结构特征、总结色彩运用规律,进而探究彝族羊角纹样发展成因及文化脉络。研究发现:彝族羊角纹样具有形状上均衡协调、结构适势而为和色彩对立统一的外在能指特征;其所指层面则表明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财富和吉祥的象征,不仅承载彝族羊图腾崇拜的民风民俗,还蕴含了深层次的万物雌雄观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羊角纹样 索绪尔符号学 形状 结构 色彩 文化
下载PDF
达斡尔族传统纹样在娃衣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胜英 范铁明 《西部皮革》 2024年第4期94-96,共3页
达斡尔族是黑龙江“三少”民族之一,该民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其文化传承和保护陷入困境。达斡尔族传统服饰纹样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演变,其设计大都来源于大自然,体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对自然、天地、动植物等的崇拜和... 达斡尔族是黑龙江“三少”民族之一,该民族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其文化传承和保护陷入困境。达斡尔族传统服饰纹样反映了达斡尔族人民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演变,其设计大都来源于大自然,体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对自然、天地、动植物等的崇拜和敬畏之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通过研究达斡尔族服饰纹样的形式特点,分析斡尔族传统服饰的纹样、色彩、图案等服饰元素,将传统纹样进行融合创新再应用到娃衣设计中,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同时,让人们感受到达斡尔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且能够传播保护非遗文化和达斡尔族的精神内涵,促进少数民族情感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斡尔族 非遗文化 文化传承 传统服饰 纹样设计 娃衣
下载PDF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造物的童帽艺术研究
11
作者 余捷妮娜 冯信群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4-80,共7页
苗族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着生活中造物。文章以贵州黔东南苗族村落为调研对象,了解苗族文化中不仅有着繁衍生命、多子多孙的生殖崇拜,更有着重视佑护子孙长大成人的美好寓意。庇护幼童的文化行为主要表现为民风民俗的造物行为。这类造物行... 苗族传统文化思想影响着生活中造物。文章以贵州黔东南苗族村落为调研对象,了解苗族文化中不仅有着繁衍生命、多子多孙的生殖崇拜,更有着重视佑护子孙长大成人的美好寓意。庇护幼童的文化行为主要表现为民风民俗的造物行为。这类造物行为主要涉及服饰、器具等方面,以此形成苗族文化造物的多个类型。内容以苗族宗教信仰为线索,一是阐述苗族“佑子观”的形成及三种主要的传统造物类型;二是以苗族孩童头帽作为样本对象,寻访民间制作人,并通过图纹、材料、形制、刺绣针法等分析头帽的传统制作工艺;三是表明苗族“佑子观”的深层意蕴下现今苗族孩童童帽的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帽艺术 传统文化造物 贵族苗族 民族服饰 图纹刺绣 文化寓意
下载PDF
彝族服饰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海来阿合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彝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详细剖析彝族服饰的多样化种类及其鲜明特征,并据此分析其对现代服装设计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文章强调,将彝族服饰中独具特色的图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巧妙的色彩搭配以及独特的... 文章旨在深入探讨彝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详细剖析彝族服饰的多样化种类及其鲜明特征,并据此分析其对现代服装设计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文章强调,将彝族服饰中独具特色的图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巧妙的色彩搭配以及独特的材质运用,巧妙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不仅能够充分展现彝族服饰的独特魅力,更能够显著提升现代服装的附加值与内在文化涵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服饰 现代服装 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洵 《西部皮革》 2024年第8期144-147,共4页
文章以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给予”的角度,分析了凉山彝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再设计元素;其次从重视调研、产品的同质化与差异化、设计理念的提升、设计师的重要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提升论述;最后总... 文章以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给予”的角度,分析了凉山彝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再设计元素;其次从重视调研、产品的同质化与差异化、设计理念的提升、设计师的重要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提升论述;最后总结出在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过程中应与时俱进,将传统优秀文化结合现代的审美、现代技术探索更符合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非遗 文创 设计
下载PDF
论松桃苗族生态文化的叙事特色及其现代转化
14
作者 罗碧红 余满晖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5-28,共4页
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 松桃苗族在长期与贵州地理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在其传统民俗文化、村规民约以及农耕等独特叙事中凸现出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特色,其中包含尊崇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观念,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理念以及兼顾自然生态与自身发展统筹的生态智慧。鉴于生态文明现代化同化效应的影响,松桃苗族生态文化叙事在坚守本土特色的同时,也亟需通过坚持守正创新、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力度以及健全相关规范制度等多元策略实现现代转化,进而有力驱动生态文明现代化建设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桃苗族 生态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 村规民约 现代转化
下载PDF
中华传统“群己之辩”探析
15
作者 陈淑宁 赵长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群己之辩”与群众史观中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相互契合。个体从“修己安人”到“修齐治平”,在提升“群己和谐”至高境界中既“遂人之性”又“遂物之性”,这也意味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己”对“群”的责任与担当,最终达成自然主义与... “群己之辩”与群众史观中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相互契合。个体从“修己安人”到“修齐治平”,在提升“群己和谐”至高境界中既“遂人之性”又“遂物之性”,这也意味着在实践基础上实现“己”对“群”的责任与担当,最终达成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辩证融通。探寻“第二个结合”视域下“群己之辩”的时代价值,反思传统“民本、敬天、事天”思想,有助于扬弃现代语境中群己关系的紧张对立,实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与儒学“天下大同”的会通。新时代,我们应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肩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着力推进“第二个结合”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进程,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结合” 群己之辩
下载PDF
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乡村的实践进路
16
作者 周瑞云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3-41,共9页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活动的产物,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具有促进价值引导、社会认同、道德评价和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考察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和实践境遇,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 作为人类精神文明活动的产物,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治理中具有促进价值引导、社会认同、道德评价和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基于整体性治理的视角考察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中传统文化的现代发展和实践境遇,把握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的主要途径和存在问题,提出要健全文化生态治理机制,厚植乡村文化发展根基;加强乡土文化人才培育,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薪火相传;注重文旅产业融合开发,推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丰富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强化文化发展支持保障;着眼整体治理、综合治理,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常态化科学发展。以此加强农村文化引领,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乡村,进而实现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传统文化 民族地区 实践进路
下载PDF
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
17
作者 谭衍慧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177-179,共3页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和文献,研究民族共同体建设理念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这一理念...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各民族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和文献,研究民族共同体建设理念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鄂伦春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策略。通过深入挖掘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特点,结合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念,探讨如何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实现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族 传统文化 民族共同体建设
下载PDF
姆基颇灵魂意象物性表征的社会文化意涵 被引量:1
18
作者 和少英 刘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0,共9页
彝族支系姆基颇族群的民间信仰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核心理念。在与灵魂信仰相关的各类仪式中,姆基颇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包头、净水以及鸡蛋等物进行三位一体组合,用以表征灵魂意象,其实质是体现人们对安全、饮食以及繁衍生息... 彝族支系姆基颇族群的民间信仰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核心理念。在与灵魂信仰相关的各类仪式中,姆基颇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包头、净水以及鸡蛋等物进行三位一体组合,用以表征灵魂意象,其实质是体现人们对安全、饮食以及繁衍生息的根本诉求。这些象征物在仪式中反复出现,成为姆基颇对灵魂观念理解与阐释的通属意象物,由此达成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构成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彼此之间的稳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支系姆基颇 灵魂意象 物性表征 社会文化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4期53-57,共5页
民族地区高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该论文以民族地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民族地区高校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该论文以民族地区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高校传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发现:民族地区高校在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信息、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认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源、设立特色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实现线上线下双向联动、拓展校园文化活动等有效路径,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民族地区 高校 传播 大学生 路径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弥合青年亚文化发展的三重逻辑
20
作者 刘利才 董劲昌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8-63,77,共7页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在诉诸现实困境、纾解认同危机的需要中产生,并经过媒介技术的赋能而广泛使用和传播于青年圈群中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积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历史厚度、荟萃百家思想文化理论深度、集聚多民族... 青年亚文化是青年群体在诉诸现实困境、纾解认同危机的需要中产生,并经过媒介技术的赋能而广泛使用和传播于青年圈群中的一种独特文化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积淀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历史厚度、荟萃百家思想文化理论深度、集聚多民族融合发展情感温度而有着独特的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和智识价值。以青年亚文化何以产生为逻辑基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其独特的价值为弥合青年亚文化发展提供了内容支持和价值支撑而成为逻辑中项,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弥合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实践路径就自然成为其逻辑终点。理念与氛围共育、回应与治理共行、回归与超越共促、融圈与构圈共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弥合青年亚文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年亚文化 弥合发展 青年圈群 现代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