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World's and China's Bulk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ir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the Next Twenty Years 被引量:9
1
作者 ZHANG Zhaozhi JIANG Guangyu +1 位作者 WANG Xianwei ZHANG Jianfe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370-1417,共48页
Bulk mineral resources of iron ores, copper ores, bauxite, lead ores, zinc ores and potassium salt play a pivotal role on the world's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nalyzed and predicted their resourc... Bulk mineral resources of iron ores, copper ores, bauxite, lead ores, zinc ores and potassium salt play a pivotal role on the world's and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study analyzed and predicted their resources base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nd their world's and China's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in the future 20 years.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hese six bulk mineral products are generally balanced, with a slight surplus, which will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mineral commodity market supply. The six mineral resources (especially iron ores and copper ores) are abundant and have a great potential, and thei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cale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Till the end of 2014, the reserve- production ratio of iron, copper, bauxite, lead, zinc ores and potassium salt was 95 years, 42 years, 100 years, 17 years, 37 years and 170 years, respectively. Except lead ores, the other five types all have reserve-production ratio exceeding 20 years, indicative of a high resources guarantee degree. If the utilization of recycled metals is counted in, the supply of the world's six mineral products will exceed the demand in the future twenty years. In 2015-2035, the supply of iron ores, refined copper, primary aluminum, refined lead, zinc and potassium salt will exceed their demand by 0.4-0.7 billion tons (Gt), 5.0-6.0 million tons (Mt), 1.1-8.9 Mt, 1.0-2.0 Mt, 1.2-2.0 Mt and 4.8-5.6 Mt, respectively. It is predicted that there is no problem with the supply side of bulk mineral products such as iron ores, but local or structural shortage may occur because of geopolitics, monopoly control, resources nationalism and trade friction. Affected by China's compressed industrialized development model, the demand of iron ores (crude steel), potassium salt, refined lead, refined copper, bauxite (primary aluminum) and zinc will gradually reach their peak in advance. The demand peak of iron ores (crude steel) will reach around 2015, 2016 for potassium salt, 2020 for refined lead, 2021 for bauxite (primary aluminum), 2022 for refined copper and 2023 for zinc. China's demand for iron ores (crude steel), bauxite (primary aluminum) and zinc in the future 20 years will decline among the world's demand, while that for refined copper, refined lead and potassium salt will slightly increase. The demand for bulk mineral products still remains high. In 2015-2035, China's accumulative demand for iron ores (crude steel) will be 20.313 Gt (13.429 Gt), 0.304 Gt for refined copper, 2.466 Gt (0.616 Gt) of bauxite (primary aluminum), 0.102 Gt of refined lead, 0.138 Gt of zinc and 0.157 Gt of potassium salt, and they account for the world's YOY (YOY) accumulative demand of 35.17%, 51.09%, 48.47%, 46.62%, 43.95% and 21.84%, respectively. This proportion is 49.40%, 102.52%, 87.44%, 105.65%, 93.62% and 106.49% of that in 2014, respectively. From the supply side of China's bulk mineral resources, it is forecasted that the accumulative supply of primary (mine) mineral products in 2015-2035 is 4.046 Gt of iron ores, 0.591 Gt of copper, 1.129 Gt of bauxite, 63.661 Mt of (mine) lead, 0.109 Gt of (mine) zinc and 0.128 Gt of potassium salt, which accounts for 8.82%, 13.92%, 26.67%, 47.09%, 33.04% and 15.56% of the world's predicted YOY production, respectively.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smelting capacity of iron and steel and alumina, the rate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for crude steel, refined copper, alumina, primary aluminum and refined lead in 2014 was 72.13%, 83.63%, 74.45%, 70.76% and 72.22%, respectively. During 2000-2014, the rate of capacity utilization for China's crude steel and refined copper showed a generally fluctuating decrease, which leads to an insufficient supply of primary mineral products. It is forecasted that the supply insufficiency of iron ores in 2015-2035 is 17.44 Gt, 0.245 Gt of copper in copper concentrates, 1.337 Gt of bauxite, 38.44 Mt of lead in lead concentrates and 29.19 Mt of zinc in zinc concentrates. China has gradually raised the utilization of recycled metals, which has mitigated the insufficient supply of primary metal products to some extent. It is forecasted that in 2015-2035 the accumulative utilization amount of steel scrap (iron ores) is 3.27 Gt (5.08 Gt), 70.312 Mt of recycled copper, 0.2 Gt of recycled aluminum, 48 Mt of recycled lead and 7.7 Mt of recycled zinc. The analysis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situation of China's bulk mineral resources in 2015-2035 suggests that the supply-demand contradiction for these six types of mineral products will decrease, indicative of a generally declining external dependency. If the use of recycled metal amount is counted in, the external dependency of China's iron, copper, bauxite, lead, zinc and potassium salt will be 79%, 65%, 26%, 8%, 16% and 18% in 2014, respectively. It is predicted that this external dependency will decrease to 62%, 64%, 20%, -0.93%, 16% and 14% in 2020, respectively, showing an overall decreasing trend. We propose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correspondingly. (1) The demand peak of China's crude steel and potassium salt will reach during 2015-2023 in succession. Mining transformation should be planned and deployed in advance to deal with the arrival of this demand peak. (2) The supply-demand contradiction of China's bulk mineral resources will mitigate in the future 20 years, and the external dependency will decrease accordingly. It is suggested to adjust the mine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policie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inerals and regions, and regulate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ctivities. (3) China should further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forced mechanism of resolving the smelting overcapacity of steel, refined copper, primary aluminum, lead and zinc to really achieve the goal of "reducing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4)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One Belt One Road", China should encourage the excess capacity of steel, copper, alumina and primary aluminum enterprises to transfer to those countries or areas with abundant resources, high energy matching degree and relatively excellent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mining condition and geopolitics of the resources countries, we will gradually build steel, copper, aluminum and lead-zinc smelting bases, and potash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bases, which will promote the excess capacity to transfer to the overseas orderly. (5) It is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renewable resources recycling and to construct industrial base of renewable metal recycling. (6) China shoul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aragenetic and associated mineral speci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bulk mineral resour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bulk scarce mineral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demand prediction supply and demand analysis reducing excess production capacity
下载PDF
Study on Supply Drive and Demand Drive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 Operation
2
作者 Min Wang Qi Kang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4年第3期64-69,共6页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tal movement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regulation and the market drive are important and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otal movement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points out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supply and demand regulation and the market drive are important and useful to th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The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pertinent evaluation and the positiv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 and emphasizes the meaning of the demand dr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ply drive demand drive resources excess telecommunication operation
下载PDF
中国式产能过剩:历史考察及对新发展阶段治理的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梁泳梅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四轮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20世纪90年代的消费品过剩阶段、2003—2007年的部分工业品过剩阶段、2011—2015年的产能过剩全面加剧阶段、2016—2020年的重点行业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阶段,各阶段产能过剩的背景、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四轮较为明显的产能过剩:20世纪90年代的消费品过剩阶段、2003—2007年的部分工业品过剩阶段、2011—2015年的产能过剩全面加剧阶段、2016—2020年的重点行业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阶段,各阶段产能过剩的背景、表现、治理措施及效果不尽相同。历史考察发现,中国式产能过剩具有以下特征:产能过剩跟经济波动密切关联、产能过剩问题反复出现、产能过剩与落后产能问题并存、产能过剩形成机制深刻复杂。在新发展阶段,治理产能过剩问题既要推动存量过剩产能退出,更要从根本上构建预防过剩产能反复的长效机制,建议重点关注以下工作:完善市场化法治化机制,构建过剩产能高效退出机制;推动政府治理机制改革,探索政府与市场结合新模式;加快科技自主创新,推动供需结构匹配;加快构建“管资本”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重点推动国有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需求端管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新发展阶段
下载PDF
路径选择准则对随机供需路网运行效率的影响
4
作者 郑勋 张政 郭鹏辉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135-143,共9页
为研究不同路径选择准则对随机供需路网运行效率的影响,在假定需求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容量服从Beta分布的前提下,构建了三种路径选择准则:期望行程时间最短、行程时间预算最短以及超预算期望行程时间最短。基于这三种准则,分别构建了相... 为研究不同路径选择准则对随机供需路网运行效率的影响,在假定需求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容量服从Beta分布的前提下,构建了三种路径选择准则:期望行程时间最短、行程时间预算最短以及超预算期望行程时间最短。基于这三种准则,分别构建了相应的交通分配变分不等式模型,并设计了求解算法。从交通周转角度出发,提出了路网运行效率的测算方法。通过算例分析,探讨了三种路径选择准则以及路段容量降级程度、需求结构、需求总量和行程时间可靠度对路网运行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期望行程时间最短择路准则下的路网运行效率最高,而超预算期望行程时间最短准则下的路网运行效率最低;无论采用哪种择路准则,路网运行效率均随路段容量降级程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当路段容量降级程度与需求的“均值-方差比”一定时,在三种路径选择准则下,均存在一种特定的需求结构与总量,使运行效率达到最大值;在行程时间预算和超预算期望行程时间最短准则下,路网运行效率随行程时间可靠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不确定性 随机路网均衡 期望行程时间 行程时间预算 超预算期望行程时间 路网运行效率
下载PDF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孔艳丽 徐红芬 王桓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50,共4页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 本文从货币供求角度对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构建我国广义货币需求模型,对我国广义货币需求量进行拟合,发现从2005年起我国明显出现流动性过剩问题。然后,从货币供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流动性过剩产生的原因,外汇占款快速增长是导致广义货币供给过多的主要原因,而存款利率偏低、预期通货膨胀率提高和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等都减少了广义货币需求。最后,从货币供求两方面分别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办法,除此之外,还可以有效利用流动性过剩来优化经济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供求 货币需求模型 广义货币
下载PDF
新疆电力供需预测及电能消纳有效途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森 崔永军 +4 位作者 贾浩 赵名锐 王玉玮 赵会茹 任义生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7-153,共7页
对新疆全社会用电量的供给与需求进行科学合理预测分析,并提出电能消纳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为疆内电网的规划及运维提供参考,而且对电源建设和电能消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地区电网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新疆2017—2030年电力... 对新疆全社会用电量的供给与需求进行科学合理预测分析,并提出电能消纳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够为疆内电网的规划及运维提供参考,而且对电源建设和电能消纳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地区电网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对新疆2017—2030年电力需求进行了多情景预测分析,得出2030年新疆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在2 823亿~3 839亿k W·h;其次,对新疆未来电力供给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得到新疆"十三五"期间将面临电力供给远大于需求的发展态势;最后提出:推进"疆电外送"通道建设、建设坚强的疆内750 k V骨干网架和扎实落实"电气化新疆"战略是解决新疆电力产能过剩现象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需求 电力供给 产能过剩 电化新疆 特高压建设
下载PDF
竞争感知视角下口碑营销主体的稀缺效应 被引量:4
7
作者 李东进 张亚佩 郑军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87,共8页
有限供给稀缺感知和过量需求稀缺感知较产品数量充足感知更能通过激发增强消费者的竞争感知,从而增加其购买意向。有限供给稀缺感知和过量需求稀缺感知对口碑营销中意见领袖和舆论追求者两种不同主体的吸引力各不相同,由于有限供给稀缺... 有限供给稀缺感知和过量需求稀缺感知较产品数量充足感知更能通过激发增强消费者的竞争感知,从而增加其购买意向。有限供给稀缺感知和过量需求稀缺感知对口碑营销中意见领袖和舆论追求者两种不同主体的吸引力各不相同,由于有限供给稀缺产品意味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独特性需求,过量需求稀缺产品则意味着能够满足消费者的归属感需求,因此意见领袖对过量需求和有限供给产品的购买意向差异不明显,而舆论追求者则相反,对过量需求产品呈现出的购买意向远远大于有限供给产品。那么,在稀缺情境下的营销实践中,针对意见领袖和舆论追求者,强调稀缺来源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同时,由于我国是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国家,故应更加重视针对舆论追求者的营销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供给稀缺 过量需求稀缺 意见领袖 舆论追求者 竞争感知
下载PDF
关于宏观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界定与判断的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乃文 徐臻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82,86,共3页
"流动性过剩"这一说法随着投资市场的火爆渐渐被人们熟知,其相关内容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文章从宏观的角度着重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界定和衡量进行了梳理。核心思路是:以流动性过剩的界... "流动性过剩"这一说法随着投资市场的火爆渐渐被人们熟知,其相关内容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文章从宏观的角度着重对"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界定和衡量进行了梳理。核心思路是:以流动性过剩的界定作为分析的突破口,试图从其源头及货币供求关系找到衡量流动性过剩的方法,同时又通过经济表现来判断是否出现流动性过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 流动性过剩 货币供求
下载PDF
武汉中心城区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量化评估--缘起绿色基础设施供需错配 被引量:15
9
作者 吴雪飞 谭传东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7-132,共6页
生态系统服务从产生到使用是一个动态流动过程,分别对应着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聚集及绿色基础设施的破碎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极为严重。当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则存在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从产生到使用是一个动态流动过程,分别对应着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然而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聚集及绿色基础设施的破碎导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失衡极为严重。当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无法满足需求时,则存在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通过量化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额外需求,将为绿色基础设施的精确供给提供决策依据。以武汉中心城区为例,以街区作为基本单元,选择合适的环境质量标准作为额外需求阈值,对以下4项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进行量化评估与空间制图:空气净化、雨洪调节、温度调节和游憩服务,并采用熵值法求得各项服务的权重,叠加得到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额外需求。最终评估结果可作为武汉中心城区绿色基础设施优先实施区域与类型的规划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错配 额外需求
下载PDF
货币需求弹性、有效货币供给与货币市场非均衡模型——解析“中国之谜”与长期流动性过剩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治国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8-44,共7页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更为严重,不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上升而导致的过度货币需求,而且是因为不良贷款引发的货币供给有效性减弱。缓解流动性过剩必须从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需求弹性、有效货币供给以及货... 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国家更为严重,不但是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和对外开放度上升而导致的过度货币需求,而且是因为不良贷款引发的货币供给有效性减弱。缓解流动性过剩必须从经济转型时期的货币需求弹性、有效货币供给以及货币市场非均衡等多个方面寻找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货币需求弹性 有效货币供给 非均衡模型
下载PDF
供给管理的中国式选择、逻辑及政策取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榛 陈俊宏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6-141,共6页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又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由过去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普遍的产能过剩。政府应对产能过剩通常采取的是需求管理宏观政策,但其只具有短期效应,甚至会延滞结构调整并强化产能过剩。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又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由过去的短缺经济发展到普遍的产能过剩。政府应对产能过剩通常采取的是需求管理宏观政策,但其只具有短期效应,甚至会延滞结构调整并强化产能过剩。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增长主要基于量的扩张,这又积累了较为严重的结构性失衡问题,单一的需求管理越来越不适应这样的形势。因此,转变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更加注重供给管理无疑是新形势下的正确选择。现代经济运行越来越复杂,任何一种理论或政策都会在现实中遇到挑战,适应形势发展理论和调整政策是无法回避的选择。但是,我们要实施的供给管理不仅有其特殊性,而且还存在着特殊的逻辑,进行供给管理必须基于中国的实际并选择特殊的政策,以提高我国供给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给管理 需求管理
下载PDF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及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凯 庞震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12期1-4,共4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党中央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性创新举措,是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制度性创新。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都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翼,两者缺一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党中央主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性创新举措,是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制度性创新。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都是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本文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探索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并给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 需求侧 产能过剩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化解过剩产能:基于供求再平衡视角的制度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沫茹 李清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4期118-126,共9页
通过在供求再平衡视角下讨论如何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化解过剩产能。研究认为,供求再平衡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要求在提高供给侧体系的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寻求组织形态产能与资本形态产能之间的再平衡,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 通过在供求再平衡视角下讨论如何运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化解过剩产能。研究认为,供求再平衡作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特征,要求在提高供给侧体系的质量和水平的过程中,寻求组织形态产能与资本形态产能之间的再平衡,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化解过剩产能的核心手段。由于供求再平衡过程中资源配置存在不同形式,并往往导致差异性后果,因此当出现过剩产能时,制度创新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化解机制。过剩产能是一个相对测度值,化解它既不能破坏社会生产力整体功能,保持行业产能供给与需求动态平衡,更不能因局部需求结构出现量价回升,让过剩的落后产能死灰复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求再平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度创新
下载PDF
基于广义货币供给与需求的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昌利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
本文基于对1994年以来的相关季度数据,着重从供给与需求角度,对广义货币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进行探讨;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这一层次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当局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大操作力度。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广义货币供给(M2) 货币需求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下载PDF
运输系统的区域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小真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3-102,共10页
运输系统改进—运距缩短—产业布局调整这一空间过程对不同的区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个两区域—两部门经济模型的研究得出结论:当较落后的资源产区与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由于运输系统的改进而缩短时,资源产区的经济结... 运输系统改进—运距缩短—产业布局调整这一空间过程对不同的区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一个两区域—两部门经济模型的研究得出结论:当较落后的资源产区与经济中心之间的距离由于运输系统的改进而缩短时,资源产区的经济结构向单一化转变,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在经济建设中逐渐占主导地位,加工工业逐渐萎缩,地方经济发展受到阻碍,而且这种变化是在距离的某一特定值处突然出现的,带有跃变的性质。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对区域运输系统的任何改进措施都应该慎而行之,以免造成与本来目标相悖的区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系统 区域 经济效应
下载PDF
输入型通缩与供给过剩型的叠加是本轮经济下滑的本质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小君 吕君临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共6页
文章从两个视角分析了通货紧缩是如何逼近中国的。从金融视角看,强势美元带来了"输入性通缩"的风险;从实体经济视角看,供给过剩造成经济基本面下行的风险。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平衡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 文章从两个视角分析了通货紧缩是如何逼近中国的。从金融视角看,强势美元带来了"输入性通缩"的风险;从实体经济视角看,供给过剩造成经济基本面下行的风险。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平衡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阻隔经济陷入"通缩"风险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紧缩 输入性通缩 美元指数 需求不足 供给过剩
下载PDF
中国城市房价高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成玉 张亚杰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5-9,共5页
关于中国城市房价高涨的原因,理论界提出了多种观点,包括刚性需求说、供给短缺与结构失衡说、土地财政说、建设成本说、流动性过剩说及房地产暴利说等。在对现有观点梳理与辨析基础上,指出城市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在于政府推动,而政府推... 关于中国城市房价高涨的原因,理论界提出了多种观点,包括刚性需求说、供给短缺与结构失衡说、土地财政说、建设成本说、流动性过剩说及房地产暴利说等。在对现有观点梳理与辨析基础上,指出城市房价上涨的真正原因在于政府推动,而政府推动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推动的手段为货币超量供应、土地一级市场政府垄断及重要行业政府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房价 土地财政 刚性需求 流动性 GDP政绩 货币超量供应
下载PDF
构建与煤炭行业规模化现代化相匹配的就业导向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保彬 刘云鹏 袁恬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411-417,共7页
针对目前煤炭行业经济低迷、矿业类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问题,为给当代矿业类大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导向机制,首先对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产能过剩是煤炭行业不景气的直接原因,国家宏观调控与企业自主经营权重失... 针对目前煤炭行业经济低迷、矿业类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这一问题,为给当代矿业类大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导向机制,首先对煤炭行业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产能过剩是煤炭行业不景气的直接原因,国家宏观调控与企业自主经营权重失衡是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根本原因;然后对煤炭行业前景进行预测,认为未来几十年煤炭行业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其发展方向应该是规模化、现代化及物联化;最后对矿业类大学生就业前景进行展望,构建一个与煤炭行业未来发展相匹配的就业导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过剩 供过于求 宏观调控 市场规律 商业周期 物联化建设 就业导向机制
下载PDF
关于买方市场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秦立功 王小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20-24,37,共6页
通过对买方市场的涵义进行界定 ,分析了中国当前市场中的“超额供给”、“消费需求不足”和“过度储蓄” ,以及经济周期、亚洲金融危机、世界性通货紧缩等因素对市场态势的影响 ,认为中国当前的市场态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买方市场 ,而是... 通过对买方市场的涵义进行界定 ,分析了中国当前市场中的“超额供给”、“消费需求不足”和“过度储蓄” ,以及经济周期、亚洲金融危机、世界性通货紧缩等因素对市场态势的影响 ,认为中国当前的市场态势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买方市场 ,而是畸形的非均衡的“买方市场”。提出了大力发展有效供给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提高居民收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买方市场 超额供给 消费需求 定义 中国 过度储蓄 经济周期 市场态势 理性消费
下载PDF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明文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年第1期112-113,共2页
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的持续走高,成为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当前我国通胀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造成CPI持续走高的原因主要包括流动性过剩,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上的因素,其中制度因素是影响其他方面的深层次原... 我国的消费物价指数CPI的持续走高,成为当前人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当前我国通胀的成因分析,结果表明:造成CPI持续走高的原因主要包括流动性过剩,供给因素、需求因素以及制度上的因素,其中制度因素是影响其他方面的深层次原因。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应做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汇率的弹性,调整对利率和要素价格的扭曲以及改善官员的考核制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货膨胀 流动性过剩 供给因素 制度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