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FD的垃圾焚烧锅炉二次风喷入角度优化研究
1
作者 陈为晶 孙加康 +2 位作者 郑闽锋 龚凌诸 唐方舟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463,共9页
为研究二次风喷入角度对焚烧锅炉炉膛内温度、烟气速度、烟气停留时间、排烟热损失的影响以及二次风喷入角度与焚烧炉出口处NO_(x)浓度的关联性,采用UDF编译边界条件和Fluent耦合的方法,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前后墙二次... 为研究二次风喷入角度对焚烧锅炉炉膛内温度、烟气速度、烟气停留时间、排烟热损失的影响以及二次风喷入角度与焚烧炉出口处NO_(x)浓度的关联性,采用UDF编译边界条件和Fluent耦合的方法,针对某600 t/d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锅炉的前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的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变化为68°~80°,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变化为61°~73°,二次风风速为42 m/s,二次风温度为301.15 K。结果表明: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不变时,随着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增加,NO_(x)浓度先升高后下降(最低为142.23 mg/m^(3),且焚烧炉排烟热损失降低(最小为7.12%);前墙二次风喷入角度不变时,随着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增加,NO_(x)浓度也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最低为149.15 mg/m^(3),且焚烧炉排烟热损失先升高后降低(最小为7.46%);前后墙二次风喷入角度分别为80°和67°时,SNCR两层喷枪之间的平均温度为1229.59 K,停留时间为1.63 s,与其他工况相比更加接近SNCR脱硝的最佳反应温度和停留时间,第一烟道出口处的平均温度为1211.36 K且停留时间大于2 s,有助于抑制二噁英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焚烧锅炉 数值模拟 二次风喷入角度 NO_(x)浓度 排烟热损失 SNCR脱硝
下载PDF
热力发电厂在乏汽回收利用过程中的冷源损失分析
2
作者 尤德峰 《冶金动力》 2024年第1期99-101,共3页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热电企业开始积极回收利用各种乏汽,其中比较典型的乏汽回收方式有热力除氧器乏汽回收和锅炉定排扩容器乏汽回收。但部分企业在计算抽汽回热式汽轮发电机组乏汽余热回收效益时,只是简单地将回收的热量折...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热电企业开始积极回收利用各种乏汽,其中比较典型的乏汽回收方式有热力除氧器乏汽回收和锅炉定排扩容器乏汽回收。但部分企业在计算抽汽回热式汽轮发电机组乏汽余热回收效益时,只是简单地将回收的热量折合成标煤计算,未考虑冷源损失,从而造成了较大的误差。通过对具体乏汽回收案例计算过程的分析和纠正,说明了热力发电厂需结合自身工艺流程将汽轮机做功过程中的冷源损失从乏汽回收效益中去除,以确保回收效益计算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发电厂 乏汽回收 效益计算 冷源损失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 OF FILLING AND EXHAUSTING PROCESS IN PNEUMATIC SYSTEM 被引量:2
3
作者 JIN Yingzi YANG Qingjun +1 位作者 WANG Zuwen ZHANG Jianci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0-54,共5页
The filling and exhausting processes in a pneumatic system are involved with many factors, and numerical solutions of many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always adapted in the study of those processes, which have ... The filling and exhausting processes in a pneumatic system are involved with many factors, and numerical solutions of many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re always adapted in the study of those processes, which have been proved to be troublesome and less intuitive. Analytical solutions based on loss-less tube model and average friction tube model are found respectively by using fluid net theory, and they fi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ll. The research work shows that: Fluid net theory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filling and exhausting processes of pneumatic system, and the result of loss-less tube model is close to that of average friction model, so loss-less tube model is recommended since it is simple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illing time and exhausting time is determined by initial and final pressures, the volume of container and the section area of tube, and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length of the tub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eumatic system Filling and exhausting processes Fluid net theory Analytica 1 solution loss-less tube model Filling time and exhausting time
下载PDF
杂交水稻机械收获减少稻谷产量损失度的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徐富贤 高尚卿 +12 位作者 孔晓谦 徐魏 伍燕翔 徐麟 魏林 肖鹏飞 佘恒志 陈凯 龚飞 蒋鹏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2,113,共5页
为了降低机收水稻的产量损失,2019—2022年以杂交中稻品种川优6203、内6优1787、内6优107、天优华占为材料,分别设置施氮方式、机收前植株湿润状态、收割株高、排风力度等处理对机收稻谷损失率的影响试验,并利用集成的机收减损技术进行... 为了降低机收水稻的产量损失,2019—2022年以杂交中稻品种川优6203、内6优1787、内6优107、天优华占为材料,分别设置施氮方式、机收前植株湿润状态、收割株高、排风力度等处理对机收稻谷损失率的影响试验,并利用集成的机收减损技术进行多点大区比较示范。结果表明,底肥∶穗肥∶粒肥=6∶2∶2施氮方式的稻谷损失率仅2.51%,显著低于底肥∶蘖肥∶穗肥=5∶3∶2、底肥∶蘖肥=7∶3这两种施氮方式。机收前每hm^(2)喷清水1500 kg和3000 kg,机收时稻谷损失率分别高达9.30%和16.39%,均显著高于不喷清水的处理(5.17%)。无论何种品种,水稻机收割茎处距穗顶长度80 cm左右时稻谷损失率最低。低风力与传统人力半自动收割这两种收割方式间稻谷产量差异不显著,均比中、高风力收割方式显著增产。集成以上最佳试验处理为核心的机收减损技术大区对比示范,平均稻谷损失量仅208.5 kg/hm^(2),比大面积现有机收技术减少稻谷损失367.5 kg/hm^(2),减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收割 施氮方式 湿度 株高 行走速度 排风力 稻谷损失率
下载PDF
Gas Flow Development Through Tandem Heat Exchangers Inside Exhaust Nozzle by Using Porous Medium Model
5
作者 Liu Xiyue Zhang Jingzhou +1 位作者 Lou Decang Kang Yong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CSCD 2016年第2期147-154,共8页
A computational study on the flow development through tandem double-U-shaped-tubes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inside exhaust nozzle is presented.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on modeling the flow field,t... A computational study on the flow development through tandem double-U-shaped-tubes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inside exhaust nozzle is presented.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computational process on modeling the flow field,the compact heat exchanger is modeled as a porous matrix by using an isotropic porous medium assumption,which makes two-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realistic.With the use of an existed quadratic relation which connects the pressure drop with the inlet velocity in the external part of the heat exchanger,the permeability and drag coefficient in the porous medium model are determined and a corresponding computational method validation is also made.Two schemes of tandem double-U-shaped-tubes compact heat exchangers are numerically analyzed.In relative to the baseline scheme,the modified scheme is improved by smoothing the nozzle expansion,varying heat exchanger mounting angle and installing boat-tail ramp at the trailing edge of the last heat exchang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ssure losses due to the existence of local recirculation zones and inappropriate distribution of the flow field are reduced in the modified scheme.The pressure loss coefficient is decreased from 1.7% under the baseline scheme to 1.2% under the modified sche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ct heat EXCHANGER exhaust NOZZLE POROUS medium pressure loss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汽车发动机进/排气管道低噪声抑制法
6
作者 常红梅 孟欣 +1 位作者 韩晋 叶伟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7-292,共6页
为降低汽车发动机进/排气管道内的噪声,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汽车发动机进/排气管道低噪声经验模态分解抑制法。分别计算了发动机排气基频噪声与多气缸进气噪声,得到了发动机进/排气的共振噪声。基于经... 为降低汽车发动机进/排气管道内的噪声,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出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的汽车发动机进/排气管道低噪声经验模态分解抑制法。分别计算了发动机排气基频噪声与多气缸进气噪声,得到了发动机进/排气的共振噪声。基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构造了发动机的噪声分量,通过计算其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包络平均值,得到每一个噪声点相对于极值点的残余量,并将发动机的噪声信号分解为不同的单元分量。在噪声收敛系数以及噪声模态分解机制下,设计了发动机进排低噪声抑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噪声的抑制具有一定的效果;消声器数量越多,噪声的传递损失越大;在消声器的消声容积中,传递损失分别与扩张比和扩张式结构长度成正比;管道直径大于36 mm且管道长度为150 mm时,噪声抑制效果最好,而在发动机全功率运行时,需要保证管道直径小于32 mm且长度为15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态分解 发动机 进/排气 低噪声抑制 传递损失 包络平均值
下载PDF
采用无凸轮式排气型线的发动机排气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鹏博 何义团 +1 位作者 邹晔 王福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7-250,共4页
为探究无凸轮式排气型线对某发动机排气性能的影响,建立某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在转速1200r/min,进气压力137kPa的工况条件下,对中低转速、中低负荷工况点下采用无凸轮式排气型线后发动机的排气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机... 为探究无凸轮式排气型线对某发动机排气性能的影响,建立某发动机一维仿真模型,在转速1200r/min,进气压力137kPa的工况条件下,对中低转速、中低负荷工况点下采用无凸轮式排气型线后发动机的排气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与原机相比,采用无凸轮式排气型线,排气时面值增大,总排气损失最小时所对应的排气早开角度减小;当缸内残余废气系数最低时,充量系数最大,正向排气量与循环进气量达到最大;采用无凸轮式排气型线,气门开启持续期缩短,排气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无凸轮式排气型线 排气损失 排气性能
下载PDF
一种非对称异步排气涡旋压缩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雪辉 张志远 +3 位作者 李昊 何鸿斌 刘伟 刘伟康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33-1440,共8页
传统非对称涡旋压缩机的2组工作腔内容积比不相等,会导致压缩时的压力不对称现象严重,同时使得排气损失和排气脉动增加。为此,针对一种等内容积比的非对称异步排气涡旋压缩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建立了非对称涡旋压缩机的几何模型... 传统非对称涡旋压缩机的2组工作腔内容积比不相等,会导致压缩时的压力不对称现象严重,同时使得排气损失和排气脉动增加。为此,针对一种等内容积比的非对称异步排气涡旋压缩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建立了非对称涡旋压缩机的几何模型,对非对称异步排气涡旋结构的构造原理进行了公式推导,分析了其工作腔的容积变化状况;然后,对该结构的流体域进行了结构化网格划分,并进行了瞬态数值模拟,研究了腔内压力场、温度场、速度场的分布特性;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将该非对称异步排气涡旋压缩机与传统非对称涡旋压缩机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非对称异步排气结构的腔内流场均呈非对称分布,同一工作腔的压力场较为均匀,2组工作腔的排气压差在2%以内,但同一工作腔的温度场和速度场受径向间隙影响,其不均匀程度较大;经性能对比,该结构的排气压力损失仅为6.6%,排气温度降低了8.1 K,排气时的脉动强度降低了34.9%,涡旋压缩机排气过程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压缩机 异步排气 径向间隙 排气损失 排气温度 瞬态数值模拟
下载PDF
乘用车进排气压损对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影响
9
作者 王博 崔凯 +4 位作者 丛日振 郭宇辉 卢振东 谷祥盛 李强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31-34,共4页
进排气系统压损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及动力性、经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借助发动机台架及整车上的不同压损对比测试,通过测试数据的整理对比分析,直观展现出不同压损对发动机的影响。
关键词 进排气系统 压损 发动机性能 动力性 经济性
下载PDF
燃天然气非冷凝锅炉排烟热损失简化及应用
10
作者 朱荣全 李勇 《河南科技》 2023年第8期39-44,共6页
【目的】简化燃天然气非冷凝锅炉排烟热损失的测试。【方法】以使用西气东输天然气燃料的非冷凝锅炉为研究对象,进行技术资料搜集,并结合目前非冷凝天然气锅炉能效测试报告计算方法。【结果】总结出一种适合河南省区域内非冷凝天然气锅... 【目的】简化燃天然气非冷凝锅炉排烟热损失的测试。【方法】以使用西气东输天然气燃料的非冷凝锅炉为研究对象,进行技术资料搜集,并结合目前非冷凝天然气锅炉能效测试报告计算方法。【结果】总结出一种适合河南省区域内非冷凝天然气锅炉排烟热损失测试方法,并结合实际测试过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论】采用简化后的测试方法得出的数据与详细测试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两者排烟热损失之差为+0.04%,只需测量排烟温度、入炉冷空气温度、烟气中的氧含量,测量项目少,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准确度,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锅炉 热效率测试 非冷凝锅炉 排烟热损失
下载PDF
66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烟气余热深度耦合系统设计及应用
11
作者 李鹏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2期50-53,共4页
针对66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排烟温度高、容积大、损失大的难题,对锅炉排烟损失的特征和汽轮机回热系统提高循环热效率的机理进行分析,打破锅炉、汽轮机热力系统的设计屏障,提出了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案。该方案节煤效果明显、投资回收期... 针对660 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排烟温度高、容积大、损失大的难题,对锅炉排烟损失的特征和汽轮机回热系统提高循环热效率的机理进行分析,打破锅炉、汽轮机热力系统的设计屏障,提出了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案。该方案节煤效果明显、投资回收期短,可有效提高锅炉效率及汽轮机回热循环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锅炉 排烟损失 余热利用 回热系统
下载PDF
离心压缩机不同结构排汽蜗壳性能分析
12
作者 王娟丽 王鑫 +2 位作者 陶功新 赵海峰 钱禹龙 《东方电气评论》 2023年第1期31-34,共4页
排汽室的性能对离心压缩机经济性影响很大,目前离心压缩机普遍使用切向排汽蜗壳,其排汽蜗壳流场稳定,气动性能较好。排汽蜗壳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气动性能如总压损失系数、静压恢复系数的高低,同时需要考虑结构紧凑性。本文针对某单级离... 排汽室的性能对离心压缩机经济性影响很大,目前离心压缩机普遍使用切向排汽蜗壳,其排汽蜗壳流场稳定,气动性能较好。排汽蜗壳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气动性能如总压损失系数、静压恢复系数的高低,同时需要考虑结构紧凑性。本文针对某单级离心压缩机,给出了切向排汽蜗壳设计原理,使用大型3D数值分析软件CFX,对比分析了4种不同结构的排汽蜗壳,得出蜗壳外径一定的条件下,并不是无叶扩压器越长性能越好;无叶扩压器与排汽蜗壳完全相切时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向排汽蜗壳 3D数值分析 总压损失系数 静压恢复系数
下载PDF
缸盖排气道结构优化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丽丽 赵鹏 贾锡臣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3年第5期7-12,共6页
为增大柴油机缸盖排气道的流量因数、提高柴油机性能,优化某6缸柴油机缸盖排气道结构,试验研究缸盖排气道优化前、后排气流量因数和柴油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缸盖排气道平均流量因数提高6.7%;缸盖排气道优化前、后,柴油机进、... 为增大柴油机缸盖排气道的流量因数、提高柴油机性能,优化某6缸柴油机缸盖排气道结构,试验研究缸盖排气道优化前、后排气流量因数和柴油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缸盖排气道平均流量因数提高6.7%;缸盖排气道优化前、后,柴油机进、排气平均压力脉冲均随转矩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大;缸盖排气道优化后柴油机的平均进气压力大于原缸盖排气道,平均排气压力小于原缸盖排气道;装配优化后缸盖排气道的柴油机燃烧持续期缩短且燃烧中心更接近上止点,NO_(x)排放降低11%~17%,燃油消耗率降低约1 g/(kW·h)。优化后的缸盖排气道有助于改善柴油机充气效率,提高工质的燃烧质量,降低油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压力 泵气损失 进气流量 缸盖排气道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基本解法的汽车消声器声学性能分析
14
作者 张成鑫 王发杰 +1 位作者 吴国正 程隋福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23年第4期41-50,共10页
为改善汽车发动机的驾驶舒适性并控制外部噪声,本文采用新型无网格数值计算方法对消声器声场进行分析。使用基本解法建立二维与三维消声器声学计算模型,并以满足声学波动方程的奇异基本解为基函数,根据消声器运行工况,给定相应的边界条... 为改善汽车发动机的驾驶舒适性并控制外部噪声,本文采用新型无网格数值计算方法对消声器声场进行分析。使用基本解法建立二维与三维消声器声学计算模型,并以满足声学波动方程的奇异基本解为基函数,根据消声器运行工况,给定相应的边界条件。结合提出的算法,设计程序求解,并进行结果测试。通过与有限元法对比,证明此算法在分析二维及三维消声器声学问题上的准确性。同时,应用此方法讨论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变化规律,分析声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本文计算性能良好,最大绝对误差仅为2.1074×10-4,保证了计算精度,提高了计算效率;随着汽车噪声频率的升高,传递损失整体呈上升趋势,在800Hz和1400Hz时,传递损失出现峰值,表明在此频段消声器的消声效果最显著,证明本方法在计算三维消声器模型的传递损失方面具有良好的准确性与求解精度,可作为分析声学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该研究可为汽车研发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排气消声器 基本解法 排气噪声 声学性能 传递损失
下载PDF
某8缸直列船用发动机水套排气管结构设计
15
作者 孙光晓 黄珍 +2 位作者 石晓川 李春阳 陈沂 《内燃机与动力装置》 2023年第3期56-60,共5页
为降低船舱温度,为某8缸直列双增压发动机设计脉冲式水套排气管结构方案。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发动机3种水套排气管热力学仿真计算模型,对比3种方案的燃油消耗率和泵气损失,确定各方案的最优主直径,通过对比3种方案在最优主直径时燃油... 为降低船舱温度,为某8缸直列双增压发动机设计脉冲式水套排气管结构方案。利用GT-Power软件搭建发动机3种水套排气管热力学仿真计算模型,对比3种方案的燃油消耗率和泵气损失,确定各方案的最优主直径,通过对比3种方案在最优主直径时燃油消耗率、排气泵气损失、各缸排温均匀性、排气质量流量等性能参数优选水套排气管结构。结果表明:方案1在排气管直径62 mm时油耗、排气泵气损失、排气回流最低、排温均匀性最好,是该机型水套排气管的最优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水套排气管 排温均匀性 泵气损失
下载PDF
增压汽油机进排气系统结构参数对燃烧参数影响分析
16
作者 胡鹏 《内燃机》 2023年第3期31-35,共5页
基于已建立的2.0L增压汽油机热力学循环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探讨了进排气系统结构对发动机热力学循环参数和增压器的匹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型推荐的进排气系统参数如下:压气机前管路压损为4kPa,中冷器管路压损为10kPa,进气道流量系... 基于已建立的2.0L增压汽油机热力学循环模型,通过仿真分析探讨了进排气系统结构对发动机热力学循环参数和增压器的匹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机型推荐的进排气系统参数如下:压气机前管路压损为4kPa,中冷器管路压损为10kPa,进气道流量系数为0.330,排气道流量系数为0.418,进气岐管长度为260mm,排气岐管管径为32mm,排气背压为50~55kPa。研究结果还表明: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压力相关结构参数与增压机参数之间的协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其协同性明显影响换气功和燃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汽油机 进排气系统压损 仿真优化
下载PDF
靶向DNA损伤修复延缓衰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伟娜 陈御 毛志勇 《生物医学转化》 2023年第2期2-12,共11页
基因组不稳定是衰老的首要特征,而DNA损伤作为影响基因组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被认为是诱发衰老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DNA损伤修复与衰老的内在关联,总结了DNA损伤诱导衰老发生的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还探讨了靶向DNA损伤修复以延... 基因组不稳定是衰老的首要特征,而DNA损伤作为影响基因组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长期被认为是诱发衰老的关键因素。本文综述了DNA损伤修复与衰老的内在关联,总结了DNA损伤诱导衰老发生的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还探讨了靶向DNA损伤修复以延缓衰老的可能性及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DNA损伤修复 蛋白稳态失衡 线粒体功能紊乱 干细胞耗竭
下载PDF
辅助动力舱冷却用排气引射器性能快速评估方法
18
作者 高鹏 王代军 +1 位作者 周红 马双超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6期48-53,共6页
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研制过程中,只能通过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方法对排气引射器的引射性能进行评估,且评估效率低、研制成本高,故无法获得任意工况下排气引射器的引射性能。本文提出用速度系数比β参数来描述排气引射器的引... 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系统研制过程中,只能通过试验和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方法对排气引射器的引射性能进行评估,且评估效率低、研制成本高,故无法获得任意工况下排气引射器的引射性能。本文提出用速度系数比β参数来描述排气引射器的引射性能,并建立了辅助动力舱冷却用排气引射器性能快速评估方法,通过CFD仿真分析对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估各种地面工况下排气引射器的主流出口静压和总压、次流流量、次流出口总压等参数,且计算精度保持在2.382%以内,满足工程使用要求,大大提高了评估效率,具有较高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动力装置 排气引射器 速度系数 总压损失 引射性能
下载PDF
汽车消声器声学特性的声传递矩阵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宫建国 马宇山 +1 位作者 崔巍升 金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36-641,共6页
根据声传递矩阵法,分析了一种汽车消声器的传递矩阵,计算了该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并利用M ATLAB软件,分别分析了进气管内伸长度、排气管内伸长度、支撑板间距、穿孔直径、穿孔管壁厚、穿孔管直径对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 根据声传递矩阵法,分析了一种汽车消声器的传递矩阵,计算了该消声器的传递损失。并利用M ATLAB软件,分别分析了进气管内伸长度、排气管内伸长度、支撑板间距、穿孔直径、穿孔管壁厚、穿孔管直径对消声器传递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总体趋势上看,进气管内伸长度越大,消声器的平均传递损失越大,但内伸长度为30 mm时消声器的平均传递损失最大;排气管内伸长度越大,消声器的平均传递损失越大,但内伸长度为30 mm时平均传递损失最大。支撑板间距对消声器传递损失影响较小,但当支撑板间距为原始长度时,消声器的平均传递损失最大。穿孔直径越大,消声器的平均传递损失越大。穿孔管壁厚越大,消声器的平均传递损失越小。穿孔管直径越大,消声器的平均传递损失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声器 传递损失 MATLAB 声传递矩阵
下载PDF
基于声传递矩阵法的汽车排气消声器设计 被引量:23
20
作者 胡玉梅 许响林 +1 位作者 褚志刚 李景渊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8,31,共5页
基于消声器声传递矩阵法,推导了几种非基本声学子结构的声传递矩阵,编制了消声器性能仿真计算及优化程序,利用该程序针对某实际汽车排气消声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并使该消声器满足该车车外加速噪声控制和实际空间布置要求。在此基础上... 基于消声器声传递矩阵法,推导了几种非基本声学子结构的声传递矩阵,编制了消声器性能仿真计算及优化程序,利用该程序针对某实际汽车排气消声器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并使该消声器满足该车车外加速噪声控制和实际空间布置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改进的消声器进行了发动机台架插入损失和功率损失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消声器消声性能良好,其最大消声量达到 22. 9dB(A),且内燃机的输出功率变化不大,满足该车对消声器提出的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矩阵 排气消声器 插入损失 功率损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