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动物园的故事》结构的文体特征看荒诞派戏剧的象征创新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建波 唐岫敏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8-101,共4页
荒诞派戏剧产生荒诞感的重要原因是基于象征手段的极端化。荒诞派剧作家为了解决表达存在荒诞所遇到的难题 ,通常采取了两种走极端的象征手法 :一是变异和滥用传统意义上的象征手法 ;二是在否定语言作用的同时 ,突出篇章结构及副语言的... 荒诞派戏剧产生荒诞感的重要原因是基于象征手段的极端化。荒诞派剧作家为了解决表达存在荒诞所遇到的难题 ,通常采取了两种走极端的象征手法 :一是变异和滥用传统意义上的象征手法 ;二是在否定语言作用的同时 ,突出篇章结构及副语言的某些特征 ,发掘新的象征手段 ,充分发挥戏剧各层次的象征功能。这两种做法在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爱德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派戏剧 象征手法 故事 荒诞感 文体特征 剧作家 象征功能 存在 代表人物 传统
下载PDF
荒诞的类比象征——论《动物园的故事》中荒诞派戏剧理论的运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育 唐敏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80,共5页
在《动物园的故事》中,美国戏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运用荒诞派戏剧理论,通过人类社会与动物园之间的类比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来检视人类所处环境的荒诞,揭示人类因交流沟通的失败而疏远异化的过程和现代生活中的精神绝望,于荒诞中揭示... 在《动物园的故事》中,美国戏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运用荒诞派戏剧理论,通过人类社会与动物园之间的类比和寓意深刻的象征手法来检视人类所处环境的荒诞,揭示人类因交流沟通的失败而疏远异化的过程和现代生活中的精神绝望,于荒诞中揭示出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阿尔比 动物园的故事 戏剧理论 荒诞 类比 象征
下载PDF
《变形记》:患者存在困境的隐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瑞玲 郭莉萍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45,58,共5页
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名篇,入选叙事医学细读文本。故事主人公格雷戈尔·萨姆沙变形的经历,类似人们突然罹患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身体发生变形、行动不便、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而且他的发声也受到影响,... 卡夫卡的中篇小说《变形记》是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名篇,入选叙事医学细读文本。故事主人公格雷戈尔·萨姆沙变形的经历,类似人们突然罹患疾病,尤其是慢性疾病,身体发生变形、行动不便、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而且他的发声也受到影响,处于无法言说的失语状态,从这层意义上来说,也可将其视为一则疾病故事来阅读。它隐喻了患者的存在困境,如疾病羞耻、照护问题、去人化境遇、存在的孤独以及失语问题等。通过对这些困境的分析,建议重新思考慢病时代医学的目标,关注患者生活世界,并强调理解患者存在困境的双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记》 存在困境 疾病故事 叙事医学 慢病时代
下载PDF
“意义之在”与“人的存在”:陈忠实短篇小说的生命书写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4-159,共6页
陈忠实着眼历史长河,立足秦川大地,深解民生百态,以凝重浑厚、沉稳劲拔的笔调描绘物资匮乏、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以客观冷静的眼光审视生命存在的矛盾与困苦,洞悉文化心理结构作用下农民的人格与人情,表现人生的悲苦与幸福、人情的轻薄... 陈忠实着眼历史长河,立足秦川大地,深解民生百态,以凝重浑厚、沉稳劲拔的笔调描绘物资匮乏、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以客观冷静的眼光审视生命存在的矛盾与困苦,洞悉文化心理结构作用下农民的人格与人情,表现人生的悲苦与幸福、人情的轻薄与沉重、人性的贪婪与单纯。作家在外聚焦与多元叙述中渗透着自己关于人生、人情与人性,以及道德元素和民本思想的独特生命体验,让读者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不易与艰难,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文章从"意义之在"与"人的存在"两个维度,对陈忠实短篇小说中有关生命的体验与呈现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我们理解和把握陈忠实短篇小说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忠实短篇小说 意义之在 人的存在 生命书写
下载PDF
《动物园故事》中阿尔比哲学探讨的实现途径 被引量:2
5
作者 缪春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7-100,共4页
《动物园故事》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杰出代表爱德华·阿尔比创作于1959年的成名作。其独到之处在于把现实和哲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本文旨在剖析《动物园故事》中阿尔比哲学探讨的实现途径,概括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1)设置“完美... 《动物园故事》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杰出代表爱德华·阿尔比创作于1959年的成名作。其独到之处在于把现实和哲理进行有机的结合。本文旨在剖析《动物园故事》中阿尔比哲学探讨的实现途径,概括起来大致有两个方面:(1)设置“完美系统”并展示其向“失衡系统”的渐次演变过程;(2)多层次平行结构的巧妙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阿尔比 《动物园故事》 哲学探讨 失衡系统 平行结构
下载PDF
交往的困境——评阿尔比剧作《动物园的故事》 被引量:1
6
作者 申圆 史志康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68-73,共6页
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从交往主体的越界行为、交往对象的退让行为和交往媒介的去功能性三方面分析阿尔比剧作《动物园的故事》中杰瑞和彼得的交往困境,指出阿尔比对人物交往曲折过程的刻写呈现了因互主体性的缺失所导致的悲剧后... 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从交往主体的越界行为、交往对象的退让行为和交往媒介的去功能性三方面分析阿尔比剧作《动物园的故事》中杰瑞和彼得的交往困境,指出阿尔比对人物交往曲折过程的刻写呈现了因互主体性的缺失所导致的悲剧后果,揭示了现代机械文明对人之主体性的败坏,并反映了剧作家对现实之荒诞性的追问与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派戏剧 阿尔比 《动物园的故事》 交往
下载PDF
《动物园的故事》的主题及其表现手法 被引量:3
7
作者 江宝庭 《绥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美国荒诞派剧作家爱得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问世已有半个世纪,但一直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它是一出人类社会的喜悲剧。一方面,人类进步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使人不再像人猿一样过着动... 美国荒诞派剧作家爱得华.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问世已有半个世纪,但一直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它是一出人类社会的喜悲剧。一方面,人类进步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使人不再像人猿一样过着动物般的生活;另一方面,人类又变得虚伪、疏远、无动于衷、精神颓废,人情冷落,世态炎凉,人如动物,人性不在进化而在退化。剧作者阿尔比运用了很多语言学手段使这一深刻的主题鲜明突出。本文是对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的拾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的故事 人性的退化 语言学手法
下载PDF
女性·存在·历史——《莉莲的故事》的女性主义解读 被引量:6
8
作者 缪春旗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5-80,共6页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凯特.格兰维尔(Kate Grenville)曾创作了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其获奖小说《莉莲的故事》中许多文本意象都“隐喻了父权秩序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制以及女性的拒绝与反抗”。该作品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强调女性自... 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凯特.格兰维尔(Kate Grenville)曾创作了一系列女性题材的作品。其获奖小说《莉莲的故事》中许多文本意象都“隐喻了父权秩序对女性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制以及女性的拒绝与反抗”。该作品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强调女性自我定义的重要性并探讨了这一过程中女性与他人和历史的关系问题,从而跳出了书写女性个体生命史的局限性,给整部作品以某种历史的关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莉莲的故事》 女性主义 存在主义 历史关照
下载PDF
艺术的匠心 深邃的精神——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 被引量:1
9
作者 晋红 《长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文章认为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的成名作《动物园的故事》开创了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先河,是美国戏剧史上一部不朽的名作。
关键词 阿尔比 荒诞派 《动物园的故事》
下载PDF
诗意的形象 荒诞的存在——对《最后一盒录音带》与《动物园的故事》的审美观照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莹 《济宁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1-26,共6页
《最后一盘录音带》和《动物园的故事》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旨在表现现实的荒诞、存在的无奈及世界的虚无。尽管两部作品存在很多差异,但均采用了简化舞台场景、消解语言功能、丰富主题隐喻等创作技巧。剧作通过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 《最后一盘录音带》和《动物园的故事》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旨在表现现实的荒诞、存在的无奈及世界的虚无。尽管两部作品存在很多差异,但均采用了简化舞台场景、消解语言功能、丰富主题隐喻等创作技巧。剧作通过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审美体验,展示了西方精神世界分崩离析的图景,让读者或观众直面剧作家内心诗意的形象,从而以超然的态度面对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意的形象 荒诞 《最后一盒录音带》 《动物园的故事》
下载PDF
荒诞中的生存悲剧——《动物园的故事》中的荒诞之源
11
作者 惠建妮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41-144,共4页
阿尔比将两个身份地位悬殊极大的人物巧妙地运用语言构建和设置矛盾冲突,最终走向毁灭的剧情置于以动物园的故事为话题的交流和对话中,用荒诞的手法表现荒诞的存在,从而引出荒诞悲剧之后的根源在于人性生存的悲剧。本文本试图从荒诞表... 阿尔比将两个身份地位悬殊极大的人物巧妙地运用语言构建和设置矛盾冲突,最终走向毁灭的剧情置于以动物园的故事为话题的交流和对话中,用荒诞的手法表现荒诞的存在,从而引出荒诞悲剧之后的根源在于人性生存的悲剧。本文本试图从荒诞表象入手寻找荒诞背后的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阿尔比 动物园的故事 生存悲剧 人性
下载PDF
浅议阿尔比的《动物园故事》
12
作者 李奕奇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8期71-72,共2页
本文通过对存在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注重点的概述,使整篇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对《动物园故事》进行存在主义解读。这一解读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存在主义对个人存在的情绪体悟看;二是... 本文通过对存在主义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存在主义哲学研究的注重点的概述,使整篇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对《动物园故事》进行存在主义解读。这一解读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存在主义对个人存在的情绪体悟看;二是从存在主义人与人之间的排他性看。而作为阿尔比戏剧代表作的《动物园故事》与存在主义则在某种程度上产生的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主义 《动物园故事》
下载PDF
荒诞中的现实 绝望中的积极——浅析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 被引量:4
13
作者 华莉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爱德华·阿尔比剧作《动物园的故事》通过两个陌生人之间交谈、冲突的简单情节,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隔阂以及沟通的失败。该剧体现了阿尔比在创作中运用荒诞的形式探讨社会现实问题,其人物饱含对沟通、理解与爱的渴望和不断追求... 爱德华·阿尔比剧作《动物园的故事》通过两个陌生人之间交谈、冲突的简单情节,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隔阂以及沟通的失败。该剧体现了阿尔比在创作中运用荒诞的形式探讨社会现实问题,其人物饱含对沟通、理解与爱的渴望和不断追求。作品荒诞、绝望背后是作家更深层的对人生积极的哲学思考和态度,这是阿尔比有别于欧洲荒诞派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阿尔比 《动物园的故事》 荒诞派 现实 存在主义
下载PDF
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荒诞特色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玉红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6期131-134,共4页
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受欧洲荒诞派戏剧的影响,结合美国社会现实,创造了独特的美国荒诞派戏剧。他的第一部剧作《动物园的故事》无论从主题和形式上都具有荒诞派戏剧的特色,开创了美国荒诞派戏剧的先河。
关键词 爱德华·阿尔比 动物园的故事 荒诞派戏剧
下载PDF
无限人生话沧桑——《倾城之恋》的存在论解读 被引量:3
15
作者 肖飞宇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详细地诉说了人生极端的生存境况下的种种变化与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 ,其核心思想是倾诉了人生作为“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沧桑感。这与存在哲学的人生观是很相近的。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况味对存在哲学来说...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详细地诉说了人生极端的生存境况下的种种变化与人生十字路口的选择 ,其核心思想是倾诉了人生作为“在世界之中存在”的沧桑感。这与存在哲学的人生观是很相近的。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况味对存在哲学来说是很好的注脚。作者所言说的是无限人生的沧桑 ,而且通过特定意象的塑造使得这种感觉具有无限的感染力。而且通过情节的构造表现出价值观的冲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沧桑 存在论解读 倾城之恋
下载PDF
《动物园的故事》:E·奥尔比戏剧作品的原型剖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71-74,共4页
 爱德华·奥尔比(EdwardAlbee)被公认为是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及阿瑟·米勒之后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其作品里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死亡的哲学思考。对于奥尔比而言,处理死亡无非就是处理活者的生存危机,只有...  爱德华·奥尔比(EdwardAlbee)被公认为是继尤金·奥尼尔、田纳西·威廉斯及阿瑟·米勒之后美国最重要的戏剧家。其作品里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对死亡的哲学思考。对于奥尔比而言,处理死亡无非就是处理活者的生存危机,只有把"生命价值"作为中心才能够超越被"无意义"腐蚀、葬送的生命本体,进而得到精神的再生。本文试图以神话原型理论对《动物园的故事》进行重新解读,通过考察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生命历程,把握死亡与再生这一切入生命本质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原型 奥尔比 死亡 再生 《动物园的故事》
下载PDF
“生存还是毁灭”:《动物园的故事》和《晚安,妈妈》的互文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琼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第7期71-75,共5页
文章从互文性的角度研究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和玛莎·诺曼的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和《晚安,妈妈》。两位主人公来自不同阶层,拥有各自的经历,但因自身疾病而被他人隔离,在极度缺乏沟通的生活中,他们努力过与他人获得沟通... 文章从互文性的角度研究美国剧作家爱德华·阿尔比和玛莎·诺曼的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和《晚安,妈妈》。两位主人公来自不同阶层,拥有各自的经历,但因自身疾病而被他人隔离,在极度缺乏沟通的生活中,他们努力过与他人获得沟通和联系。在共同的生存困惑面前,他们最后均选择了自杀。两部作品表达了戏剧家对现代人的普遍生存困惑问题的重视,通过作品中主人公的自杀情节唤醒过着麻木生活的人。反观当今现代人的生存现状,两部作品对思考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实现生命价值都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德华·阿尔比 玛莎·诺曼 《动物园的故事》 《晚安 妈妈》 互文性
下载PDF
论《动物园的故事》的音乐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明珠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动物园的故事》犹如一支交响曲,它有着主题音乐般的结构,还有标题音乐的一些特点;作品节奏型非常明确,且与全“曲”乐思的发展相呼应。《动物园的故事》以不同的变奏形式多次重复,将全曲联结得非常紧凑,悲怆的主... 爱德华.阿尔比的戏剧《动物园的故事》犹如一支交响曲,它有着主题音乐般的结构,还有标题音乐的一些特点;作品节奏型非常明确,且与全“曲”乐思的发展相呼应。《动物园的故事》以不同的变奏形式多次重复,将全曲联结得非常紧凑,悲怆的主旋律贯穿始终,表现了现代社会人的生存处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的故事》 交响曲 主题音乐 悲怆
下载PDF
走出荒诞派的樊篱——重新审视《动物园的故事》的喜剧性
19
作者 程香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0-155,310-311,共6页
走出荒诞派戏剧的樊篱,重新审视《动物园的故事》,会发现它不仅表现出传统戏剧的特征,更遵循了西方传统"喜剧性"的理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的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和柏格森,不论各自的理论视点如何不同,... 走出荒诞派戏剧的樊篱,重新审视《动物园的故事》,会发现它不仅表现出传统戏剧的特征,更遵循了西方传统"喜剧性"的理论。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到近现代的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和柏格森,不论各自的理论视点如何不同,他们的视角却前后相承、如出一辙地从喜剧的不协调矛盾来看待喜剧性。这种不协调矛盾,在《动物园的故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叙事、身份追求和作品的情节冲突构建出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却又如"可怕的中世纪笑话"戏谑而出的喜剧,最终引领着读者和观众进行了一场"返躬自察,认识自己"的喜剧审美体验和生命情感的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的故事》 不协调矛盾 语言叙事 身份追求 情节冲突
下载PDF
爱德华·阿尔比《动物园的故事》的福柯式解读
20
作者 左佳 朱蕴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5期67-73,共7页
《动物园的故事》是美国现当代戏剧家爱德华·阿尔比的处女作,该剧以中年出版商彼得和青年流浪汉杰瑞的对话为载体,展现出理性与疯癫之间的对抗和较量。现代社会的文明体制是理性的产物,彼得的主体在现代社会中被知识和权力关系形... 《动物园的故事》是美国现当代戏剧家爱德华·阿尔比的处女作,该剧以中年出版商彼得和青年流浪汉杰瑞的对话为载体,展现出理性与疯癫之间的对抗和较量。现代社会的文明体制是理性的产物,彼得的主体在现代社会中被知识和权力关系形塑为理性主体,丧失了个人的独立意识和对他人的人文关怀,而杰瑞则因其孤儿与同性恋的双重身份而遭受理性话语的排斥和监禁,被禁闭在住满疯人的现代公寓里,成为疯癫的他者。在两人的对话中,杰瑞以逻辑破碎的发问逐一消解理性的暴力控制,并以长篇大论的自我言说发出疯癫的尖叫,试图挣脱理性的禁锢,寻求主体的自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园的故事》 爱德华·阿尔比 理性 疯癫 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