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HOT-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 TO EXPLOSIVE CHARGE LINER OF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1
作者 刘奎 左敦稳 王珉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8年第2期78-83,共6页
A new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xplosive charge liner of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using hot 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making explosive charge liner has... A new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xplosive charge liner of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using hot 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making explosive charge lin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cal test and SEM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property of the liner produced by the process is satis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press sintering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sintering process explosive charge liner
下载PDF
Numerical analysis of pressure load in a PWR cavity in an ex-vessel steam explosion 被引量:1
2
作者 钟明君 李志刚 +3 位作者 林萌 黄熙 周源 杨燕华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3期65-75,共11页
Ex-vessel steam explosion may happen as a result of melting core falling into the reactor cavity after failure of the reactor vessel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coolant in the cavity pool. It can cause the formation of s... Ex-vessel steam explosion may happen as a result of melting core falling into the reactor cavity after failure of the reactor vessel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coolant in the cavity pool. It can cause the formation of shock waves and production of missiles that may endanger surrounding structures. Ex-vessel steam explosion energetics is affected strongly by three dimensional(3D) structure geometry and initial conditions. Ex-vessel steam explosions in a typical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cavity are analyzed with the code MC3 D, which is developed for simulating fuel-coolant interactions. The reactor cavity with a venting tunnel is modeled based on 3D cylindrical coordinate. A study was performed with parameters of the location of molten drop release, break size,melting temperature, cavity water subcooling, triggering time and explosion position, so as to establish parameters' influence on the fuel-coolant interaction behavior, to determine the most challenging cases and to estimate the expected pressure loadings on the cavity walls. The most dangerous case shows the pressure loading is above the capacity of a typical reactor cavity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爆炸 力负荷 容器 数值分析 PWR 压水反应堆 腔压 位置参数
下载PDF
Rapid Forming Process and Device of Small-size Booster Explosive Pellet
3
作者 马贵春 张树生 +1 位作者 张景林 支海波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06年第3期191-193,共3页
关键词 调压器 炸药 压制过程 成型工艺 火工品
下载PDF
Incremental Pressing Technique in Explosive Charge
4
作者 TiAN Li-yan XU Geng-guang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165-167,共3页
A pressing technique has become available that might be useful for compressing granular explosives. If the height diameter ratio of the charge is unfavorable,the high quality charge can not be obtained with the common... A pressing technique has become available that might be useful for compressing granular explosives. If the height diameter ratio of the charge is unfavorable,the high quality charge can not be obtained with the common single action pressing. This paper presents incremental pressing technique, which can obtain the charge with higher overall density and more uniform dens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装填物 增加压力技术 松装密度
下载PDF
Effect of the ITER FW Manufacturing Proces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 CuCrZr Alloy
5
作者 刘丹华 王平怀 +2 位作者 宋义 李前 谌继明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887-892,共6页
The first wall (FW) is one of the core components in ITER. As the heat sink material, the CuCrZr alloy shall be properly jointed with beryllium and stainless steel. At present, the grains of CuCrZr are prone to coar... The first wall (FW) is one of the core components in ITER. As the heat sink material, the CuCrZr alloy shall be properly jointed with beryllium and stainless steel. At present, the grains of CuCrZr are prone to coarsen seriously in the thermal cycle process of FW manufacturing, which has become a critical issue for ITER parties. To investigate the mi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optimized CuCrZr alloy in the first wall fabricating thermal cycle, simulative experiments have been done in this study. The alloy ingot was forged and hot rolled into plates, and then solid solution annealed, cold rolled and aged for strengthening. Several heat treatments were done to the CuCrZr samples, and the changes of microstructure, micro-hardness and tensile strength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original elongated grains had changed into equiaxed ones, and the vickers hardness had declined to about 60 after experiencing the process of CuCrZr/316L(N) bi-metallic plate manufacturing, either by hot isostatic pressing at a higher temperature or by explosion welding followed by solution annealing. Joining Be/CuCrZr by hot isostatic pressing acts as an aging process for CuCrZr, so after the simulated heat treatment, the hardness of the alloy increased to about 110 HV and the tensile yield strength at 250℃ rose to about 170 MPa. Meanwhile, the average grain size was controlled below 2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 first wall CuCrZr alloy hot isostatic pressing explosive weldiag
下载PDF
CONSOLIDATION BEHAVIOR OF MECHANICALLY ALLOYED γ-TiAl
6
作者 LI Chenggong YANG Wanhong LUO Zhiping(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Materials, Beijing 100095, China FROES F H, FREFER A) Institute of Materials and Advanced Processing, College of Mines, University of Idaho,Moscow. ID83843-3026. USA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1995年第Z1期569-576,共8页
Use of mechanically alloying for preparation of Ti-35at.%Al results in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rystal size, so the ductility of alloy can be improved Consolidation of Mechanically alloyed γ -TiAl is difficult becau... Use of mechanically alloying for preparation of Ti-35at.%Al results in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rystal size, so the ductility of alloy can be improved Consolidation of Mechanically alloyed γ -TiAl is difficult because of its poor workability. The present paper will discuss recent studies on consolidation behavior by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such as explosive compaction, hot isostatic pressing, and rapid omnidirectional compaction, etc..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y of the samples are evalu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hanical alloying explosive compaction hot isostatic pressing rapid omnidirectional compaction
下载PDF
基于情景构建的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应急演练与实践 被引量:4
7
作者 阳富强 陈星霖 +1 位作者 程硕 葛樊亮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应急演练在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急演练脚本是实施应急演练的重要依据,该文提出利用情景构建技术开展应急演练脚本设计。结合对以往演练的梳理、经验总结和实际案例分析,基于情景构建技术提出高校实验室爆... 应急演练在提高实验室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急演练脚本是实施应急演练的重要依据,该文提出利用情景构建技术开展应急演练脚本设计。结合对以往演练的梳理、经验总结和实际案例分析,基于情景构建技术提出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应急演练场景规划构思与构建设计的具体内容,梳理总结出高校实验室应急演练的组织架构和分工,具体描述了高校实验室爆炸事故的演变过程,生成了基于实际案例的实验室爆炸事故应急演练脚本。实验室应急演练脚本提供了实验室爆炸事故的应急场景,可用于实际模拟演练或虚拟演练,并可结合不同案例形成实验室应急演练脚本库,为实验室应急演练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突发事件 爆炸事故 情景构建 应急演练
下载PDF
基于事故表征和案例推理的煤矿瓦斯爆炸预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邵良杉 杨金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1-228,共8页
为更好地通过案例预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结果,在融合事故树分析和防御性悲观思想后,提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表征方法,包括事故表征结构模型、表征规范和案例库编码规则;为提升案例推理精度,通过专家置信度改进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影响,提出针... 为更好地通过案例预测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结果,在融合事故树分析和防御性悲观思想后,提出煤矿瓦斯爆炸事故表征方法,包括事故表征结构模型、表征规范和案例库编码规则;为提升案例推理精度,通过专家置信度改进层次分析法的主观影响,提出针对不同类型表征信息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引入时间衰退系数修正案例时效性。通过山西某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实际结果相吻合,并能推荐事故预防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瓦斯爆炸 事故预测 表征技术 案例推理
下载PDF
户内燃气爆炸事故技术调查内容探讨及案例
9
作者 闫兴清 宋一兵 +1 位作者 王柏 喻健良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4期149-152,159,共5页
近年来户内燃气爆炸事故多发。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是科学定责及事故防范的主要依据。基于户内燃气爆炸事故灾害演化过程及调查经验,总结提出如下6项技术调查内容:确定泄漏燃气类型、明确泄漏源位置、分析泄漏原因、计算泄漏至... 近年来户内燃气爆炸事故多发。迅速查明事故发生的技术原因是科学定责及事故防范的主要依据。基于户内燃气爆炸事故灾害演化过程及调查经验,总结提出如下6项技术调查内容:确定泄漏燃气类型、明确泄漏源位置、分析泄漏原因、计算泄漏至周围空间内的燃气浓度、判断点火源(爆源)、评估爆炸威力及灾害。该文分别叙述各技术内容的调查、分析、计算及评估方法,并基于真实事故案例,给出各技术内容的具体实施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户内燃气爆炸事故调查及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爆炸 事故调查 泄漏 爆炸 点火源
下载PDF
我国民爆物品爆炸事故统计分析及防范对策
10
作者 张飞燕 何鑫 +2 位作者 张念思 孙金山 谢全民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09,共8页
为分析我国民爆物品爆炸事故一般性规律与事故原因,对2006—2023年全国民爆物品爆炸事故的发生时间、地区分布、事故等级等维度进行事故统计与分析,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人、机、环、制度4个一级指标和安全意识、技术培训、监管力... 为分析我国民爆物品爆炸事故一般性规律与事故原因,对2006—2023年全国民爆物品爆炸事故的发生时间、地区分布、事故等级等维度进行事故统计与分析,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人、机、环、制度4个一级指标和安全意识、技术培训、监管力度、安全教育、标准化作业、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天气气候、仓储条件、安全管理体制、应急管理制度共11个二级指标的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分析得到各指标权重进而对爆炸事故影响因素做出重要性排序。研究结果表明:爆炸事故发生次数逐年降低,安全形势转好,时间上集中于每年的第2、3季度,空间上以“南北高低交错”特征分布于各省份,事故等级中一般事故、较大事故占据主导地位;基于层次分析法得知一级指标中人是造成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二级指标中标准化作业、生产工艺、监管力度和安全管理体制是比较重要的几项因素,最后针对事故影响因素重要度提出了严格标准化作业、增加安全投入、加强监管力度和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爆物品 爆炸事故 事故统计 影响因素分析 层次分析法 防范对策
下载PDF
车用加氢站火灾爆炸事故风险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太碧 赵莉 +4 位作者 王晓东 梅琦 张建平 王富平 李海静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目的完善氢能产业链基础设施,寻求车用加氢站火灾爆炸事故致因,提出车用加氢站火灾爆炸事故防控措施,保障其安全可持续发展,提高大众对车用加氢站安全防控的信任度。方法采用事故致因理论揭示事故发生的本质,从能量物质、能量载体以及... 目的完善氢能产业链基础设施,寻求车用加氢站火灾爆炸事故致因,提出车用加氢站火灾爆炸事故防控措施,保障其安全可持续发展,提高大众对车用加氢站安全防控的信任度。方法采用事故致因理论揭示事故发生的本质,从能量物质、能量载体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角度出发,系统性地分析车用加氢站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源,并以其火灾爆炸事故为顶上事件建立事故树图,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结果①车用加氢站火灾爆炸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基本事件占比最大,为52%;②可能引发车用加氢站火灾爆炸的最小割集有350个,避免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最小经集有4个;③不考虑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通风不良、报警装置故障、检测器失效、安全阀故障和自动制动系统故障5个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最大。结论事故致因理论能科学全面地对车用加氢站进行危险源辨识,事故树系统分析了其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保护措施正常运行是削减其火灾爆炸事故的关键控制点,给车用加氢站建站管理等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氢泄漏 氢安全 火灾 爆炸 事故树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基于AISM的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事故关键致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威君 朱明珠 +1 位作者 刘音 胡相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1-246,共6页
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涉及燃烧、爆炸、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事故风险。结合三类危险源理论辨识出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爆炸、火灾、中毒、烫伤4种主要事故类型的25个事故致因因素;进而运用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对因素间... 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涉及燃烧、爆炸、高温、高压等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事故风险。结合三类危险源理论辨识出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爆炸、火灾、中毒、烫伤4种主要事故类型的25个事故致因因素;进而运用对抗解释结构模型(AISM)对因素间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得到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事故关键致因。以某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为例,通过对比AISM模型的UP型和DOWN型有向拓扑层级图,确定出该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事故的5个根源性关键致因因素、5个敏感性关键致因因素、3组互为因果关系的关键致因因素。研究结果为制定更精准的预防事故措施提供了依据,为提高现代高校燃烧与爆炸实验室安全管理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安全 燃烧与爆炸实验室 事故致因分析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下载PDF
粉尘爆炸事故的模糊综合评估分析与预防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蕾 邓斌 +3 位作者 杨松立 陈刚 谢子彬 李严肃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9,共7页
为深入分析粉尘爆炸事故,探索其复杂多元的原因,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发生在我国2005—2020年间67起粉尘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并引入危险状态和评估状态评价维度,综合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对粉尘爆炸的影响,选取... 为深入分析粉尘爆炸事故,探索其复杂多元的原因,采用模糊综合评估方法,对发生在我国2005—2020年间67起粉尘爆炸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多级模糊评价模型,并引入危险状态和评估状态评价维度,综合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对粉尘爆炸的影响,选取某铝合金加工车间作为验证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车间粉尘爆炸风险等级为较危险,且相应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操作规程规范等管控措施空缺或无效,并提出升级更新通风系统,增大防爆泄压面积,加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和增加安全投入等防控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粉尘爆炸风险识别和事故有效预防提供新的参考做法和评估工具,对于提高工业安全水平和制定积极的预防策略具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事故统计分析 模糊综合评估 安全管理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不同尺寸HMX基压装装药的烤燃特性
14
作者 董泽霖 屈可朋 +2 位作者 胡雪垚 肖玮 王奕鑫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7,共10页
为了研究装药尺寸对压装装药烤燃特性的影响,针对HMX基压装装药,建立了压装装药烤燃过程的计算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装药尺寸的烤燃样弹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装药尺寸对压装装药点火位置、响应温度和响应时间的影... 为了研究装药尺寸对压装装药烤燃特性的影响,针对HMX基压装装药,建立了压装装药烤燃过程的计算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不同装药尺寸的烤燃样弹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升温速率下装药尺寸对压装装药点火位置、响应温度和响应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同一升温速率下,HMX基压装炸药装药长径比为1.0时,装药中心响应温度均为最高;装药长径比大于1.0时,装药中心点火温度均随长径比的增加而降低;当长径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装药中心的响应温度趋于恒值。装药的点火位置由升温速率和装药尺寸共同决定,且装药端面与曲面的传热量之比与长径比的平方成反比。当升温缓慢或长径比较小时,装药的点火位置位于装药中心;当升温速率较高且长径比较大时,装药的点火位置逐渐远离装药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MX基炸药 压装装药 烤燃试验 装药尺寸
下载PDF
HMX基含铝压装炸药慢速烤燃点火时刻的压力参量计算
15
作者 郭璐 智小琦 +3 位作者 屈可朋 柳星河 贾杰 李劲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9,共12页
为了研究HMX基含铝压装炸药在慢烤过程中点火时刻的压力参量,设计了0.1和1.0℃/min升温速率下的慢烤试验,并对炸药内部进行了多点测温。在此基础上,基于炸药的通用烤燃模型,将HMX的多步分解机制与铝粉反应相结合,并考虑其分解中的相变过... 为了研究HMX基含铝压装炸药在慢烤过程中点火时刻的压力参量,设计了0.1和1.0℃/min升温速率下的慢烤试验,并对炸药内部进行了多点测温。在此基础上,基于炸药的通用烤燃模型,将HMX的多步分解机制与铝粉反应相结合,并考虑其分解中的相变过程,建立了HMX基含铝压装炸药慢烤反应速率与压力相关的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0.1℃/min的升温速率下,端盖喷出,壳体沿轴向撕开裂缝,无药粉残留,判定炸药发生爆燃反应;在1.0℃/min的升温速率下,壳体发生轻微变形,有部分药粉残留,判定炸药发生燃烧反应。数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刺激强度的提高,炸药的点火温度呈对数上升趋势,而烤燃弹的反应进度和内部压力呈现指数下降趋势,且烤燃弹内部的反应压力在HMX相变前呈缓慢上升趋势,相变后呈快速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烤 HMX基含铝压装炸药 通用烤燃模型 升温速率 压力 烤燃弹
下载PDF
基于临界半衰期的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6
作者 盛敏 田均均 +2 位作者 王芳芳 李玮晔 吴展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11,共14页
为了更好地评估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研究以通道式反应器为例,通过构建基于热量衡算和物料衡算的反应体系模型,对连续流反应体系的实际传热量和热安全风险进行了研究。针对通道式反应器进口端的绝热温升反应现象,提出了临界半衰期作为... 为了更好地评估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研究以通道式反应器为例,通过构建基于热量衡算和物料衡算的反应体系模型,对连续流反应体系的实际传热量和热安全风险进行了研究。针对通道式反应器进口端的绝热温升反应现象,提出了临界半衰期作为热安全判据的方法,获得了具有热安全高风险的两大反应条件,分别为:当目标反应产热总量大于800 J·g^(-1),且该反应在反应温度下半衰期小于临界半衰期;当分解反应产热总量大于800 J·g^(-1),且目标反应在反应温度下半衰期小于临界半衰期,同时分解反应在100%MTSR(工艺反应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下半衰期也小于临界半衰期。并且通过氯苯硝化反应验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通道式反应器在该条件下可发生分解爆炸反应,证实了该评估方法可用于确定连续流反应热安全的高风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式反应器 传热速率 绝热温升反应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分解爆炸事故
下载PDF
利用X射线微层析成像研究炸药造型颗粒随机堆积结构
17
作者 岳弘历 张催 张伟斌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5-812,I0002,共9页
通过X射线微层析成像(X-μCT)研究了5种炸药造型颗粒样品的随机堆积结构,获得了造型颗粒堆积体系的颗粒空间排列、颗粒堆积特性以及颗粒接触特征等堆积结构参量。结果表明,造型颗粒随机堆积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尺寸分离现象,粒径较大的... 通过X射线微层析成像(X-μCT)研究了5种炸药造型颗粒样品的随机堆积结构,获得了造型颗粒堆积体系的颗粒空间排列、颗粒堆积特性以及颗粒接触特征等堆积结构参量。结果表明,造型颗粒随机堆积体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尺寸分离现象,粒径较大的颗粒倾向于分布在容器下方,颗粒装填过程会影响水平方向的颗粒分布取向;各样品平均堆积效率随颗粒间径向距离的增大连续变化,表明造型颗粒随机堆积结构长程无序;样品平均接触数为5~6,接近球形颗粒随机疏松堆积,而受颗粒粒径和形状的影响,造型颗粒随机堆积体系的体积分数能够超过球形颗粒随机紧密堆积的极限(0.64)。造型颗粒堆积体系构成局部接触的颗粒在数量、尺寸和形貌等方面分布不均匀,但各种接触结构中60°左右的接触角出现频次最高,形成了60°左右出现单一特征峰的接触角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炸药造型颗粒 压装炸药 X射线微层析成像 随机堆积结构 高聚物黏结炸药 PBX
下载PDF
基于FTA-AHP的煤矿瓦斯爆炸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晓义 姚有利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基于样本数据评价瓦斯爆炸发生的危险性大小。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历史数据,分析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运用事故树分析法研究数据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和风险辨识,通过层次分析法并引入博弈论组合方法优化权... 目的基于样本数据评价瓦斯爆炸发生的危险性大小。方法通过检索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历史数据,分析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运用事故树分析法研究数据特征,对其进行分类和风险辨识,通过层次分析法并引入博弈论组合方法优化权重的计算,对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危险等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得出煤矿瓦斯防治的安全等级,以及各不安全因素结构重要程度的量化数值。结论结合各类危险程度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对整个煤矿瓦斯预防安全管理体系做出安全评价,为事故的预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爆炸 事故树 层次分析法 安全评价
下载PDF
压接型IGBT器件短路失效管壳爆炸特性及防护方法
19
作者 周扬 唐新灵 +5 位作者 王亮 张晓伟 代安琪 林仲康 金锐 魏晓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50-2361,I0023,共13页
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作为现有柔性直流输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承受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环境,容易发生短路过流失效,进而造成的结构爆炸现象。为研究这一爆炸现象的破坏效... 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作为现有柔性直流输电设备的核心部件,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承受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环境,容易发生短路过流失效,进而造成的结构爆炸现象。为研究这一爆炸现象的破坏效应及其防护,该文结合多组模拟模块化多电平工况实验,得到IGBT器件短路过流失效爆炸后外壳结构的变形特征。结合电气能量特性的分析和实际爆炸失效形貌特点,建立该IGBT器件结构的数值仿真模型,初步确定实际爆炸过程中的等效TNT爆炸当量。在此基础上,从提高结构自身抗爆能力、增加能量外泄通道、替换结构材料等角度开展IGBT器件的结构优化设计,并进行相关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将管壳的陶瓷材料替换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有效提高结构的防爆性能,降低器件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接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器件 短路失效 爆炸特性 防爆 仿真
下载PDF
2011—2022年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特征及发生规律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业娇 崔梦圆 +3 位作者 段泽宇 滕婷 刘洋 李焘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2,109,共8页
基于2011—2022年全国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的统计结果,采用数据统计法,按照煤矿企业性质、事故类型、事故等级和发生地区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趋势图、柱状图及百分比图对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煤矿热动力... 基于2011—2022年全国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的统计结果,采用数据统计法,按照煤矿企业性质、事故类型、事故等级和发生地区等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趋势图、柱状图及百分比图对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的规律和特点进行总结,并对煤矿热动力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近12年我国煤矿热动力灾害事故逐渐减少,以瓦斯爆炸类型为主,多以较大事故和重大事故的形式发生;乡镇煤矿企业和国有煤矿企业伤亡损失严重,情况严峻;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为事故多发地区。根据分析结果,从政策、经济、监管、企业及技术层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热动力灾害 瓦斯爆炸 事故特征 规律分析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