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neral Components, Texture, and Forming Conditions of Hydrothermal Chimney on the East Pacific Rise at 9°-10°N
1
作者 郑建斌 曹志敏 安伟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7年第2期128-134,共7页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es of East Pacific rise at 9°-10°N, sulfide mineral compositions, textur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chimney ores were studied using ore microscope,scanning electro...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othermal processes of East Pacific rise at 9°-10°N, sulfide mineral compositions, textural, and geochemical features of chimney ores were studied using ore microscope,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and electron microprobe techniques.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three mineral assemblages for the hydrothermal chimney ores, namely:(i) anhydrite + marcasite + pyrite, (ii) pyrite + sphalerite + chalcopyrite, and (iii) chalcopyrite + bornite + digenite + covellite. Mineral assemblages, zonational features,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minerals indicate that ore fluid temperature changed from low to high then to low with a maximum temperature up to 400 ℃. The chimney is a typical black smoker. The initial structure of the chimney was formed by the precipitation of anhydrites, and later the sulfides began to precipitate in the inner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thermal processes black smoker mineral assemblage exsolution texture ore fluid
下载PDF
埃达克岩与热液成矿过程中钾镁同位素分馏及其指示意义:以驱龙斑岩铜矿床为例
2
作者 字艳梅 田世洪 +4 位作者 陈欣阳 侯增谦 杨志明 龚迎莉 唐清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69,共20页
为研究后碰撞埃达克质岩岩浆分异和热液过程中的钾镁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对斑岩铜矿床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的一套埃达克质岩石开展了钾镁同位素分析。该套岩石包括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后者是超大... 为研究后碰撞埃达克质岩岩浆分异和热液过程中的钾镁同位素分馏行为及其对斑岩铜矿床岩石成因的指示意义,本文对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的一套埃达克质岩石开展了钾镁同位素分析。该套岩石包括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后者是超大型斑岩铜矿床的成矿母岩。已有研究结果证实,这3套岩石很可能是由同一来源的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研究结果表明,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和花岗斑岩的δ^(41)K组成分别为-0.38‰~-0.22‰、-0.43‰~-0.34‰和-0.59‰~-0.36‰。尽管3类岩石各自变化范围较小,但整体上δ^(41)K与K 2O和SiO_(2)含量呈现明显负相关趋势,表明全岩钾元素迁移和钾同位素发生了解耦,钾同位素产生了分馏。在闪长质包体花岗闪长岩演化期间,δ^(41)K与Sc和Y含量呈明显正相关关系,这指示了在该演化期间可能主要是角闪石分离结晶导致了钾同位素分馏。相比之下,花岗斑岩中具有明显的钾同位素组成变化,在花岗斑岩演化期间,δ^(41)K与Eu/Eu*和Sr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岩石演化晚期钾同位素的分馏可能主要跟斜长石分离结晶有关。然而,通过瑞利分馏模拟表明仅矿物分离结晶难以实现如此大的钾同位素分馏,花岗斑岩中的钾同位素分馏是岩浆热液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闪长质包体具有比地幔更重的钾同位素组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复杂多样的:一方面,下地壳可能具有比地幔更重的钾同位素组成,岩浆混合机制下导致源区具有重钾同位素组成;另一方面,驱龙斑岩铜矿床的岩浆源区受到俯冲板片来源的富重钾流体/熔体所交代,导致其源区的钾同位素组成偏重。相比之下,这3类岩石的镁同位素组成比较类似(闪长质包体:-0.36‰~-0.19‰;花岗闪长岩:-0.28‰~-0.13‰;花岗斑岩:-0.44‰~-0.13‰),并且落在了地幔和下地壳范围内。这3类岩石的δ^(26)Mg跟MgO和SiO_(2)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表明埃达克质岩浆分异过程中(角闪石和黑云母)也不产生镁同位素分馏,与前人对花岗岩中镁同位素分馏行为的结论相一致。作为典型的热液型矿床,藏南驱龙斑岩铜矿床和江西德兴斑岩铜矿床在热液蚀变过程中均产生了钾镁同位素分馏。德兴斑岩铜矿床大部分蚀变岩的钾镁同位素值都高于新鲜岩浆岩,具有显著的钾镁同位素组成变化;相比之下,驱龙斑岩铜矿床埃达克质岩岩石的钾镁同位素组成大部分位于岩浆岩基线值范围内,受热液蚀变作用影响不显著。此外,驱龙斑岩铜矿床花岗斑岩中铜大量富集,岩浆热液流体出溶是导致铜大量富集的主要原因,可能至少有两种不同性质(温度、盐度)的热液流体导致花岗斑岩中钾镁同位素组成局部波动变化,这些流体不仅改变了花岗岩斑岩的钾镁同位素组成,并且从高度演化的岩浆中提取金属元素,最终导致铜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龙斑岩铜矿床 埃达克质岩石 钾镁同位素 同位素分馏 岩浆热液流体出溶
下载PDF
高硅花岗岩流体出溶作用的识别和意义
3
作者 王志强 周美娟 +1 位作者 黎训飞 笪昊翔 《华东地质》 CAS 2024年第1期26-48,共23页
高硅花岗岩以暗色矿物含量低,富SiO_(2)、Rb,贫MgO、FeO、Sr、Ba为特征,富集稀有金属元素,其研究对于理解花岗岩成因演化、稀有金属元素富集和成矿过程至关重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经历高程度的分异演化,H 2O等挥发分作为不相... 高硅花岗岩以暗色矿物含量低,富SiO_(2)、Rb,贫MgO、FeO、Sr、Ba为特征,富集稀有金属元素,其研究对于理解花岗岩成因演化、稀有金属元素富集和成矿过程至关重要。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其经历高程度的分异演化,H 2O等挥发分作为不相容组分在残余熔体中逐渐富集饱和,导致流体出溶在高硅花岗质熔体中,但如何识别这一过程是难点。文章从岩相学、地球化学、矿物学、金属稳定同位素(Li、Ba、Fe)等角度总结了高硅花岗岩中流体出溶作用的证据和指标。岩相学方面,晶洞构造、雪球结构、单向固结结构等特殊结构、构造的出现是流体出溶的重要标志;地球化学方面,极低的Nb/Ta值(<5)、Zr/Hf值、稀土元素四分组效应是流体-熔体相互作用的有效识别标志;矿物学方面,锆石蜕晶化作用、轻稀土元素富集及钾长石富Pb指示存在热液流体参与;金属稳定同位素方面,相对于普通花岗岩,高硅花岗岩通常富集重Li、轻Ba和重Fe同位素,流体-熔体相互作用很可能是主要控制因素。但部分地球化学指标还存在较大争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结合不同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经过岩浆演化和流体出溶两阶段的富集过程,稀有金属元素得以在出溶流体中极度富集进而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硅花岗岩 流体出溶 岩浆-热液过渡 金属稳定同位素 稀有金属成矿
下载PDF
赛马碱性杂岩体的岩浆演化与稀土富集
4
作者 付瑞鑫 李宁波 +3 位作者 牛贺才 单强 赵旭 刘堃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951-2967,共17页
赛马碱性杂岩体位于我国辽东半岛,是一个典型的铀-铌和稀土多金属矿化杂岩体,富含重稀土,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仍没有得到有效约束。本文对该碱性杂岩体中角闪辉石正长岩、正长岩、黑云正长岩、云霓霞石正长岩和异霞正长... 赛马碱性杂岩体位于我国辽东半岛,是一个典型的铀-铌和稀土多金属矿化杂岩体,富含重稀土,其复杂的演化过程和稀土元素富集机制仍没有得到有效约束。本文对该碱性杂岩体中角闪辉石正长岩、正长岩、黑云正长岩、云霓霞石正长岩和异霞正长岩5类岩石及锆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开展了特征矿物包裹体的显微岩相学研究,旨在限定杂岩体母岩浆的演化路径,揭示稀土元素的富集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赛马碱性杂岩体的母岩浆经历了由钾质碱性(角闪辉石正长岩、正长岩和黑云正长岩),到钾质过碱性(云霓霞石正长岩),向钠质过碱性(异霞正长岩)的充分演化。在演化过程中赛马碱性杂岩体母岩浆的体系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碱性岩浆演化受流体不饱和的纯岩浆体系的控制,而过碱性岩浆岩则形成于流体过饱和的岩浆体系,且异霞正长岩母岩浆流体的饱和程度明显高于云霓霞石正长岩的母岩浆。研究还显示,钾质碱性岩浆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主要受控于磷灰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而成矿的钠质过碱性岩浆稀土、锆和铌等元素的富集成矿则主要受富CO_(2)的高盐度岩浆热液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马碱性杂岩体 岩浆演化 岩浆热液 稀土元素 富集成矿
下载PDF
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印支期(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及相关的Nb-Ta-W成矿作用
5
作者 田恩农 谢磊 +3 位作者 王汝成 张文兰 陈琪 胡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6-395,共20页
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岩基是一个多时代复式岩体,出露有新元古代、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与花岗岩相关有多个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大型W矿床,如牛塘界钨(锡)、界牌钨铜、云头界钨钼矿床等,另外越城岭的戈洞坪地区还发现了燕山期铌... 桂北苗儿山-越城岭岩基是一个多时代复式岩体,出露有新元古代、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与花岗岩相关有多个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大型W矿床,如牛塘界钨(锡)、界牌钨铜、云头界钨钼矿床等,另外越城岭的戈洞坪地区还发现了燕山期铌钽成矿作用。豆乍山岩体位于苗儿山岩体中部,主要由二云母花岗岩组成,本次研究在豆乍山钻孔样品中发现富含Nb-Ta-W氧化物的(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为进一步全面认识苗儿山-越城岭地区的多时代成矿信息,查明不同类型成矿过程,对钻孔内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开展了详细的研究。钻孔样品主要包含二云母花岗岩和细粒的(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其中细粒的(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穿插了主岩体。详细的矿物学工作显示(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中含有多样的稀有金属副矿物,其中白云母花岗岩中有铌铁矿族矿物、铌铁金红石、锡石等氧化物,而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则包含了复杂的Nb-Ta-W的氧化物矿物集合体,主要为铌铁矿族矿物、钨铌铁矿、骑田岭矿和黑钨矿等;另外还在白云母花岗岩中发现一些富含白钨矿的电气石细脉。白云母花岗岩中岩浆锡石U-Pb定年结果为219±4 Ma,属于印支期成矿作用。结合岩相学观察结果和云母的微量元素结果显示,含电气石的白云母花岗岩中钨富集程度更明显,形成更多铌钽钨的氧化物,后期随着含B流体的进一步聚集,在白云母花岗岩晚期穿插的电气石细脉中形成了大量的W的独立矿物,黑钨矿和白钨矿。相对于二云母花岗岩,(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全岩成分具有较高的Na和P含量和较低的K、Ti和Fe含量,较低的稀土总量,且四分组效应更明显,它们还含有更高的稀有金属元素Nb、Ta、W、Sn等(最高分别可达56×10-6、40×10-6、547×10-6和89×10-6)和较低的Nb/Ta和Zr/Hf比值(分别低至1.4和11.2)。这些全岩地球化学参数显示了(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更高的演化特征。通过与苗儿山-越城岭岩基中多个印支期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进行全岩地球化学对比,云头界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具有与豆乍山(含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相似的特征,推测该W矿床也可能具有Nb-Ta富集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钽钨成矿作用 岩浆演化 岩浆-热液过程 富硼流体 锡石U-Pb年龄 豆乍山
下载PDF
皖东蚌埠—五河地区重晶石石英脉中金红石特征与成因
6
作者 陶克勤 闫峻 +2 位作者 李超 刘丹阳 徐琳玉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1-214,共14页
皖东蚌埠—五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区内主要出露古老结晶基底五河杂岩。小红山重晶石石英脉呈近顺层状产出于五河杂岩地层内,脉中组成矿物以石英和重晶石为主,另有厘米级长柱状金红石以及少量的金属硫化物和黑云母,重晶石石英脉... 皖东蚌埠—五河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区内主要出露古老结晶基底五河杂岩。小红山重晶石石英脉呈近顺层状产出于五河杂岩地层内,脉中组成矿物以石英和重晶石为主,另有厘米级长柱状金红石以及少量的金属硫化物和黑云母,重晶石石英脉的上下围岩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热液蚀变。显微镜下,金红石内部发育环带结构和核边结构,是脉体中早期晶出的矿物,可分为2种类型:黑色金红石和褐色金红石,其中前者为早阶段形成。金红石进行的EMPA和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显示,金红石W含量较低,且具有显著高的Nb/Ta、Zr/Hf比值,指示其变质流体成因。其高Nb低Cr、低Mg、Al、Si的特点,表现出壳源长英质(泥质)金红石的特点。金红石Zr温度t=(504.18±79.60)℃,位于角闪岩相变质区间,黑色金红石的形成温度较红褐色金红石更高。(Fe+Cr+V)含量与(Nb+Ta+W)含量的关系说明金红石中的V为V^(4+),元素置换方式在黑色金红石中为Fe^(2+)+2R^(5+)→3Ti^(4+),而在红褐色金红石中为Fe^(3+)+R^(5+)→2Ti^(4+),说明金红石结晶阶段热液沿着温度降低和氧逸度升高的方向在演化。极高的Nb/Ta和Zr/Hf比,Nb/Ta-Ta的强烈负相关和Zr/Hf-Hf的弱负相关,说明金红石重晶石石英脉为变质热液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蚌埠隆起 金红石 流体演化 Zr温度计 变质热液
下载PDF
岩浆-热液系统中铁的富集机制探讨 被引量:76
7
作者 张招崇 侯通 +3 位作者 李厚民 李建威 张作衡 宋谢炎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9-1204,共16页
与岩浆-热液系统有关的铁矿类型有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玢岩铁矿、矽卡岩型铁矿和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与这些铁矿有关的岩浆岩从基性-超基性、中性到中酸性岩均有,其中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与基性-超基性深成侵入岩有关,形成于岩浆阶段,主... 与岩浆-热液系统有关的铁矿类型有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玢岩铁矿、矽卡岩型铁矿和海相火山岩型铁矿,与这些铁矿有关的岩浆岩从基性-超基性、中性到中酸性岩均有,其中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与基性-超基性深成侵入岩有关,形成于岩浆阶段,主要与分离结晶作用有关,但是厚大的富铁矿石的形成则可归结于原始的富铁钛苦橄质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多期次的岩浆补充以及流动分异等联合过程。钒钛磁铁矿石产于岩体下部还是上部与母岩浆的氧逸度有关:高的氧逸度导致磁铁矿早期结晶而使得其堆积于岩体的下部,相反,低氧逸度则导致低品位的浸染状矿石产于岩体的上部。虽然野外一些证据表明,元古宙斜长岩中的磷铁矿石可能是不混溶作用形成的,但是目前尚无实验证据。某些玢岩铁矿的一些磷灰石-磁铁矿石可能与闪长质岩浆同化混染了地壳中的磷导致的不混溶作用有关。除此之外,其他各类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铁矿床均与岩浆后期的岩浆-热液作用有关。这些不同类型铁矿床的蚀变和矿化过程具有相似性,反映了它们形成过程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条件。成矿实验以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岩浆-流体转换过程中出溶流体的数量以及成分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岩浆分离结晶作用以及碳酸盐地层和膏盐层的混染可导致出溶的流体中Cl浓度的升高。早期高氧逸度环境可以使得硫以SO42-形式存在,抑制硫与铁的结合形成黄铁矿,有利于铁在早期以Cl的络合物发生迁移。大型富铁矿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流体对流循环系统,而岩浆的多期侵位或岩浆房以及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需要一个不透水层)一个有利于流体循环的断裂/裂隙系统是形成一个长期稳定的流体对流循环系统的必要条件。但是由于不同地质环境,流体中铁的卸载方式和位置会有明显差别,由此导致不同的矿石结构构造和不同的矿体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演化 不混溶 热液 流体出溶 铁的富集
下载PDF
岩浆热液出溶和演化对斑岩成矿系统金属成矿的制约 被引量:78
8
作者 张德会 张文淮 许国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对于与岩浆热液有关矿床的形成非常重要。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岩浆结晶阶段和低于固相线的热液阶段过程和演化 ,但对于流体从熔体出溶到熔体最后固结过程的理解却很有限。基于流体包裹体冷热台研究、单个流体和熔体包裹... 岩浆热液过渡阶段对于与岩浆热液有关矿床的形成非常重要。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岩浆结晶阶段和低于固相线的热液阶段过程和演化 ,但对于流体从熔体出溶到熔体最后固结过程的理解却很有限。基于流体包裹体冷热台研究、单个流体和熔体包裹体原位无损成分分析技术 ,并结合挥发份和成矿元素在共存相间分配的实验和质量平衡计算模拟 ,岩浆热液出溶和演化对金属成矿制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文中从岩浆中挥发份的出溶和演化、成矿元素在岩浆热液过渡体系各相之间的分配、斑岩矿床成矿流体及与金属成矿的关系、浅成热液矿床成矿流体及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研究表明 :( 1)岩浆熔体不仅含有足够的挥发性组分 ,而且出溶的挥发份能够被圈闭在流体包裹体中而成为岩浆出溶热液的实物证据。 ( 2 )挥发份和成矿元素不仅在岩浆熔体和出溶的溶液间分配 ,还将在熔体与盐水溶液、熔体与气相以及盐水溶液与气相间进行分配。Cu在岩浆蒸气中比在共存的熔体中要富集数百倍 ,而Cu ,As,Au(可能作为HS配合物 )则偏向于分配进入与液体相共存的蒸气相中。 ( 3 )成矿元素在熔体 /溶液间的分配系数受控于熔体中初始水含量与饱和水含量之比值和岩浆熔体与共存出溶水溶液的w(Cl) /w(H2 O)和w(F) /w(Cl)比值。 (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溶 斑岩成矿系统 制约作用 岩浆热液矿床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斑岩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的出溶、演化与成矿:以大兴安岭南段敖仑花矿床为例 被引量:23
9
作者 马星华 陈斌 +2 位作者 赖勇 窦金龙 邹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97-1410,共14页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南段敖仑花斑岩铜钼矿床中斑状石英的一些新发现。通过对其结构、成因和内部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反演初始成矿流体性质;结合热液期脉系特征,探讨流体从出溶到成矿的演化过程。斑状石英包括"单颗粒石英"和&qu... 本文报道了大兴安岭南段敖仑花斑岩铜钼矿床中斑状石英的一些新发现。通过对其结构、成因和内部流体包裹体的研究,反演初始成矿流体性质;结合热液期脉系特征,探讨流体从出溶到成矿的演化过程。斑状石英包括"单颗粒石英"和"多晶石英集合体",以普遍发育含子矿物流体包裹体为特征,为岩浆-热液过渡期的特有产物。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敖仑花矿床初始成矿流体具有高温高盐度特征,为H2O、CO2和Na-K-Ca-Fe-Cu-Ti等元素组成的络合物体系,在压力≥115MPa、深度≥4.3km条件下可出溶出温度≥492℃、盐度达到47.6%~58.7%NaCleqv的流体。热液期成矿系统压力突然降低导致流体发生沸腾,同时伴随温度骤减是引发大规模成矿的主要机制。根据矿物在脉系中的发育情况和显微测温数据,将辉钼矿的析出温度限定在335℃以上,即代表以辉钼矿沉淀为峰期成矿标志的主成矿温度下限。斑状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揭示敖仑花矿床形成到至今抬升高度约≥4.3km,暗示区域最小平均隆升剥蚀速率为32.6m/Ma。斑岩体中斑状石英不仅可以作为流体出溶的标志判断岩体是否具有成矿潜力,指导斑岩型矿床找矿工作,还能够为区域地质演化提供重要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铜钼矿床 斑状石英 热液脉系 流体包裹体 流体演化与成矿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脉岩浆—热液演化和成因 被引量:87
10
作者 朱金初 吴长年 +3 位作者 刘昌实 李福春 黄小龙 周东山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0-52,共13页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 3号伟晶岩脉 ,由一陡倾斜的巨大岩钟和缓倾斜的板状体联合组成 ,总体形态似一实心草帽。其空间分带十分明显 ,自外向内可依次划分出如下九个共生 -结构带 :Ⅰ文象、变文象伟晶岩带 ;Ⅱ糖粒状钠长石带 ;Ⅲ块状微斜长...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 3号伟晶岩脉 ,由一陡倾斜的巨大岩钟和缓倾斜的板状体联合组成 ,总体形态似一实心草帽。其空间分带十分明显 ,自外向内可依次划分出如下九个共生 -结构带 :Ⅰ文象、变文象伟晶岩带 ;Ⅱ糖粒状钠长石带 ;Ⅲ块状微斜长石带 ;Ⅳ白云母 -石英带 ;Ⅴ叶钠长石 -锂辉石带 ;Ⅵ石英 -锂辉石 (-叶钠长石 )带 ;Ⅶ白云母 -薄片状钠长石带 ;Ⅷ锂云母 -薄片状钠长石带 ;Ⅸ石英和微斜长石核。根据伟晶岩各共生 -结构带的时空关系、矿物的多世代性和矿物中的包裹体等特征 ,从岩浆 -热液演化的角度 ,探讨了伟晶岩的成因问题 ,认为 :Ⅰ、Ⅲ带和部分Ⅱ、Ⅳ带主要是富水但水不饱和的伟晶岩浆直接结晶的产物 ;Ⅴ、Ⅵ、Ⅶ带是在晶体相、熔体相和流体相三相并存的条件下 ,即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结晶形成的 ;Ⅸ带是在热液早阶段从高温富硅酸盐溶质的超临界流体中结晶出来的 ;Ⅷ带和部分Ⅱ、Ⅳ带则是热液交代的产物。但交代流体不是从深部外来 ,而是从伟晶岩浆体系本身在分异演化过程中发生液相分离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 空间分带 岩浆-热液演化 岩石成因
下载PDF
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1
作者 王跃 朱祥坤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38-3654,共17页
本文报道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含铁矿物的Fe同位素组成,进一步了解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含铁矿物中的基本分布特征;系统总结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储库和不同类型矿床中的分布特征,构筑了铁同位素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较全面地总结了... 本文报道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含铁矿物的Fe同位素组成,进一步了解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含铁矿物中的基本分布特征;系统总结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储库和不同类型矿床中的分布特征,构筑了铁同位素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较全面地总结了铁同位素在矿床学领域的应用,得出了铁同位素可以用来示踪流体出溶、流体演化、表生蚀变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基本认识。在流体出溶过程中,相对于岩体,出溶的流体富集铁的轻同位素;成矿流体体系的演化过程中,矿物的结晶沉淀会导致铁同位素发生分馏,随着Fe(Ⅲ)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逐渐富集铁的轻同位素,随着Fe(Ⅱ)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逐渐富集铁的重同位素,随着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的Fe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发生演化;在成矿后的表生蚀变作用过程,高温蚀变作用形成的产物相对于原矿物富集铁重同位素,低温蚀变作用形成的产物基本保留了原矿物的铁同位素组成;Fe同位素在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应用潜力,流体出溶、流体演化等重要成矿作用过程中Fe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是利用Fe同位素示踪Fe来源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矿物 铁同位素 流体出溶 流体演化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活动热流体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作用的强化 被引量:35
12
作者 郝芳 孙永传 +1 位作者 李思田 张启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8-72,共5页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和动态模拟表明,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中,活动热流体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在油气聚集区,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表现为储层段的高地温、低地温梯度及相邻层位有机质成熟度的突变... 通过地质、地球化学的综合分析和动态模拟表明,在莺歌海、琼东南盆地中,活动热流体对有机质热演化和油气生成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在油气聚集区,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表现为储层段的高地温、低地温梯度及相邻层位有机质成熟度的突变性增高,从成因上可分为深源流体侧向输导增温型和深源流体垂向输导增温型;在油气运移路径附近,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表现为有机质成熟度的明显倒置.活动热流体的强化作用使在单一传导背景下不可能成熟的地层进入生烃门限,扩大了有效源岩的层位和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热流体 热演化模拟 油气生成 有机质
下载PDF
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一种可能的演化途径: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86
13
作者 胡瑞忠 苏文超 +1 位作者 毕献武 李泽琴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 本文主要根据年代学资料和金活化迁移的地球化学属性,探讨了滇黔桂三角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热液的演化途径。多种定年方法揭示,该区金成矿初始流体(古流体)的年龄为260Ma左右;金成矿年龄约为140~75Ma。考虑到该区燕山晚期岩浆岩富含Cl,本文认为古流体(260~140Ma)向成矿流体(140~75Ma)的转化,可能主要是通过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生的富氯流体加入原已存在的贫氯古流体,从而使这种新的混合流体具有浸取金的能力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浸染型 金矿床 成矿年龄 热液 成矿
下载PDF
豫西熊耳山地区变质流体的性质与演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范宏瑞 谢奕汉 王英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9-308,T001,共11页
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本区区域变质高峰期后热液以高盐度为特征,均一温度为205~360℃,盐度16~34wt%eq.NaCl。热液体系属Na-K-Cl-S-C型。变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变质流体的组成有重大改变,从以含水溶液为主的流体转到以CO_2为主的流... 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本区区域变质高峰期后热液以高盐度为特征,均一温度为205~360℃,盐度16~34wt%eq.NaCl。热液体系属Na-K-Cl-S-C型。变质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变质流体的组成有重大改变,从以含水溶液为主的流体转到以CO_2为主的流体。不同地区的变质岩、混合岩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盐度都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为同一变质流体演化的产物,说明本区在变质-混合岩化构造热事件中具很大的均匀性。因此,变质作用过程中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热流体循环,也不会造成大范围的矿质运移和沉淀成矿。本区金矿不是变质同生金矿,而是变质后生金矿。文中还对退变质过程中的p-T轨迹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 变质流体 矿物包体 演化
下载PDF
伊犁京希—伊尔曼德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及成矿流体演化特征 被引量:26
15
作者 肖龙 王方正 +2 位作者 付民禄 BEGG Graham HAYWARD Nick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18-526,共9页
京希—伊尔曼德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带性,中心蚀变带以强烈的硅化为主,典型的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或玉髓和地开石,中间带为高级泥化带,以地开石-高岭石-石英或玉髓为特征;外带为以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其他粘土矿物等矿... 京希—伊尔曼德金矿床的热液蚀变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带性,中心蚀变带以强烈的硅化为主,典型的蚀变矿物组合为石英或玉髓和地开石,中间带为高级泥化带,以地开石-高岭石-石英或玉髓为特征;外带为以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其他粘土矿物等矿物组合为主的泥化带,蚀变强度和矿物组合的分带性是温度、压力和化学梯度的反映,是流体在不断的水或流体—岩石反应和成分交换的产物。该矿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为:早期酸性(pH=2~3)含矿流体在沿断裂上升过程中,受围岩灰岩中的流体(pH为中性)缓冲,在其进入高渗透性的碎屑岩层时,流速和水—岩石或流体—岩石反应大大加快,并在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下,pH值逐步升高(3~5),产生了流体的温度及成分梯度,在温度和压力迅速下降的条件下,金及蚀变矿物沉淀、结晶生长,形成了蚀变空间分带,中心带保存完好的多孔状石英和地开石等高级泥化矿物组合说明该矿床是高硫化热液体系作用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 蚀变分带 成矿流体演化 金矿床 矿床地质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智利中部埃尔特尼恩特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成矿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晓丹 赵宇浩 +2 位作者 朱意萍 李红军 李汉武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87-2295,共9页
智利中部埃尔特尼恩特矿床是世界级超大型铜钼矿床之一,其铜矿石(含铜0.62%)储量达12.4×10~8t,钼矿石(含钼0.018%)储量达7.8×10~8t。矿床位于智利中部安第斯山脉晚中新世—早上新世铜-钼成矿省。该成矿省赋存于晚中新世火山... 智利中部埃尔特尼恩特矿床是世界级超大型铜钼矿床之一,其铜矿石(含铜0.62%)储量达12.4×10~8t,钼矿石(含钼0.018%)储量达7.8×10~8t。矿床位于智利中部安第斯山脉晚中新世—早上新世铜-钼成矿省。该成矿省赋存于晚中新世火山活动带。埃尔特尼恩斑岩型铜-钼矿床赋存于中—晚中新世代伐尔隆斯建造,后者伏于科亚-玛查理建造之下,两者之间呈构造不整合或局部不整合接触关系。矿床产于伐尔隆斯的组成部分晚中新世火山深成杂岩中,该杂岩由厚层的玄武质至流纹质喷出岩及侵入岩组成。矿床围岩为安山岩、长英质-中性侵入岩和布莱登岩筒角砾岩。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组合特征表明,岩浆热液演化及成矿作用经历了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表明,该矿床的形成是富含Cu和可能还富含S的深源流体向不断脱挥发分的巨型次火山岩浆房发生贯入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钼矿床 岩浆热液演化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下载PDF
东太平洋海隆9°~10°N热液烟囱体矿物成分、结构和形成条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建斌 曹志敏 安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5,共7页
为研究东太平洋海隆9°~10°N热液活动特征,采用成因矿物学方法,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烟囱体矿物成分、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区烟囱体硫化物矿物有3种矿物组合:(1)硬石膏... 为研究东太平洋海隆9°~10°N热液活动特征,采用成因矿物学方法,通过矿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以及电子探针等手段,对烟囱体矿物成分、结构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该区烟囱体硫化物矿物有3种矿物组合:(1)硬石膏+白铁矿+黄铁矿;(2)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3)黄铜矿+斑铜矿+蓝辉铜矿+铜蓝.成矿热液流体温度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最高温度可达到400℃以上.该热液烟囱为典型的"黑烟囱"类型,早期硬石膏沉淀形成烟囱体的框架,后期的金属硫化物在烟囱体内表面沉淀,由烟囱壁向内形成了硬石膏-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和黄铜矿及次生铜矿物的矿物分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活动 黑烟囱 矿物组合 出熔结构 成矿流体.
下载PDF
内蒙古喀喇沁旗安家营子金矿蚀变及其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霄峰 张宇 李肖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3,共13页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安家营子金矿是一赋存在花岗岩中的复合型金矿,既有石英脉型矿化,也有蚀变岩型矿化,矿区发育广泛的热液蚀变。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系统采样、镜下鉴定,详细研究了安家营子金矿蚀变岩的类型、... 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安家营子金矿是一赋存在花岗岩中的复合型金矿,既有石英脉型矿化,也有蚀变岩型矿化,矿区发育广泛的热液蚀变。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系统采样、镜下鉴定,详细研究了安家营子金矿蚀变岩的类型、矿物组合、空间分布以及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蚀变岩的分带性、成矿流体的演化等。结果表明,安家营子金矿主要受NNE向脆性断裂的控制,蚀变岩即分布在断裂的影响范围内。主要的蚀变类型有钠长石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硅化和黄铁绢英岩化等,其中钠长石化在整个矿区均有分布,其余蚀变则分散在不同的独立区域。热动力学数据表明,安家营子金矿早期成矿流体K^+含量不高,可能相对富Na^+,因此钠长石化大量出现;随着钠长石的大量形成,流体成分演化至绢云母和钾长石的稳定范围,并出现绢云母化,但钾长石保持稳定。随着流体进一步演化至绢云母的稳定范围,绢英岩化开始大量出现,并且斜长石和钾长石基本消失,形成矿区主要的蚀变岩型矿体。安家营子金矿形成于喀喇沁变质核杂岩快速隆升期,因此控矿的次级脆性断裂构造的性质在拉张和剪切之间波动,导致蚀变分带不明显,也使得脉状矿化和蚀变岩型矿化叠加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蚀变 流体演化 安家营子金矿 喀喇泌旗 内蒙古
下载PDF
粤中长坑金银矿床的碳、氧、氢同位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生 李统锦 王联魁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3-19,共7页
长坑金银矿床方解石的δ13C值为-3.23‰,方解石和石英的δ18O分别为8.64‰~18.61‰和9.60‰~13.0‰,其范围与其它卡林型金矿相似。结合大本(Ohmoto)模式的理论分析,认为成矿热液的总联同位素组成可大致取为-2‰~-17‰,... 长坑金银矿床方解石的δ13C值为-3.23‰,方解石和石英的δ18O分别为8.64‰~18.61‰和9.60‰~13.0‰,其范围与其它卡林型金矿相似。结合大本(Ohmoto)模式的理论分析,认为成矿热液的总联同位素组成可大致取为-2‰~-17‰,即碳主要来自地层中的沉积碳酸盐,部分来自有机碳。推导出水岩交换过程中流体氢、氧同位素演化的一般性协变方程并进行了理论模拟,认为成矿流体以燕山晚期一第三纪的加热大气降水或建造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银矿床 同位素
下载PDF
黔西北猫榨厂铅锌矿床原位Pb同位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6
20
作者 安琦 周家喜 +3 位作者 徐磊 杨兴玉 任厚州 卢贸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5-592,共8页
猫榨厂(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是近年来黔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的一个成功实例,该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中东部贵州省赫章县境内,毗邻福来厂、天桥和板板桥等铅锌矿床。以往,该矿床以采地表砂矿和氧化矿为主,近年新... 猫榨厂(猫猫厂—榨子厂)铅锌矿床是近年来黔西北地区深部找矿的一个成功实例,该矿床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成矿域的中东部贵州省赫章县境内,毗邻福来厂、天桥和板板桥等铅锌矿床。以往,该矿床以采地表砂矿和氧化矿为主,近年新发现的硫化矿体赋存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或脉状产出,层控特征明显。本次工作以新发现硫化矿体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矿物学观察的基础上,借助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仪(fs LA-MC-ICP MS),开展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方铅矿原位Pb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206Pb/204Pb比值为18.755~18.775,207Pb/204Pb比值为15.780~15.799和208Pb/204Pb比值为39.413~39.477,暗示成矿金属来源单一或混合流体均一化程度较高。通过与潜在源区岩石Pb同位素组成特征对比,发现猫榨厂铅锌矿床的Pb金属主要由基底变质岩和盖层沉积岩共同提供,但地层沉积岩的贡献程度较基底岩石高。此外,猫榨厂与福来厂、天桥和板板桥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对比,显示自猫榨厂至板板桥,硫化物的Pb同位素组成逐渐降低,暗示随着成矿流体的演化或运移,高Pb同位素比值地层沉积岩的贡献比例逐渐减少。由于基底富含丰富的成矿金属,其贡献程度与矿床规模正相关关系明显。因此,综合分析认为,猫榨厂矿区深部和北东至板板桥一带仍有很大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C-ICPMS原位Pb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流体演化 猫榨厂铅锌矿床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