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Mathematical Model of Drag Torque in Single-plate Wet Clutch 被引量:26
1
作者 YUAN Shihua PENG Zengxiong JING Chongbo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1-97,共7页
Reduction of drag torque is one of important potentials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Exist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drag torque was not accurate to predict the decrease after oil film shrinking because of the di... Reduction of drag torque is one of important potentials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Exist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drag torque was not accurate to predict the decrease after oil film shrinking because of the difficulty in modeling the flow pattern between two plates.Flow pattern was considered as laminar flow and full oil film in the gap between two plates in traditional model.Subsequent equivalent circumferential degree model presented an improvement in oil film shrinking due to centrifugal force,but was also based on full oil film in the gap,which resulted difference between model predic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an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above problem by using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An experimental apparatus was set up to test drag torque of disengaged wet clutch consisting of single friction and separate plate.A high speed camera was used to record the flow pattern through transparent quartz disk plate.The visualization of flow pattern in the clearance was investigated t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il film shrinking.Visual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oil film begins to shrink from outer radius to inner radius at the stationary plate and only flows along the rotating plate after shrinking.Meanwhile,drag torque decreases sharply due to little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stationary plate and the oil.A three-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N-S) equation based on laminar flow is presented to model the drag torque.Pressure distributions in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s as well as speed distributions are deduced.The model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acceleration of flow in radial direction caused by centrifugal force is the key reason for the shrinking at the constant feeding flow rate.An approach to descript flow pattern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visual observation.The drag torque predicted by the model agrees well with test data for non-grooved wet clutch.The proposed model enhances the precision for predicting drag torque,and lays down a framework on which some subsequent models are develop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clutches drag torque mathematical model laminar flow
下载PDF
Drag Torque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Wet Clutches 被引量:27
2
作者 HU Jibin PENG Zengxiong YUAN Shihua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238-243,共6页
Reduction of drag torque in disengaged wet clutch is one of important potential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improvement. The flow of the oil film in clutch clearance is investigated. A three-dimension Navier-Stokes(N-S)... Reduction of drag torque in disengaged wet clutch is one of important potentials for vehicle transmission improvement. The flow of the oil film in clutch clearance is investigated. A three-dimension Navier-Stokes(N-S) equation based on laminar flow is presented to model the drag torque. Pressure and speed distribution in radial and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s are deduced.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veals that oil flow acceleration in radial direction caused by centrifugal force is the key reason for the shrinking of oil film as constant feeding flow rate. The peak drag torque occurs at the beginning of oil film shrinking. A variable is introduced to describe effective oil film area and drag torque after oil film shrinking is well evaluated with the variable. Under the working condition, tests were made to obtain drag torque curves at different clutch speed and oil viscosity. The tests confirm that simulation results agree with test data. The model performs well in the prediction of drag torque and lay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to reduce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clutches drag torque mathematical model
下载PDF
Research on Drag Torque Prediction Model for the Wet Clutches 被引量:4
3
作者 胡纪滨 荆崇波 +1 位作者 彭增雄 王斌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EI CAS 2008年第4期405-409,共5页
Considering the surface tension effect and centrifugal effect,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Reynolds equ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drag torque of disengage wet clutches is presented.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equiva... Considering the surface tension effect and centrifugal effect, a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Reynolds equ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drag torque of disengage wet clutches is presented. The model indicates that the equivalent radius is a function of clutch speed and flow rate. The drag torque achieves its peak at a critical speed. Above this speed, drag torque drops due to the shrinking of the oil film. The model also points out that viscosity and flow rate effects on drag torqu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it performs well for predicting the drag torque pe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clutches drag torque mathematical model surface tension
下载PDF
基于SSA-BP近似模型的湿式制动器带排转矩参数CSO智能优化
4
作者 李杰 王帅 +1 位作者 兰海 王志勇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8-136,共9页
针对湿式制动器在非制动工况下功率损失的工程问题,考虑摩擦副间隙内部的润滑油对摩擦副带排转矩的影响,运用麻雀搜索算法-反向传播(Sparrow Search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SSABP)神经网络的强大非线性拟合能力,以制动器空载工况... 针对湿式制动器在非制动工况下功率损失的工程问题,考虑摩擦副间隙内部的润滑油对摩擦副带排转矩的影响,运用麻雀搜索算法-反向传播(Sparrow Search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SSABP)神经网络的强大非线性拟合能力,以制动器空载工况为输入量、带排转矩为输出量,建立了湿式制动器近似模型;与传统的BP模型对比,该模型预测精度明显提高,更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同时,为获取最小带排转矩,采用鸡群优化(Chicken Swarm Optimization,CSO)智能算法对工况参数进行搜索寻优,得到湿式制动器的最佳工况。经试验测试验证,与优化前相比,优化后摩擦副间的带排转矩和功率损失有着明显降低。研究为湿式制动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制动器 带排转矩 SSA-BP模型 CSO算法 近似模型
下载PDF
基于空化效应的带排转矩模型优化及试验测试
5
作者 李杰 廉海龙 +1 位作者 兰海 王志勇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某重型车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湿式制动器在非制动作业时,由于油液的黏滞作用,摩擦副产生了带排转矩,造成功率损失。为能实现含有复杂沟槽结构流场的带排转矩精准预测,针对空气提前进入流场造成预测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空化数预测... 某重型车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湿式制动器在非制动作业时,由于油液的黏滞作用,摩擦副产生了带排转矩,造成功率损失。为能实现含有复杂沟槽结构流场的带排转矩精准预测,针对空气提前进入流场造成预测误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空化数预测空化效应体积分数来优化带排转矩模型的方法。首先,通过不同工况下的模型计算,分析了转速、流量和间隙对空化效应体积分数的影响:随着转速提升,空化效应体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更大的流量和更小的间隙都会使空化效应体积分数的最大值增大。接着,对湿式制动器带排转矩进行了试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模型的预测误差小于6%,相比未考虑空化效应的模型,平均误差减小了55%。此外,还研究了空化效应后沟槽的复杂程度对带排转矩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槽结构越复杂,带排转矩越小。其中,径向槽的加入对带排转矩的影响最大,可使带排转矩减小约25.9%。研究可为湿式制动器的带排转矩精准预测和摩擦片结构优化提供支持和工程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摩擦副 带排转矩 空化效应 模型优化 沟槽
下载PDF
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模型 被引量:41
6
作者 贺志刚 付建红 +2 位作者 施太和 蒋世全 姜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2-54,共3页
大位移井具有长水平位移、大井斜角以及长裸眼段的特点。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预测和控制是成功地钻成大位移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根据大位移井钻井的特点 ,忽略钻柱刚度的影响 ,考虑到实钻轨迹中井斜、方位的变化 ,采用空间... 大位移井具有长水平位移、大井斜角以及长裸眼段的特点。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摩阻扭矩的预测和控制是成功地钻成大位移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根据大位移井钻井的特点 ,忽略钻柱刚度的影响 ,考虑到实钻轨迹中井斜、方位的变化 ,采用空间斜平面假设 ,建立了适合大位移井的摩阻扭矩三维软杆计算模型 ,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计算大位移井各种工况下的摩阻和扭矩。实例计算表明 ,文中提出的力学模型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程度较好 ,大钩载荷误差在 15 %以内 ,扭矩载荷误差基本上保持在 2 0 %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石油钻井 摩阻扭矩 力学模型 三维软杆模型
下载PDF
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20
7
作者 张志刚 周晓军 +2 位作者 李永军 沈路 杨富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8-713,共6页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 为了研究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带排转矩的形成机理,建立湿式离合器的带排转矩预测模型.根据黏性流体力学中层流理论的Navier-Stokes方程,考虑到分离间隙中冷却润滑油膜的离心惯性作用,推导油膜的径向速度模型.通过对径向速度的仿真分析,揭示离心惯性力会使油膜产生收缩的现象.为了描述这一现象引入等效外径的概念,利用油膜的表面张力作用求出等效外径.将等效外径应用于牛顿内摩擦定律推导新的预测模型,通过试验数据和传统模型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多片换档离合器 带排转矩 预测模型 离心惯性力 表面张力
下载PDF
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分段计算模型 被引量:33
8
作者 闫铁 李庆明 +2 位作者 王岩 李井辉 毕雪亮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72,83,共5页
根据水平井接触和受力特点,利用分段计算方法,建立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计算模型;采用三维纵横弯曲梁理论,计算钻柱BHA(底部钻具组合)段摩阻扭矩;采用软杆模型,求解BHA以上钻柱段的摩阻扭矩;对井眼曲率变化较大及刚度较大的加重钻杆井段... 根据水平井接触和受力特点,利用分段计算方法,建立水平井钻柱摩阻扭矩计算模型;采用三维纵横弯曲梁理论,计算钻柱BHA(底部钻具组合)段摩阻扭矩;采用软杆模型,求解BHA以上钻柱段的摩阻扭矩;对井眼曲率变化较大及刚度较大的加重钻杆井段软杆模型加以修正,考虑钻柱屈曲的影响,建立适合水平井的摩阻扭矩三维分段计算模型.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0%,可为现场实践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扭矩 水平井 钻柱 分段计算模型 底部钻具组合 软杆模型
下载PDF
定向井套管入井摩阻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沈献良 曹庆和 +2 位作者 王爱宽 田相元 汪庆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3年第2期73-76,共4页
基于前人提出的“软钻柱”模型 ,采用空间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三维井眼中套管单元体的受力情况 ,推导了计算套管轴向载荷和扭矩的统一公式 ,这些公式也可以用于采用“软钻柱”模型的钻杆单元体的受力分析。结合濮 2 -平 1井和文 2 66- 9... 基于前人提出的“软钻柱”模型 ,采用空间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三维井眼中套管单元体的受力情况 ,推导了计算套管轴向载荷和扭矩的统一公式 ,这些公式也可以用于采用“软钻柱”模型的钻杆单元体的受力分析。结合濮 2 -平 1井和文 2 66- 9井现场采集的数据 ,运用这些公式计算摩阻系数 ,并由摩阻系数预测大钩载荷 ,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套管 摩擦阻力 软钻柱 数学模型 斜井 单元体
下载PDF
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模型 被引量:49
10
作者 秦永和 付胜利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79,共3页
钻前的摩阻和扭矩分析是大位移井可行性研究、钻机设备选择或升级改造以及优化井眼轨迹剖面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比预测的摩阻扭矩和实测的摩阻扭矩,可以监测井筒清洗程度,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为此,建立了一种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 钻前的摩阻和扭矩分析是大位移井可行性研究、钻机设备选择或升级改造以及优化井眼轨迹剖面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比预测的摩阻扭矩和实测的摩阻扭矩,可以监测井筒清洗程度,预防严重事故的发生。为此,建立了一种大位移井摩阻扭矩力学分析新模型。对于井眼轨迹曲率不同的部分及钻柱刚度不同的部分,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这将提高模型的计算精度;钻柱的某个部分采用何种模型不需人为指定,而完全由程序自动判断控制,这将增强模型的适应能力。考虑底部钻具组合(BHA)中稳定器的影响,将底部钻具组合作为纵横弯曲梁模型,采用加权余量法进行力学分析;考虑钻柱的刚度和井斜、方位的变化,对于除底部钻具组合的钻柱其余部分,由程序根据井眼轨迹曲率及钻柱刚度的大小,自动选用软绳分析模型或刚杆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井眼曲率 钻具组合 摩阻 扭矩 模型
下载PDF
旋转钻柱与井壁的碰撞摩擦边界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祝效华 童华 +1 位作者 刘清友 冯林先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833-1837,共5页
旋转钻柱与井壁的碰撞摩擦边界是钻柱动力学研究和摩阻扭矩计算的基础研究内容。介绍了6种钻柱与井壁边界问题的研究方法,借助有限单元法中构造形函数的思想,提出了时间历程形函数法,构造钻柱与井壁的动态边界。将构造的动态边界模型融... 旋转钻柱与井壁的碰撞摩擦边界是钻柱动力学研究和摩阻扭矩计算的基础研究内容。介绍了6种钻柱与井壁边界问题的研究方法,借助有限单元法中构造形函数的思想,提出了时间历程形函数法,构造钻柱与井壁的动态边界。将构造的动态边界模型融入全井钻柱系统动力有限元模型中,研究了钻柱的动力学特性,根据仿真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的对比,验证了该研究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与井壁 边界模型 钻柱动力学 摩阻扭矩
下载PDF
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弯曲的力学模型 被引量:4
12
作者 师国臣 陈卓如 +1 位作者 吴晓东 王世展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6,共3页
用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时 ,井筒的弯曲或者抽油杆材质的不均匀性会导致抽油杆在井筒中的弯曲 ,从而改变抽油杆的受力状况。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抽油杆受力的不确定性而对生产造成的危害 ,采用微元分析和分段迭代的方法 ,对抽油杆弯曲后... 用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时 ,井筒的弯曲或者抽油杆材质的不均匀性会导致抽油杆在井筒中的弯曲 ,从而改变抽油杆的受力状况。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抽油杆受力的不确定性而对生产造成的危害 ,采用微元分析和分段迭代的方法 ,对抽油杆弯曲后的受力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除了正常作用在抽油杆上的扭矩和轴向力以外 ,抽油杆弯曲后还会受到由于弯曲变形引起的剪切应力、弯曲应力以及井筒与其接触的摩擦阻力和摩擦扭矩等。光杆扭矩和轴向力的计算方法应根据各种附加力的产生而发生改变。根据研究结果 ,建立了地面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弯曲的力学模型 ,其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资料对比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驱动 螺杆泵 抽油杆柱 弯曲 力学模型 扭矩 轴向力
下载PDF
基于弹性摩擦模型的机器人免力矩传感器拖动示教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铁 洪景东 刘晓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2-420,共9页
基于广义动量的外力观测器和导纳控制方案,采用弹性摩擦模型估计关节摩擦力,并对关节起动阶段的摩擦估计值进行规划,实现了免力矩传感器的机器人拖动示教。基于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状态,建立了基于广义动量的机器人外力观测器,观... 基于广义动量的外力观测器和导纳控制方案,采用弹性摩擦模型估计关节摩擦力,并对关节起动阶段的摩擦估计值进行规划,实现了免力矩传感器的机器人拖动示教。基于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和运动状态,建立了基于广义动量的机器人外力观测器,观测操作者对机器人施加外力。采用导纳控制方案,根据观测的外力生成关节运动轨迹,实现机器人的拖动示教。采用弹性摩擦模型对关节摩擦进行建模,并在模型中引入Stribeck摩擦项,实现关节在低速和静止状态下的摩擦力估计。为解决关节在静止状态下拖动困难的问题,对关节起动阶段的摩擦力估计进行规划,通过短暂增加关节摩擦的估计值以增加关节驱动力矩,从而实现关节的轻松拖动,且起动规划算法不会对机器人关节的其他运动阶段造成影响。实验表明,采用本文控制方案可有效实现免力矩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拖动示教。采用起动规划方案可有效增加关节起动外力和缩短关节起动时间,在起动阶段关节可以短暂产生26 N·m以上的估计力矩,相比未使用规划时关节的起动时间至少可减少70%。同时,关节在起动阶段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免力矩传感器 拖动示教 弹性摩擦模型
下载PDF
基于纵横弯曲梁理论的水平井管柱摩阻扭矩分析方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文飞 李玄烨 黄根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3577-3583,共7页
在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钻进过程中,井壁稳定性差导致井眼不规则,钻柱受力复杂,摩阻扭矩计算误差较大。根据纵横弯曲连续梁理论,在井斜平面、方位平面内对钻具组合进行管柱受力及变形分析,从而建立了一种含有虚拟接触点的改进纵横弯曲梁... 在非常规油气藏水平井钻进过程中,井壁稳定性差导致井眼不规则,钻柱受力复杂,摩阻扭矩计算误差较大。根据纵横弯曲连续梁理论,在井斜平面、方位平面内对钻具组合进行管柱受力及变形分析,从而建立了一种含有虚拟接触点的改进纵横弯曲梁模型分析钻井管柱摩阻扭矩。优点在于指定接触点时不用考虑是否为真实接触点,由此可将接头或接箍、扶正器等直径较大的部位指定为接触点。对于非真实接触点可以按虚拟接触点考虑,从而使模型的应用和求解更加方便、可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套管下入、旋转钻进、滑动钻进、复合钻进状态下管柱摩阻扭矩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平均值基本相同,且变化趋势一致,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藏 水平井 纵横弯曲梁 摩阻扭矩 方法
下载PDF
湿式换挡离合器全油膜状态下带排损失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灯明 郑长松 +1 位作者 侯树梅 景琦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4,共5页
建立车辆湿式换挡离合器摩擦副几何模型,从而推导出离合器全油膜状态下润滑油流量的计算公式,依据此公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建立单离合器摩擦副的带排转矩数学模型。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带排转矩模型可以模拟带排转矩的变化趋势... 建立车辆湿式换挡离合器摩擦副几何模型,从而推导出离合器全油膜状态下润滑油流量的计算公式,依据此公式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建立单离合器摩擦副的带排转矩数学模型。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建带排转矩模型可以模拟带排转矩的变化趋势,模型合理有效,为湿式换挡离合器全油膜状态下带排损失的准确计算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换挡离合器 带排转矩模型 带排损失
下载PDF
大位移井摩阻扭矩计算模型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林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石油钻井是一项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及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大位移井钻井的摩阻和扭矩严重影响钻井时效。对摩阻和扭矩的分析有利于控制井眼轨迹,减少井下事故。对钻大位移井过程中所受的力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3种摩阻扭矩计算模... 石油钻井是一项投入高、风险高、技术密集及资金密集的系统工程。大位移井钻井的摩阻和扭矩严重影响钻井时效。对摩阻和扭矩的分析有利于控制井眼轨迹,减少井下事故。对钻大位移井过程中所受的力进行了分析,综合分析3种摩阻扭矩计算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软模型是现场计算大位移井摩阻扭矩的最合适模型,介绍了软模型的几何模型及各种工作状况下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位移井 摩阻扭矩 模型
下载PDF
喷动床DEM模拟曳力模型评价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卫兵 朱润孺 +1 位作者 邢力超 孙巧群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81-588,共8页
针对喷动床DEM模拟中的曳力模型选择问题,利用CFD-DEM方法,对几种曳力模型在矩形喷动床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采用标准k-ε模型和Beer&Johnson表达式考虑湍流和滚动摩擦的影响.结果表明:Arastoopour、Sy-amlal&O'Brie... 针对喷动床DEM模拟中的曳力模型选择问题,利用CFD-DEM方法,对几种曳力模型在矩形喷动床模拟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研究采用标准k-ε模型和Beer&Johnson表达式考虑湍流和滚动摩擦的影响.结果表明:Arastoopour、Sy-amlal&O'Brien和Tsuji模型均可较好地预测流动结构和空隙率、颗粒速度分布,Tsuji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值最为接近;在环隙区,滚动摩阻力矩大于切向接触力矩,滚动摩阻力矩的加入使颗粒轴向速度最大值的预测更加精确;滚动摩阻力矩与颗粒速度梯度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速度梯度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曳力模型 喷动床 离散单元法 滚动摩阻力矩
下载PDF
高速湿式离合器摩擦片角向摆动自振模型 被引量:4
18
作者 彭增雄 孙钦鹏 胡纪滨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9-407,共9页
湿式离合器高速工况会发生摩擦片之间的发生动力学不稳定,产生碰振,导致功率损失急剧增大。本研究建立了高速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三自由度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求解和稳定性分析。模型求解表明:摩擦片的轴向运动和角向... 湿式离合器高速工况会发生摩擦片之间的发生动力学不稳定,产生碰振,导致功率损失急剧增大。本研究建立了高速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三自由度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求解和稳定性分析。模型求解表明:摩擦片的轴向运动和角向摆动为解耦的,可分解成两个独立的运动进行分析。高速两相流工况下,摩擦片存在轴向自激振动和角向摆动自激振动。研究进行了几种槽型摩擦片的稳定性分析,增大油膜间隙有利于抑制轴向自振,但容易导致角向摆动自振,摩擦片的碰振通常表现为角向摆动自振。相比于径向槽,螺旋槽可获得更高的角向摆振稳定性。试验建立了考虑碰振的高速离合器带排转矩模型,模型分析表明,α、β方向的摆振为相互耦合的,当转速超过临界转速时,引起角向摆振的不稳定,振动幅值和振动速度均发散增大,当振幅大于油膜间隙时,产生碰撞,引起带排转矩的增加。碰撞发生后,由于两侧的固定位移约束,振幅维持不变,为周期碰撞,碰撞点的相位角θ为-180°~180°圆周方向分布,表现为旋转摩擦片的章动。随着转速的增加,碰撞速度和碰撞力增大,带排转矩呈线性增大,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流固耦合动力学模型和考虑碰振的带排转矩模型为高速离合器稳定性提供了性能预测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理论与技术 车辆传动 湿式离合器 带排转矩 流固耦合 碰撞模型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臂式斗轮堆取料机回转机构驱动功率的计算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亮 尚飞 李洁 《起重运输机械》 2014年第2期25-30,共6页
介绍了臂式斗轮堆取料机回转机构驱动装置的结构型式,讨论了回转速度的确定,详述了回转机构等效静阻力矩的计算方法及驱动装置中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关键词 臂式斗轮堆取料机 回转机构 等效静阻力矩 电动机 计算 选型
下载PDF
气体钻井钻柱摩阻扭矩新解析模型 被引量:5
20
作者 秦晓庆 王希勇 +2 位作者 练章华 朱化蜀 金伟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81,6-7,共3页
随着国内外气体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最大储层接触钻井开发理念的提出,气体钻井技术与水平井等钻井技术相结合在致密低渗油气藏开发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在气体钻水平井或特殊轨迹井的井眼轨迹测量、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领域仍然面... 随着国内外气体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最大储层接触钻井开发理念的提出,气体钻井技术与水平井等钻井技术相结合在致密低渗油气藏开发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但在气体钻水平井或特殊轨迹井的井眼轨迹测量、井眼轨迹控制技术领域仍然面临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和挑战。摩阻扭矩就是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摩阻扭矩问题贯穿整个井的设计到钻井再到完井、井下作业全过程。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钻柱摩阻扭矩计算解析模型,通过对三维狗腿度的矢量化,以及将重力和张力对摩阻影响的分离,简化了复杂的摩阻扭矩解析模型。并分别对某气体钻井三维拐角井及其复合运动的钻柱摩阻扭矩进行了实例计算。计算结果与经典解析算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到该解析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油田应用提供简便而可靠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阻扭矩 气体钻井 解析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