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version of two-phas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s during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in the SW Korean Peninsula:Implication for the Mesozoic “Laramide-style” orogeny along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被引量:1
1
作者 Seung-Ik Park Jungrae Noh +4 位作者 Hee Jun Cheong Sanghoon Kwon Yungoo Song Sung Won Kim M.Santosh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909-925,共17页
During subduction, continental margins experience shortening along with inversion of extensional sedimentary basins. Here we explore a tectonic scenario for the inversion of two-phas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s, where ... During subduction, continental margins experience shortening along with inversion of extensional sedimentary basins. Here we explore a tectonic scenario for the inversion of two-phas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s, where the Early-Middle Jurassic intra-arc volcano-sedimentary Oseosan Volcanic Complex was developed on top of the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post-collisional sequences, namely the Chungnam Basin. The basin shortening was accommodated mostly by contractional faults and related folds. In the basement, regional high-angle reverse faults as well as low-angle thrusts accommodate the overall shortening, and are compatible with those preserved in the cover. This suggests that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development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initial basin geometry and inherited structures.Changes in transport direction observed along the basement-sedimentary cover interface is a characteristic structural feature, reflecting sequential kinematic evolution during basin inversion. Propagation of basement faults also enhanced shortening of the overlying sedimentary cover sequences. We constrain timing of the Late Jurassic-Early Cretaceous(ca. 158-110 Ma) inversion from altered K-feldspar 40 Ar/39 Ar ages in stacked thrust sheets and K-Ar illite ages of fault gouges, along with previously reported geochronological data from the area. This "non-magmatic phase" of the Daebo Orogeny is contemporaneous with the timing of magmatic quiescence across the Korean Peninsula. We propose the role of flat/low-angle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ramide-style" basement-involved orogenic event along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PHASE extensional basin SYSTEMS Paleo-Pacific plate INVERSION tectonics “Laramide-style” OROGENY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下载PDF
庐山岩浆核杂岩隆起-快速伸展变形特征和时代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立成 施炜 +1 位作者 李建华 李海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9-599,共11页
华南板块中东部晚中生代广泛发育伸展构造变形事件,不仅发育沉积红盆、伸展穹窿、变质核杂岩、韧性拆离断层带等,也发育大规模的同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但是快速伸展时限仍然存在争议。选取庐山岩浆核杂岩,针对岩浆核杂岩两侧的晚中生代... 华南板块中东部晚中生代广泛发育伸展构造变形事件,不仅发育沉积红盆、伸展穹窿、变质核杂岩、韧性拆离断层带等,也发育大规模的同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但是快速伸展时限仍然存在争议。选取庐山岩浆核杂岩,针对岩浆核杂岩两侧的晚中生代韧性剪切带及周缘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及同构造变形分析。构造变形的运动学解析结果表明,庐山岩浆核杂岩拆离正断层的伸展方向为NW-SE向,同构造40 Ar-39 Ar测年获得白云母主坪视年龄为105.20±0.23 Ma和黑云母主坪视年龄95.84±0.09 Ma,限定了庐山岩浆核杂岩隆升-快速伸展时限集中于95~105 Ma。庐山岩浆核杂岩本期伸展构造变形特征及形成时代与华南板块区域性的隆升-伸展变形特征一致,代表了华南板块晚中生代以来快速的伸展构造变形事件,形成机制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向华南板块俯冲后的板块弯转后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板块 庐山岩浆核杂岩 早-晚白垩世 伸展构造变形 40 Ar-39 Ar年龄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龙门山后山震旦系--古生界变形变质作用:松潘-甘孜造山带中生代伸展垮塌下的中地壳韧性流壳层 被引量:15
3
作者 颜丹平 刘鹤 +4 位作者 魏国庆 周美夫 董铁柱 张维宸 金哲龙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6-198,共13页
中生代早期造山作用使松潘-甘孜地区地壳厚度加厚到约50-60km,因而随即经历了大规模区域性地壳伸展和减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伸展和减薄事件的形成和发育机制还缺少深入了解。通过对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腹陆地区,特别是其中发育的变... 中生代早期造山作用使松潘-甘孜地区地壳厚度加厚到约50-60km,因而随即经历了大规模区域性地壳伸展和减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对伸展和减薄事件的形成和发育机制还缺少深入了解。通过对龙门山前陆逆冲带腹陆地区,特别是其中发育的变质核杂岩及伸展变质穹隆体的详细构造解析,发现震旦系——古生界中普遍发育各种形式的顺层韧性流变构造,如韧性剪切带、透入性顺层面理及矿物拉伸线理、糜棱岩化及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并在龙门山北、中和南段造成大规模和不同程度的地层构造缺失或减薄;韧性流变构造流变方向在龙门山北段指向南或SSE,中、南段则指向SE;对志留系茂县群变质作用温压条件进行估算,其温度变化范围为265-405℃,压力变化范围为0.31-0.48GPa,代表了中地壳韧性流壳层(middle crustal ductile channel flow)的形成条件;前人用^19Ar/^40Ar和SHRIMP锆石U-Pb等方法对这一套区域动力变质岩石变质年龄的时代限定为190-150Ma,与中生代早期造山后板内伸展减薄事件相匹配。因此表明造山作用加厚地壳在中地壳层次以大规模韧性流变变形和变质作用对地壳厚度进行了调整,相对于上地壳层次变形和变质作用而言,中地壳韧性流壳层是松潘一甘孜造山带伸展和减薄的主要原因。在区域上如果消除新生代松潘-甘孜高原加厚和相对上扬子地块逆时针旋转的影响,中生代韧性流壳层流变方向总体为sSE或向南,因此代表南秦岭造山作用后的板内演化阶段,并且是造成松潘-甘孜造山带伸展垮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中地壳韧性流壳层 伸展构造 板内变形
下载PDF
环形肋板动反力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越澎 骆东平 +1 位作者 张书吉 吴崇健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49-51,共3页
基于弹性波传播理论和板的弯曲振动方程,分析了环形薄板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的特性,推导了与边界位移、振动频率有关动反力的方程,并计算了径向动反力随周向波数n和振动频率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 环形肋板 伸缩振动 弯曲振动 潜艇
下载PDF
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伸展体制新证据:东乌旗角闪辉长岩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银行 李敏 +7 位作者 张天福 李艳锋 李影 牛文超 滕学建 彭丽娜 刘洋 胡晓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2-271,共10页
为研究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板内伸展开始时间及地幔属性。基于1∶5万野外宏微观调查,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分布于东乌旗西部的角闪石辉长岩进行了年龄测定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主要由斜长石、... 为研究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板内伸展开始时间及地幔属性。基于1∶5万野外宏微观调查,采用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法对分布于东乌旗西部的角闪石辉长岩进行了年龄测定和岩石地球化学测试。结果表明:角闪辉长岩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和单斜辉石组成,锆石U-Pb年龄为280.8±1.5Ma,属早二叠世。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石具较高SiO2(48.87%~53.70%)、TiO2(0.73%~2.27%)、Al2O3(15.05%~16.69%)的含量,中等至较高的MgO(4.84%~9.25%)、FeOT(6.91%~10.47%)和较低的CaO(5.80%~7.94%)。富Na2O(2.75%~3.90%),贫K2O(1.01%~1.90%),为铁质—富铁质碱性和拉斑玄武岩系列岩石组合。稀土总量较高(∑REE为97.50×10-6~251.16×10-6),轻重稀土分异程度中等[(La/Yb)N=4.23~7.12],Eu异常不明显(δEu=0.85~0.98)。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Ba、Sr、K等,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Nb、Ta、Th等,高的Zr(87×10-6~289×10-6)和Zr/Y(4.03~7.66)比值,与板内幔源岩浆作用的产物一致。综上,我们认为角闪辉长岩为板内伸展构造体制下富集型地幔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玄武质岩浆岩浆经分离结晶作用后形成的,标志着~280 Ma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晚古生代造山过程进入到板内非造山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辉长岩 晚古生代 伸展体制 锆石U-Pb年龄 西伯利亚板块 东乌旗
下载PDF
中朝板块南缘的滑塌堆积及其构造环境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宗起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31-39,共9页
陕西商洛及河南卢氏、栾川地区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中发育有滑塌堆积物,其主要类型包括岩崩、滑动、滑塌和沉积物重力流,其中后者主要见到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沉积。它们多从下到上构成了由粗到细由浅水到深水的退积序列,呈海相扇... 陕西商洛及河南卢氏、栾川地区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地层中发育有滑塌堆积物,其主要类型包括岩崩、滑动、滑塌和沉积物重力流,其中后者主要见到碎屑流、颗粒流和浊流沉积。它们多从下到上构成了由粗到细由浅水到深水的退积序列,呈海相扇三角洲沉积在晚元古代冰川边缘及早古生代碳酸盐台地边缘的两种大陆斜坡上,其沉积特征反映了中朝板块南缘从晋宁期到早加里东期呈强烈抗张断陷的大陆边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 滑坡 堆积 构造环境
下载PDF
欧亚大陆东部白垩纪两期伸展穹隆构造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林伟 李金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303-2323,共21页
以变质核杂岩或伸展穹隆为代表的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在欧亚大陆东部广泛发育。与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既相似,又存在很大的不同。区域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次一级的伸展构造带,由北向南依次为泛贝加尔-蒙古-鄂霍茨克带、华北西部... 以变质核杂岩或伸展穹隆为代表的晚中生代伸展构造在欧亚大陆东部广泛发育。与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型变质核杂岩既相似,又存在很大的不同。区域上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次一级的伸展构造带,由北向南依次为泛贝加尔-蒙古-鄂霍茨克带、华北西部带、华北东部带、华北南缘及秦岭-大别带及华南中部带。与北美地区显著不同的是它们并非平行于俯冲带展布,而是呈面状分布于太平洋西部广大的地区,不仅发育在岩石圈薄弱带或造山带相关的构造单元之上,而且还发育在稳定的“克拉通”之上。这些穹隆构造记录了NW-SE向的区域伸展方向,构成了全球最大的伸展构造发育区。通过对各带伸展穹隆的结构样式、时空分布和发育过程的系统分析、归纳和总结,我们将这些伸展穹隆分为早晚两期。两期伸展构造所具有的不同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动力学机制的不同。早期伸展构造发生在早白垩世早期,其具有“对称性”、“等时性”和“等深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动力学机制以“沉坠”作用(foundering)为主导,是对华北克拉通破坏的峰期响应。晚期伸展构造形成时间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时空分布上具有向S或SW迁移的规律,或指示了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回撤(roll-back)过程对欧亚大陆板块的渐次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期伸展穹隆构造 白垩纪 欧亚大陆东部 板片沉坠 俯冲板块回撤
下载PDF
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与大陆构造体系的发展 被引量:30
8
作者 张岳桥 董树文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5期613-641,共29页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近研究成果,简述了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三个陆缘汇聚构造系统(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与俯冲有关的增生造山系统、西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陆内汇聚构造变形体系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大陆构造-岩浆演化的时间框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200~170Ma)周邻大洋板块初始俯冲阶段和陆缘裂解事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Ma)周邻陆缘碰撞造山或俯冲增生造山作用、陆内再生造山作用和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中晚白垩世(135~80Ma)大陆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的发育。研究认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化和深浅构造的复合叠加,不仅产生了东亚大陆复杂的陆缘和陆内构造体系,同时控制了中国东部燕山期爆发式岩浆-成矿作用,也使东亚构造地貌发生东西翘变,早期陆缘汇聚产生的东部高原因晚期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和伸展而垮塌。东亚大陆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与联合古大陆的裂解同步,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完成了从东亚到欧亚大陆的演替,以东亚大陆为核心的多板块汇聚格局一直延续至新生代,可能成为未来超大陆形成的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中生代 东亚大陆 多板块汇聚 大陆汇聚构造体系 大陆伸展构造体系 郯庐左旋走滑断裂体系 燕山陆内再生造山作用
下载PDF
扬子板块西缘黑么花岗质岩体的成因与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的约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玉顺 吴玉 +4 位作者 潘家永 王凤岗 姚建 韩文文 钟福军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83-998,共16页
黑么岩体是在扬子板块西缘的攀枝花地区发现的新元古代花岗岩体,它主要由肉红色和灰白色似斑状花岗岩组成。为探讨扬子板块西缘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背景,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肉红色和灰白... 黑么岩体是在扬子板块西缘的攀枝花地区发现的新元古代花岗岩体,它主要由肉红色和灰白色似斑状花岗岩组成。为探讨扬子板块西缘构造环境和动力学背景,对其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肉红色和灰白色似斑状花岗岩分别形成于(822.21±22)Ma(MSWD=3.5)和(822.1±4.4)Ma(MSWD=0.83),属新元古代。二者均具有弱过铝质-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的特征,属铝质A型花岗岩。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岩浆源自高温低压下英云闪长质-花岗闪长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有少量幔源物质或新生地壳物质的混入。在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所有样品均落在A2型花岗岩和板块碰撞/陆缘弧的区域内。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推测黑么岩体可能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由俯冲体制引起的弧后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弧后伸展环境 黑么岩体 新元古代 扬子板块西缘
下载PDF
中国东部及邻区晚中生代伸展拆离构造——综述与新认识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谦 施炜 侯贵廷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1-544,共34页
伸展构造是大陆岩石圈减薄破坏在上部浅层的一种重要表现。其中,低角度伸展拆离构造为中国东部以及邻区晚中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显著构造变形样式,是研究区域岩石圈浅层构造变形与深部减薄过程关系的重要窗口。结合相关的几何学、运动学... 伸展构造是大陆岩石圈减薄破坏在上部浅层的一种重要表现。其中,低角度伸展拆离构造为中国东部以及邻区晚中生代地壳伸展变形的显著构造变形样式,是研究区域岩石圈浅层构造变形与深部减薄过程关系的重要窗口。结合相关的几何学、运动学、年代学等资料的综述分析,本文对中国东部及邻区低角度伸展拆离构造时空展布、运动学极性、应变机制进行了系统论述。在空间展布上,这些伸展拆离构造在东亚大陆的分布不均一,指示岩石圈的不均匀伸展减薄作用。在形成时代上,伸展拆离活动主要集中在两个时代区间:140–125Ma为伸展拆离构造在中下地壳初始形成期,在水平伸展作用主导下,以简单剪切为主;125–110Ma为伸展拆离构造快速隆升剥露期,在垂向挤压的主导下,以纯剪切为主。相关的几何学和运动学标志表明这些伸展构造总体具有在NW–SE方向上单向低角度伸展拆离运动学特征,反映它们总体受NW–SE向伸展应力场作用控制。以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重力梯度带为界,东、西两侧区域伸展活动均具有从NW向SE传播的趋势,且这种趋势西部较东部明显,表现为不同的动力学背景特征。东部主要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影响,而西部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之后,增厚地壳发生重力崩塌而引发区域大规模伸展活动以及同时发生的秦岭—大别构造带陆内造山后应力伸展的联合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大陆 伸展拆离构造 重力梯度带 应变机制 岩石圈减薄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胶东半岛乳山地区低角度韧性剪切带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对中国东部岩石圈减薄作用的启示 被引量:2
11
作者 郝志宣 金超 +2 位作者 田忠华 李同宇 文飞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60,共18页
大规模伸展构造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的重要表现形式。部分低角度韧性剪切带是地壳伸展变形后所展现的构造形式。本文研究了王格庄韧性剪切带的岩石学、几何学、运动学等特征显示:韧性剪切带走向近南北向,剪切带断层面倾向多变(... 大规模伸展构造是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的重要表现形式。部分低角度韧性剪切带是地壳伸展变形后所展现的构造形式。本文研究了王格庄韧性剪切带的岩石学、几何学、运动学等特征显示:韧性剪切带走向近南北向,剪切带断层面倾向多变(倾向西、西南、西北方向)。大部分区域面理低角度倾向西,矿物拉伸线理近东西向,不对称旋转碎斑及S-C组构指示顶端指向西的剪切特征。结合研究区西侧与伸展构造相匹配的半地堑伸展盆地证据:本研究认为伸展构造的形成可能与西太平洋板块的后撤相关,即大规模伸展构造作用引发了华北克拉通东部的地壳减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角度韧性剪切带 伸展构造 锆石U-PB定年 苏鲁构造混杂带 板块后撤
下载PDF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段)伸展构造特征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细元 钟达洪 +1 位作者 吴富江 谢清辉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03年第1期51-56,共6页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属岩浆核杂岩,其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有相似之处,但其核部是花岗岩,它主要是花岗岩浆强力底辟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在这些伸展滑覆体系之下,掩盖... 华南板块北缘江西萍乡武功山地区发育的穹窿状变形变质体属岩浆核杂岩,其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与经典的变质核杂岩有相似之处,但其核部是花岗岩,它主要是花岗岩浆强力底辟侵位引起地壳局部隆升和伸展滑覆。在这些伸展滑覆体系之下,掩盖了大片的含煤岩系地层,因此,该区是寻找隐伏煤田的理想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核杂岩 伸展构造 隐伏煤田 华南板块北缘
下载PDF
Oceanic plate subduction histor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Constraint from late Mesozoic evolution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被引量:53
13
作者 Guang ZHU Cheng LIU +4 位作者 Chengchuan GU Shuai ZHANG Yunjian LI Nan SU Shiye XIAO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386-405,共20页
The NE-to NNE-striking Tan-Lu Fault Zone(TLFZ) is the largest fault zone in East China, and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for the circum-Pacific tectonics. Its late Mesozoic evolution resulted from subduction of the Paleo-... The NE-to NNE-striking Tan-Lu Fault Zone(TLFZ) is the largest fault zone in East China, and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for the circum-Pacific tectonics. Its late Mesozoic evolution resulted from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and can be used for indication to the subduction history. The TLFZ reactivated at the end of Middle Jurassic since its origination in Middle Triassic. This phase of sinistral motion can only be recognized along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Dabie-Sulu orogenis,and indicates initiation of the Paleo-Pacific(Izanagi) Plate subduction beneath the East China continent. After the Late Jurassic standstill, the fault zone experienced intense sinistral faulting again at the beginning of Early Cretaceous under N-S compression that resulted from the NNW-ward, low-angle, high-speed subduction of the Izanagi Plate. It turned into normal faulting in the rest of Early Cretaceous, which was simultaneous with the peak destruc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caused by backarc extension that resulted from rollback of the subducting Izanagi Plate. The TLFZ was subjected to sinistral, transpressive displacement again at the end of Early Cretaceous. This shortening event led to termination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 destruction. The fault zone suffered local normal faulting in Late Cretaceous due to the far-field, weak backarc extension. The late Mesozoic evolution of the TLFZ show repeated alternation between the transpressive strike-slip motion and normal faulting. Each of the sinistral faulting event took place in a relatively short period whereas every normal faulting event lasted in a longer period,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subduction way and history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Lu Fault Zone Sinistral displacement extensional activity Izanagi plate Pacific plat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