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chemistry ,Chronology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Strong Peraluminous Anatectic Granitoids in Yunkai Orogenic Belt ,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彭松柏 金振民 +4 位作者 刘云华 付建明 何龙清 蔡明海 王彦斌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CIE CSCD 2006年第1期1-12,共12页
Arguments persist on the genesis and ages for the banded-augen (rapakivi) anatectic granitoids (charnockite) extensively outcropped in the Yunkai (云开) region, western Guangdong (广东) Province. Their petroch... Arguments persist on the genesis and ages for the banded-augen (rapakivi) anatectic granitoids (charnockite) extensively outcropped in the Yunkai (云开) region, western Guangdong (广东) Province. Their petrochemistry, SHRIMP dating, deformational and metamorphic structure were stud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st granitoids are A/CNK〉1. 1, CaO/Na2O= 0. 62-1. 61 (average 0.94〉0.3), Al2O3/TiO2 =16.6-60.6 (average 23.68), depleted high field strong elements Ta, Nb, Zr, strong peraluminous high-K calcalkaline and calcalkaline granitoids in the post-colli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a subduction-collision orogenic belt in an active-continental margin. The temperatures of charnockite and gneissic garnet-bearing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banded-augen (rapakivi)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and charnockite and gneissic garnet-bearing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with the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type granites. The forming ages from banded-augen (rapakivi)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to charnockite and gneissic garnet-bearing biotite monzonitic granite, whose crystallizing zircon SHRIMP ages are (465±10) Ma, (467±10 ) Ma, (435±11 ) Ma and (413±8) Ma, respectively, become younger. This shows that there was an oceaniccontinental subduction-collision and post-collisional extension-delamination-underplating between the Yangtze and Cathaysia plates during the Caledonian, and the granitoids experienced compressional uplift and extensional exhumation during the lndosinian. This provides important evidence of subduction collision of the Yangtze plate to the Cathaysia plate during the Caledonian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nkai orogenic belt CALEDONIAN strong peraluminous anatectic granitoids postcollis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extension-delamination-undcrplating
下载PDF
西大别大悟地区闪长玢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正琦 蔡逸涛 +2 位作者 周向辉 戚文龙 丁文秀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8-328,共11页
基性岩浆能反映地幔源区性质、成因环境和形成演化过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区域岩浆源区性质、成因及构造环境。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闪长玢岩样品SiO2含量为49.97%~55.01%,属中-基性岩系列,MgO含量为4.6... 基性岩浆能反映地幔源区性质、成因环境和形成演化过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结合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区域岩浆源区性质、成因及构造环境。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闪长玢岩样品SiO2含量为49.97%~55.01%,属中-基性岩系列,MgO含量为4.63%~5.49%,Mg^(#)为60.17~90.19,Nb/Ta值为13.06~18.47,Zr/Hf值为40.09~44.05,暗示该岩浆源区可能源自于富集地幔。LREE/HREE值为9.45~13.97,整体表现为较陡右倾型,且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Hf、Ti)亏损,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Sr,表明岩浆形成过程中可能受到俯冲板片流体交代作用的影响。闪长玢岩脉穿切花岗斑岩脉,花岗斑岩结晶时代为(130.8±1.8)Ma,闪长玢岩的侵位时间可能为早白垩世。在Zr-Ti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闪长玢岩样品落于板内玄武岩区,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笔者认为闪长玢岩应形成于造山后伸展-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大别 大悟地区 闪长玢岩 基性岩 伸展-拉张构造环境
下载PDF
现代海底典型热液活动区地形环境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季敏 翟世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6-55,共10页
对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形环境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对现代热液活动及其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热液活动成因机制等的了解.在冲绳海槽热液活动区实测水深资料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其他典型热液活动区的水深、多波束、地震剖面等资料,据此绘... 对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形环境特征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对现代热液活动及其矿产资源分布规律、热液活动成因机制等的了解.在冲绳海槽热液活动区实测水深资料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其他典型热液活动区的水深、多波束、地震剖面等资料,据此绘制出主要典型热液活动区的三维地形图.通过对典型热液区地形环境特征的系统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尽管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广泛分布在大洋中脊、转换断层、弧后扩张盆地等各种不同的张性构造环境及现代海底火山活动区,但也仅出现在特殊的地形环境条件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活动 地形环境特征 张性构造环境
下载PDF
论山东胶东金矿形成的挤压-伸展构造环境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逸凡 李洪奎 +3 位作者 陈国栋 耿科 曹丽丽 梁太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7-1132,共16页
胶东地区沉积-岩浆-构造-成矿事件序列的时空演化,是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挤压-伸展构造交互转换环境中形成的,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与伸展转换过程中的伸展阶段。这一挤压-伸展联合作用... 胶东地区沉积-岩浆-构造-成矿事件序列的时空演化,是在侏罗纪-白垩纪时期受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作用的影响,而造成的挤压-伸展构造交互转换环境中形成的,金成矿作用发生在挤压与伸展转换过程中的伸展阶段。这一挤压-伸展联合作用过程表现在:①构造方面,表现为四期六阶段不同力学性质和方向的挤压-伸展特征:第一期近S-N向挤压及NW-SE向挤压,第二期NE-SW向挤压与NE-SW向引张,第三期NW向引张,第四期近E-W向挤压与近S-N向引张。②地层方面,在胶东各断陷盆地内发育的莱阳群、青山群和王氏群,以区域不整合、沉积间断和正常地层单元交互出现展现出挤压-伸展的过程。③侵入岩方面,分为三个侵入岩浆构造幕和四次岩浆侵入事件:第一幕(早期)为晚侏罗世玲珑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组合,SHRIMP锆石U-Pb年龄值集中在160~150 Ma,是区域构造挤压导致地壳增厚引起地壳重熔的产物,其后的伸展引张形成了各种密集分布的脉岩群;第二幕(中期)是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花岗闪长岩组合,SHRIMP锆石U-Pb年龄集中在130~126Ma,之后的沉积岩建造组合代表构造应力体制由挤压为主向伸展为主转换;第三幕(晚期)包括两次岩浆侵入事件,一是伟德山花岗岩组合,指示了挤压向伸展转换环境,二是崂山A型晶洞过碱性正长花岗岩组合,形成于典型的后造山伸展构造环境。④火山岩方面,分为三个喷发亚旋回和七个喷发期,各亚旋回间均具有较长的时间间隔,代表了区域性挤压环境;各期次之间虽有短暂喷发间隔,但总体表现为伸展环境,火山喷发事件显示了挤压-伸展不同构造环境的交替发生。⑤岩石学方面,玲珑花岗岩中的片理、片麻理构造和郭家岭花岗闪长岩中的钾长石旋转眼球体、σ构造、S-C组构、压力影构造等,代表了挤压剪切的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岩石特征;而崂山晶洞碱性正长岩组合,则反映了典型的伸展构造环境。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胶东地区地层沉积、岩浆侵入、火山喷发建造、构造活动及成矿作用过程所表现出的挤压-伸展相互转换过程,构筑了手风琴式构造-岩浆-成矿作用方式,这是胶东地区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的动力学条件。根据胶东金矿的产出环境和有关年代学资料,将金矿成矿划分为早期成矿事件、主成矿期和晚期叠加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事件 岩石组合 挤压-伸展 构造环境 金矿形成 胶东地区 山东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的成因--来自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的制约 被引量:2
5
作者 辜平阳 徐学义 +5 位作者 何世平 陈锐明 庄玉军 赵慧博 查方勇 郭亚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1-823,共13页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 甘肃阿克塞县安南坝地区镁铁质麻粒岩呈脉状、透镜状赋存于新太古代米兰岩群和TTG片麻岩中。岩石主要由斜长石(Pl)+斜方辉石(Opx)+单斜辉石(Cpx)+角闪石(Amp)+磁铁矿(Mt)等组成。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中Ti、P、Nb、Ta、Th、Hf、Sr及REE等元素与Zr相关性较好,表明其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其原岩属于拉斑玄武质岩系列,Si O_2、Ti O_2、Al_2O_3、P_2O_5含量相对较低,Ca O、Mg O含量相对较高。Mg~#值为41.52~43.09,低于原生玄武质岩石的Mg~#值,Fe_2O_3~T、Mg O、Ca O与Si O_2含量呈负相关性,指示原岩岩浆演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了辉石、角闪石等镁铁质矿物的分异结晶作用。镁铁质麻粒岩∑REE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轻稀土元素弱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的右倾型,Eu异常不明显(Eu/Eu~*=0.91~1.01)。岩石富集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Ti等高场强元素,具有显生宙典型岛弧玄武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Sr、Nd、Pb同位素组成显示镁铁质麻粒岩原岩源自富集地幔,并受到一定程度的地壳物质混染。构造环境分析表明安南坝镁铁质麻粒岩原岩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岛弧环境。在俯冲作用机制下,俯冲板片流体交代使地幔楔发生富集,形成富集地幔,随着(弧后)伸展作用的加强,进一步诱发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镁铁质岩浆,最终岩浆就位形成辉长岩或辉绿岩脉,后期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条件下变质为镁铁质麻粒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铁质麻粒岩 地球化学 SR-ND-PB同位素 安南坝地区 塔里木东南缘
下载PDF
四川省汉源地区苏雄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铀成矿作用的启示
6
作者 阚磊 徐争启 +1 位作者 田建民 吴广彬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59,共12页
为了解扬子陆块西缘铀成矿与苏雄组火山岩年代学特征、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铀富集机理,对扬子陆块西缘的铀富集与成矿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次研究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源地区苏雄组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测... 为了解扬子陆块西缘铀成矿与苏雄组火山岩年代学特征、构造环境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铀富集机理,对扬子陆块西缘的铀富集与成矿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本次研究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汉源地区苏雄组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测年及Lu-Hf同位素进行分析,苏雄组酸性火山岩富硅(SiO_(2)=66.27%~77.02%)、富钾(K_(2)O=2.72%~7.29%)、富铝(Al_(2)O_(3)=11.65%~18.84%),属钙碱性-碱性系列岩石;A/NK为1.43~3.12,A/CNK为1.36~3.01,属强过铝质。岩石相对富集Rb, Th, U,La, Ce,而相对亏损Ba, Nb, Ta, Ti,具有较高的稀土总量(ΣREE=196.83×10^(-6)~2 062.21×10^(-6)),相对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轻重稀土分异明显((La/Yb)N比值为4.10~13.63),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27~1.60)。样品具有相对高的10 000 Ga/Al值,锆石饱和温度908~1 003℃,指示其具有A2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定年结果显示苏雄组酸性火山岩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期为809.0±6.6 Ma, εHf(t)值为0.5~3.3,平均1.82,TDM1=1 266~1 337 Ma,平均1 303 Ma,为中元古代。苏雄组火山岩来源为中元古代的新增生中基性下地壳部分熔融并有幔源组分加入,形成于俯冲大背景下的弧后伸展环境,表明了扬子陆块西缘俯冲环境的阶段性和复杂性,洋壳的俯冲后退造成富Na软流圈的上涌为铀的富集提供了萃取剂和热点,表明了840~780 Ma弧后发展至弧前的扬子陆块西缘具有一定的铀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雄组火山岩 构造环境 汉源地区 铀富集与成矿 弧后伸展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