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enozoic Stratigraphy Deformation History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of Qaidam Basin by the Balance Section Restor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被引量:17
1
作者 LIU Dongliang FANG Xiaomin +5 位作者 GAO Junping WANG Yadong ZHANG Weilin MIAO Yunfa LIU Yongqian ZHANG Yuezho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359-371,共13页
The Qaidam Basin,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a large Mesozoic-Cenozoic basin, and bears huge thick Cenozoic strata. The geologic events of the Indian- Eurasian plate-plate collisio... The Qaidam Basin, 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a large Mesozoic-Cenozoic basin, and bears huge thick Cenozoic strata. The geologic events of the Indian- Eurasian plate-plate collision since -55 Ma have been well recorded. Based on the latest progress in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y, a technique of balanced section was applied to six pieces of northeast- southwest geologic seismic profiles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of the Qaidam Basin to reconstruct the crustal shortening deformation history during the Cenozoic colli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aidam Basin began to shorten deformation nearly synchronous to the early collision, manifesting as a weak compression, the deform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the Middle and Late Eocene, and then weakened slightly and began to accelerate rapidly since the Late Miocene, especially since the Quaternary, reflecting this powerful compressional deformation and rapid uplift of the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around the Qaidam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ance section shortening deformation history Qaidam basin uplift of the TibetanPlateau
下载PDF
Cenozoic Stratigraphic Deformation History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of Qaidam Basin by the Balance Section Restor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Dongliang Liu,Xiaomin Fang,Juping Gao,Yadong Wang,Weilin Zhang,Yunfa Miao, Yongqian Liu,Yuezhong Zhang Institute of Tibetan Plateau Research,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85,China.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97-197,共1页
The Qaidam Basin,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is a large Mesozoic -Cenozoic basin,and bears huge thick Cenozoic strata.The geologic events of the Indian-Eurasian plate-plate collision si... The Qaidam Basin,located in the nor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is a large Mesozoic -Cenozoic basin,and bears huge thick Cenozoic strata.The geologic events of the Indian-Eurasian plate-plate collision since~55 Ma have been well recorded.Based on the latest progress in high-resolution stratigraphy,a technique of balanced section was applied to six pieces of northeast-southwest geologic seismic profiles i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of the Qaidam Basin to reconstruct the crustal shortening deformation history during the Cenozoic collis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aidam Basin beg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LANCE section SHORTENING deformation history Qaidam basin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伸展构造盆地的平衡剖面及其构造意义——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 被引量:33
3
作者 颜丹平 田崇鲁 +2 位作者 孟令波 张建增 周美夫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80,共6页
挤压构造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造山带构造分析 ,但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实例仍然很少 .运用盆地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分层序或阶段将地质构造依次恢复、地层逐层回剥 ,并通过在松辽盆地南部吉林两井油田扶余油层 4条... 挤压构造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造山带构造分析 ,但伸展构造区的平衡地质剖面分析实例仍然很少 .运用盆地分析的技术与方法 ,分层序或阶段将地质构造依次恢复、地层逐层回剥 ,并通过在松辽盆地南部吉林两井油田扶余油层 4条剖面的实践 ,复原出不同时代盆地构造与地层发育的连续剖面 ,揭示出松辽盆地南部主要构造样式是以浅表构造层次的负花状构造及深层剥离断层发育为特征 ;断层生长指数、盆地的伸展史和伸展量等参数显示 ,晚白垩世是构造转型的重要阶段 ,此前主要为走滑构造样式形成阶段 ,此后则主要为伸展滑脱构造发育阶段 .在此基础上 ,提出松辽盆地具有伸展 -走滑双重力学构造性质 ,可能是一个弧后构造盆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构造盆地 挤压构造 平衡地质剖面 地质构造 晚白垩世 走滑构造样式 伸展滑脱构造
下载PDF
沾化凹陷东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伟 吴智平 +2 位作者 周瑶琪 郑德顺 侯旭波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依据层长守恒原则对沾化凹陷东北部北东和北西向,各3条连井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并分析了各剖面在地质历史时期内伸展率的变化特征,以了解该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演化特征。沾化凹陷东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可以划分为如下几... 依据层长守恒原则对沾化凹陷东北部北东和北西向,各3条连井地震剖面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并分析了各剖面在地质历史时期内伸展率的变化特征,以了解该地区中、新生代盆地发育演化特征。沾化凹陷东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可以划分为如下几个主要阶段:早—中三叠世为大型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地层横向沉积稳定;晚三叠世本区整体挤压抬升剥蚀,并开始发育北西向逆冲断层;早—中侏罗世为对前期地势高差起伏填平补齐的均夷化过程,地层沉积具充填-披覆式特征;晚侏罗世—白垩纪原北西向逆冲断层负向反转,转为张性伸展,本区进入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局部发育有挤压逆冲构造;古近纪本区仍为断陷盆地发育阶段,除北西向断层继承性活动外,大量北东(东)向正断层开始活动;新近纪本区进入区域性坳陷沉降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演化 平衡剖面 伸展率 沾化凹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涛 宋春晖 +5 位作者 王亚东 郑海军 张志高 吴松 孟庆泉 方小敏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2-321,共10页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是认识整个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机制以及印欧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受控于昆仑山断裂、阿尔金断裂、祁连山断裂的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变形信息。尤其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是认识整个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机制以及印欧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受控于昆仑山断裂、阿尔金断裂、祁连山断裂的柴达木盆地,新生代地层发育,较完整地记录了高原东北缘的构造变形信息。尤其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构造变形强烈,晚新生代地层出露完整,是研究其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及驱动机制的理想地区。文中应用平衡剖面和古地磁构造旋转方法,结合最新的磁性地层年代,定量恢复该地区的构造变形历史。结果表明,在挤压应力的控制下该地区自22 Ma以来,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地层缩短与构造旋转,且其强度呈阶段性增长,具体又可划分为3个阶段:22~9.1 Ma构造活动平静期、9.1~2.65Ma构造变形相对加强期、2.65Ma以来构造变形顶峰期。研究表明,造成柴西地区地层持续缩短和顺时针旋转的关键推动力是印欧板块晚新生代的持续向北推挤、昆仑山—祁曼塔格山向柴达木盆地强烈挤压推覆以及阿尔金左旋走滑断裂大规模的复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形 晚新生代 构造旋转 平衡剖面 柴西地区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临清坳陷东部盆地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伟 吴智平 +1 位作者 侯旭波 于洪洲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3-36,41,共5页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 基于平衡剖面的基本原理,借鉴张性地区平衡剖面恢复的方法和经验,对临清坳陷东部5条主要测线进行了恢复,并分析了各构造阶段的盆地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早—中三叠世,盆地不存在挤压与拉张,为稳定内陆坳陷发育阶段;在晚三叠世,盆地整体抬升并遭受剥蚀,应力场表现为北东—南西向挤压;在侏罗纪—早白垩世,区内进入张性伸展发育阶段,研究区表现为受兰聊大断层控制的北东向大型初始裂陷盆地;在晚白垩世,盆地性质由拉张转变为挤压,整体缺失上白垩统,中生界剥蚀厚度约为400m;在古近纪,研究区进入大规模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应力场优势拉张方向为北西—南东向;在新近纪—第四纪,研究区进入整体拗陷阶段,表现为轻微拉张性质,盆地演化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盆地演化 应力场 张性构造 临清坳陷东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柯东构造建模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海军 王步清 +2 位作者 杨芝林 雷刚林 魏红兴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6-465,共10页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东段柯东构造的构造解释模型。柯东构造总体上具有"后缘基底卷入,前缘盖层滑脱"的特征,发育基底卷入...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西昆仑山前冲断带东段柯东构造的构造解释模型。柯东构造总体上具有"后缘基底卷入,前缘盖层滑脱"的特征,发育基底卷入的冲断构造、断层转折褶皱、三角带构造以及被动顶板构造等构造样式。柯东构造的开始发育时间为上新世末,西域砾岩沉积之后基本定型。主干剖面构造平衡恢复研究表明:柯东构造第四纪构造缩短率为36.7%,缩短速率为7.52 mm/a。2009年7月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根据该构造模型所成的构造图钻探柯东1井;2010年4月该井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是塔西南山前带柯克亚凝析气田发现33年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 柯东构造带 构造样式 构造变形 构造平衡恢复
下载PDF
张性盆地构造分析模拟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新文 雷新华 +4 位作者 刘友元 黄维平 徐贻钦 董本松 胡育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共7页
论述了张性盆地二维剖面构造分析的模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构造变形史恢复、压实恢复、剥蚀恢复、盆地伸展历史、断层滑脱深度和盆地沉降-埋藏史几方面,并用研制的模拟软件系统,以辽东湾地区的剖面为例,简述了其初步应用。
关键词 张性盆地 变形恢复 盆地 构造变形
下载PDF
盆地伸展系数求取方法与评价——以苏北盆地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包汉勇 郭战峰 +1 位作者 张罗磊 黄亚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1-338,346,共9页
伸展系数是张性盆地运动学分析的关键参数之一,对其计算可采用定义法、平衡剖面法和构造热演化模拟法。该文介绍了用这3种方法求取伸展系数的原理,并对苏北盆地晚白垩世伸展拉张以来的伸展系数进行了计算,综合分析后认为:定义法在获取... 伸展系数是张性盆地运动学分析的关键参数之一,对其计算可采用定义法、平衡剖面法和构造热演化模拟法。该文介绍了用这3种方法求取伸展系数的原理,并对苏北盆地晚白垩世伸展拉张以来的伸展系数进行了计算,综合分析后认为:定义法在获取了区域地壳厚度的基础上便能勾画出平面上的伸展系数分布图,便于区域比较,但对多期拉张的盆地而言,难以准确计算各期次具体的伸展系数;平衡剖面法能够恢复多期拉张的伸展系数,但因其自身难以做到真正的平衡,且没有考虑到地壳下部的热沉降,因而计算结果常需辅以其他手段加以对比分析;构造热演化模拟法在研究盆地构造形变的同时,综合考虑了深部构造热沉降,并且能读取不同时期任一点的地壳厚度,因而较定义法和平衡剖面法更为精确和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盆地 伸展系数 定义法 平衡剖面 构造热模拟 苏北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卡拉沙依断层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宇航 汤良杰 +3 位作者 云露 谢大庆 邱海峻 蒋华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5-262,268,共9页
根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平衡剖面技术,对巴楚隆起中部卡拉沙依断层的差异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卡拉沙依断层是巴楚隆起内部的多期活动断层,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Ⅰ幕、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等关键变形期... 根据最新的地震资料,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和平衡剖面技术,对巴楚隆起中部卡拉沙依断层的差异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卡拉沙依断层是巴楚隆起内部的多期活动断层,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期Ⅰ幕、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早期等关键变形期。平面上卡拉沙依断层表现为2条规模不同的断层自南西向北东呈剪刀式会聚,剖面内卡拉沙依断层表现为由沿寒武系滑脱的坡坪式盲冲断层和基底卷入式高角度逆冲断层共同组成。含膏盐岩层系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层变形特征,基底先存构造的差异性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段变形特征,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换控制了卡拉沙依断层的分期差异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构造变形 平衡剖面 卡拉沙依断层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平衡剖面在焉耆盆地构造演化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胡斌 齐丽军 +2 位作者 张辉 冯全东 方江雪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7-21,共5页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衡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正演方法,是一种构造变形恢复的重要手段。研究中采用了Geosec软件对焉耆盆地9条构造剖面进行了复原和地层伸缩量计算。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焉耆盆地处于弱挤压状态,构造变形量相对较...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按照几何守衡原则而建立的地质剖面正演方法,是一种构造变形恢复的重要手段。研究中采用了Geosec软件对焉耆盆地9条构造剖面进行了复原和地层伸缩量计算。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焉耆盆地处于弱挤压状态,构造变形量相对较小,而主要的变形量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期,并且喜山期变形稍弱于燕山晚期。平面上盆地西部变形量较大,东部变形量较小。盆地中、新生代的演化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燕山早期弱挤压与同生变形阶段,燕山晚期强烈挤压阶段,喜山期对冲挤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构造演化 构造变形 焉耆盆地
下载PDF
东海陆架盆地伸展率和压缩率及构造跃迁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峰梅 李三忠 +7 位作者 戴黎明 周均太 索艳慧 焦倩 吴奇 徐磊 徐发 张建培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1124,共14页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和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本文选取了东海陆架盆地主要凹陷的17条地震剖面,采用平衡剖面技术,计算了主要凹陷新生代不同演化阶段的伸展率和压缩率。分析表明,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演化总体由西向东跃迁。晚... 东海陆架盆地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和西太平洋活动大陆边缘,本文选取了东海陆架盆地主要凹陷的17条地震剖面,采用平衡剖面技术,计算了主要凹陷新生代不同演化阶段的伸展率和压缩率。分析表明,东海陆架盆地构造演化总体由西向东跃迁。晚白垩世至晚古新世东海陆架盆地裂陷中心在西部坳陷带,始新世东迁至东部坳陷带,上新世东迁至东海陆架盆地东侧的冲绳海槽盆地。古新世中后期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北侧昆山凹陷反转;中新世东部坳陷带的西湖凹陷反转。东海陆架盆地西部坳陷带与东部坳陷带构造演化不同,证明了东海陆架盆地的东西分带。西部坳陷带北部的长江坳陷和南部的台北坳陷构造演化不同,东部坳陷带北部的西湖凹陷和南部的钓北凹陷构造演化不同,证明了东海陆架盆地的南北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伸展率 压缩率 平衡剖面 构造跃迁
下载PDF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演化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树根 罗志立 +4 位作者 赵锡奎 龙学明 王大赉 张尔华 李安峰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78-87,共10页
海拉尔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可分为断陷和坳陷两个时期。断陷期又可分为5个阶段:孕育阶段、强烈拉张阶段、快速沉降阶段、稳定拉张阶段和萎缩阶段。坳陷期拉张减弱,有扭性作用,盆地变浅。因此,海拉尔盆地为一“断陷-坳陷”转化型盆地。
关键词 海拉尔盆地 盆地演化 平衡剖面
下载PDF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拉张史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树根 赵锡奎 +1 位作者 罗志立 龙学明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34-41,共8页
该文用地质恢复法研究了内蒙古海拉尔盆地的拉张历史。结果发现:海拉尔盆地的拉张强度在平面上西强东弱,南强北弱;在纵向上可分为A,B,C,D四种不同的类型。拉张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盆地(断陷)中生油岩的发育。
关键词 拉张史 地质恢复法 海拉尔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缘含气藏构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何建坤 卢华复 +1 位作者 张庆龙 朱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四川盆地周边冲断褶皱变形带内有很大的含天然气前景。然而,气藏的分布是非均一的。通过对川东北构造变形带的平衡地质剖面研究,结合对构造演化过程中有机质成熟历史和油气产出特征的分析,认为川东北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变形过程中... 四川盆地周边冲断褶皱变形带内有很大的含天然气前景。然而,气藏的分布是非均一的。通过对川东北构造变形带的平衡地质剖面研究,结合对构造演化过程中有机质成熟历史和油气产出特征的分析,认为川东北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构造变形过程中天然气的二次运移造成在有利的构造圈闭中富集;特别是在生储盖条件类同的前提下,气藏的分布主要受发育在弱能干层中台阶状逆断层所控制的具有一定高宽比的相关褶皱中。据此,对川东北区天然气藏的靶区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断褶皱带 构造控气 四川盆地 天然气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北礁凹陷伸展构造的几何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龙根元 吴世敏 曾广东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7,共7页
北礁凹陷作为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的一个典型半地堑凹陷,层序地层具有明显的膝折变形特征,几何学分析显示出伸展断层转折褶皱模型特点。经过对凹陷内部构造变形的测量和推算,本文确定了北礁凹陷断层转折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运动... 北礁凹陷作为琼东南盆地南部深水区的一个典型半地堑凹陷,层序地层具有明显的膝折变形特征,几何学分析显示出伸展断层转折褶皱模型特点。经过对凹陷内部构造变形的测量和推算,本文确定了北礁凹陷断层转折褶皱的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运动学过程,揭示了凹陷主要裂谷阶段的水平伸展量,其总的伸展量可达到12 km,平均伸展速率约为0.44 km/Ma。通过构造几何学方法推测始新世末期该区域海平面上升了约200 m。并运用伸展断层转折褶皱理论,按照平衡剖面原理,正演了北礁凹陷及北礁低隆起的伸展构造发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断层转折褶皱 平衡剖面 北礁凹陷 琼东南盆地
下载PDF
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冯娟萍 欧阳征健 黄正良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3-397,共5页
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利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与2DMOVE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平衡与正演。重新厘定西缘及周缘地区一级断裂9条,一级构造单元4个,并将西缘中南段划分为5个段。建立了不同段构造模式,... 以断层相关褶皱理论为指导,利用平衡地质剖面技术与2DMOVE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南段地震剖面进行了精细解释、平衡与正演。重新厘定西缘及周缘地区一级断裂9条,一级构造单元4个,并将西缘中南段划分为5个段。建立了不同段构造模式,其中马家滩地区为典型的薄皮构造,地震测线H126489的解释方案是合理的、平衡的和可恢复的,其最短收缩率为27.3%。不同区段最短收缩量不同,甜水堡段构造变形强度最大,马家滩段、石板沟段和沙井子段变形强度次之,彭阳段构造变形强度较小。可见,平衡地质剖面技术在西缘中南段地震剖面解释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地质剖面技术 盆地西缘 构造模型 正演 构造变形
下载PDF
平衡剖面技术在前陆冲断带构造恢复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为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峰 侯树杰 +3 位作者 刘如红 夏斌 袁亚娟 万志峰 《海洋地质前沿》 2012年第12期46-51,共6页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反演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剖面、亦是恢复重建地质演化历史活动及过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典型的前陆冲断带,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速横向变化... 平衡剖面技术是一种遵循几何守恒原则而反演地质构造演化过程的剖面、亦是恢复重建地质演化历史活动及过程的一种方法,同时也是构造演化定量分析的有效手段。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典型的前陆冲断带,由于其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波速横向变化大等原因,故对该区构造演化及动力学机制研究与油气地质条件的分析一直不能深入进行,因而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进程。针对以上症结所在,从技术层面提出了更好的利用平衡剖面技术进行构造演化恢复的方法,进而为深刻认识该区构造发育史、分析油气运移及聚集规律等提供了依据。通过平衡剖面恢复的结果表明,研究区经历了挤压—伸展—挤压三期构造运动,并由此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其中,晚二叠世存在一个小幅度的快速挤压期,而三叠纪为整个构造演化中最强烈的构造挤压时期,其对该区构造演化及构造格架形成与油气运聚成藏等均具重要影响和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技术 构造演化历史恢复 前陆冲断带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下载PDF
焉耆盆地构造演化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袁正文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5,共3页
根据平衡剖面原理,对焉耆盆地9条构造剖面进行了构造复原。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焉耆盆地处于弱挤压状态,构造变形量相对较小,而主要的变形量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期,但喜山期变形稍弱于燕山晚期。平面上盆地西部变形量较大,东部变形量较... 根据平衡剖面原理,对焉耆盆地9条构造剖面进行了构造复原。结果表明,燕山早期焉耆盆地处于弱挤压状态,构造变形量相对较小,而主要的变形量集中于燕山晚期和喜山期,但喜山期变形稍弱于燕山晚期。平面上盆地西部变形量较大,东部变形量较小。盆地中、新生代的演化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燕山早期弱挤压与同生变形阶段,燕山晚期强烈挤压阶段,喜山期对冲挤压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剖面 复原 构造演化 构造变形 焉耆盆地 燕山运动 喜山运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乌泊尔构造带构造平衡剖面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步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87,共2页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塔西南乌泊尔构造带的构造解释模型。利用构造平衡恢复软件2DMove对乌泊尔构造带的构造模型进行平衡剖面恢复和构造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充分利用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深入分析关键层位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合理利用造山带构造变形理论,建立起塔西南乌泊尔构造带的构造解释模型。利用构造平衡恢复软件2DMove对乌泊尔构造带的构造模型进行平衡剖面恢复和构造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构造模型基本上是平衡的;由于上新世末是新生代最强烈的一次构造运动,上新世末之后的构造隆升,新生界被大量剥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乌泊尔构造带 构造模型 构造变形 构造平衡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