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三重动力、内外挑战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巧荣 《国际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6-51,156,共17页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更高目标。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性为目标的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可持续性,它既指在中国有可持续性,也指在国...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的更高目标。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性为目标的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可持续性,它既指在中国有可持续性,也指在国际社会有可持续性。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三重动力:一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寻求加强合作、共克时艰的诉求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是“一带一路”既有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为其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助力;三是国内发展理念的转变,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与此同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也面临着内外多方面挑战:大国竞争加剧,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安全形势动荡,“一带一路”沿线存在地缘政治安全风险,以及“一带一路”建设中本身存在一些问题等。高度重视战略应对,加强机制化建设,完善投融资模式,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应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高质量发展 可持续性 路径选择
下载PDF
“全球安全倡议”:人类安全的“前景图” 被引量:17
2
作者 余潇枫 王梦婷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156,共23页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具体化,是运用中国智慧为人类自救于危难、发展于和平、成就于安宁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安全观是安全的一种理论化的体系性认知。“全球安全倡议”宣示了中国的全球安全观,弘扬了...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全球安全治理中的具体化,是运用中国智慧为人类自救于危难、发展于和平、成就于安宁而提出的中国方案。安全观是安全的一种理论化的体系性认知。“全球安全倡议”宣示了中国的全球安全观,弘扬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超越了国际无政府逻辑,完好地回答了安全指涉对象、安全立场、安全原则、安全治理的目标/主体/方式/内容等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性与时代价值。全球安全是一种本体安全,“和合”是其正向价值取向的核心,共生、共建、共享是其基本特性。为此,“全球安全倡议”的实践前提是“和合共生”,实现路径是“和合共建”,价值目标是“和合共享”。维护与塑造全球安全的共建策略是,达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形成安全互助的良好态势,促成安全互保的战略环境,建成安全共享的治理体系。“全球安全倡议”作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框架设计,描绘的正是呈现和合共生、和合共建、和合共享的人类安全“前景图”,以保障人类发展的美好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倡议 全球安全观 和合共生 和合共建 和合共享
下载PDF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法治路径 被引量:7
3
作者 杨泽伟 《政法论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5,共11页
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能源合作、保障新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双边协定、区域安排和以《能... 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是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能源合作、保障新形势下中国的能源安全。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法律依据,主要有双边协定、区域安排和以《能源宪章条约》为核心的多边条约。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还应遵守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等国际法基本原则。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合作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保障中国—中亚油气管道稳定运行、加快推进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建设,开展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和推动中国—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政策的对接等。进一步推动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加强机制建设以及增强合作法律文件的“硬”性因素,是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 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下载PDF
我国城市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波 《城市观察》 2023年第2期6-13,158,共9页
城市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行为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有利于提升城市对外品牌影响力、拓展对外发展空间、拉高城市发展眼界。我国城市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周边及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 城市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行为主体,参与“一带一路”合作有利于提升城市对外品牌影响力、拓展对外发展空间、拉高城市发展眼界。我国城市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协调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对周边及区域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城市的国际化专业服务水平不高;国际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亟须完善。城市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应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依托城市群功能转型,打造丝路城市走廊“新支点”;构建沿线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形成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对外开放“新节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沿线各城市之间经贸合作“新融点”;持续优化“一带一路”国际化服务环境,增强与沿线城市在文化、教育、卫生、法律等人文领域合作“新焦点”;规范本地企业“走出去”投资行为,全面提升应对境外安全的“风险点”;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打造“一带一路”沿线友好城市交流合作“新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共商共建共享 高水平对外开放 城市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一带一路”十周年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
5
作者 朱旭 张馨宁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共9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创新理念引领、增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国际教育援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与此...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全面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在创新理念引领、增进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深化国际教育援助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与此同时,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前,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也面临单边主义价值冲击、治理机制保障尚不完善、治理能力不足等挑战。展望未来,中国要从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全球教育治理理念共识;统筹多元主体力量,推动全球教育治理机制变革;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提升全球教育治理能力三方面着手,助推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迈向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全球教育治理 共商共建共享
下载PDF
面向“一带一路”中国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决策模型
6
作者 王立 周青 王东鹏 《运筹与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25-232,共8页
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国企业以“一带一路”标准化合作项目为依托,通过与当地企业达成技术标准联盟,加快推进面向“一带一路”中国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揭示面向“一带一路”中国企业... 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国企业以“一带一路”标准化合作项目为依托,通过与当地企业达成技术标准联盟,加快推进面向“一带一路”中国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进程。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揭示面向“一带一路”中国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决策过程,分析中国企业技术标准在标准采纳与标准共研两种模式下的决策选择。研究讨论了联盟各方共商成本、技术标准溢出效应、市场接受程度以及市场波动对技术标准联盟决策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标准采纳和标准共研两种模式下的最优决策、均衡利润和适用情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一带一路”中国企业技术标准国际化在决策方式与模式选择方面的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标准采纳 标准共研 共商共建共享
下载PDF
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7
作者 牛彦营 林梅 《宁夏党校学报》 2023年第2期79-87,共9页
变革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手段。基于社会治理共同体内涵与运行框架的建构,分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逻辑机理,归纳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问... 变革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有效手段。基于社会治理共同体内涵与运行框架的建构,分析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逻辑机理,归纳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主要包括加强顶层规划设计、更新价值理念、强化党建引领、构建一体化运行体制、加强多元主体合作治理、完善资源保障等。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路径的建构,力求聚合多元主体力量,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协调各种社会关系,提高社会治理效能,实现社会善治,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会治理共同体 共建共治共享 善治
下载PDF
论中非合作论坛的起源、发展与贡献 被引量:9
8
作者 沈晓雷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93,共14页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是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非洲国家在论坛创立与机制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能动性和主事权。经过七届论坛20年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非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领域全方位合作最为重要... 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是中非友好合作关系长期发展的结果,非洲国家在论坛创立与机制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能动性和主事权。经过七届论坛20年的发展,中非合作论坛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中非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领域全方位合作最为重要的平台,且形成了其独有的特征,突出表现为“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原则,契合非洲发展需求的合作理念,狠抓成果落实的合作态度。中非合作论坛成果丰硕,它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推动了中非关系全面快速发展,提升了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并引领了国际社会对非合作的步伐。中非合作论坛在未来发展中虽还面临一些问题,但如果能够在坚持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开拓创新,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合作论坛 治国理政 “共商、共建、共享” 中非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融合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0
9
作者 郭晓鸣 张耀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7-34,共8页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均具有对社会性目标的价值追求,在功能上存在互补性,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支撑。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建立起资源共建、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就能够弥补农村集体经济组...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社均具有对社会性目标的价值追求,在功能上存在互补性,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主体支撑。如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民合作社建立起资源共建、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就能够弥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适应能力缺陷,农民合作社则可以借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物质支持、服务支持等实现资源集聚、治理优化和效益提升。但当前,两类主体的融合发展面临着低层次融合、低效率融合及利益联结松散、价值分享渠道单一等问题,需要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乡村发展主体功能、增强农民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并在明晰各自边界、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利益联结,形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合作社成长和农民福利改善的共进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农民合作社 共同富裕 共建共治共享
下载PDF
区块链在城市治理中的应用: 价值、赋能与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汤文仙 胡雅芬 《城市观察》 2020年第6期92-102,共11页
共建共治共享语境下的社会治理,探索运用区块链的科技支撑,进而提升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区块链技术在城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向度上具有其独特价值。通过梳理区块链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已有的和潜... 共建共治共享语境下的社会治理,探索运用区块链的科技支撑,进而提升城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区块链技术在城市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向度上具有其独特价值。通过梳理区块链技术在城市治理领域已有的和潜在的应用,进一步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城市治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区块链
下载PDF
从病有所医到健康中国的历史逻辑、机制体系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3
11
作者 翟绍果 《社会保障评论》 CSSCI 2020年第2期43-55,共13页
基于公共健康政策转型的全球趋势和中国语境,从病有所医到全民健康的历史逻辑在于,从疾病治疗到预防保健的理念转型、从病有所医到全民健康的目标转化、从生存维持到生命自由的内容转换以及从健康不均到健康公平的价值转变,从而实现从... 基于公共健康政策转型的全球趋势和中国语境,从病有所医到全民健康的历史逻辑在于,从疾病治疗到预防保健的理念转型、从病有所医到全民健康的目标转化、从生存维持到生命自由的内容转换以及从健康不均到健康公平的价值转变,从而实现从城乡统一的全民医保走向健康中国的健康治理。基于"共生健康风险-共识健康需求-共建健康秩序-共治健康行为-共享健康中国"的健康共治机制,构建突发性公共健康应急体系、持续性医疗卫生干预体系、常规性健康管理预防体系、稳定性健康资本提升体系和适度性健康保障支持体系等健康协同体系。通过健康资源均衡化配置、健康服务结构性改革和健康网络协同性治理,推动从全民医保的结构性改革走向健康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从健康中国建设到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以达成人类健康共生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有所医 健康中国 共建共享 健康治理 健康公平
下载PDF
“十九大”全球治理观影响下的中国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变革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乔 卢鑫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8,共7页
党的"十九大"在过去五年国家治理活动和国际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的重要性,这一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必然会影响中国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安排以及全球贸... 党的"十九大"在过去五年国家治理活动和国际参与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理念的重要性,这一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必然会影响中国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安排以及全球贸易治理格局。在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国际贸易原则、贸易安排及实践活动,并在纵观国际上其他国家现行的国际贸易治理机制及贸易安排基础上,提出应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战略推进我国参与全球贸易治理的观点。具体而言,中国可以从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全球贸易治理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在全球贸易治理中融入价值链理念,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治理机制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等方面,为全球贸易治理理念贡献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九大” 全球治理观 共商共建共享 国际贸易
下载PDF
习近平涉外法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清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2年第5期55-67,共13页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等有关涉外法治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重要体现。遵循习近平涉外法治理论,面对国际上日趋激烈的制度规则博弈,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发...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等有关涉外法治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原创性贡献的重要体现。遵循习近平涉外法治理论,面对国际上日趋激烈的制度规则博弈,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发挥法治核心竞争力的作用,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基于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发展阶段、理念和格局,涉外法治工作必须加强总体战略布局,占领制高点,掌握主动权;要运用法律武器坚决反击“长臂管辖”,充实法律“工具箱”,推动形成涉外法律法规体系;要发展更加平等包容、公正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体系,践行“共商共建共享”,提升参与全球治理的话语权;要变革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规则、国际机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外法治 核心竞争力 共商共建共享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经验对非洲国家的借鉴意义——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非洲发展”论坛综述
14
作者 赵蜀蓉 谭梦涵 +1 位作者 杜莹 王政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年第5期103-106,共4页
2018年4月14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非洲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顺利召开。论坛分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道路与中非治国理政经验分享、"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发展、西非国别研究三个议题。与会... 2018年4月14日,"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非洲发展"论坛在四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顺利召开。论坛分为中国改革开放发展道路与中非治国理政经验分享、"一带一路"倡议与非洲发展、西非国别研究三个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内政外交政策、经济治理、改革发展战略规划的层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次论坛的召开对于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中非携手共进,实现共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治国理政 外交关系 共商共建共享
下载PDF
新型全球治理观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季志业 李亚男 +2 位作者 李铮 陈宇 魏亮 《当代中国与世界》 2022年第4期54-65,126,共13页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和实践平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出的原则和构想,是推进“一带一...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与“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和实践平台。“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中国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出的原则和构想,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路径。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是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引领世界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术研究和政策调整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必然选择。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需要把握五点:一是构建理论,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二是坚守信念,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三是尊重规律,把握好世界发展趋势;四是做强自身,打造强有力的践行者;五是坚持开放,与世界人民站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商共建共享” 全球治理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下载PDF
共有、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 被引量:75
16
作者 杨文圣 李旭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6,共7页
共有、共建、共享是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有”是中国人民在基本经济制度下共同对国家政权和国家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是从法理维度对共同富裕所有制关系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建”是... 共有、共建、共享是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有”是中国人民在基本经济制度下共同对国家政权和国家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的所有权,是从法理维度对共同富裕所有制关系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建”是从事正当行业且有劳动能力的适龄人口通过“自组织”与“他组织”统一的方式,建设以物质文明为主,精神、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为辅的整体系统,并通过对困难地区和群众的帮扶,构建起全国共建的格局,是从生产维度对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规定,凸显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共享”是共建主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下,通过劳动和各种生产要素获取报酬,共同享有五大文明发展成果,是从分配维度对共同富裕价值追求的规定,彰显了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三者的协同关系表现为三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缺乏任何一方都将造成共同富裕的性质改变和实践障碍;同一关系体现在目标维度统一于共同富裕、主体维度统一于人民群众、理论维度统一于历史唯物主义、时间维度统一于整个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阶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共有 共建 共享 所有制关系 物质基础 价值追求
下载PDF
论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的时代背景、核心主张和治理方略 被引量:10
17
作者 花勇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05,共9页
21世纪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国际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度提升以及全球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和影响程度的加深,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符合国际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社会期望的全球治理观念。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立足马克思主义时... 21世纪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国际社会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社会相互依赖度提升以及全球问题影响范围的扩大和影响程度的加深,要求中国共产党提出符合国际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国际社会期望的全球治理观念。习近平全球治理观立足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继承中国传统“天下观”和新中国和平外交理念,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核心理念,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崇高价值目标,在经济领域,建设开放、创新、联动和包容的世界经济;在安全领域,坚持共同、综合、合作与可持续的安全观;在生态领域,坚持共同、绿色和法治的全球生态文明观;在网络领域,建立尊重主权与协同合作的网络治理机制。习近平全球治理观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进入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治理 全球治理体制 共商共建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国际水法新秩序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倩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2-64,共13页
国际水法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国际社会以及流域国家对于国际河流合作的关切,然而国际水法在促进流域合作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国际机构对水法基本原则的有意模糊未能有效缓和流域国家间的冲突立场,且其依赖习惯法的生成路径实质上造成... 国际水法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国际社会以及流域国家对于国际河流合作的关切,然而国际水法在促进流域合作方面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国际机构对水法基本原则的有意模糊未能有效缓和流域国家间的冲突立场,且其依赖习惯法的生成路径实质上造成了对在先利用国家的偏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助于国际水法秩序困境的破解,三共原则可为国际水法秩序的革新提供指引,使流域国家形成合力,"共商"国际水法规则,参与"共建"国际合作平台,"共享"流域发展成果。中国应加强周边流域的规则建设,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合作,以流域条约实践为立足点,推动国际水法理念、制度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水法 共商共建共享 国际河流 国际合作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依据、生成动力与构建进路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广明 李容容 朱小君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1-7,共7页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由高校课程思政利益相关者构建的,包含目标、价值、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在内的课程思政有机系统,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具有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效能、实现优质课程思政资源高效共享和促进... 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是由高校课程思政利益相关者构建的,包含目标、价值、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在内的课程思政有机系统,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具有提升高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效能、实现优质课程思政资源高效共享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功能。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的生成具有独特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也具备强烈的外部动力和内生动力,其外部动力主要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规律、“三全育人”规律、“五育”并举育人规律,内生动力包括教书育人逻辑规律、课程育人逻辑规律、课堂教学育人逻辑规律等。科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需要凝练共同体意志、打造共同体平台、构建共同体多元参与机制、优化共同体环境等,从而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功能的实现创造条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思政 共同体 生成依据 共商共建共享
下载PDF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重要论述、理念与方案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强强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20年第2期63-68,共6页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是自身发展和承担全球治理责任的共同需要。中国在“共商共建共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和开展全球性问题的科技应对。可从以下方面制定和实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 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是自身发展和承担全球治理责任的共同需要。中国在“共商共建共享”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和开展全球性问题的科技应对。可从以下方面制定和实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中国方案:积极推动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变革和国内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商谈与合作;基于“一带一路”等平台推进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平台与联盟的建设,对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做有益补充。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实践的不断深化,有必要将全球科技治理视作全球治理的一个独立的次领域,并加强相关问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技治理 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 共商共建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