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血理论探究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治疗痈疽的学术思想
1
作者 张硕 陈宇欢 +3 位作者 张锦楠 余清璇 张力睿 李友山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1972-1975,1981,共5页
《外科正宗》为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结合毕生行医经历,总结大量外科临床实践所作。书中重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治疗上重视气血,善养脾胃,反对外科疾病滥用寒凉药物的观点被后世广泛接受。痈疽为外科常见化脓性疾病,陈氏辨证治疗痈疽善用... 《外科正宗》为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结合毕生行医经历,总结大量外科临床实践所作。书中重视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治疗上重视气血,善养脾胃,反对外科疾病滥用寒凉药物的观点被后世广泛接受。痈疽为外科常见化脓性疾病,陈氏辨证治疗痈疽善用行气活血、补益气血等方法。文中总结归纳陈氏治疗用药规律,基于中医气血理论探究《外科正宗》治疗痈疽的学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陈实功 气血理论 痈疽
下载PDF
从消渴并有头疽论治糖尿病合并痈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东 陈宏伟 李敬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48-1550,共3页
系统总结治疗糖尿病合并痈的临床经验。认为糖尿病合并痈相当于中医的消渴并有头疽,对其进行分期辨证论治,内外合治,防治结合,尤其注重扶正托毒,调补气血在整个病情发展中的应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糖尿病 消渴 有头疽 中医辩证 内外合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痈的中医外科治疗 被引量:11
3
作者 彭娟 张朝晖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16期86-86,共1页
痈是一种发生于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目前痈常见于糖尿病病人,糖尿病患者病程中约有30%发生皮肤损害,其中疖、痈的发病率最高。我们在临床中总结出"糖痈"的发病特点,并予以中医外科治疗,效果理想。
关键词 糖尿病 中医 外治法
下载PDF
粉刺性乳痈发病机制及中医内外合治法研究概况 被引量:10
4
作者 韩旭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221-224,共4页
近年来粉刺性乳痈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广大女性患者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诸多痛苦。随着对本病的不断认识和深入研究发现,中医内外治法的联合应用对粉刺性乳痈不同时期的治疗疗效显著,临床治愈率高,同时能有效的降低疾病复发率。该文通过文... 近年来粉刺性乳痈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广大女性患者心理和生理健康带来诸多痛苦。随着对本病的不断认识和深入研究发现,中医内外治法的联合应用对粉刺性乳痈不同时期的治疗疗效显著,临床治愈率高,同时能有效的降低疾病复发率。该文通过文献整理,对粉刺性乳痈的发病机制及中医内外合治法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刺性乳痈 发病机制 内外合治 综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有头疽临床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李鑫 吕延伟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第3期432-43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有头疽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9例糖尿病合并有头疽患者,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9例,临床痊愈10例,好转28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7.44%,痊愈率25.6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有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有头疽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9例糖尿病合并有头疽患者,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9例,临床痊愈10例,好转28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7.44%,痊愈率25.6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有头疽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有头疽 外治法
下载PDF
重症手部疔疮的内外合治
6
作者 吴克永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37,共2页
手部疔疮,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各种手部急、慢性化脓性炎症,其中尤以化脓性腱鞘炎、手掌间隙感染、慢性低毒感染等为难治。如果临床诊治不及时,则极易损筋伤骨而造成手部功能永久性的残疾。笔者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并配合外治手... 手部疔疮,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各种手部急、慢性化脓性炎症,其中尤以化脓性腱鞘炎、手掌间隙感染、慢性低毒感染等为难治。如果临床诊治不及时,则极易损筋伤骨而造成手部功能永久性的残疾。笔者运用五味消毒饮加味内服,并配合外治手法治疗本病,可明显缩短病程,避免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疔疮 重证 五味消毒饮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楼丽华教授外治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经验介绍 被引量:13
7
作者 吕政仪 楼丽华(指导) +1 位作者 沃立科 叶海勇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772-775,共4页
[目的]介绍楼丽华教授运用外治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楼师对哺乳期乳腺炎辨证分型、论治原则的认识,阐述及分析楼师在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外治方法,并且附临床医案加以验证。[结果]楼师认为哺乳期乳腺炎多属于"表... [目的]介绍楼丽华教授运用外治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楼师对哺乳期乳腺炎辨证分型、论治原则的认识,阐述及分析楼师在临床上常用的各种外治方法,并且附临床医案加以验证。[结果]楼师认为哺乳期乳腺炎多属于"表阳里阴"证,主张"温通治痈",常在中药内服基础上施以多种外治手段。通过手法通乳疏通瘀滞乳络;以油剂外涂修复与保护皮肤屏障;特创中药外敷方化瘀托脓、消肿止痛;运用穿刺抽脓法祛腐排毒。内外兼治,在临床实践中疗效显著,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乳房功能和外形。所举验案运用中药外敷、穿刺抽脓的外治法结合中药温通、哺乳指导,多管齐下,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楼丽华教授灵活运用手法通乳、油剂外涂、中药外敷、穿刺抽脓等外治方法治疗哺乳期乳腺炎,效果显著,值得学习和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乳腺炎 外吹乳痈 外治法 中药外敷 穿刺抽脓术 楼丽华 医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外科正宗》针法治疗痈疽经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晓霞 吕钢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3-524,共2页
对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在中医治疗痈疽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外科正宗》中包含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外治法有针法、灸法、外敷、熨法、吹药等,而常用的外治法是针法和灸法。故主要从陈实功针法... 对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在中医治疗痈疽方面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外科正宗》中包含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其中中医外治法有针法、灸法、外敷、熨法、吹药等,而常用的外治法是针法和灸法。故主要从陈实功针法治疗痈疽经验方面进行总结,用以指导现代临床的应用,现将陈实功使用针法治疗痈疽过程中常用针具、针刺时机、针刺方法、针刺禁忌等方面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正宗》 针法 痈疽 经验
下载PDF
从《外科正宗》痈疽思想论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嘉轩 曾一 《四川中医》 2022年第3期40-42,共3页
《外科正宗》集明以前外科成就之大成,极大丰富了外科实践经验,其中对“痈疽”一篇论述最为详尽。而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发病特点符合书中所述痈疽之阴症表现。故参考《外科正宗》论治痈疽思维分期综合治疗GLM可以为临床辨证施治提... 《外科正宗》集明以前外科成就之大成,极大丰富了外科实践经验,其中对“痈疽”一篇论述最为详尽。而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发病特点符合书中所述痈疽之阴症表现。故参考《外科正宗》论治痈疽思维分期综合治疗GLM可以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更加开阔的辨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外科正宗 痈疽 气血 外治
下载PDF
中医药内外合用治疗有头疽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力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药内外合用治疗有头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或口服有效的抗生素,同时外敷西药百多邦软膏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加外用水调散治疗,3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结果:平均... 目的:观察中医药内外合用治疗有头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或口服有效的抗生素,同时外敷西药百多邦软膏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加外用水调散治疗,30天为1疗程,治疗1疗程。结果:平均痊愈时间治疗组为(18.51±10.32)天,对照组为(28.33±12.96)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0天、20天、30天的疮面愈合面积累计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内外合用治疗有头疽确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头疽 中医疗法 外治法
下载PDF
王维德治疗外科疾病浅探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镓毓 丛纲 《河南中医》 2020年第1期25-28,共4页
王维德确立了外科疾病以阴阳为纲的辨证论治法则。其对痈疽的阴阳辨证,不仅局限于皮肤颜色不同,还从病位深浅、皮肤温度、肿胀形式、肿胀范围、肿块硬度、疼痛感觉、脓液稀稠等方面进行完善。在治疗上,王维德强调:"首贵止痛,痛息... 王维德确立了外科疾病以阴阳为纲的辨证论治法则。其对痈疽的阴阳辨证,不仅局限于皮肤颜色不同,还从病位深浅、皮肤温度、肿胀形式、肿胀范围、肿块硬度、疼痛感觉、脓液稀稠等方面进行完善。在治疗上,王维德强调:"首贵止痛,痛息则毒散""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代表方剂为醒消丸。但不单是以消法贯穿始终,还根据皮损的颜色、肿胀的程度、脓液的稀稠以及病情的演变辨证使用消法和托法。王维德认为,痈与疽的发病机理截然不同,应分而治之。红痈乃阳热实证,白疽乃阴虚寒证,其病机为气血寒而毒凝,应以温补之法治疗,首倡阳和解凝散寒的治疗原则,代表方剂为阳和汤。王维德对于疔毒的治疗,不但主张施以针刺,还选用拔疔散以托毒外出,以免脓毒旁窜深溃。王维德多以清热解毒之法治疗水痘;对天花的治疗则根据病情不同,处以不同方药,病情初期,发热症状明显,可用清热解毒之品,后期热证消散,而出现寒证表现,当停止使用寒凉药物,而改用温补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证治全生集》 王维德 痈疖 阴疽 疔毒 痘毒
下载PDF
《外科正宗》辨治肠痈病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钰婷 郭修田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0期1513-1517,共5页
陈实功《外科正宗》认为,肠痈病机为湿热、瘀血流聚肠道,其根据患者腹痛、腹胀、溃脓等症状,将肠痈分为初期、成脓期、溃脓期、迁延期4期,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初期腹痛轻微,因湿热瘀血壅遏于局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宜下之”,用大黄... 陈实功《外科正宗》认为,肠痈病机为湿热、瘀血流聚肠道,其根据患者腹痛、腹胀、溃脓等症状,将肠痈分为初期、成脓期、溃脓期、迁延期4期,分期进行辨证论治。初期腹痛轻微,因湿热瘀血壅遏于局部,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治“宜下之”,用大黄汤攻下瘀血,瘀血祛则正安,然大黄汤药力峻猛,对于体虚脉细者,以活血散瘀汤和利之。“腹中疼痛,胀满不食,便淋刺痛者”为脓肿渐成,陈实功主张以薏苡仁汤“和而导之”,另用熏蒸法、针刺法排脓。“已溃时时下脓,腹痛不止,饮食无味者,宜托而补之”,脓成破溃,正气耗损,此期邪实正虚,治以牡丹皮汤、排脓散、七贤散等。肠痈积袭日久,正虚邪恋,进展至迁延期,在当时被视为“不治证”,现代用氨基水杨酸制剂、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干细胞疗法等治疗。针对前3个时期,陈实功先后采用消、托、补三法,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外科内治法在肠痈病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痈 《外科正宗》 陈实功 分期辨治 消法 托法 补法
下载PDF
张山雷《疡科纲要》治痈疡学术思想再认识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岐鸣 郑烈 +2 位作者 戴彦成 孙里杨 傅晓骏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2期317-319,360,共4页
张山雷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教育家、著作家、中医药学家,中西医汇通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疡科纲要》是张山雷在继承嘉定黄墙痒科之学并结合自己多年实践之结晶于兰溪所著中医外科学经典教材,书中充分反映了先生在外疡的辨证和治疗上,提... 张山雷是中国近代著名中医教育家、著作家、中医药学家,中西医汇通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疡科纲要》是张山雷在继承嘉定黄墙痒科之学并结合自己多年实践之结晶于兰溪所著中医外科学经典教材,书中充分反映了先生在外疡的辨证和治疗上,提倡外证内治、首重“阴阳辨证”“贵消畏托”“反对一方套治”等学术思想,同时其还开创中西医药物联用方法治疗外科疾病的独特理论见解,在当时有标识新论之意,并至今仍对我们后人在中医痈疡治疗和临床实践上有着启迪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痈疡 《疡科纲要》 张山雷 外证内治 阴阳辨证 贵消畏托
下载PDF
从痈疡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14
作者 顾世坦 周正华 赵帅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92-296,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致病原因复杂,究其本源,脾胃虚弱,湿邪内生,蕴久成毒,毒侵肠络,血败肉腐,痈疡内生为基本病机。临床上根据UC特点可从“痈疡”分期论治,活动期以“消”为主,湿热毒邪盛者予黄连、黄芩、败酱草等苦寒清消,脓多者予黄柏、... 溃疡性结肠炎(UC)致病原因复杂,究其本源,脾胃虚弱,湿邪内生,蕴久成毒,毒侵肠络,血败肉腐,痈疡内生为基本病机。临床上根据UC特点可从“痈疡”分期论治,活动期以“消”为主,湿热毒邪盛者予黄连、黄芩、败酱草等苦寒清消,脓多者予黄柏、苍术、薏苡仁等燥湿排脓以消之,便血多者予地榆、马齿苋、大血藤、茜草、白头翁等药凉血活血以消之,后期仍有腹痛、里急后重者予木香、当归、白芍、丹参等药调气和血以“托”之,缓解期脾胃虚弱者予参苓白术散健脾渗湿,日久累及肾阳者予四神丸健脾温肾以“补”之。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用药,同时配合自拟“青赤散”灌肠方,直达病所,内外兼治,可有效诱导缓解并维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痈疡 内外兼治 青赤散
下载PDF
基于古代文献研究外吹乳痈的单味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裴庆华 蔡佳伟 傅王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187-1192,共6页
[目的]为临床使用单味药治疗外吹乳痈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第5版《中华医典》软件为检索工具,搜集古籍中记载的治疗外吹乳痈的单味药,对药物的功效、药性、药味、归经、治法、自然属性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古籍中治疗... [目的]为临床使用单味药治疗外吹乳痈提供文献依据。[方法]以第5版《中华医典》软件为检索工具,搜集古籍中记载的治疗外吹乳痈的单味药,对药物的功效、药性、药味、归经、治法、自然属性进行归纳和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古籍中治疗外吹乳痈的单味药共计165种,其中清热类药物48种;寒性药物62种,占比37.58%;药味为甘味者最多,频数为70,频率31.25%;归肝经药物最多,频数为52,频率22.22%。外治法中,敷法频数为38,频率57.58%;植物类药物119种,占比72.12%。[结论]古代医家使用单味药治疗外吹乳痈,多选用功效为清热,性寒、味甘、归肝经的植物类药物,内治的同时重视外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吹乳痈 单味药 用药规律 古籍 清热药 寒性药
下载PDF
《医学心悟》痈疽诊疗思路探微
16
作者 金子开 朱晶晶 +2 位作者 李鸿儒 金小鄂 周雪梅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2-14,共3页
新安医家程国彭在其著作《医学心悟》中详言内科,却对外科论述有所不及。后程氏复聚精会神,参悟外科旨要,附《外科十法》于书末,其中对于痈疽的诊疗思路详实,治法多元。通过对程国彭《医学心悟》中关于痈疽的诊疗体系梳理,总结其根据痈... 新安医家程国彭在其著作《医学心悟》中详言内科,却对外科论述有所不及。后程氏复聚精会神,参悟外科旨要,附《外科十法》于书末,其中对于痈疽的诊疗思路详实,治法多元。通过对程国彭《医学心悟》中关于痈疽的诊疗体系梳理,总结其根据痈疽病程灵活选用艾灸、刀针、外敷等外治疗法,内服治法以及忌饮食、调情志、远虚劳的治后事宜等痈疽治疗经验,希冀对于后世治疗痈疽有一定指导作用,供现代研究者学习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国彭 痈疽 外治疗法 内服疗法 学术探讨
下载PDF
护场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婷婷 殷姣 +1 位作者 王卉 关如东 《河南中医》 2022年第3期481-486,共6页
古代医籍中有关"护场"的记载,原用于描述疔疮的临床表现以及判断病情预后转归的吉恶,应用范围较为局限。目前,护场理论广泛应用于臁疮、褥疮、肿瘤、糖尿病足等疾病的治疗中。治法包括外治法和内治法,其中外治法包括中药外用... 古代医籍中有关"护场"的记载,原用于描述疔疮的临床表现以及判断病情预后转归的吉恶,应用范围较为局限。目前,护场理论广泛应用于臁疮、褥疮、肿瘤、糖尿病足等疾病的治疗中。治法包括外治法和内治法,其中外治法包括中药外用、负压疗法、物理疗法、红光疗法、熏灸法、清创法、银离子敷料疗法等;内治法通过扶助正气,祛除邪气,以促使体内大护场的形成。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临床促进护场形成用药良莠不齐,病种繁杂,缺乏统一疗效标准及评判指标,样本数不足,无法准确有效地支撑护场理论的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在广度和深度上均需加强。今后,应将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药充分结合,开展大规模、高质量、前瞻性的临床试验研究,将先进的医学生物学、病理、生理等多学科联合,更好地展示研究成果,挖掘护场理论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场理论 中医外科 外治法 内治法 负压疗法 物理疗法 红光疗法 熏灸法 清创法 银离子敷料疗法
下载PDF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福标 丁志松 李兴明 《光明中医》 2018年第18期2677-267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抗生素抗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治疗...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抗生素抗感染(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自拟方中药内服、外敷"鱼腥草+败酱草膏"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93.33%vs 73.33%),实验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11.11%vs 8.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同时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痈 中医药疗法 内服外敷 阑尾周围脓肿
下载PDF
清热消痈汤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肛痈火毒蕴结证34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振丽 张宏芳 何念昌 《光明中医》 2019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研究清热消痈汤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肛痈火毒蕴结证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接收的早期火毒蕴结证肛痈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4例/组,前一组采取甲硝唑治疗,后一组实施清热消痈汤内服外用治... 目的研究清热消痈汤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肛痈火毒蕴结证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接收的早期火毒蕴结证肛痈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4例/组,前一组采取甲硝唑治疗,后一组实施清热消痈汤内服外用治疗。将2组早期火毒蕴结证肛痈患者的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局部消肿时间、肛门疼痛情况、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早期火毒蕴结证肛痈患者的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局部消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肛门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之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早期火毒蕴结证肛痈患者采用清热消痈汤内服外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高,可较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肛痈 火毒蕴结证 清热消痈汤 内服外用
下载PDF
消痈乳康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在乳腺导管扩张症术后的应用
20
作者 李玉凤 孙莎莎 《河南中医》 2022年第7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观察消痈乳康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消痈乳康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乳腺导管扩张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痈乳康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免疫指标、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水平、免疫指标、性激素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痈乳康汤内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乳腺导管扩张症术后,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及性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扩张症 术后 消痈乳康汤 万应膏 中药外敷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