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铝基含能配合物及CL-20含能微芯片的制备及表征
1
作者 孟珂娟 马小霞 +1 位作者 李宇翔 张开黎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8-444,I0004,共8页
为提高含能微芯片的能量特性和燃烧特性,推进其在微推进器、微驱动器、微毁伤器等装置中的应用,通过在铜箔上原位生长含能配位聚合物(ECP)、电子束沉积n-Al及重结晶CL-20的方法制备了ECP@Al@CL-20的含能阵列,采用SEM、XRD、TG/DSC及高... 为提高含能微芯片的能量特性和燃烧特性,推进其在微推进器、微驱动器、微毁伤器等装置中的应用,通过在铜箔上原位生长含能配位聚合物(ECP)、电子束沉积n-Al及重结晶CL-20的方法制备了ECP@Al@CL-20的含能阵列,采用SEM、XRD、TG/DSC及高速摄影等表征方法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组成、热分解特性、燃烧性能及贮存寿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将其与微机电系统(MEMS)集成制得了功能性的ECP@Al@CL-20含能微芯片,并对含能微芯片进行了电容点火测试。结果表明,由于ECP的导热系数低,使ECP@Al@CL-20含能阵列从外到内的传热效率降低,导致放热峰温相比纯CL-20提高了8.5℃,从而提高了ECP@Al@CL-20的热稳定性;ECP@Al@CL-20含能阵列具有优异的燃烧性能,自持燃烧时间(340 ms)远大于ECP@Al的自持燃烧时间(120 ms),含能微芯片可在15 mJ的输入能量下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配位聚合物 微机电系统 纳米铝 CL-20 微加热器 含能微芯片 ecp MEMS
下载PDF
厌氧污泥胞外多聚物的提取、测定法选择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志杰 谢华 +1 位作者 俞毓馨 陆正禹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26,共4页
选用6种方法,对4种不同性状的厌氧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CP)进行提取试验。此外,采用2种方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浓度,还测定核酸浓度以检查细胞的破坏程度。通过对比,认为硫酸法提取的ECP较完全,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小,而苯酚... 选用6种方法,对4种不同性状的厌氧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CP)进行提取试验。此外,采用2种方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浓度,还测定核酸浓度以检查细胞的破坏程度。通过对比,认为硫酸法提取的ECP较完全,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小,而苯酚-硫酸法较适于测定提取液中的多糖含量。文中还对厌氧污泥ECP的含量、成分作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污泥 胞外多聚物 提取 硫酸 废水处理 测定
下载PDF
无排泥运行下膜生物反应器的硝化代谢产物及细菌活性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红岩 高孟春 +1 位作者 杨清香 杨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9-91,共3页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的无机NH+ 4 N废水 ,在NH+ 4 N浓度为 5 0 0mg/L、无排泥条件下运行 2 0 0d(HRT从30h逐步降至 7h) ,系统内污泥浓度从最初的 4 5 0 0mg/L上升至 10 5 0 0mg/L .但是 ,单位污泥中以INTF吸光值表达的活性... 采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的无机NH+ 4 N废水 ,在NH+ 4 N浓度为 5 0 0mg/L、无排泥条件下运行 2 0 0d(HRT从30h逐步降至 7h) ,系统内污泥浓度从最初的 4 5 0 0mg/L上升至 10 5 0 0mg/L .但是 ,单位污泥中以INTF吸光值表达的活性硝化菌数并未增加 ,从最初的 2 3× 10 -3 降至 1× 10 -3 ;总NH+ 4 N转化速率也从 2 1kg/ (L·d)降至 1 5kg/ (L·d) .同时 ,反应器中胞外分泌产物 (ECP) (糖和蛋白之和反应 )从 30 0mg/L升至 6 0 0mg/L .利用上清液以及ECP提取液进行的批量试验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分泌物 膜生物反应器 硝化过程 活性硝化菌 蛋白质 多糖
下载PDF
胞外多聚物及其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徐红亮 武小鹰 郑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21-122,124,共3页
胞外多聚物(EPS)是包裹在活性污泥微生物外的聚合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重要的作用。主要介绍胞外多聚物的特性、提取方法、组分测定方法以及对废水生物处理的影响。
关键词 胞外多聚物 废水处理 提取方法
下载PDF
盐度对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中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昕 倪晋仁 叶正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553-1559,共7页
在进水盐度为0-3%的范围内,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人工合成采油废水的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盐度变化对该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度小于1%时,载体上活体微生物数量不断上升,达1.3×10^7个,cm3... 在进水盐度为0-3%的范围内,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处理人工合成采油废水的效果良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盐度变化对该系统中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度小于1%时,载体上活体微生物数量不断上升,达1.3×10^7个,cm3;当盐度上升到2%和3%时,活体微生物数量开始下降,细胞个体缩小、破裂,并随出水流失,经驯化后系统中微生物数量保持在1.1×10^6个/cm^3.在盐度为0.5%时,微生物脱氢酶活性(dehydrogenase activity,DHA)达最高,为14.4μg(mg·h),降解性能最好.微生物分泌的胞外多糖(extra cellular polysacchafide,ECPc)起到了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的作用,并在盐度为2%时达到最高209.9μg/mg.载体上胞外多聚物(extra cellular polymem,ECPc)和微生物质量随着系统运行而堆积,实验采用的FPUFS大孔载体(孔径为0.3.0.7mm)可以有效地避免反应系统中由于微生物及其ECP,累积而造成的堵塞现象,并且在高盐度的环境下提供良好的水、气、有机物的传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固定化 曝气生物滤池 胞外多聚物 脱氢酶活性
下载PDF
废水处理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徐富 缪恒锋 +2 位作者 任洪艳 赵明星 阮文权 《上海环境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47-51,共5页
综述了废水处理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介绍了厌氧颗粒形成的主要理论,解释了颗粒污泥之间的关系、组成和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胞外聚合物是细菌群落以颗粒污泥形式存在关键;此外,温度、有机负荷率、pH值、碱度... 综述了废水处理中厌氧污泥颗粒化研究进展,介绍了厌氧颗粒形成的主要理论,解释了颗粒污泥之间的关系、组成和厌氧污泥颗粒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胞外聚合物是细菌群落以颗粒污泥形式存在关键;此外,温度、有机负荷率、pH值、碱度、营养盐、阳离子和重金属是影响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重要因素。提出产甲烷过程中的产气量与颗粒污泥内部产甲烷菌的活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ASB反应器 厌氧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微生物 甲烷
下载PDF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沉降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涛 曾科 +1 位作者 刘明辉 苏高强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2期52-54,65,共4页
采用以内循环技术为原理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对高浓度大豆蛋白废水进行厌氧处理,主要对该反应器上、下部厌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沉降速度及胞外多聚物(ECP)等沉降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床上、下部厌氧颗粒污泥平均沉降... 采用以内循环技术为原理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对高浓度大豆蛋白废水进行厌氧处理,主要对该反应器上、下部厌氧颗粒污泥的粒径分布、沉降速度及胞外多聚物(ECP)等沉降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床上、下部厌氧颗粒污泥平均沉降速度分别为43.29 m/h和48.95 m/h;下部颗粒污泥胞外多聚物各主要成分含量低于上部颗粒污泥;污泥床中粒径大于0.45mm的颗粒污泥占90%以上;颗粒污泥粒径和胞外聚合物对其沉降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厌氧反应器(ICASB) 颗粒污泥 粒径分布 胞外多聚物(ecp)
下载PDF
处理酿酒厂和乙酸废水生物颗粒中的细胞外聚合物(英文)
8
作者 贾晓珊 方汉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A19期141-143,共3页
处理酿酒厂废水的生物颗粒与乙酸的生物颗粒相比,具有相当强的抗损耗和溶解能力是因为较高含量的ECP。每mg由Methanothrix细菌组成的后者平均只含有0.09mg的ECP。但是前者含有0.15mg的ECP,主要是因为高含量的ECP存在于位于生物颗粒表面... 处理酿酒厂废水的生物颗粒与乙酸的生物颗粒相比,具有相当强的抗损耗和溶解能力是因为较高含量的ECP。每mg由Methanothrix细菌组成的后者平均只含有0.09mg的ECP。但是前者含有0.15mg的ECP,主要是因为高含量的ECP存在于位于生物颗粒表面的hydrolytic/fermentative细菌和中间层的syntrophic细菌之中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气 生物颗粒 细胞外聚合物(ecp)
下载PDF
国内外含能配位聚合物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雪敏 刘红利 +1 位作者 高潮 郭兆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为了阐明含能配位聚合物(Energetic Coordination Polymers,ECPs)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分别从ECPs结构中的电荷状态和潜在应用两方面综述近几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在叙述中性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ECPs时,又按照配体进行分类,综述了配位聚... 为了阐明含能配位聚合物(Energetic Coordination Polymers,ECPs)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分别从ECPs结构中的电荷状态和潜在应用两方面综述近几年发表的研究成果。在叙述中性离子、阳离子和阴离子ECPs时,又按照配体进行分类,综述了配位聚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密度、热稳定性、能量和感度等性能参数,归纳了ECPs结构与性能的关系。按照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能,探讨了其作为起爆药、炸药和燃速调节剂的潜在应用。分析了相关研究中未解决的问题,包括高金属含量导致能量降低、密度泛函方法计算的能量值的可靠性、尚无系统研究实测能量值等。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是按照应用方向开发性能优良的ECPs。附参考文献5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配位聚合物 ecps 起爆药 燃速调节剂
下载PDF
石墨烯基联四唑含能配位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活性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雪雪 吕杰尧 +3 位作者 何伟 陈书文 杨志剑 严启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49-758,共10页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石墨烯基联四唑钝感含能配位聚合物,该含能配位聚合物以钴和镍两种金属离子为典型配位中心,氧化石墨烯(GO)为结晶掺杂物,配体选用1,1′-二羟基-5,5′-联四唑(DHBT)和5,5′-联四唑(H2BT)。通过调节合成工艺...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一系列新型石墨烯基联四唑钝感含能配位聚合物,该含能配位聚合物以钴和镍两种金属离子为典型配位中心,氧化石墨烯(GO)为结晶掺杂物,配体选用1,1′-二羟基-5,5′-联四唑(DHBT)和5,5′-联四唑(H2BT)。通过调节合成工艺参数,成功制备出GO-Co-DBT、GO-Co-BT、GO-Ni-DBT、α-GO-Ni-BT与β-GO-Ni-BT五种含能催化剂。采用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等技术对这五种含能催化剂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DSC-TG研究了GO-Co-DBT、GO-Co-BT、GO-Ni-DBT、α-GO-Ni-BT对高氯酸铵(AP)和黑索今(RDX)催化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诱导联四唑配合物结晶可减少晶体缺陷,从而降低热点产生几率,提高热稳定性。其中,GO-Co-DBT、GO-Ni-DBT与GO-Ni-BT分解温度高于200℃。石墨烯基联四唑配合物含能催化剂对AP与RDX的热分解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通过转移O元素与NH4^+反应来提高生成NH3和H2O的反应深度,使AP两个放热峰重叠,总放热量增加,催化效应显著。AP的归一化放热量增至2757.0 J·g^-1,转晶对应的吸热峰热值降低至23.2 J·g^-1,RDX的归一化放热量提高至2898.0 J·g^-1,相对于纯AP,RDX放热量提高50%以上,在保证催化效果的同时提高体系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含能催化剂 含能配位聚合物 晶型调节 热稳定性 催化机制
下载PDF
Advancement in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s
11
作者 Tarek Tabikh Xiao Huang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3年第8期1616-1623,共8页
As future improvement to the energy density and power density of supercapacitors relie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new materials, worldwide research has been undertaken to address this need. The recent advancement in new ... As future improvement to the energy density and power density of supercapacitors relie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new materials, worldwide research has been undertaken to address this need. The recent advancement in new materials used for fabricating supercapacitors is reviewed in this paper. Among the newly emerged materials covered in this review are the activated graphene, conductive polymers, CNT (carbon nantotubes), AC (activated carbons), carbon additives and metal oxides for EDLC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s) and pseudocapacitors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LC GO (graphite oxide) SSA (specific surface area) CV (cyclic voltammetry) FRA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 ecp (electronically conducting polyme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