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term outcomes of high-risk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under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support:An observational study
1
作者 Yi-Xiong Huang Zheng-Ming Xu +7 位作者 Li Zhao Yi Cao Yu Chen Yi-Gang Qiu Ying-Ming Liu Peng-Yu Zhang Jiang-Chun He Tian-Chang Li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16期5266-5274,共9页
BACKGROUND 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offers hemodynamic support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igh-risk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s).However,long-term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VA-... BACKGROUND 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offers hemodynamic support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igh-risk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s).However,long-term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VA-ECMO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studied.AIM To explore long-term outcomes in high-risk cases undergoing PCI supported by VA-ECMO.METHODS In the present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61 patients who received VA-ECMOsupported high-risk PCI between April 2012 and January 2020 at the Sixth Medical Center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General Hospital were enrolled.The endpoint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ll-cause mortality,repea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nd cardiac death were examined.RESULTS Among 61 patients,three failed stent implantation due to chronic total occlusions with severely calcified lesions.One patient showed VA-ECMO intolerance because of high left ventricular afterload.PCI was successfully performed in 57 patients(93.4%).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23.0%,and the overall survival was 45.9%,with a median follow-up period of 38.6(8.6-62.1)mo.CONCLUSION VA-ECMO can be used as a support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gh-risk PCI as it is associated with favorable long-term patient surviv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risk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Overall survival Long-term survival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器械辅助支持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不良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明华 陈玉善 +6 位作者 王贺 关怀敏 解金红 邱承杰 宗永华 尚莎莎 王运蔚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7-20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考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并且行PPCI的患者,收集其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参数、器械辅助支持信息等。根据1年内随访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各项因素。结果共入选40例患者,其中生存组26例,死亡组14例。两组在基线资料、入院诊断、危险因素及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生存组较死亡组有入院时心率较低、血压较高的趋势;生存组心肌酶显著低于死亡组(肌酸激酶峰值:496.00(198.25,2830.00)U/L比3040.00(405.75,5626.53)U/L,P=0.003;肌酸激酶同工酶MB型峰值:52.65(31.75,219.50)U/L比306.00(27.25,489.63)U/L,P=0.006);两组间在冠状动脉造影及PPCI相关指标方面比较,生存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完全血运重建率(53.85%比21.43%,P=0.048);两组器械辅助支持方面比较,生存组较死亡组有更多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的比例(38.46%比7.14%,P=0.034)。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行PPCI的患者的预后与心肌酶水平、ECMO联合IABP支持以及完全血运重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预后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酶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急诊PCI联合体外膜肺氧合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韦有全 黄军章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5期81-84,共4页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抢救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分析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3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抢救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急诊PCI联合常规心肺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急诊PCI联合ECM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意识状态、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2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1年生存率为97.14%,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有着较高抢救成功率,改善脑功能,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4
作者 赵倩 张艳 +1 位作者 乔荞 邓爱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24,共6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因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接受VA-E... 目的探讨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因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接受VA-ECMO辅助行PCI治疗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VA-ECMO撤机成功与否将其分为成功组(54例)和失败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情况、血流动力学及生化指标结果,分析影响患者临床结局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成功组ECMO辅助时间明显小于失败组(P<0.05),其余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TIMI分级、病变血管支数、IVUS使用情况、心电图结果、SYNTAX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ECMO辅助PCI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左室每搏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侧壁瓣环收缩速度(Sa)、主动脉瓣口前向血流频谱(AV)、速度-时间积分(VTI)、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明显升高(P<0.05),左室收缩期末容积(LVESV)明显降低(P<0.05)。与失败组对比,成功组的心率(HR)、休克指数(SI)、血乳酸(Lac)、C反应蛋白(CRP)、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更低(P<0.05)。两组ECMO流量、SaO2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MO辅助时间、HR、Lac、CRP、AST及TBIL是影响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撤机失败的因素。结论VA-ECMO辅助PCI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心肌缺血合并难治性心源性休克患者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参数(LVESV、LVSV、LVEF、Sa、AV、VTI、TAPSE)及临床指标(HR、Lac、CRP、AST、TBIL)动态评估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超声心动图 动静脉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ECMO支持下急诊PCI术流程再造
5
作者 王彦哲 赵静 +4 位作者 杨春晓 刘文彩 位新红 郝恩刚 闫春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10期18-23,共6页
目的基于哈默-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救治流程,缩短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FMC-To-B)。方法设立流程再造管理团队,梳理原有流程,分析各环节非增... 目的基于哈默-流程再造理论优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救治流程,缩短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FMC-To-B)。方法设立流程再造管理团队,梳理原有流程,分析各环节非增值时间占比,制订流程优化方案,包括开发移动PDA,对堆积于急诊科的操作进行前移或后移,构建多学科协作机制,加强救治小组培训,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结果流程再造后,FMC-首份心电图时间、FMC-多学科远程会诊时间、FMC-PCI知情同意时间、FMC-ECMO知情同意时间、FMC-To-B时间均较流程再造前缩短。结论再造后的救治流程可有效缩短患者FMC-To-B时间,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ECMO)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首次医疗接触-梗死相关动脉开通时间(FMC-To-B) 流程再造 医疗质量
下载PDF
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结局分析
6
作者 禹天同 赵帅 +10 位作者 陈焱 陈有虎 陈根锐 王欢 张博晖 张玺 朱伯达 韩鹏 高好考 廉坤 李成祥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01-508,共8页
目的比较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结局,探讨联合应用器械循环支持(MCS)装置在复杂PCI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 目的比较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远期疗效及预后结局,探讨联合应用器械循环支持(MCS)装置在复杂PCI中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并符合入选标准的在MCS下行择期PCI的患者,根据术中MCS方式分为ECMO+IABP组和单纯IABP组。收集患者临床特征、造影特征、术中结果及并发症等资料,观察患者术后院内结果和1个月及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析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并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18例行择期PCI的患者,其中ECMO+IABP组66例,单纯IABP组152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基本相当,ECMO+IABP组患者的病变特征更加复杂,合并心房颤动(6.1%比0.7%,P=0.030)、左主干病变(43.9%比27.0%,P=0.018)、三支病变(90.9%比75.7%,P=0.009)、右冠状动脉(RCA)病变(98.5%比86.8%,P=0.005)及RCA慢性完全闭塞病变(60.6%比35.5%,P<0.001)的比例均高于单纯IABP组,单纯IABP组既往行PCI的比例更高(32.9%比16.7%,P=0.014)。两组患者院内并发症总体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6),但是ECMO+IABP组术后低血压的发生率更高(19.7%比9.2%,P=0.031)。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MACE(4.5%比2.6%,P=0.435)和1年MACE(7.6%比7.9%,P=0.936)的发生率相当。Firth修正的多因素分析显示,院内发生心肺复苏(OR 7.17,95%CI1.27~40.38,P=0.025)和术后低血压(OR3.60,95%CI1.10~11.83,P=0.035)是发生术后1年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联合应用ECMO+IABP支持可使复杂高危冠心病患者获得通过PCI完成血运重建的机会并获得临床获益,远期预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1例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下行PCI救治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7
作者 王彦哲 赵静 +4 位作者 杨春晓 闫春林 郝恩刚 孙洪敏 杨岳武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4年第7期103-107,共5页
总结1例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手术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采用多学科联合模式,组建“介入+ECMO团队”,规范手术... 总结1例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救治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手术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如下:采用多学科联合模式,组建“介入+ECMO团队”,规范手术站位及手术流程,做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及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护理,术后做好转运及交接。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该患者经过专业的治疗与护理,术后第4天撤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第8天成功撤除体外膜肺氧合,术后第10天转普通病房治疗,术后第15天出院,随访时患者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经腋动脉路径的体外膜肺氧合插管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例
8
作者 杨政乐 徐承义 +4 位作者 易东 徐晓蝶 宋丹 罗婷 鄢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357-360,共4页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一种可以减少接受高危复杂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原性休克等不良事件的有效手段。国内常规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路径的选择主要是股动脉和股静脉,而通过腋动脉路径进行体外膜肺氧合...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是一种可以减少接受高危复杂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发生心原性休克等不良事件的有效手段。国内常规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路径的选择主要是股动脉和股静脉,而通过腋动脉路径进行体外膜肺氧合置管的病例较为少见。但在国外,腋动脉插管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循环辅助模式已被视为治疗危重症患者的常规临床路径之一。本病例报道1例老年男性患者因股动脉入路困难,而选择右侧腋动脉路径置入体外膜肺氧合辅助循环,进行高危复杂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最终救治成功的案例。以期为临床行体外膜肺氧合技术路径的选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动脉 体外膜肺氧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Impact of liver cirrhosis on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lated shock and 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a nationwide analysis 被引量:1
9
作者 Sophia Haroon Dar Mehek Rahim +1 位作者 Davood K Hosseini Khurram Sarfraz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2年第4期766-777,共12页
BACKGROUND Critical care is rapidly evolving with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to decrease hospital stays and costs.To our knowledge,there is limited data o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ngth of stay and hospital charges in c... BACKGROUND Critical care is rapidly evolving with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to decrease hospital stays and costs.To our knowledge,there is limited data o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ength of stay and hospital charges in cirrhotic patients who present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related cardiogenic shock(SRCS).AIM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increase inpatient mortality,length of stay,and total hospital charges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LC)compared to those without LC.METHODS This study includes all adults over 18 from the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 2017 database.The study consist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including SRCS with LC and without LC.Inpatient mortality,length of stay,and total hospital charges are the primary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We used STATA 16 to perform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Pearson's chi-square test compares the categorical variables.Propensity-matched scoring with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generated the odds ratios for inpatient mortality,length of stay,and resource utilization.RESULTS This study includes a total of 35798453 weighted hospitalized patients from the 2017 National Inpatient Sample.The two groups are SRCS without LC(n=758809)and SRCS with LC(n=11920).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ere Caucasian in both groups(67%vs 72%).The mean number of patients insured with Medicare was lower in the LC group(60%vs 56%)compared to the other group,and those who had at least three or more comorbidities(53%vs 90%)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LC group compared to the non-LC group.Inpatient mortality was also considerably higher in the LC group(28.7%vs 10.63%).Length of Stay(LOS)is longer in the LC group compared to the non-LC group(9 vs 5.6).Similarly,total hospital charges are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LC($147407.80 vs$113069.10,P≤0.05).Inpatient mortality is lower in the earl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group(OR:0.79<0.11),however,it i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Both early Impella(OR:1.73<0.05)and early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OR:3.10 P<0.05)in the LC group were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Early PCI(-2.57 P<0.05)and Impella(-3.25 P<0.05)were also both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LOS compared to those who did not.Early ECMO does not impact the LOS;however,it does increase total hospital charge(addition of$24717.85,P<0.05).CONCLUSION LC i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patient mortality,length of stay,and total hospital charges in patients who develop SRCS.Rural and Non-teaching hospitals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odds of extended hospital stays and higher adjusted total hospital charges.The Association of LC with worse outcomes outlines the essential need to monitor these patients closely and treat them early on with higher acuity care.Patients with early PCI had both shorter LOS and reduced inpatient mortality,while early Impella wa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and shorter LOS.Early ECMO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and higher total hospital charges.This finding should affect the decision to follow through with interventional management in this cohort of patients as it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outcomes and immense resource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Liver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ardiogenic Shock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MPELLA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下载PDF
ECMO支持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肖浩 崔晓磊 +9 位作者 刘亮 吕宝谱 张睿 郑拓康 孟庆冰 姚冬奇 田英平 谷新顺 李一 高恒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7-562,共6页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ECMO支持下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经皮冠脉介入(... 目的分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的ECMO支持下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A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既往史(吸烟、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上ECMO前24h内最差辅助检查指标:血乳酸、白细胞计数(WBC)、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清钾(K^(+))、左室射血分数(LVEF);发病至PCI时间;冠脉造影结果(是否累及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是否为三支病变、是否为左主干病变);是否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是否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根据发病30d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预后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CMO支持下行冠脉造影及PCI治疗AMI合并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39例患者中30d存活21例(53.8%),死亡18例(46.2%);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VIS评分、血乳酸、发病至PCI时间、累及回旋支、三支病变、左主干病变患者比例均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乳酸、三支病变是影响AMI合并CS患者30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分别为1.845(1.018~3.342)、107.171(1.307~8785.901),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乳酸和三支病变对ECMO支持下行冠脉造影及PCI治疗AMI合并CS患者的预后均有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和0.752,95%CI为0.601~0.911和0.588~0.916,P值为0.007和0.008;当乳酸的截断值为5 mmol/L时,其预测行冠脉造影及PCI治疗AMI合并CS患者预后的敏感度为94.1%,特异度为57.1%.结论AMI合并CS的危重患者应用ECMO的指征需进一步细化.VIS评分、乳酸、发病至PCI时间、三支病变及左主干病变等是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高乳酸、高VIS评分、三支病变等情况行ECMO支持时应慎重.对于合适的患者尽早行ECMO支持,降低乳酸、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及缩短发病至PCI时间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预置股动静脉鞘管体外膜肺氧合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孟丽 刘闯 +1 位作者 李杏杏 赵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突发心脏骤停时行紧急ECMO辅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两个心脏... 目的:探讨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床旁备机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突发心脏骤停时行紧急ECMO辅助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河南省胸科医院两个心脏中心的2120例PCI患者,其中75例(3.5%)经评估定义为高危PCI,均于术前预置股动静脉鞘管;收集并分析其中因术中突发心脏骤停而行紧急体外心肺复苏(ECPR)者的基线资料、心肺复苏(CPR)时间、ECMO操作时间、并发症、院内死亡率等相关资料。结果:在75例高危PCI患者中,15例(20.0%)因术中突发心脏骤停而进行紧急ECPR,其中男性9例,中位年龄68.50(62.75,74.25)岁。15例患者的中位CPR时间为9.50(6.50,16.25)min,ECMO上机操作时间为6.00(4.75,9.00)min,ECMO运行时间为71.0(41.5,114.5)h。15例患者全部成功撤除ECMO,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院内死亡,其他患者均存活出院;1例患者在ECMO运行期间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患者出现急性肾功能损伤;经格拉斯哥-匹兹堡脑功能表现分级(CPC)评分评估,所有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结论:高危PCI术前预置股动静脉鞘管进行ECMO床旁备机是可行的,可显著缩短CPR时间和ECMO上机操作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为PCI术中心脏骤停患者提供紧急心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置股动静脉鞘管 高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脏骤停 体外心肺复苏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清单管理在体外膜肺氧合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英 辛晨 +3 位作者 张婷婷 任师远 赵玉晓 盖玉彪 《全科护理》 2023年第19期2657-2661,共5页
目的:观察清单管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实施ECMO辅助PCI治疗的6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 目的:观察清单管理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3月医院综合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实施ECMO辅助PCI治疗的6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对照研究设计,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33例病人设为对照组,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使用清单管理的33例病人设为观察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一般资料、PCI转运用时、围术期护理不良事件和围术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PCI转运途中用时、围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7)。结论:在ECMO辅助PCI治疗围术期应用清单管理可以缩短PCI转运途中用时,降低ECMO联合PCI治疗围术期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警惕ECMO联合PCI治疗围术期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式管理 体外膜肺氧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探索影响体外膜肺氧合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因素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利芳 支伟 +5 位作者 高恒波 肖浩 刘畅畅 周庆 汪雁博 谷新顺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2期904-910,共7页
目的探索影响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应用ECMO联合PCI治疗的STEMI合并CS... 目的探索影响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3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应用ECMO联合PCI治疗的STE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研究共分析了37例患者,男34例,平均年龄为(52.4±11.7)岁,存活组15例,死亡组22例,存活率为40.5%。与死亡组患者相比,存活组入院时的收缩压[(100.6±17.7)mmHg比(84.6±22.0)mmHg,P=0.025]及舒张压[(64.5±11.8)mmHg比(54.3±16.0)mmHg,P=0.043]更高,从休克至E CMO上机时间更长[4.0(3.0,10.0)h比2.8(1.9,5.1)h,P=0.048],从ECMO上机至导丝通过时间更短[1.5(0.5,3.0)h比3.8(2.3,7.0)h,P=0.008],首帧TIMI血流分级达Ⅲ级的比例更高[9(60.0%)比5(22.7%),P=0.038]。死亡组患者谷丙转氨酶[261.8(100.1,944.9)U/L比106.6(27.4,193.3)U/L,P=0.033]和谷草转氨酶[753.6(432.7,1533.0)U/L比244.7(113.7,594.3)U/L,P=0.009]均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从ECMO上机至导丝通过时间、首帧TIMI血流分级是影响ECMO联合PCI治疗STEMI合并CS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原性休克 体外膜肺氧合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突发心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雪萍 叶卫国 +4 位作者 曾小康 钟瑾泽 张德宝 吴佩佩 夏柳勤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7期628-631,共4页
总结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突发心搏骤停的急救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病情进展快、反复心搏骤停、循环不稳定等特点,采取严密病情监测、早期识别心搏骤停先兆表现、快速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启动院内应急反应... 总结1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突发心搏骤停的急救护理经验。针对患者病情进展快、反复心搏骤停、循环不稳定等特点,采取严密病情监测、早期识别心搏骤停先兆表现、快速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启动院内应急反应系统、多学科急救团队协作联合行高级生命支持治疗;配合医生快速建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注重院内安全转运与有效交接等护理措施。13例患者中8例病情好转出院,3例放弃治疗出院,2例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搏骤停 体外膜肺氧合 急症护理
下载PDF
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红梅 李勇新 +1 位作者 张万玲 向海溶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方法接受传统心肺复苏无效后接受急诊膜肺PCI治疗和体外心肺复苏术的40例患者。根据是否停用体外心肺复苏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n=24)和撤机成功组... 目的探讨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方法接受传统心肺复苏无效后接受急诊膜肺PCI治疗和体外心肺复苏术的40例患者。根据是否停用体外心肺复苏术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撤机失败组(n=24)和撤机成功组(n=16);根据是否院内死亡,将所有患者分为死亡组(n=28)和存活组(n=12)。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撤机成功和存活出院的相关因素以及其相关关系。结果传统心肺复苏时间为(45.2±24.7)min,体外心肺复苏术的使用时间为(103.2±59.5)h,其复苏成功率为100%(40/40)。撤机失败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比撤机成功组长(P<0.01),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比撤机成功组短(P<0.01),且2组间罪犯血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r=0.778,P<0.01)、罪犯血管分布(右冠状动脉r=0.609,P<0.05;左前降支r=-0.609,P<0.05)与成功撤机相关。死亡组传统心肺复苏时间明显比存活组长(P<0.01),撤机比例比存活组低(P<0.01)、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较存活组短(P<0.01)。体外心肺复苏术辅助后48 h平均动脉压较存活组低(P<0.01),动脉乳酸水平明显比存活组高(P<0.01),且2组间罪犯血管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脏监护病房住院时间(r=0.709,P<0.01)、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成功撤除体外心肺复苏术、体外心肺复苏术辅助后48 h平均动脉压与存活出院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85、0.832、0.593,P<0.05)。结论体外心肺复苏术联合急诊PCI治疗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骤停的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心肺复苏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梗死 心脏骤停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发鹏 张健 +5 位作者 王宝珠 刘成 于子翔 孙惠萍 杨毅宁 马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567-572,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2017年12月-2019年1月20例高危PCI患者术中使用ECMO辅助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其基本情况、冠...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2017年12月-2019年1月20例高危PCI患者术中使用ECMO辅助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其基本情况、冠脉病变特点、ECMO辅助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0例高危PCI患者均在ECMO辅助下顺利完成PCI术治疗。ECMO辅助时间1.5~51 h。术中3例发生一过性心脏骤停、4例发生低血压。20例患者PCI成功率为100%,分别置入支架1~5枚。20例均成功撤离ECMO。1例并发下肢动静脉血栓,1例合并肺栓塞, 3例并发术区渗血,20例均未发生严重出血事件及下肢缺血事件、感染事件,20例均存活出院。术后有无并发症与是否吸烟、是否存在术前心源性休克和术前心脏骤停、是否出现术中心脏骤停和/或低血压术中并发症具有显著相关性。有术后并发症患者的ECMO辅助时间显著高于无术后并发症患者(P<0.05);且有术后并发症患者的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无术后并发症患者(P<0.05)。结论对于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在静脉-动脉-ECMO(VA-ECMO)支持下实施PCI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危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邱承杰 陈玉善 +3 位作者 解金红 柴爽爽 毛文峰 关怀敏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 目的评价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收治的AMI合并CS患者,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IABP组,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下完成PPCI者为ECMO+IABP组。比较两组的院内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和1年内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共纳入33例AMI合并CS患者,IABP组23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65.0±9.6)岁;ECMO+IABP组10例,男性9例,平均年龄(63.4±13.6)岁。ECMO+IABP组的院内死亡率低于IAB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比30.4%,χ^(2)=1.585,P=0.212)。随访1年,ECMO+IABP组的院外生存率显著高于IA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比47.8%,χ^(2)=5.192,P=0.033)。结论ECMO联合IABP救治AMI合并CS患者较单用IABP可降低院内死亡率,改善1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 心原性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宇 裴宜宾 +12 位作者 曹毅 裘毅刚 徐争鸣 潘旭 王志超 薛宁 迟海涛 郑建勇 李寒 何疆春 殷忠 汤楚中 李田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9年第4期211-215,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对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支持下对患者行PCI的7例患者。回顾分...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对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纳入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12年5月至2015年11月在ECMO联合IABP辅助支持下对患者行PCI的7例患者。回顾分析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情况、冠状动脉病变、手术过程、辅助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4.86±12.56)岁,其中男性6例(6/7)。7例均经ECMO联合IABP辅助支持下行PCI成功,IABP平均辅助(7.14±2.55)d,ECMO平均辅助(70.00±18.48)min。术后ECMO、IABP顺利撤机,出现并发症2例(2/7)为(左侧腹股沟切口感染);7例患者中1例(1/7)死亡,6例(6/7)存活出院;在25.5(2.5,58.2)个月随访中,1例因支架内狭窄再次接受PCI,1例因败血症死亡,其余4例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采用ECMO联合IABP辅助支持下对高危患者行PCI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危
下载PDF
急诊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危重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
19
作者 蒋崇慧 谢钢 +4 位作者 张励庭 宁晔 尹刚 连丽虹 吴美英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5-967,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对急性危重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01~2007-12期间住院的25例诊断AMI并心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在ECMO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 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对急性危重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3-01~2007-12期间住院的25例诊断AMI并心搏骤停、严重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在ECMO支持下行急诊PCI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均在ECMO支持下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成功行PCI,梗死相关动脉全部再通,20例血流达到TIMI3级,5例患者发生慢血流或无复流(血流TIMI0~2级)。急诊介入术中无一例死亡,介入治疗术后住院期内死亡7例,住院期间总的死亡率为28%(7/25)。结论ECMO支持使高危AMI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为高危患者进行PCI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条件,为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赢得了时间,明显提高了危重AMI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自同 余小林 +5 位作者 石文剑 闫磊 王钊 雷建新 阿木提·司马义 李国庆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9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观察38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高危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疗效。方法:术前评估病情,预防性植入ECMO,所有ECMO植入均由心内科介入医生穿刺植入,必要时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然后进行PCI,术中肝素化,观察ECMO... 目的:观察38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下高危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疗效。方法:术前评估病情,预防性植入ECMO,所有ECMO植入均由心内科介入医生穿刺植入,必要时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然后进行PCI,术中肝素化,观察ECMO转机情况,观察转速、流量,及时调整ECMO鞘管位置,术前、中、后监测活化凝血时间(ACT),根据手术情况,决定ECMO是否术后即可拔除或维持,并对所有患者进行1~2年随访。结果:所有患者PCI均获得成功,术中2例出现慢血流,冠脉内给予硝酸甘油200μg,血流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给予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症后均恢复;术后院内死亡3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12h因脑出血死亡;1例患者因合并室间隔穿孔、多脏器衰竭3 d后死亡;1例患者为左主干急性闭塞,择期PCI后,发生重度肺部感染,心原性休克,术后37 d死亡。院外随访1~2年,2例因恶性心律失常猝死。其余33例存活,其中12例患者行冠脉造影复查,1例出现支架内闭塞,1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再次支架植入治疗成功。结论:ECMO辅助下高危冠心病患者PCI相对安全有效,但要积极预防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高危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