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钾长石提钾工艺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磊 谢燕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7期79-81,共3页
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熔融浸渍法,对贵州万山地区钾长石进行提钾工艺研究,全面探讨助熔剂的阴离子及阳离子对钾提取率的影响,最终选定NaCl为最佳助熔剂。正交实验数据表明,钾长石提钾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120 min、m(... 在高温条件下,利用熔融浸渍法,对贵州万山地区钾长石进行提钾工艺研究,全面探讨助熔剂的阴离子及阳离子对钾提取率的影响,最终选定NaCl为最佳助熔剂。正交实验数据表明,钾长石提钾的较佳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00℃、焙烧时间120 min、m(钾长石)∶m(NaCl)=1.5,钾的提取率为87.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熔融浸渍法 焙烧 钾提取率
下载PDF
介孔氧化铝的模板剂脱除及分子扩散
2
作者 郭胜辉 王鼎聪 +1 位作者 刘君君 丁巍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5年第3期221-224,共4页
以汽油-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为萃取剂,采用萃取-焙烧法脱除介孔氧化铝载体的模板剂,借助元素分析仪、物理吸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等仪器,考察了模板剂的脱除情况、载体的孔性质及相应的分子扩散。结果表明,... 以汽油-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为萃取剂,采用萃取-焙烧法脱除介孔氧化铝载体的模板剂,借助元素分析仪、物理吸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等仪器,考察了模板剂的脱除情况、载体的孔性质及相应的分子扩散。结果表明,采用萃取-焙烧法能脱除几乎全部的模板剂,并且C,N,H残留量少;萃取焙烧后载体6~20 nm的孔分布占71.2%,孔集中度高。经FTIR定性分析油相产物,确定与模板剂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组成,为同一物质。由凝胶渗透色谱分析可知,油相产物的Mn,Mw分别为1 036,4 054,与渣油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相当,渣油大分子可以很好地在大孔氧化铝载体中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焙烧法 介孔氧化铝 模板剂 脱除 分子扩散
下载PDF
纳米SiO_2空心球结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可 王红宁 陈若愚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5,共3页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SiO2空心球结构材料,并采用煅烧或萃取的方法除去表面活性剂,对各种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特征以及表面硅羟基总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样品分散均匀,具有统一的尺寸大小以及丰富的表面硅羟基。此外,煅...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SiO2空心球结构材料,并采用煅烧或萃取的方法除去表面活性剂,对各种样品的表面形貌、结构特征以及表面硅羟基总数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样品分散均匀,具有统一的尺寸大小以及丰富的表面硅羟基。此外,煅烧能更有效的除去表面活性剂,而萃取能更多的保留硅墙壁上的Si-CH3。煅烧虽然会导致部分微孔的塌陷,但是会更大的提高样品的比表面积。同时,由于共生羟基向孤立羟基的转化以及Si-CH3在高温下的氧化反应而拥有了较之萃取样品更多的表面硅羟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空心球 溶胶~凝胶法 煅烧 萃取 表面硅羟基
下载PDF
不同方法脱除介孔氧化硅有机模板剂
4
作者 宋方祥 赵晓歌 +2 位作者 刘妮姗 陈前林 李焱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2-336,341,共6页
介孔材料发展至今,模板剂的去除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为了更好的解决去除介孔氧化硅有机模板剂的问题,文章拟采用煅烧、萃取和煅烧-萃取结合的方法脱除介孔氧化硅的有机模板剂。通过透射电镜(TEM)、氮气吸附/脱附和傅里叶红外和热重... 介孔材料发展至今,模板剂的去除问题一直都没有得到解决,为了更好的解决去除介孔氧化硅有机模板剂的问题,文章拟采用煅烧、萃取和煅烧-萃取结合的方法脱除介孔氧化硅的有机模板剂。通过透射电镜(TEM)、氮气吸附/脱附和傅里叶红外和热重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50℃煅烧得到的材料孔径(4.8nm)、孔容(0.558 cm^3·g^(-1))及比表面积(604.64 m^2·g^(-1))是最大的。文章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的结论对如何快速选择去除模板剂的方法具有指导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氧化硅 模板剂 煅烧法 萃取法
下载PDF
Screening of Fungi from Chinese Medical Plants for Anti-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 Activity 被引量:1
5
作者 Zi-Chun Xiang Yan Jiang Shun-Xing Guo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88-490,共3页
In order to Isolate anti-human Immunodeflclency virus (HIV) agents from natural products, 97 ethanollc extracts of 90 fungi were tes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on HIV-1. Most of the extracts tested were relati... In order to Isolate anti-human Immunodeflclency virus (HIV) agents from natural products, 97 ethanollc extracts of 90 fungi were tested for their Inhibitory activity on HIV-1. Most of the extracts tested were relatively non-toxic to human lymphocytic MT-4 cells, but extracts of some fungi exhibited potent antl-HIV activity In an in vitro 3-(4, 5-dlmethyl-2 thlazoyl)-2,5-dlphenyl-2H-tetrazollum bromide assay with a selectivity Index greater than 3. Most fungi were Isolated from Dendrobium sp. and Taxus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4 5-dimethyl-2 thiazoyl)-2 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 method fungi extracts antihuman immunode ficiency viru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