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OAc)_(4)的合成及其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
1
作者 何正中 庞丁华 +5 位作者 李宁 张实来 杨洪 蒙小飞 杨志 肖国有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5期26-30,共5页
目的分析正电子药物合成器合成基氟-18标记的四乙酰脱氧葡糖[1,3,4,6-四乙酰基-O-2-^(18)F-2-脱氧-β-D葡萄糖,简称^(18)F-FDG-(OAc)_(4)]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方法基于合成器及其合成工艺流程,进行^(18)F-FDG-(OAc)4合成产量和质量控制... 目的分析正电子药物合成器合成基氟-18标记的四乙酰脱氧葡糖[1,3,4,6-四乙酰基-O-2-^(18)F-2-脱氧-β-D葡萄糖,简称^(18)F-FDG-(OAc)_(4)]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方法基于合成器及其合成工艺流程,进行^(18)F-FDG-(OAc)4合成产量和质量控制及其与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2-[18F]-氟-2-脱氧-D-葡萄糖,简称18F-FDG)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异同分析。结果连续3批合成^(18)F-FDG-(OAc)4的成功率为100%,产率分别为59.64%、60.61%、59.72%,产品溶液为无色透明溶液,放射性化学纯度≥96%(Rf值为0.8~0.9),放射性核纯度为100%。^(18)F-FDG-(OAc)_(4)与18F-FDG注入小鼠,后各个脏器的放射性摄取均无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电子药物合成器合成^(18)F-FDG-(OAc)4的流程简单、便捷,合成成功率和合成产率较高,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OAc)_(4) 18f-fDG 显像剂制备 生物分布
下载PDF
琼脂包覆和NH_(4)F改性纳米硅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2
作者 李正伟 吴强 +7 位作者 周建华 秦海青 苗蕾 刘文平 雷晓旭 张振军 卢安军 莫祖学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07,共7页
硅负极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比容量高和安全可靠的优势,成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材料之一。但是,在锂嵌入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体积膨胀,且材料导电性差及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硅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为此,通过一锅水浴法采用... 硅负极材料由于具有成本低、比容量高和安全可靠的优势,成为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理想材料之一。但是,在锂嵌入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体积膨胀,且材料导电性差及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限制了硅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为此,通过一锅水浴法采用琼脂和NH_(4)F对纳米硅实现碳包覆和掺杂改性,制备琼脂衍生碳/NH_(4)F@纳米硅复合材料(Si@FNC),对其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NH_(4)F掺杂改性处理后,Si@FNC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能显著提高。当掺杂的NH_(4)F与纳米硅粉质量比为1∶5时,在5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Si@FNC复合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001.0 mAh·g^(−1),循环充放电200次后仍保持在836.7 mAh·g^(−1),展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对推广高容量硅碳负极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硅碳负极材料 纳米硅 NH_(4)f掺杂改性
下载PDF
LiVPO_(4)F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邓超 柏玮琦 +2 位作者 孙小飞 孙丽侠 宋忠诚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28-34,共7页
Tavorite型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锂(LiVPO_(4)F)拥有高安全性能、高比能量、高工作电压、低成本和对环境友好等优势。该材料具有三维通道结构,使得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更多、扩散速率更快,经过改性的LiVPO_(4)F材料能够满足未来动力电池快速充... Tavorite型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锂(LiVPO_(4)F)拥有高安全性能、高比能量、高工作电压、低成本和对环境友好等优势。该材料具有三维通道结构,使得锂离子的扩散路径更多、扩散速率更快,经过改性的LiVPO_(4)F材料能够满足未来动力电池快速充放电的需求。与磷酸铁锂(LiFePO_(4))相比,LiVPO_(4)F有着更高的理论比容量和更好的安全性能,未来有望成为商业化锂离子电池重要的正极材料。本文在综述近年来LiVPO_(4)F材料相关合成方法的基础上,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后发现,聚合物模板法、水热法及溶胶凝胶法能够合成结晶度较高的LiVPO_(4)F材料,从而使得材料的电子迁移速率更快、倍率性能更佳,但这3种方法都无法批量生产LiVPO_(4)F材料;高固相法操作简单,能够批量合成LiVPO_(4)F材料,但该合成方法使得材料形貌不均匀从而影响其导电性;采用碳包覆和离子掺杂进行改进,可以改善LiVPO_(4)F材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PO_(4)f Tavorite型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离子掺杂
下载PDF
氟掺杂对LiMn_(0.8)Fe_(0.2)PO_(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佳盛 罗晓强 +1 位作者 侯翠红 薛灵伟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5-50,共6页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锂离子电池的普及和推广,磷酸锰铁锂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电化学性能亟待进一步优化。在诸多磷酸锰铁锂改性手段中,阴离子位取代的研究较少。LiF作为掺杂剂,通过F-取代PO_(4)^(3-)部分氧位的改性方法可提高磷... 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锂离子电池的普及和推广,磷酸锰铁锂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电化学性能亟待进一步优化。在诸多磷酸锰铁锂改性手段中,阴离子位取代的研究较少。LiF作为掺杂剂,通过F-取代PO_(4)^(3-)部分氧位的改性方法可提高磷酸锰铁锂的电化学性能。以Li_(2)CO_(3)、LiF、MnCO_(3)、FeC_(2)O_(4)·2H_(2)O、NH_(4)H_(2)PO_(4)和蔗糖为原料,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LiMn_(0.8)Fe_(0.2)PO_(4)−X_(F2)X/C(X=0.003、0.005、0.01、0.02)材料,并研究了不同氟掺杂量对LiMn_(0.8)Fe_(0.2)PO_(4)/C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氟的掺入仅对LiMn_(0.8)Fe_(0.2)PO_(4)/C的晶格参数有轻微的改变,而对粒径影响不大;在电化学方面,氟掺杂使LiMn_(0.8)Fe_(0.2)PO_(4)/C具有良好的可逆容量和倍率性能,LiMn_(0.8)Fe_(0.2)PO_(3.99)F_(0.02)/C表现出最高的初始容量和最佳的倍率性能,0.1C和5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5.1 mA·h/g和128.6 mA·h/g。相较于未掺杂的LiMnFePO_(4),LiMn_(0.8)Fe_(0.2)PO_(3.99)F_(0.02)/C在1C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从73.3%提高到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性能 磷酸锰铁锂 正极材料 氟掺杂
下载PDF
氟掺杂改性LiMn_(0.5)Fe_(0.5)PO_(4)正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于松民 金洪波 +2 位作者 杨明虎 余海峰 江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2-309,共8页
目前磷酸铁锂材料由于其较低的能量密度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磷酸锰铁锂具有比磷酸铁锂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兼顾磷酸铁锂低成本和晶体结构稳定性的特点。然而缓慢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和Mn^(3+)引起的Jahn-Teller效应导致材料的循环和倍率... 目前磷酸铁锂材料由于其较低的能量密度难以满足使用需求。磷酸锰铁锂具有比磷酸铁锂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兼顾磷酸铁锂低成本和晶体结构稳定性的特点。然而缓慢的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和Mn^(3+)引起的Jahn-Teller效应导致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差,限制了磷酸锰铁锂实际应用。本工作通过引入F离子掺杂,构筑沿b轴取向生长的110nm纳米颗粒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探究了它们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与电化学性能,发现沿b轴取向生长并暴露的(010)晶面能够显著提升锂离子扩散动力学。此外,F离子引入显著增强了Li—O键以及PO_(4)^(3−)骨架结构,提高锂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中晶体结构稳定性。因此,在0.1C和5C电流下,改性磷酸锰铁理正极材料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53mA·h/g和106mA·h/g。相比于未改性材料,1C循环750次后比容量保持率从90.6%提升到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磷酸锰铁锂 正极 锂离子电池 氟掺杂
下载PDF
Bi掺杂Na_(3)V_(2)(PO_(4))_(2)F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6
作者 陈仟惠 卢秋影 +4 位作者 李仁才 欧盈君 黄蔚欣 李华锋 龚福忠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
本文引入离子半径较大的Bi^(3+)作为Na_(3)V_(2)(PO_(4))_(2)F_(3)中V位的掺杂物,同时协同碳包覆的改性作用,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a_(3)V_(1.95)Bi_(0.05)(PO_(4))_(2)F_(3)/C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2.3... 本文引入离子半径较大的Bi^(3+)作为Na_(3)V_(2)(PO_(4))_(2)F_(3)中V位的掺杂物,同时协同碳包覆的改性作用,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a_(3)V_(1.95)Bi_(0.05)(PO_(4))_(2)F_(3)/C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电化学测量结果表明,在电压范围为2.3~4.3V、电流密度为0.1A·g^(-1)的条件下充放电时,Na_(3)V_(1.95)Bi_(0.05)(PO_(4))_(2)F_(3)/C材料的初始充/放电比容量为107.4/102.3 mAh·g^(-1),初始库伦效率为95%。在0.1、0.2、0.5、1.0、0.1 A·g^(-1)的电流密度下进行交替循环充放电时,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02.3、96.0、91.4、85.6、96.5 mAh·g^(-1),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与未掺杂的Na_(3)V_(2)(PO_(4))_(2)F_(3)相比,Na_(3)V_(1.95)Bi_(0.05)(PO_(4))_(2)F_(3)/C的比容量提高了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磷酸钒钠 铋掺杂 溶胶-凝胶法 正极材料 比容量
下载PDF
硫掺杂Na_(3)(VOPO_(4))_(2)F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储钠性能
7
作者 周煌 胡晓萍 +1 位作者 任稳 曹鑫鑫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7,共8页
聚阴离子型Na_(3)(VOPO_(4))_(2)F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安全性高及工作电压高等特性,其开放的三维框架结构可以为钠离子的快速迁移提供路径,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Na_(3)(VOPO_(4))_(2)F的本征电子导电性较差... 聚阴离子型Na_(3)(VOPO_(4))_(2)F材料具有结构稳定、安全性高及工作电压高等特性,其开放的三维框架结构可以为钠离子的快速迁移提供路径,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然而,Na_(3)(VOPO_(4))_(2)F的本征电子导电性较差,导致倍率性能不理想。离子掺杂是一种提升材料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的有效策略。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S^(2-)掺杂的Na_(3)(VOPO_(4))_(2)S_(x)F材料。XRD和电化学阻抗结果表明,S^(2-)掺杂可以扩大离子扩散通道并降低电荷传输电阻;恒电流间歇滴定测试结果显示S^(2-)掺杂可以加快离子迁移速率。因此,Na_(3)(VOPO_(4))_(2)S_(x)F正极材料在钠离子半电池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30C倍率下可逆比容量为66.8mA·h/g,在10C倍率下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可达96%。Na_(3)(VOPO_(4))_(2)S_(x)F正极与硬碳负极组成的钠离子全电池可获得121.7mA·h/g的高比容量,在1C倍率下循环60次后,其容量衰减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磷酸钒氧钠 离子掺杂 正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
下载PDF
粉尘螨Derf4变应原的提纯及其淀粉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建云 温廷桓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采用上海医科大学(SMU)医学螨类研究室培养的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farinae)提纯粉尘螨4类变应原(Derf4),并对其作淀粉酶活性分析。方法:首次运用20%-50%饱和硫酸铵分级沉淀、... 目的:采用上海医科大学(SMU)医学螨类研究室培养的粉尘螨(Dermatophagoidesfarinae)提纯粉尘螨4类变应原(Derf4),并对其作淀粉酶活性分析。方法:首次运用20%-50%饱和硫酸铵分级沉淀、SephadexG-150与G-50凝胶层析、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电泳(PAGE)等方法相结合,系列分离纯化粉尘螨代谢培养基(Df)中的Derf4。提纯过程中每步都作蛋白质含量测定,并作淀粉酶活性分析。对纯化的Derf4进行理化性质的鉴定。结果:(1)从Df经系列分离纯化粉尘螨代谢培养基获得SMU-Derf4,最终得率为0.98%;(2)淀粉酶的比活性从0.09U/mg增加至4.61U/mg,淀粉酶的纯化倍数为51.2倍,得率为43.1%;(3)在SDS-PAGE电泳上只显示一条蛋白质条带,分子量MW58kDa;(4)在等电聚焦电泳(IEF)上显示多个蛋白质条带,呈异质性,等电点pI5.18—7.20。结论:SMU-Derf4有淀粉酶活性,其理化性状符合Derf4的特性。改用分离一般蛋白质常用的方法提取Derf4得率较国外报道的糖原-淀粉酶乙醇沉淀法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变应原 淀粉酶活性
下载PDF
7-氨基三呋咱并[3,4-b:3′,4′-f:3″,4″-d]氮杂环庚烯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热行为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海昊 贾思媛 +3 位作者 王伯周 来蔚鹏 周诚 周彦水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以3,4-双(3′-氨基呋咱-4′-基)呋咱为原料,经氧化和环化2步反应合成了7-氨基三呋咱并[3,4-b:3′,4′-f:3″,4″-d]氮杂环庚烯(ATFAZ),收率66%;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 DSC和 TG-DTG... 以3,4-双(3′-氨基呋咱-4′-基)呋咱为原料,经氧化和环化2步反应合成了7-氨基三呋咱并[3,4-b:3′,4′-f:3″,4″-d]氮杂环庚烯(ATFAZ),收率66%;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 DSC和 TG-DTG 研究了 ATFAZ 的热分解过程;培养了 ATFAZ 单晶,用 X-射线单晶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TFAZ 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 Pbca,a =1.273 nm,b =0.876(3)nm,c =1.560(6)nm,V =1.740(11) nm3,Z =8,Dc =1.788 g&#183;cm-3,μ=0.141 mm-1,F(000)=944,R 1=0.0338,wR 2=0.0976。在10℃/min 的升温条件下,其熔点为204~207℃,在210~282℃具有明显的挥发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7-氨基三呋咱并[3 4-b 3′ 4′-f 3″ 4″-d]氮杂环庚烯 ATfAZ 晶体结构 热行为
下载PDF
新型双呋咱并[3,4-b∶3',4'-f]氧化呋咱并[3″,4″-d]氧杂环庚三烯的合成与量子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彦水 王伯周 +5 位作者 王锡杰 周诚 宁艳利 廉鹏 李建康 张叶高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以3,4-双(4'-硝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双呋咱并[3,4-b∶3',4'-f]氧化呋咱并[3″,4″-d]氧杂环庚三烯(1),收率50.1%,其结构经13C NMR,15N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最佳的反应条件为:以无水碳... 以3,4-双(4'-硝基呋咱-3'-基)氧化呋咱为原料,设计并合成了新型双呋咱并[3,4-b∶3',4'-f]氧化呋咱并[3″,4″-d]氧杂环庚三烯(1),收率50.1%,其结构经13C NMR,15N NMR,IR,MS和元素分析表征。最佳的反应条件为: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乙腈(含水量0.04%)为溶剂,于80℃反应3.5 h。用B3LYP方法在6-31G**基组水平上对1的结构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稳定的几何构型和键级。在振动分析的基础上求得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得到了温度对热力学性能影响的关系式。1的性能研究表明,1的m.p.92℃~94℃,爆速8 256m.s-1(1.85 g.cm-3),摩擦感度0%(90°摆角),撞击感度12%(10 kg,25 cm),特性落高H50=57.5 cm(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呋咱并[3 4-b∶3' 4'-f]氧化呋咱并[3″ 4″-d]氧杂环庚三烯 合成 表征 量子化学研究
下载PDF
D3^F、D4共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马承银 杨翠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研究了 DF3 、D4共聚合反应的特性 ,该反应是平衡开环共聚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以后 ,共聚物 [η]与高聚物收率基本恒定。对碱催化剂的研究发现 ,强碱性催化剂有利于合成高分子量的 DF3 、D4共聚物。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共聚... 研究了 DF3 、D4共聚合反应的特性 ,该反应是平衡开环共聚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以后 ,共聚物 [η]与高聚物收率基本恒定。对碱催化剂的研究发现 ,强碱性催化剂有利于合成高分子量的 DF3 、D4共聚物。反应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共聚物分子量降低 ,而且 ln[η]~ 1/ T成线性关系。聚合反应初期采用高温反应 ,后期降低反应温度 ,可以达到缩短反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 八甲基环四硅氧烷 共聚合反应 D3^f D4
下载PDF
4-[^(18)F]氟苯甲醛的放射化学合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谷才 尹端沚 +3 位作者 程登峰 王明伟 郑明强 汪勇先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7-91,共5页
用三氟甲基磺酸-4-三甲基铵苯甲醛作标记前体制备了一种用途广泛的18F标记中间体4-[18F]氟苯甲醛,并用正交实验法对标记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标记条件下,其合成时间为45 min,标记率为62.1%,放化产率为56.5%(衰变校正)。标记物经Sep-Pa... 用三氟甲基磺酸-4-三甲基铵苯甲醛作标记前体制备了一种用途广泛的18F标记中间体4-[18F]氟苯甲醛,并用正交实验法对标记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标记条件下,其合成时间为45 min,标记率为62.1%,放化产率为56.5%(衰变校正)。标记物经Sep-Pak Plus C18柱纯化后,放化纯度大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18f]氟苯甲醛 ^18f 放射化学合成
下载PDF
可见光下F-TiO_2催化剂对2,4,6-三氯苯酚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茜 唐飏 +3 位作者 李越 马崇迪 廖洋 赵仕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1-767,共7页
2,4,6-三氯苯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是我国水环境优先监测污染物之一,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TiO_2光催化剂,利用XRD,UV-DRS,XPS,BET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TiO_2在可见光下对2,4,6-三氯苯酚的催化降解... 2,4,6-三氯苯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危害,是我国水环境优先监测污染物之一,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TiO_2光催化剂,利用XRD,UV-DRS,XPS,BET等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TiO_2在可见光下对2,4,6-三氯苯酚的催化降解,并结合其脱氯和矿化情况探讨了2,4,6-三氯苯酚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与纯的TiO_2相比,掺氟后的TiO_2增强了在可见光区的吸收,F与Ti的摩尔比为0.05时,催化剂晶粒尺寸为14.26 nm,TiO_2仅存在高活性的锐钛矿相;在可见光下2,4,6-三氯苯酚反应4h,其降解率可达93%;反应12h后,降解率为100%,完全被降解,达到了安全化处理的标准。分析2,4,6-三氯苯酚降解过程中的脱氯率、降解率和矿化率,推断其降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羟化脱氯阶段,第二是氧化开环与脱氯并存阶段,最后是彻底氧化分解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氯苯酚 f-TiO2 可见光光催化 降解机制
下载PDF
金荞麦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FdDFR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刘光德 雷兴华 +5 位作者 祝钦泷 钟光驰 郭铁英 李艳冬 眭顺照 李名扬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63,共9页
【目的】克隆金荞麦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FdDFR1),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原理,采用RACE结合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从金荞麦cDNA文库中克隆DFR基因(FdDFR1);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 【目的】克隆金荞麦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FdDFR1),分析其序列特征。【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原理,采用RACE结合cDNA文库筛选的方法,从金荞麦cDNA文库中克隆DFR基因(FdDFR1);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克隆到一个DFR蛋白基因(FdDFR1),通过Southern杂交分析,推测在金荞麦基因组中DFR基因是1~2个基因的小家族,FdDFR1是单拷贝基因;FdDFR1基因编码一个长341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在N端存在一个NADP结合位点"VTGASGFVGSWLVMRLLEHGY",还存在一个底物结合特异性决定的氨基酸基序"TVNVEEKQKPVYDETCWSDVDFCRRV"。【结论】首次从金荞麦中克隆到类黄酮代谢的中期关键酶基因(FdDFR1),它具有DFR同源基因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荞麦 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 克隆 类黄酮
下载PDF
2-(2,4-二溴苯酚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的合成及其对阴离子的识别性能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华梅 岳凡 关晓梅 《合成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7-571,共5页
以1,10-邻菲罗啉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5,6-二胺-1,10-邻菲罗啉(2);2与3,5-二溴水杨醛缩合,合成了新化合物2-(2,4-二溴苯酚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4),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利用UV-Vis和荧光... 以1,10-邻菲罗啉为起始原料,经3步反应制得5,6-二胺-1,10-邻菲罗啉(2);2与3,5-二溴水杨醛缩合,合成了新化合物2-(2,4-二溴苯酚基)-1H-咪唑[4,5-f][1,10]邻菲罗啉(4),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利用UV-Vis和荧光光谱研究了4在DMSO中对六种阴离子(X-=F-,Cl-,Br-,I-,HPO2-及AcO-)的识别性能。结果表明,4对F-,HPO2-和AcO-具有选择性的识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H-咪唑[4 5-f][1 10]邻菲罗啉 阴离子识别 合成 荧光
下载PDF
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时间相关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煜 宋瑛林 李云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401-405,共5页
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是测量三阶光学非线性的新方法。在4f相位相干成像法的理论处理中根据脉冲光的时间高斯型分布引入时间项,研究了在无非线性吸收条件下激光脉冲时间分布不同对测量非线性折射的影响。应用4f成像系统对甲苯的三阶非线... 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是测量三阶光学非线性的新方法。在4f相位相干成像法的理论处理中根据脉冲光的时间高斯型分布引入时间项,研究了在无非线性吸收条件下激光脉冲时间分布不同对测量非线性折射的影响。应用4f成像系统对甲苯的三阶非线性折射进行了实验测量。根据脉冲时间高斯型分布得到的拟合值与相同条件下根据脉冲时间矩形分布的拟合值相差比较大,并对这两个值的差异给出了理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f相位相干成像法 非线性折射率 相位目标
下载PDF
稀土化合物化学键的共价性与4f轨道在其成键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苏本寅 姜庆利 《化学研究》 CAS 1999年第4期45-47,共3页
稀土化学键的共价性和4f 轨道在成键中的作用是化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f 轨道参与了稀土化合物化学键的形成,稀土化学键具有相当大程度的共价性。4f 轨道的参与比例和稀土化学键共价性成... 稀土化学键的共价性和4f 轨道在成键中的作用是化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近年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4f 轨道参与了稀土化合物化学键的形成,稀土化学键具有相当大程度的共价性。4f 轨道的参与比例和稀土化学键共价性成分的定量确定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化合物 共价键 4f轨道 化学键 共价性
下载PDF
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相互作用模式的测试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秋丽 薛赛凤 +3 位作者 牟兰 祝黔江 陶朱 张建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99-504,共6页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研究表明,六元瓜环(Q[6])仅能与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1)盐酸盐相互作用(包结比为1:1);七元瓜环(Q[7])与三种客体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2-(2-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2)以及2-(3-甲氧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3)的盐酸盐均以1:1的物质的量比发生相互作用;而八元瓜环(Q[8])除与W1形成的是1:2的包结物外,与另外两种客体W2,W3也是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环 咪唑[4 5 f]-1 10-菲咯啉衍生物 ^1H NMR技术 荧光光谱法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包结配合物
下载PDF
基于4F原则的三阶段评价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庄平 易玲 +2 位作者 陈凤梅 覃小静 严彩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4F原则的三阶段评价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的带教效果。方法以2018年12月-2019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的护生50人为对照组。以2019年6月-2019年11月50人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基于4F原则的三阶段评价模式带教... 目的探讨基于4F原则的三阶段评价模式对神经外科护理实习生(简称护生)的带教效果。方法以2018年12月-2019年5月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的护生50人为对照组。以2019年6月-2019年11月50人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基于4F原则的三阶段评价模式带教,对照组常规带教。在入科第1天、入科第3周、出科前1天,比较2组护生的个案护理能力及带教质量。结果第一阶段2组护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心理状况保持良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观察组的护理问诊、护理查体、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组织效能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三阶段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氛围、教学安排及教学效果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基于4F原则的三阶段评价模式,有助于带教老师评估护生的护理素养并予以针对性教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f原则 三阶段评价模式 护理实习生 带教质量
下载PDF
7-羟基三呋咱并[3,4-b:3′,4′-f:3″,4″-d]氮杂环庚三烯的合成与性能
20
作者 翟连杰 霍欢 +3 位作者 吴敏杰 张家荣 毕福强 王伯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43-1047,I0002,共6页
以3,4-双(4′-硝基呋咱-3′-基)呋咱为原料,与羟胺溶液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七元环化合物7‑羟基三呋咱并[3,4-b:3′,4′-f:3″,4″-d]氮杂环庚三烯(HYTF),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规范不变原子轨道方... 以3,4-双(4′-硝基呋咱-3′-基)呋咱为原料,与羟胺溶液一步法合成了一种新型七元环化合物7‑羟基三呋咱并[3,4-b:3′,4′-f:3″,4″-d]氮杂环庚三烯(HYTF),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规范不变原子轨道方法完成了HYTF的13C NMR和15N NMR理论模拟,结合实验数据实现了HYTF的13C NMR和15N NMR的准确归属。发现3,4-双(4′-硝基呋咱-3′-基)呋咱与羟胺在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可分别生成HYTF和7H-三呋咱并[3,4-b:3′,4′-f:3″,4″-d]氮杂环庚三烯(HATF),提出了HYTF与羟胺作用生成HATF的反应机理。基于实测密度(ρ=1.86 g·cm-3)和预估生成焓(ΔfH(s)=573.8 kJ·mol-1),利用Explo5(V6.04)软件预估HYTF的爆速和爆压分别为8181 m·s^-1和28.0 GPa。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HYTF的热分解过程,其热分解峰温为1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羟基三呋咱并[3 4-b:3′ 4′-f:3″ 4″-d]氮杂环庚三烯 含能材料 呋咱 七元环化合物 爆轰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