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体势对含f玻色子的IBM1的O(6)极限能谱修正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英太 廖继志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s-dIBM1的O(6)极限下,引入d玻色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等效三体势,考虑f玻色子产生的八极态,导出了正负宇称态能谱解析表达式,并对过渡区偶偶核118Xe、120Xe进行了能谱计算,得到了与实验能谱符合更好的结果,然后用Staggering指数... 在s-dIBM1的O(6)极限下,引入d玻色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等效三体势,考虑f玻色子产生的八极态,导出了正负宇称态能谱解析表达式,并对过渡区偶偶核118Xe、120Xe进行了能谱计算,得到了与实验能谱符合更好的结果,然后用Staggering指数定量分析了正负宇称态能谱中的Staggering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三体势 八极态 f玻色子 IBMI 极限能谱
原文传递
原子核八极形变代数模型SU(3)算法与简单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滕威 王胜男 +1 位作者 那贵秀 张宇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2,共6页
偶偶核低激发态中出现负宇称转动带被认为是八极形变的重要信号.描述核四极集体结构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简称IBM)在引入f玻色子后,可以同时描述正宇称态(四极激发)和负宇称态(八极激发).为研究该八极形变代数模型(简称IBM+f),本文引... 偶偶核低激发态中出现负宇称转动带被认为是八极形变的重要信号.描述核四极集体结构的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简称IBM)在引入f玻色子后,可以同时描述正宇称态(四极激发)和负宇称态(八极激发).为研究该八极形变代数模型(简称IBM+f),本文引入基于SU(3)基底构建模型哈密顿量矩阵的算法,利用该算法进一步求解IBM+f模型,并对^(224)Ra和<sup>^(222)Rn的低激发结构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同中异核素的低激发转动带能级和电多极跃迁几率能够在IBM+f模型中得到较为满意的理论描述,证实IBM+f可以提供一个简单有效的统一描述原子核低激发正负宇称态的代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极形变 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 f玻色子 SU(3)代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