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5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目标分析的F-T柴油机SOOT和NO_(X)排放物优化研究
1
作者 孟源 闫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为充分发挥F-T煤制油的优良理化特性,改善柴油机SOOT和NO_(X)之间的“Trade-off”关系,以一台四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将SOOT和NO_(X)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台架试验获得柴油机燃用F-T煤制油时SOOT和NO_(X)随喷油参数变化的性能试验数据,采... 为充分发挥F-T煤制油的优良理化特性,改善柴油机SOOT和NO_(X)之间的“Trade-off”关系,以一台四缸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将SOOT和NO_(X)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台架试验获得柴油机燃用F-T煤制油时SOOT和NO_(X)随喷油参数变化的性能试验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喷油参数与SOOT、NO_(X)间的预测模型,并将其作为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的适应度评价模型,在样本空间内获得SOOT和NO_(X)的Pareto前沿。赋予SOOT和NO_(X)不同的权重,通过Topsis对Pareto前沿进行决策分析,与原机工况点相比,SOOT下降幅度为3.7%~7.1%,NO_(X)下降幅度为1.2%~2.6%。经试验验证,SOOT的Pareto前沿与试验验证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不超过8%,NO_(X)不超过5%,各工况下的R2均大于0.95。该方法改善了柴油机SOOT和NO_(X)之间的“Trade-off”关系,使柴油机排放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煤制油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排放性能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F-T固废黏附特性调控及成浆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利军 尹广华 +1 位作者 方伟 白红存 《炼油与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3-25,共3页
F-T固废由含油铁基废催化剂和稳定渣蜡组成,含有55%~65%的蜡质组份,属于危废。文中通过将F-T固废与水煤浆气化装置煤粉进行共混复配,研究了F-T固废黏附特性调控,添加F-T固废的水煤浆表观黏度、静态稳定性等成浆性能,为在气化装置上掺烧... F-T固废由含油铁基废催化剂和稳定渣蜡组成,含有55%~65%的蜡质组份,属于危废。文中通过将F-T固废与水煤浆气化装置煤粉进行共混复配,研究了F-T固废黏附特性调控,添加F-T固废的水煤浆表观黏度、静态稳定性等成浆性能,为在气化装置上掺烧F-T固废,实现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添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可以有效改善F-T固废的黏附特性;相同成浆浓度下,含有F-T固废的水煤浆表观黏度随固废含量增加而增大;当添加10%F-T固废,水煤浆最大成浆浓度由62.2%下降到了6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固废 气化煤粉 黏附特性 成浆特性
下载PDF
喷油特性对F-T煤制油压力振荡影响规律研究
3
作者 冀冠佐 王铁 +1 位作者 石晋宏 王浩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3,共5页
为了减小燃烧噪声,确定影响柴油机高频压力振荡的关键因素,在某型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上燃用的清洁代用燃料Fischer-Tropsch(F-T)煤制油,选取柴油机典型运行工况,研究不同喷油特性条件下柴油机燃烧压力振荡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结果表... 为了减小燃烧噪声,确定影响柴油机高频压力振荡的关键因素,在某型电控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上燃用的清洁代用燃料Fischer-Tropsch(F-T)煤制油,选取柴油机典型运行工况,研究不同喷油特性条件下柴油机燃烧压力振荡的时域和频域特性。结果表明:推后主喷提前角和提前预喷提前角会使放热率降低,压力振荡幅值减小,气缸压力级也有明显减小的趋势;减小预喷油量会使压力升高率和放热率降低,气缸声压级减小,压力振荡现象减缓,使燃烧更加柔和;提高喷射压力,会使喷油速率增大,燃油雾化效果增强,混合气放热率提升,放热率曲线也随之上升,气缸声压级增大,发动机缸内燃烧压力振荡幅值增大。喷射压力是影响压力振荡的最显著的参数,喷射压力从85MPa上升至115MPa时,压力振荡幅值增加一倍以上;预喷油量对F-T煤制油发动机的燃烧压力振荡影响不显著;同时压力振荡的产生与放热率的变化呈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柴油机 f-t煤制油 燃烧特性 压力振荡 喷油特性
下载PDF
锰助剂对F-T合成Co/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俊岭 任杰 +1 位作者 陈建刚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0-263,共4页
采用程序升温和原位红外技术对锰改性C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CO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进行关联.结果表明,添加适量锰能够增加反应活性,提高C5+烃选择性,抑制甲烷及低碳烃的生成.XRD和FT-IR结果表明锰助剂的添加能够促进活性相的分... 采用程序升温和原位红外技术对锰改性C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CO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进行关联.结果表明,添加适量锰能够增加反应活性,提高C5+烃选择性,抑制甲烷及低碳烃的生成.XRD和FT-IR结果表明锰助剂的添加能够促进活性相的分散,促进桥式CO吸附位数的增加.H2-TPD表明锰的加入可增加低温吸附氢量,但吸附氢量随锰含量的增加而减少.钴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可以用锰添加导致的CO吸附态物种的变化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Co/Al2O3催化剂 锰助剂 载体 表征 氧化铝负载 钴催化剂 煤炭 天然气 间接液化 反应性能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时的性能与排放 被引量:17
5
作者 黄勇成 潘克煜 +2 位作者 李永旺 任杰 周龙保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7-502,共6页
煤通过Fischer-Tropsch(F-T)合成可以获得十六烷值高、硫和芳香烃含量极低的F-T柴油。在一台未作改动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对燃用F-T柴油时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与燃用常规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的滞... 煤通过Fischer-Tropsch(F-T)合成可以获得十六烷值高、硫和芳香烃含量极低的F-T柴油。在一台未作改动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对燃用F-T柴油时发动机的性能和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与燃用常规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的滞燃期较短,预混燃烧放热峰值较低,扩散燃烧放热峰值较高,最高燃烧压力略低,最大压力升高率显著下降,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都得到了改善。燃用F-T柴油可同时降低CO、HC、NOx和碳烟排放,其中NOx和碳烟排放分别平均降低了16.7%和40.3%。研究表明F-T柴油是柴油机优秀的清洁代用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式柴油机 清洁代用燃料 f-t柴油 性能 排放
下载PDF
F-T柴油在直喷式柴油机中燃烧与排放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勇成 李永旺 +1 位作者 任杰 周龙保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煤通过FischerTropsch(FT)合成可得到十六烷值高、硫和芳香烃质量分数极低的FT柴油。研究分析了未作改动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时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燃用0号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的滞燃期平均缩短18.7%,预混燃烧放... 煤通过FischerTropsch(FT)合成可得到十六烷值高、硫和芳香烃质量分数极低的FT柴油。研究分析了未作改动的单缸直喷式柴油机燃用FT柴油时的燃烧和排放特性。结果表明,与燃用0号柴油相比,燃用FT柴油时的滞燃期平均缩短18.7%,预混燃烧放热峰值降低26.8%,扩散燃烧放热峰值较高,燃烧持续期相当。燃用FT柴油时的最高燃烧压力略低,最大压力升高率显著下降,机械损失和燃烧噪音较小,燃油消耗率和热效率都得到显著改善。燃用FT柴油可同时降低CO、HC、NOx和炭烟排放,其中NOx和炭烟分别平均降低16.7%和40.3%。研究表明,FT柴油是柴油机良好的清洁代用燃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柴油 清洁代用燃料 直喷式柴油机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F-T合成粗油品的加工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玉鑫 邓蜀平 +2 位作者 相宏伟 任杰 李永旺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9-85,共7页
介绍了国内外低温F-T合成粗油品组成.同石油原油相比,F-T合成粗油品主要由链烷烃和链烯烃组成,环烷烃和芳烃含量很少,且具有硫、氮等含量少的优点.根据合成粗油品特点,结合相关产品市场行情及国家需要,考虑到规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来研... 介绍了国内外低温F-T合成粗油品组成.同石油原油相比,F-T合成粗油品主要由链烷烃和链烯烃组成,环烷烃和芳烃含量很少,且具有硫、氮等含量少的优点.根据合成粗油品特点,结合相关产品市场行情及国家需要,考虑到规模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来研究加工改质工艺方案的设计思路,从而提高煤基合成油经济效益,推进其工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合成粗油品 加工 f-t柴油 规模
下载PDF
铁基超细粒子催化剂的F-T反应性能研究——Ⅰ.Fe-Mn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活性相结构及锰的作用 被引量:9
8
作者 李先国 王琴 +3 位作者 钟炳 彭少逸 马玉刚 吴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由复合物控制降解法制得的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同时具有高的CO转化率和较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并能一定程度地抑制甲烷和高沸点烃的生成。反应初期催化剂的活性相是在不断变化的,导致了F-T活性和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不断改变。类尖晶石相(... 由复合物控制降解法制得的Fe-Mn超细粒子催化剂同时具有高的CO转化率和较高的低碳烯烃选择性,并能一定程度地抑制甲烷和高沸点烃的生成。反应初期催化剂的活性相是在不断变化的,导致了F-T活性和选择性随反应时间的不断改变。类尖晶石相(Mn_xFe_(3-x)O_4)是高转化率条件下稳定的F-T活性相。在稳态条件下,Mn主要以MnCO_3形式存在,它与铁物相紧密接触可以显著提高低碳烯烃选择性和降低甲烷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 催化剂 活性相结构 费-托合成
下载PDF
Zn对沉淀铁催化剂结构及其F-T合成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虎林 杨勇 +2 位作者 王洪 相宏伟 李永旺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7,共9页
采用低温N2吸附、XRD、MES、CO-TPR和H2-DTG研究了Zn(100 gFe/x gZn,x=7~100)助剂对Fischer-Tropsch(F-T)合成Fe基催化剂的织构性质、还原行为以及相变结构的影响;在H2/CO=2.0、260℃、1.5 MPa和4 000 mL/(g.h)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上... 采用低温N2吸附、XRD、MES、CO-TPR和H2-DTG研究了Zn(100 gFe/x gZn,x=7~100)助剂对Fischer-Tropsch(F-T)合成Fe基催化剂的织构性质、还原行为以及相变结构的影响;在H2/CO=2.0、260℃、1.5 MPa和4 000 mL/(g.h)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Zn助剂含量对Fe基催化剂F-T合成反应活性、烃产物选择性和运行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加,氧化态催化剂的物相由α-Fe2O3和ZnFe2O4逐渐向ZnFe2O4和ZnO转变,ZnFe2O4在催化剂中优先生成,只有在超出其计量比1∶2之后才有ZnO出现。由于ZnFe2O4较为稳定,能够促进催化剂中Fe物相的分散,导致比表面积增加。在还原和反应态催化剂中,ZnFe2O4一方面抑制催化剂的过度还原和碳化;另一方面表现为稳定活性相铁碳化物。催化剂的F-T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纯铁催化剂由于铁碳化物氧化而迅速失活,而Zn助剂催化剂却由于ZnFe2O4的稳定作用,活性较为稳定。同时,由于催化剂在反应初相变的影响,导致Zn助剂催化剂的初始烯烃选择性随着Zn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态稳定之后选择性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托合成 铁锌催化剂 锌助剂
下载PDF
F-T合成催化剂H_2S中毒热力学和抗硫可行性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朝鹏 夏国富 +2 位作者 李明丰 聂红 李大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8-603,共6页
利用热力学基础数据对F-T合成催化剂硫化氢中毒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在热力学上,Ru、Fe、Co的毒化在F-T合成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下均是自发过程。F-T合成反应体系中10-8级浓度的H2S即可使Ru基催化剂中的金属Ru生成RuS2而中毒。Fe和Co毒... 利用热力学基础数据对F-T合成催化剂硫化氢中毒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在热力学上,Ru、Fe、Co的毒化在F-T合成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下均是自发过程。F-T合成反应体系中10-8级浓度的H2S即可使Ru基催化剂中的金属Ru生成RuS2而中毒。Fe和Co毒化后生成的硫化物种类多,对这些反应的热力学计算表明,对于不同的反应,其平衡常数的差异很大,对应中毒反应发生时,所需的硫化氢的浓度也不同,并得出了不同毒化反应的硫化氢浓度范围。计算结果可为抗硫性F-T合成催化剂的开发提供数据依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催化剂 热力学 中毒 抗硫性
下载PDF
甲醇预混合气F-T柴油引燃模式下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志伟 朱建军 +3 位作者 安俏俏 高聪慧 韩卫 王乐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6-41,共6页
为了提高甲醇在能量转化效率方面的优势,在一台CY25TQ型柴油机上,利用F-T柴油和煤基甲醇研究了甲醇占能比、F-T柴油喷油时刻对甲醇预混合气F-T柴油引燃燃烧方式下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占能比增加,此燃烧方式滞燃期... 为了提高甲醇在能量转化效率方面的优势,在一台CY25TQ型柴油机上,利用F-T柴油和煤基甲醇研究了甲醇占能比、F-T柴油喷油时刻对甲醇预混合气F-T柴油引燃燃烧方式下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甲醇占能比增加,此燃烧方式滞燃期、持续期波动较大。在平均有效压力为0.45MPa下,缸内最大压力、瞬时放热率峰值、最大压力升率明显降低,最大降幅分别为26.40%、59.25%和58.00%。高负荷时,不同甲醇占能比下F-T柴油喷射时刻调整,能促进压升率进一步降低。与原柴油机扩散燃烧方式相比,虽然采用引燃喷射的双燃料发动机在中低负荷时的有效热效率有所降低,但是随着负荷增加,高负荷下的热效率比原柴油机高,最大提高了1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甲醇空气预混合气 f-t柴油引燃 f-t柴油喷油时刻 甲醇占能比 燃烧特性
下载PDF
Ru催化加氢选择性脱除F-T合成水相中的含氧化合物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伦刚 刘勇 +5 位作者 定明月 张兴华 李宇萍 张琦 王铁军 马隆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347-4355,共9页
采用催化加氢技术脱除F-T合成水相中羧酸、醛、醇、酮、酯含氧化合物,考察了Ru/ZrO2、Ru/TiO2、Ru/SiO2和Ru/Al2O34种Ru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相对于酸、醇,水中的醛、酮、酯更易被转化。其中Ru/Zr02和Ru/Ti02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羰... 采用催化加氢技术脱除F-T合成水相中羧酸、醛、醇、酮、酯含氧化合物,考察了Ru/ZrO2、Ru/TiO2、Ru/SiO2和Ru/Al2O34种Ru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相对于酸、醇,水中的醛、酮、酯更易被转化。其中Ru/Zr02和Ru/Ti02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羰活性,在200℃、9.8MPa、3.0h^-1空速下,酸、醛、醇、酮、酯均转化为C1~C6的烷烃,总转化率达92%。同条件下,虽然Ru/A1203对酸、醛、酮、酯的转化活性较高(〉87%),但对醇的转化不到30%,具有选择性转化特点。H2.TPR和NH3-TPD结果表明,Ru/A1203催化剂的金属活性位与载体酸性位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羧酸的加氢反应,能抑制醇的加氢脱羰活性;而金属.载体相互作用较弱和酸度较低的催化剂有利于羧酸、醇发生加氢脱羰反应。Ru/Al2O3催化剂运行500h后失活,XRD、SEM和N2-物理吸附表明,载体结构物相和织构性质的改变以及活性组分的流失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加氢 费托水 催化剂 羧酸 载体
下载PDF
甲醇/生物柴油/F-T柴油混合燃料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文坤 王铁 +1 位作者 曹贻森 左鹏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135,共5页
选取煤基燃料F-T柴油和甲醇,并辅以生物柴油,配制成甲醇/生物柴油/F-T柴油混合燃料,在未做调整的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燃烧放热率峰值、压力升高率峰值和缸内压力峰值均随混合燃料中生物柴油比例的增... 选取煤基燃料F-T柴油和甲醇,并辅以生物柴油,配制成甲醇/生物柴油/F-T柴油混合燃料,在未做调整的四缸增压中冷柴油机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燃料的燃烧放热率峰值、压力升高率峰值和缸内压力峰值均随混合燃料中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且对应的相位延迟;外特性下燃用混合燃料时,碳烟、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明显降低,在低转速下一氧化碳降低幅度较大,混合燃料对甲醛也有较大幅度的减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生物柴油 f-t柴油 柴油机
下载PDF
F-T合成催化剂羰基硫中毒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侯朝鹏 夏国富 +2 位作者 李明丰 聂红 李大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8-74,共7页
利用热力学基础数据和相关软件对F-T合成催化剂COS中毒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在热力学上,Ru、Fe、Co的COS中毒在F-T合成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下均是自发过程。F-T合成反应体系中10-9级的COS即可使Ru基催化剂中的金属Ru生成RuS2而中毒。Fe... 利用热力学基础数据和相关软件对F-T合成催化剂COS中毒的热力学进行了计算。在热力学上,Ru、Fe、Co的COS中毒在F-T合成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下均是自发过程。F-T合成反应体系中10-9级的COS即可使Ru基催化剂中的金属Ru生成RuS2而中毒。Fe和Co毒化后生成的硫化物种类较多,对反应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反应,其平衡常数的差异很大,对应中毒反应发生时,所需COS的浓度也不同。由于Fe基F-T合成催化剂活性相的复杂性,利用对催化剂相关性质的修饰开发具有一定抗硫性的铁基F-T合成催化剂是可行的;对于Co催化剂,利用F-T合成的反应特点和催化剂改性开发具有一定抗硫性催化剂也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催化剂 热力学 羰基硫 中毒 抗硫性
下载PDF
燃用F-T柴油/甲醇微乳化燃料对柴油机排放特性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丹丹 王铁 +3 位作者 曹贻森 杨甜甜 江全军 范博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5,51,共6页
在某增压柴油机上分别燃用0~#柴油、F-T柴油和三种不同配比的F-T柴油/甲醇微乳化燃料(简称FT微乳化燃料),分析了其燃烧排放特性,试验中柴油机结构和参数未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0~#柴油,燃用FT微乳化燃料缸内压力下降,放热率峰... 在某增压柴油机上分别燃用0~#柴油、F-T柴油和三种不同配比的F-T柴油/甲醇微乳化燃料(简称FT微乳化燃料),分析了其燃烧排放特性,试验中柴油机结构和参数未进行调整。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0~#柴油,燃用FT微乳化燃料缸内压力下降,放热率峰值降低。FT微乳化燃料有效降低了CO、NO_x和碳烟等常规排放,平均降幅范围分别为20%~40%、25%~27%和65%~97%。非常规排放中未燃甲醇排放随着燃料中甲醇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负荷增大而降低;甲醛排放均较0~#柴油有所增加,随负荷变化趋势与未燃甲醇相同,但并未与燃料中甲醇含量形成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f-t柴油 甲醇 微乳化 燃烧 排放
下载PDF
浸渍溶液pH值对Co/TiO_2催化剂F-T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6
作者 朱柘权 房克功 +1 位作者 陈建刚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6-508,共3页
A series of Co/T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The pH value of the impregnation solution was adjusted by using nitric acid and urea. The XRD, TPR and XPS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indica... A series of Co/T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The pH value of the impregnation solution was adjusted by using nitric acid and urea. The XRD, TPR and XPS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hange of the pH value of the impregnation solution is correlated with the crystal particle size of cobalt oxide species (Co3O), dispersion behavior and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When the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is higher than the IEP (ion equipotential point) of titania, the larger Co3O4 particle size could be obtain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talyst. High pH value favores the adsorption and dispersion of active cobalt species over the titanium dioxide, and facilitat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balt and titania, and depresses the reduction degree of the catalyst. In the F-T reaction, catalysts prepared at high pH value have low activities and high methane selectivities. When the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is lower than the IEP of titania, the Co3O4 particle size is small,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cobalt species and support are weak and the reduction degrees are high, which further enhance the F-T reaction activity and suppress methane sele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合成 Co/tiO2 PH值
下载PDF
新的f%T>MIC计算方法在抗生素PK/PD折点确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媛 孙文霞 +4 位作者 卞其龙 刘瑜 程强 王平 刘玉川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研究并提出一种针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f%T>MIC计算的新方法,克服原常规算法的局限性,可用于解决口服抗生素无法计算PK/PD折点的问题。方法通过研究常规PK/PD折点计算的原理及步骤,建立了一种新的f%T>MIC计算方法,并以两种算法... 目的研究并提出一种针对时间依赖性抗生素f%T>MIC计算的新方法,克服原常规算法的局限性,可用于解决口服抗生素无法计算PK/PD折点的问题。方法通过研究常规PK/PD折点计算的原理及步骤,建立了一种新的f%T>MIC计算方法,并以两种算法对Beagle犬静脉注射头孢他美的PK/PD折点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新算法在关键步骤上基于曲线拟合,不依赖药动学房室模型,不受房室模型和给药途径限制,与常规算法比较f%T>MIC和PTA值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和0.969。结论新的f%T>MIC计算方法,有望为各种给药途径及给药方案下时间依赖性抗生素PK/PD折点的确定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折点 时间依赖性抗生素 f%t〉MIC 蒙特卡罗模拟 PtA
下载PDF
柴油轿车燃用F-T柴油混合燃料时的模态排放特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楼狄明 任进 +2 位作者 谭丕强 胡志远 沈航泉 《汽车工程学报》 2011年第1期42-47,共6页
F-T柴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清洁替代燃料。本文通过对1辆帕萨特柴油轿车燃用柴油/F-T柴油混合燃料时的气态排放物HC、CO、NOx和CO2进行实时测量,研究了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各工况下这些污染物的模态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F-T柴油的... F-T柴油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清洁替代燃料。本文通过对1辆帕萨特柴油轿车燃用柴油/F-T柴油混合燃料时的气态排放物HC、CO、NOx和CO2进行实时测量,研究了新欧洲驾驶循环(NEDC)各工况下这些污染物的模态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F-T柴油的模态排放特性曲线与柴油类似;在柴油中加入F-T柴油能够显著抑制柴油机在冷启动状态下的HC和CO排放,有效降低整个循环HC、CO、NOx和CO2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轿车 f-t柴油 模态排放
下载PDF
超临界相F-T合成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8
19
作者 闫世润 张志新 周敬来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7-51,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超临界相F-T合成的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了超临界相与气、液相F-T反应的不同,超临界相F-T反应中反应物与产物的扩散,催化剂孔结构、介质种类与分压以及体系中加入α-烯烃等因素对超临界F-T反应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超临界 f-t合成 放热反应 甲烷 一氧化碳
下载PDF
血清PSA、FPSA/TPSA与ACP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王金行 王月 +1 位作者 刘柏新 周立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999-100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PSA、FPSA、FPSA/TPSA与ACP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前列腺癌(PC)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PSA和FPSA,计算FPSA/TPSA比值;用速率法检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 目的:探讨血清PSA、FPSA、FPSA/TPSA与ACP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前列腺癌(PC)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血清中的PSA和FPSA,计算FPSA/TPSA比值;用速率法检测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中的酸性磷酸酶(ACP)含量,并与正常人群进行比较。结果:PC组血清PSA、FPSA和ACP水平显著高于BPH组和对照组(P<0.01),BPH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组FPSA/TPSA比值显著低于BPH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检测PSA、FPSA、FPSA/TPSA与ACP可有效地提高诊断PC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血清ACP检测可用于PC转移患者的诊断和术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抗原 游离PSA与总PSA的比值 酸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