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朱虹 张瑞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血清人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雌激素及孕酮(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绵阳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接收的40例正常妊娠孕妇以及80例异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 目的探讨研究血清人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雌激素及孕酮(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绵阳市人民医院自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接收的40例正常妊娠孕妇以及80例异位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妊娠孕妇作为A组,对异位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和相关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院时仅采用通过检测血清F-β-hCG诊断异位妊娠的40例患者列入B组,将通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联合检测诊断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记为C组,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率与确诊时间;同时,分别检测A组和C组孕妇的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孕妇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A组孕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分别为(1151.4±123.5)IU/mL、(41.2±6.3)ng/mL和(25.4±9.1)ng/mL,C组孕妇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含量分别为(860.4±93.4)IU/mL、(7.3±2.1)ng/mL和(5.3±3.5)ng/mL,组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3.99、4.34、4.56,均P<0.05)。对B组、C组孕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5.00%、97.50%,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4.97,P<0.05)。对B组、C组孕妇诊断的确诊时间分别为(4.1±1.03)d、(1.36±0.46)d,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4.49,P<0.05)。结论血清F—β-hCG、雌激素及PROG的测定在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联合诊断可以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缩短确诊的时间,减少一系列相应的不良后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人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雌激素 孕酮 异位妊娠
下载PDF
血清F-β-HCG,PROG测定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孟庆云 王冬梅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3期566-56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F-β-HCG,PROG测定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于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同时以50例正常早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F-β-HCG及PROG水平,并进行... 目的探讨血清F-β-HCG,PROG测定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对于2010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同时以50例正常早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F-β-HCG及PROG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异位妊娠者血清F-β-HCG及PROG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异位妊娠组PROG(9.33ng/ml)联合血β-HCG(2916.12mIU/ml)作为临界诊断值,其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为93.8%及64.1%。结论血清F-β-HCG,PROG测定对于异位妊娠患者早期诊断价值较高,其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f-β-hcg PROG 异位妊娠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母体血清AFP、F-β-HCG水平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古力斯坦·卡迪尔 娜菲莎·艾力 +2 位作者 古力加哪提·吾斯曼 周敏 张利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8期120-124,共5页
目的 分析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水平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148例可疑孕早期单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孕妇为研究对... 目的 分析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水平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接收的148例可疑孕早期单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多模态超声成像检查,并检测其血清AFP、F-β-HCG水平。记录随访资料,以尸检或新生儿检查的结果为“金标准”,统计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结果;观察畸形者母体多模态超声检出情况,对比畸形者和发育正常者母体血清AFP、F-β-HCG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母体血清AFP、F-β-HCG水平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结果 “金标准”结果显示,148例胎儿中共有25例患中枢神经系统畸形(16.89%),其中有15例经多模态超声成像检查拟诊出,经检验多模态超声成像检出情况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良好(Kappa=0.874,P<0.05)。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者母体血清AFP、F-β-HCG水平均高于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正常者母体(U值分别是28.449、18.612,P<0.05)。多模态超声成像与母体血清AFP、F-β-HCG水平联合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灵敏度(96.00%)和曲线下面积(AUC=0.928)均高于单独诊断(P<0.01),特异度与单独诊断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发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孕妇多模态超声成像有明显表现,且其血清AFP、F-β-HCG水平均高于未发生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孕妇。多模态超声成像联合母体血清AFP、F-β-HCG水平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诊断价值较高,优于单独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超声成像 甲胎蛋白 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中枢神经系统 胎儿畸形
下载PDF
河南地区正常双胎和单胎妊娠孕中期孕妇血清AFP与F-β-hCG的水平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苏立 李晓乐 +1 位作者 吕书博 赵德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4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母体血清中总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并经产后随访证实为正常胎儿的29 376...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母体血清中总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并经产后随访证实为正常胎儿的29 376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和450例正常双胎妊娠孕妇,对两组人群的AFP和F-β-hCG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单胎孕妇血清AFP和F-β-hCG水平与双胎之间有明显差异。母血清中AFP和F-β-hCG水平与孕期体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正常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孕妇孕中期AFP和F-β-hCG水平有明显差异,建立河南地区人群双胎妊娠风险评价参数的数据库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AFP f-β-hcg 孕中期 单胎 双胎
原文传递
孕妇血清PAPP-A、AFP、Fβ-HCG、μE3联合筛查法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袁晖 王晨虹 +2 位作者 张黎 欧阳淑媛 辛达慎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4年第4期46-47,66,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PAPP -A、AFP、Fβ -HCG、μE3联合筛查法在孕早中期筛查唐氏综合征 (DS)、神经管畸形(NTD)及其它一些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PAPP -A、AFP、Fβ -HCG、μE3,使用“唐氏综合征筛查软... 目的 探讨采用PAPP -A、AFP、Fβ -HCG、μE3联合筛查法在孕早中期筛查唐氏综合征 (DS)、神经管畸形(NTD)及其它一些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PAPP -A、AFP、Fβ -HCG、μE3,使用“唐氏综合征筛查软件”结合“计算机筛查管理系统”进行分析 ,并通过脐带血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给予确诊。结果 在筛查的 4 6 6 1名孕妇总检出 6例胎儿染色体异常 ,12例神经管畸形 (NTD) ,并发现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娩出异常胎儿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唐氏综合征低风险孕妇。结论 PAPP -A、AFP、Fβ -HCG、μE3联合筛查法在产前筛查唐氏综合征的同时 ,并可查出一些胎儿其它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畸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PAPP-A AFP Fβ-hcg μE3 产前诊断
下载PDF
中期孕妇血清中AFP、uE3、游离β-hCG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刘爱胜 陈荣贵 文艳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8期2059-2060,共2页
目的研究中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5 308例14~20周孕妇血清AFP、uE3、游离β-hCG水平,对所测的AFP、uE... 目的研究中期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水平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5 308例14~20周孕妇血清AFP、uE3、游离β-hCG水平,对所测的AFP、uE3、游离β-hCG各项结果进行风险分析,唐氏综合征(DS)风险率1∶380属于高危,18-三体综合征(Trisomy 18)风险率1∶334属于高危,开放性脊柱裂(OSB)风险率1∶1 000属于高危。高危组建议行羊水穿刺或B超检查,全程随访5 308例孕妇的妊娠经过及妊娠结果。结果 5 308例中期孕妇中,唐氏筛查阳性共275例,占5.2%(275/5 308),随后进行羊水穿刺经染色体核型分析、B超或待分娩后进行随访,确诊11例,阳性确诊率为5.8%(16/275),而低危组中有3例,假阴性率为0.06%(3/5 033)。高危组主要分布在35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筛查的阳性率增高。35岁以上及35岁以下筛查阳性率分别为12.9%(174/1 345)和2.5%(101/3 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高危组中确诊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低危组间唐氏综合征发病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期孕妇血清中AFP、uE3、游离β-hCG指标联合检测是筛查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开放性脊柱裂准确且无创伤性的方法,可作为较理想的产前检查模式,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为了减少假阳性,高危孕妇要及时进行羊水和B超检查。孕妇年龄与检出阳性率呈正相关。因此,建议在30岁前计划生育,减少或杜绝高危出生的缺陷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类 唐氏综合征 游离雌三醇 产前筛查 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孕早期妇女血清学与超声学联合筛查Down综合征 被引量:3
7
作者 迟绍琴 宋世军 +2 位作者 王玥红 陈奕微 吴晓彬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6年第8期34-35,共2页
目的 探讨孕早期妇女血清学与超声学联合应用于Down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ELISA方法检测妊娠8~14w1128例妇女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游离β-hCG(f-β-hCG)水平;超声测量妊娠10~14w胎儿颈项透明厚度(NT);结合... 目的 探讨孕早期妇女血清学与超声学联合应用于Down综合征产前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ELISA方法检测妊娠8~14w1128例妇女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游离β-hCG(f-β-hCG)水平;超声测量妊娠10~14w胎儿颈项透明厚度(NT);结合孕妇年龄、体重,预测Down综合征疾病的风险,并随访其妊娠结局。结果 在筛查的1128例早孕妇女中,84例为Down综合征高风险,染色体核型确诊1例Down综合征。随访1025例,22例为异常妊娠结局,19例稽留流产,2例胎死宫内,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结论 检测孕妇血清中PAPP-A、f-β-hCG含量和超声测量NT应用于筛查Down综合征,可以降低缺陷儿的出生,适合大范围的产前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P-A f-β-hcg NT DOWN综合征 筛查
下载PDF
唐氏筛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预测价值分析
8
作者 杨琴 蒋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年第5期696-699,共4页
目的 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血清学指标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关系,分析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f-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A)4种因子独立及联合对ICP的预判价值。方法 对2019年住院孕妇进行... 目的 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血清学指标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关系,分析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f-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和抑制素A(Inh-A)4种因子独立及联合对ICP的预判价值。方法 对2019年住院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出院诊断ICP为研究组(280例,其中轻度255例,重度25例),同期随机选取出院诊断为头位顺产的单胎孕妇为正常对照组(210例),对妊娠中期f-β-HCG、uE3、AFP和Inh-A的水平进行统计比较,应用工作者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约登指数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判指标对预判ICP及其分度的价值。结果 研究组f-β-HCG、uE3和Inh-A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采用f-β-HCG、uE3和Inh-A单指标独立诊断重度IC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AUC面积均高于轻度ICP,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和AUC面积均高于单指标分析,且联合分析在诊断重度ICP中有较高价值,敏感度96.0%,AUC面积为0.822。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f-β-HCG、uE3升高是导致IC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且随着其水平升高,发生概率上升,对预测重度ICP的价值更为明显。结论 本文挖掘了孕中期唐氏筛查血清学指标除用于筛查21—三体、18—三体和神经管缺陷外,对其他临床疾病有一定诊断价值,f-β-HCG、uE3和Inh-A筛查指标能早期预测ICP的发生,其中f-β-HCG、uE3是引起ICP的危险因素,预测重度ICP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β-hcg AFP UE3 Inh-A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下载PDF
2836例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与诊断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泳 胡誉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05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孕早期B超及孕中期母体血清标志物检测的联合筛查,来提高对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患儿的筛查率.方法对孕早期(10~14周)孕妇进行B超胎儿颈项部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NT)的测定,以及孕中期... 目的探讨通过孕早期B超及孕中期母体血清标志物检测的联合筛查,来提高对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DS)患儿的筛查率.方法对孕早期(10~14周)孕妇进行B超胎儿颈项部透明层厚度(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NT)的测定,以及孕中期(15~20+6/7周)孕妇进行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2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对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部分因素,如年龄、体重、孕周等加以分析校正,对结果为高危的孕妇进行遗传咨询,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行羊水培养产前诊断.并随访追踪每例筛查孕妇直至胎儿出生.结果筛查2 836例孕妇,孕早期B超检出NT高危72例,孕中期母体血清检测DS高危205例,神经管缺陷(Nervoustube defect,NTD)高危37例.发现21-三体综合征3例,心脏畸形2例,多发畸形1例,其他异常4例.结论孕早期B超测定NT及孕中期母体血清生化标志物AFP和F-β-HCG联合应用,对胎儿先天缺陷尤其是对DS产前筛查有效可行,经产前诊断及时采取措施,降低了这些缺陷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NT AFP f-β-hcg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下载PDF
血清学指标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早期唐氏综合征筛查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伟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5期102-104,共3页
目的通过对孕妇血清标记物PAPP-A和f-β-HCG指标检测,再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来筛查唐氏综合征(DS)患儿及其他异常,减少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12例孕7~13周孕妇,采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 目的通过对孕妇血清标记物PAPP-A和f-β-HCG指标检测,再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来筛查唐氏综合征(DS)患儿及其他异常,减少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912例孕7~13周孕妇,采用全自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孕妇外周血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f-β-HCG)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颈部透明膜厚度(NT),将其检测结果输入WALLAC公司提供的IT软件,计算出唐氏综合征风险率,以风险率≥1:250定为筛查阳性,其高危孕妇建议到上级医院取羊水或脐带血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确诊。结果 912例孕妇筛出唐氏高风险85例,阳性率为9.32%,最终被确诊4例,检出率为4.39‰。结论 PAPP-A和f-β-HCG联合检测再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胎儿NT值来筛查孕早期唐氏综合征有很好的诊断价值,使得孕早期筛查结果更可靠,使产前诊断时间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综合征 AFP f-β-hcg UE3 孕早期 产前筛查
下载PDF
孕中期妇女三联测定筛查唐氏综合征
11
作者 谭忠伟 冯建江 黎彩鹏 《当代医学》 2013年第22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4~20周)外周血中三联检测——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游离雌三醇(uE3)检测,在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血清AFP、F-βhCG与uE3浓度,结合孕妇年龄、孕... 目的探讨孕中期妇女(14~20周)外周血中三联检测——甲胎蛋白(AFP)和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游离雌三醇(uE3)检测,在胎儿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孕妇血清AFP、F-βhCG与uE3浓度,结合孕妇年龄、孕周、体重,利用仪器配套软件计算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结果筛查6700例孕妇,筛出唐氏综合征(含21-三体、18-三体、神经管缺陷)高风险孕妇325例,可疑阳性率4.85%;经产前诊断检查,最终确认,21-三体患儿18例、18-三体患儿7例;神经管缺损17例。结论孕妇血清标记物检测能有效地筛出唐氏儿,降低缺陷人口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甲胎蛋白 游离雌三醇 唐氏综合征
下载PDF
孕中期妇女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分析
12
作者 杨琴 刘前程 《河南中医》 2014年第B11期193-194,共2页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孕妇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发病率,评价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孕中期孕妇血清标本进行AFP 和F-β-HCG 检测,计算胎儿染色体病的发病风险,对筛查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自... 目的分析绵阳地区孕妇唐氏综合征胎儿的发病率,评价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孕中期孕妇血清标本进行AFP 和F-β-HCG 检测,计算胎儿染色体病的发病风险,对筛查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自愿选择进行产前诊断.结果:筛查阳性率为10.18%,其中DS 8.15%;18-三体0.23%;NTD 1.80%.确诊阳性率2.89%.结论:孕中期妇女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结合产前诊断对及早发现胎儿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能有效降低病残儿出生率,有利于本地区人口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氏筛查 甲胎蛋白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不同形式HCG在妊娠相关疾病中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志玲 李力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11期944-945,共2页
目的 :检测不同妊娠状态时血清中三种形式HCG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正常早孕、流产及异位妊娠 ,留取血清 ,利用放免法检测 β-HCG ,化学发光法测定HCG及F -β-HCG。结果 :三种形式HCG的变化趋势在相同妊娠情况时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异... 目的 :检测不同妊娠状态时血清中三种形式HCG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正常早孕、流产及异位妊娠 ,留取血清 ,利用放免法检测 β-HCG ,化学发光法测定HCG及F -β-HCG。结果 :三种形式HCG的变化趋势在相同妊娠情况时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异位妊娠及流产患者F -β-HCG及F -β-HCG/β-HCG比值高于正常宫内妊娠患者。破裂型异位妊娠的F -β-HCG值高于流产型患者。结论 :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游离的p亚单位 异位妊娠 放免法检测
下载PDF
孕早期超声诊断联合血清学筛查在检测唐氏综合征的价值
14
作者 邓细娣 邱洁 丘惠娜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20期3134-3137,共4页
目的 探讨孕早期超声与血清学联合筛查对诊断唐氏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门诊的2522例9~ 14周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 目的 探讨孕早期超声与血清学联合筛查对诊断唐氏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2年8月来我院门诊的2522例9~ 14周孕产妇的临床资料,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孕妇血清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联合超声测定胎儿颈部透明膜厚度(NT).结果 2522例孕妇中,血清学检查阳性率4.3%,检出率66.7%;NT检查阳性率1.0%,检出率66.7%;两则结合阳性率4.5%,检出率100%.血清学联合彩色超声NT检查能提高检测率.血清学联合彩色超声NT检查阳性例数113例,其中异常染色体核型共14例,4例为DS核型,10例其他异常染色体核型.113例唐氏综合征筛查高风险孕妇不良结局44例,占38.9% (44/113),2409例筛查低风险孕妇不良结局总数201例,占8.1%(201/2409),两组不良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19,P<0.01).结论 PAPP-A、Fβ-HCG联合超声测量胎儿颈部NT筛查,不仅可提高孕妇孕早期DS检出率,而且对孕 妇的妊娠结局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孕期 唐氏综合征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 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 超声 血清学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雪蓉 谢新立 +3 位作者 何勇 冯洪燕 周莹 卜丽红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2年第5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对5例初诊患者的SUVmax、血清β-HCG、FIGO分期和FIGO预后评分进行分析。同时,对17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对5例初诊患者的SUVmax、血清β-HCG、FIGO分期和FIGO预后评分进行分析。同时,对17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5名初诊患者^(18)F-FDG PET/CT病灶代谢及β-HCG均异常升高;另外,对17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后并接受^(18)F-FDG PET/CT检查患者评价滋养细胞肿瘤治疗后的活性,并且17例患者中有13例(76%)具有正确的治疗计划或随访计划,部分患者(24%)改变了他们原来的治疗计划,获得了最佳治疗方式。结论:^(18)F-FDG PET/CT对于诊断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和提供其转移灶精确定位、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及应用空间,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18)f-FDG PET/CT β-hc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