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球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伟 刘坤 王希良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09年第4期46-49,共4页
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该病仅局限于人。补体旁路途径是天然免疫抗淋球菌感染的重要形式。淋球菌通过孔蛋白(Porin)分子与C4b补体蛋白和fH因子结合,从而逃避人的补体杀伤作用。唾液酸化的脂寡糖(LOS)能促进孔蛋白与fH因子结合,外源乳酸... 淋球菌是淋病的病原体,该病仅局限于人。补体旁路途径是天然免疫抗淋球菌感染的重要形式。淋球菌通过孔蛋白(Porin)分子与C4b补体蛋白和fH因子结合,从而逃避人的补体杀伤作用。唾液酸化的脂寡糖(LOS)能促进孔蛋白与fH因子结合,外源乳酸盐的利用和菌体过氧化氢酶都能使菌体抵抗人体的免疫杀伤作用。热休克蛋白Gp96、清道夫受体SREC也通过与孔蛋白结合,来增强淋球菌的入侵能力。子宫颈上皮细胞表达的补体受体3(CR3)能与fH因子特异性结合,可能是淋球菌逃避机体非专一性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另一途径。最近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关于淋球菌致病和免疫学的新机制,这些机制可给疫苗研制和淋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 孔蛋白(Porin) C4b补体蛋白 fh因子 补体杀伤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