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义新论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平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2-55,共14页
"法"在字源和词源上有三个系统,即灋、佱、。许慎在《说文》中仅以战国篆文为据,未能考察商至战国前期文字发展的理路,对"灋"的词源解释有误。廌与作为神兽的獬豸有差异,并无掌法神兽之义。灋字在西周时代作为"... "法"在字源和词源上有三个系统,即灋、佱、。许慎在《说文》中仅以战国篆文为据,未能考察商至战国前期文字发展的理路,对"灋"的词源解释有误。廌与作为神兽的獬豸有差异,并无掌法神兽之义。灋字在西周时代作为"废"的本字使用,与后世的"法"义并无关联。宗周文化系统中有一个表规范、法则意义的"佱"字;南方文化中有一个表达规范、法则、效法甚至法律的"",因此在先秦时代有宗周的"佱"和南方的""两个与后世"法"有渊源关系的概念系统。这两个系统在春秋中叶至战国时代发生碰撞、融合,最终以""吸纳并取代"佱",并写作"灋"为终结。具有"刑罚"、"审判"之义的"法",通过"灋"的字源和词源无法解释,而当与宗周文化系统之外的南方文化中的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獬豸 宗周文化 南方文化
下载PDF
《尚书·大诰》“尔时罔敢易法”解诂——兼谈《莽诰》的底本性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春桃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8-121,共4页
主要结合出土文献、传抄古文以及《莽诰》篇对《尚书.大诰》中"尔时罔敢易法"一句进行讨论,从而论证了《莽诰》篇相应词例中"定"是"佱"(法字古文)的讹误,并讨论了《莽诰》篇所据《大诰》的底本性质问题。
关键词 《尚书》 大诰 莽诰
下载PDF
透视分离法与近代汉语语音研究──兼评《李氏音鉴音系研究》的方法论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方环海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共4页
研究方法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亟待创新的部分,杨亦鸣在对《李氏音鉴》音系的研究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创获了“透视分离法”, 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研究方法,对此可从近代音研究的基本方法、透视分离法... 研究方法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中亟待创新的部分,杨亦鸣在对《李氏音鉴》音系的研究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创获了“透视分离法”, 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研究方法,对此可从近代音研究的基本方法、透视分离法的研究实践、透视分离法的影响三个方面对透视分离法在汉语音韵学上的方法论价值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研究 近代汉语 音系 汉语音韵学 尝试 透视 李氏
下载PDF
抄本《五音韵法》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赛华 《励耘语言学刊》 2011年第1期177-184,共8页
文章对《五音韵法》音系进行了分析,特别是对音系中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五音韵 音系 六音韵
下载PDF
谈《马氏文通》到《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的语法研究(下)——纪念劭西师《新著国语文法》出版九十年 被引量:3
5
作者 孙良明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1期1-39,共39页
1898《马氏文通》到1924《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语法研究分两个阶段。本文上篇谈前段"词本位"体系文法,已发表于本刊总第19辑。这里属下篇,谈后段"句本位"体系文法。"句本位"体系文法初建的原因和条件:国语运动的胜利,代替文言... 1898《马氏文通》到1924《新著国语文法》前中国语法研究分两个阶段。本文上篇谈前段"词本位"体系文法,已发表于本刊总第19辑。这里属下篇,谈后段"句本位"体系文法。"句本位"体系文法初建的原因和条件:国语运动的胜利,代替文言成为正式书面语;国外语言学类型理论、重句法文法体系引进,文法研究方法和文法与逻辑关系探索。所建体系基本内容:文法研究重视句中词的位置次序,以句子的结构和类型研究为重点。分词法(词类)、句法两部门,前者为后者服务;文法单位有词、语、句三级。词类继承前段研究分九品,继用"假借"说,说明词的转类;提出按句法成分位置辨分词品。句子整体结构分主语谓语:主语可含形容性附加语;谓语可含副词性附加语,谓语动词可带宾语、足语;谓语形容词和同动词后成分是表语。谈说句成分所任词语种类、变化和句子结构简式、复式及相互转化。认识句法结构蕴含语义关系并注意二者的结合分析。句子类型,按组织结构分单句、复句;按语气分直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用表格法、图解法显示文法分析结果。行文有"附则"、"注意",配合正文又适合教学需要。书后附标点符号用法,表现语法与标点符号关系密切;也反映新文化运动胜利,国语代替文言的一个成果。"句本位"文法体系的初建,是1922—1923年多位学者多年辛苦探索的成果;也为由《马氏文通》"词本位"科学体系发展为《新著》"句本位"科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著国语文 纪念 九十年 句本位
下载PDF
谈“法”说“律”
6
作者 李娜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7-50,共4页
《尔雅》中"法"与"律"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法"的内涵远远大于"律",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所指,而"律"则侧重的是刑法。它们不仅单用,也经常连用,因此逐渐凝固... 《尔雅》中"法"与"律"是一组同义词,但是在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中,"法"的内涵远远大于"律",它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所指,而"律"则侧重的是刑法。它们不仅单用,也经常连用,因此逐渐凝固为"法律"一词。但是直到1815年它才正式出现在工具书中,可见现代的法律观念是在明清之后逐渐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主“理”·张“气”·束“法”——吴子良的为文大要与时代贡献
7
作者 李建军 《台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9,共6页
吴子良是南宋后期的文坛名家,是宋代浙东文派"叶适——陈耆卿——吴子良——舒岳祥——戴表元"一脉辞章之学谱系中守先待后的关键人物。其"为文大要有三,主之以理,张之以气,束之以法"的文论观点,主张"理"... 吴子良是南宋后期的文坛名家,是宋代浙东文派"叶适——陈耆卿——吴子良——舒岳祥——戴表元"一脉辞章之学谱系中守先待后的关键人物。其"为文大要有三,主之以理,张之以气,束之以法"的文论观点,主张"理""气""法"的兼备与融通,既是对当时质木无文的道学文体、文过其质的科举文体等文坛浊流的涤荡,更是对古文优秀传统的弘扬。吴氏为文事理、文气、章法兼具,在南宋后期上承叶适、陈耆卿,下启舒岳祥、戴表元,师徒继踵,薪火相传,代表了宋文发展的主流,捍卫了古文传统的清流,在散文发展史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子良 主之以理 张之以气 束之以 浙东文派 古文传统
下载PDF
叶宪祖的人生际遇与《北邙说法》的创作
8
作者 孔丽君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叶宪祖是晚明著名戏曲家,他的仕进之路坎坷不平,曾九赴春闱以求功名,在五十四岁时才考中进士,又因得罪阉党魏忠贤而被贬回乡,这样的人生际遇促使他晚年皈依佛门。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佛法的精深独到的理解,... 叶宪祖是晚明著名戏曲家,他的仕进之路坎坷不平,曾九赴春闱以求功名,在五十四岁时才考中进士,又因得罪阉党魏忠贤而被贬回乡,这样的人生际遇促使他晚年皈依佛门。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对生活的深切感悟,以及对佛法的精深独到的理解,创作了反映他处世态度的佛教剧《北邙说法》,剧作采用问答式妙解人生真谛、阐发佛门宗旨,阐释了人生中生死荣辱、恩怨得失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宪祖 生平经历 《北邙说
下载PDF
出土秦汉简帛经方的流传脉络与发展
9
作者 周登威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3期233-242,共10页
南北朝时期的《范汪方》《深师方》等方书保留了不少与出土秦汉经方高度一致的药方。通过对读出土秦汉简帛经方文献与传世方书,发现形成于秦汉时期的经方并没有完全失传,其精华已悄然汇入经方医学的历史长河,滋养着后世经方医学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的《范汪方》《深师方》等方书保留了不少与出土秦汉经方高度一致的药方。通过对读出土秦汉简帛经方文献与传世方书,发现形成于秦汉时期的经方并没有完全失传,其精华已悄然汇入经方医学的历史长河,滋养着后世经方医学的发展与创新。经方本身关系到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是组成民族记忆与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土经方重要性的一个体现,恰恰在于其与传世经方是一脉相承的,从而为印证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延绵不断,提供了医学上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简帛医药文献 经方 《和齐汤 武威医简
下载PDF
《法苑珠林校注》校勘商补 被引量:1
10
作者 逯静 张春雷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97-103,共7页
《法苑珠林》是唐代释道世编写的一部佛教类书,具有极高的史料和文献价值。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最好的整理本。由于《法苑珠林》卷帙浩繁,所收录佛经文献来源复杂,加上古人编著类书有随意更改的毛病,故错讹之处较多。... 《法苑珠林》是唐代释道世编写的一部佛教类书,具有极高的史料和文献价值。周叔迦、苏晋仁《法苑珠林校注》是目前最好的整理本。由于《法苑珠林》卷帙浩繁,所收录佛经文献来源复杂,加上古人编著类书有随意更改的毛病,故错讹之处较多。此选取其中18条可商之处,略加考辩,以就正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苑珠林校注》 疑误 商补
下载PDF
西南官话“法”的虚成分用法及其语义演变路径
11
作者 张超 林华勇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10-118,共9页
结合百年前西方传教士所编写的西南官话文献和当代西南官话口语用例发现,以表示方式方法义的名词“法”为源头,“法”有两条语法化路径:(一)方式方法义名词>方式方法义类词缀>方式助词>程度助词;(二)方式方法义类词缀>价值... 结合百年前西方传教士所编写的西南官话文献和当代西南官话口语用例发现,以表示方式方法义的名词“法”为源头,“法”有两条语法化路径:(一)方式方法义名词>方式方法义类词缀>方式助词>程度助词;(二)方式方法义类词缀>价值评定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官话“ 多功能性 化路径
下载PDF
清华简《筮法》篇“焉”字补说——兼谈平山中山王器铭中的一个相关字
12
作者 杨蒙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7-91,共5页
清华简第四册《筮法》中的"焉"字凡二见,形体分别作■、■。它与中山王器铭中的"■"字很可能是同一个字。该形体不见于其他文字系统,很可能是晋系文字"焉"的一种特殊写法。在一定条件下,它多半可以出现... 清华简第四册《筮法》中的"焉"字凡二见,形体分别作■、■。它与中山王器铭中的"■"字很可能是同一个字。该形体不见于其他文字系统,很可能是晋系文字"焉"的一种特殊写法。在一定条件下,它多半可以出现在语气助词"也"的位置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筮 中山王
下载PDF
秦简牍和张家山汉简中“灋”“法”分流现象试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翁明鹏 《励耘语言学刊》 2019年第2期20-31,共12页
"法"字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灋"的简体,学者们认为二者在用法上完全等同。文章经过大量调查目前所见秦简牍和张家山M247汉简资料发现,"灋""法"二字在用法上的分流比较明显。"灋"主要... "法"字自古以来就被看作是"灋"的简体,学者们认为二者在用法上完全等同。文章经过大量调查目前所见秦简牍和张家山M247汉简资料发现,"灋""法"二字在用法上的分流比较明显。"灋"主要用来表示法律、法令、法度、法式、法则、依法之{法}和废弃之{废},"法"则主要用来表示数学专业术语"除数"之{法}。文章认为在秦至汉初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可能约定俗成地用这对繁简异体字来记录不同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字习惯 书同文字
下载PDF
以《延寿新法》为考察对象的伍廷芳卫生思想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曦 李永宸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4期86-91,共6页
《延寿新法》系近代历史名人伍廷芳所撰养生专著。欲达身体康强需"改良饮食,研究卫生";调整饮食、戒除烟酒、注重精神心理健康、发展全民体育运动的建议具有科学性、进步性和可行性;其饮食观既是对传统清淡饮食的肯定,又吸收... 《延寿新法》系近代历史名人伍廷芳所撰养生专著。欲达身体康强需"改良饮食,研究卫生";调整饮食、戒除烟酒、注重精神心理健康、发展全民体育运动的建议具有科学性、进步性和可行性;其饮食观既是对传统清淡饮食的肯定,又吸收近代医学的研究成果,是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该书是伍廷芳卫生思想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从"养生"到近现代意义"卫生"转型中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廷芳 卫生思想 《延寿新 素食主义
下载PDF
《大正藏》本《法华义疏》校疑十七例--以P.2346号为对校本
15
作者 吴建伟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4-77,共4页
敦煌本P.2346号《法华义疏》较好地保留了隋代吉藏《法华义疏》其书原貌,可据以订正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法华义疏》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大正藏本《法华义疏》为底本,P.2346号《法华义疏》为对校本,参以其它各类相关材料予以... 敦煌本P.2346号《法华义疏》较好地保留了隋代吉藏《法华义疏》其书原貌,可据以订正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法华义疏》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大正藏本《法华义疏》为底本,P.2346号《法华义疏》为对校本,参以其它各类相关材料予以校勘,同时也证明敦煌佛经文献的校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P.2346号 华义疏》 校勘
下载PDF
《大正藏》本《法华义疏》校疑十七例——以P.2346号为对校本
16
作者 吴建伟 《吐鲁番学研究》 2010年第1期82-87,共6页
敦煌本P.2346号《法华义疏》较好地保留了隋代吉藏《法华义疏》其书原貌,可据以订正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法华义疏》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大正藏本《法华义疏》为底本,P.2346号《法华义疏》为对校本,参以其它各类相关材... 敦煌本P.2346号《法华义疏》较好地保留了隋代吉藏《法华义疏》其书原貌,可据以订正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法华义疏》中的诸多不足之处,本文以大正藏本《法华义疏》为底本,P.2346号《法华义疏》为对校本,参以其它各类相关材料予以校勘,同时也证明敦煌佛经文献的校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正新修大藏经》本P.2346号 华义疏》 校勘
下载PDF
《文心雕龙·丽辞》“刻形镂法”误释辨正
17
作者 殷守艳 《语文学刊》 2021年第5期1-5,共5页
《文心雕龙·丽辞》“刻形镂法”之义,学者所释多误。实则“形”“法”二词同义,均指形象、形貌、法象,并具有相同的词义引申分化规律和轨迹;“刻形镂法”指绘画人、物形象和在刀剑等器具上刻镂图案、纹饰,用以比喻文章写作崇尚丽藻... 《文心雕龙·丽辞》“刻形镂法”之义,学者所释多误。实则“形”“法”二词同义,均指形象、形貌、法象,并具有相同的词义引申分化规律和轨迹;“刻形镂法”指绘画人、物形象和在刀剑等器具上刻镂图案、纹饰,用以比喻文章写作崇尚丽藻,讲求文辞修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刻形镂 训诂 引申
下载PDF
《延年九转法》的成书及版本考述
18
作者 丁省伟 范铜钢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2期178-186,共9页
《延年九转法》系清代医家方开所撰按摩导引养生名著,全书一卷。通过考证史料,方开的籍贯应为明清时保定府的新安县人(今河北安新县人)而非古徽州地域的新安人;《延年九转法》为方开创编时的功法本名而非其他,方开创编的《延年九转法》... 《延年九转法》系清代医家方开所撰按摩导引养生名著,全书一卷。通过考证史料,方开的籍贯应为明清时保定府的新安县人(今河北安新县人)而非古徽州地域的新安人;《延年九转法》为方开创编时的功法本名而非其他,方开创编的《延年九转法》既是对前人按摩经验的总结也是其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延年九转法》自颜伟于雍正十三年刻印以来出现了很多版本,各版本除个别用词及描述上随时代和归途不同而出现相应变化外,功法内容并无多大变化。整体而言,清咸丰二年叶志诜《颐身集》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并以198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颐身集内功图说》为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年九转 方开 版本 考述
下载PDF
再论“没办法”的话语标记功能
19
作者 李晓琴 《海外华文教育》 2019年第4期80-86,共7页
“没办法”在当代汉语中既有概念功能,也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本文将这三种功能分别标记为“没办法1”“没办法2”和“没办法3”,后两种功能的“没办法”统称为话语标记。本文重点讨论了“没办法2”和“没办法3”,“没办法2”还是一个... “没办法”在当代汉语中既有概念功能,也有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本文将这三种功能分别标记为“没办法1”“没办法2”和“没办法3”,后两种功能的“没办法”统称为话语标记。本文重点讨论了“没办法2”和“没办法3”,“没办法2”还是一个有着概念意义的话语标记,“没办法3”语义虚化,用于表示说话人的主观评价。“没办法”的这三种功能是历时演变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办 话语标记 语篇功能 人际功能
下载PDF
语缀“法”的功能及演化——兼论构式“怎么/这么(个)X法”的话语功能
20
作者 朱庆洪 高华 《世界汉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4-477,共14页
本文考察现代汉语语料(包括自然电话谈话录音语料)和历史语料中“这么/怎么(个)X法”及其相关表达,讨论虚义“法2”的性质及其如何从实义类词缀“法1”演变而来。本文认为“法2”主要为“怎么X”的语缀,表征复杂信息。“法2”的使用与... 本文考察现代汉语语料(包括自然电话谈话录音语料)和历史语料中“这么/怎么(个)X法”及其相关表达,讨论虚义“法2”的性质及其如何从实义类词缀“法1”演变而来。本文认为“法2”主要为“怎么X”的语缀,表征复杂信息。“法2”的使用与谈话互动中特定位置上的重复及引用行为直接相关,是交际中参与话题管理的一个元话语标记。“法2”的演变伴随着“怎么(个)X+法?”的构式化:从“这+量+[V+法1]”发展到指示方式方法的“这么(个)V+法2”,再类推到指示性质程度的“这么(个)A+法2”,继而发展到追索谈话中语义焦点X之信息内涵的小句构式“怎么(个)X+法2”。在此过程中,“法”从词内浮现到词外,最终成为汉语疑问小句句尾语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缀 互动语言学 交互主观性 元话语标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