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响应面法的带喷流激波针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张江
彭程
蔡琛芳
马汉东
秦永明
-
机构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4-210,共7页
-
文摘
对基于响应面法的带喷流激波针参数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优化目标是最佳减阻效果和最小喷流流量,优化参数是激波针长度、喷流出口总压和喷流出口直径,利用响应面模型对设计参数与响应目标的关系进行建模,样本点设计采用了Ⅳ-最优方法,样本点的气动响应通过数值计算得到,最后用期望函数法进行多目标寻优。研究表明:激波针长度、喷流总压和喷流出口直径与阻力呈现2阶或3阶非线性关系,且激波针长度和喷流出口直径耦合效应较强;响应面模型给出了阻力与各设计参数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仅用较少的样本点就获得了设计空间内任意参数组合的阻力预测值和置信区间,效率较高;通过响应面法获得了最优参数组合,其阻力预测值与校验结果相比精度较高;响应面法应用于带喷流激波针这类多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问题中,有计算量小、结果可信、实用性强的特点。
-
关键词
逆向喷流
激波针
减阻
响应面法
优化方法
-
Keywords
forward-facing jet
spike
drag reduc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ptimi-zation
-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在正面扣球教学中使用视觉标记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 2
-
-
作者
洪显君
-
机构
四川内江师范学院体育系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1,共3页
-
文摘
根据排球扣球的技术原理 ,运用视觉标记对助跑步幅、助跑时的重心轨迹、空中挥臂时机和击球过网点 ,给以可视性的具体提示和诱导强化。研究结果证明 ,在扣球教学中运用视觉标记 。
-
关键词
排球
正面扣球
助跑
挥臂
击球点
视觉标记
教学方法
实验研究
-
Keywords
volleyball
face spike
approach run
swimg arm
point of hitting
vision marks
teaching method
experiment and study
-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排球正面扣球技术教学的球感练习法
被引量:3
- 3
-
-
作者
邬燕红
-
机构
中国计量学院体育教研室
-
出处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4-116,共3页
-
文摘
借鉴了运动心理学有关球感的理论 ,依据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术的时间与空间特征 ,结合多年教学的实践经验 ,在分析与探讨了球感练习对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能形成的作用的基础上 ,对排球正面扣球动作技术教学中球感练习选择的依据、练习顺序、练习手段及基本要求以及运用球感练习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
关键词
排球
正面扣球
技术教学
球感练习
练习顺序
-
Keywords
volleyball
face spike
technique teaching
training feeling of balls
order of training
-
分类号
G842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带喷流激波针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江
吴军飞
尼文斌
马汉东
秦永明
-
机构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40-1048,共9页
-
基金
某总装共用技术基金资助项目
-
文摘
采用动态测力、动态测压和纹影等风洞实验技术,对加装了带喷流激波针的钝头体的绕流特性、稳定和非稳模态的形成条件和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带喷流激波针流场存在稳态和非稳态两种模态,超声速喷流的压比大于临界压比时流动处于稳定模态,反之则为非稳模态;增大激波针长度可减小钝头体阻力,但达到一定长度后,进一步减阻的效果不再显著;增大喷流压比能够有效减弱再附激波强度,有利于缓解单独激波针的肩部热斑问题;非稳模态下波系自激振荡对再附激波在钝头体表面所围的区域影响剧烈,振荡是周期性的,且存在确定的主导频率,主导频率随喷流压力比增大而减小;自激振荡的产生是由于喷流出口周围的反压在喷流压比小于临界压比时无法获得持续的平衡而导致.
-
关键词
带喷流激波针
非稳模态
自激振荡
功率谱特性
减阻
风洞实验
-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forward-facing jet and spike
unsteady mode
self-excited oscillation
powe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
drag reduction
wind tunnel experiment
-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高超声速飞行器逆向射流减阻防热技术综述
被引量:5
- 5
-
-
作者
高广宇
刘冰
黄伟
冀晨
钮耀斌
-
机构
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
-
出处
《战术导弹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7-75,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972368、11802340)。
-
文摘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飞行中存在高阻力和气动加热两大问题,逆向射流作为一种有效的减阻防热技术近年来得到广泛研究。基于逆向射流流场结构,介绍了逆向射流减阻防热方案的结构特征,论述了逆向射流减阻防热机理。通过与其它减阻防热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了逆向射流减阻防热方案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重点综述了逆向射流作为高超声速飞行器减阻防热方案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介绍了四种逆向射流与其他流动控制技术的组合方案。最后进一步探究了该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
关键词
逆向射流
减阻
防热
高超声速
减阻杆
迎风凹腔
发汗冷却
-
Keywords
opposing jet
drag reduction
thermal protection
hypersonic
spike
forward-facing cavity
transpiration cooling
-
分类号
V41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非设计点减阻防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3
- 6
-
-
作者
何天琦
罗世彬
-
机构
中南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
出处
《飞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0,共5页
-
文摘
为了研究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在非设计点状态下对钝头体的减阻防热性能,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Navier-Stokes方程,并选用SST k-ω湍流模型,分别对不同迎角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钝头体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0°~6°迎角范围以及不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均能起到较好的减阻效果,改善了驻点区域热环境,但随着迎角的增大,逆向喷流激波针对钝头体肩部区域的防热能力减弱。
-
关键词
高超声速
逆向喷流
激波针
减阻防热
数值模拟
-
Keywords
hypersonic
forward-facing jet
spike
drag and heat flux reduc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