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pairing small wounds around ankle by medial planta island flaps pedicled with an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in front of inner malleolus
1
作者 魏在荣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4期268-268,共1页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medial planta island flaps pedicled with an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in front of inner malleolus for repairing small wounds around ankle Methods From Jan. 2005 to Jun. 200...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medial planta island flaps pedicled with an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in front of inner malleolus for repairing small wounds around ankle Methods From Jan. 2005 to Jun. 2009,10 cases with small wounds around ank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pairing small wounds around ankle by medial planta island flaps pedicled with anterior tibial artery perforator in front of inner malleolus
下载PDF
Supraclavicular artery island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hypopharynx and upper esophagus defects:A case report and literature review
2
作者 Xiaorong Ma Xiaoting Sun +2 位作者 Yuexin Shi Kaiyang Lv Wenbin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23年第3期130-135,共6页
We report a case of a 74-year-old female with hypopharyngeal cancer who developed a pharyngoesophageal fistula and neck skin defect after total laryngectomy.To reconstruct the hypopharynx,upper esophagus,and neck skin... We report a case of a 74-year-old female with hypopharyngeal cancer who developed a pharyngoesophageal fistula and neck skin defect after total laryngectomy.To reconstruct the hypopharynx,upper esophagus,and neck skin defect,we used a supraclavicular artery island flap(SCAIF)for one-stage reconstruction.SCAIF offered reliable blood supply,minimal donor site morbidity,and excellent cosmetic outcomes.Although a small portion of the flap developed necrosis,it healed without surgical intervention.We also conducted a literature review of previously published articles on SCAIF for head and neck reconstruction.Our review highlights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SCAIF as a promising option for one-stage reconstruction of complex hypopharyngeal and upper esophageal defects with neck skin defects in selected patients.This case report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use of SCAIF in complex head and neck reconstructions,which can help improve patient outcomes and quality of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ryngo-esophageal fistula Supraclavicular artery island flap Head and neck reconstruction pedicled flap COMPLICATIONS
下载PDF
岛状皮瓣在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3
作者 徐功志 吕璐 +1 位作者 毛水红 张家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究岛状皮瓣在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患者共计80例,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修复组(n=36)以及改良修复组(n=4... 目的:探究岛状皮瓣在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美容修复患者共计80例,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修复组(n=36)以及改良修复组(n=44),常规修复组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术;改良修复组接受岛状皮瓣修复术。于术后7 d评估两组面部软组织修复治疗的总有效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疼痛程度;采用毛细血管反应时间、术后皮瓣温度评估术后皮瓣修复效果;记录总住院时间;于术后14 d比较面部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感觉评分、外形评分。结果:改良修复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常规修复组的80.56%(P<0.05);另外改良修复组的VAS评分、毛细血管反应时间短于常规修复组(P<0.05),且修复后皮瓣温度、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感觉评分、外形评分均高于常规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岛状皮瓣在大面积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良好,且面部功能、感觉恢复情况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软组织皮肤缺损 岛状皮瓣 腹部带蒂皮瓣 修复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传统再植、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临床对比分析
4
作者 张自然 赵军杰 高俊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6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再植、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再植、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掌侧皮肤动脉缺损伴断指再植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行传统再植术,38例)和观察组(行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42例)。6 m后随访患者回院复查,复查项目包括再植指体修复效果、再植指体的植体成活情况以及再植指体的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再植指体修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植体成活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血管危象、植体坏死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随访6 m后,观察组的指甲长度、指关节活动度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两点分辨觉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术能提高再植指体修复效果,改善再植指体的植体成活情况以及再植指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再植术 邻指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治疗 掌侧皮肤动脉缺损 断指再植
下载PDF
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军辉 邢新 +3 位作者 欧阳天祥 李萍 许洁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2-294,共3页
目的:介绍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1997年8月至2005年1月,以鼻唇沟区作皮瓣供区,设计推进和易位转移的两种以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鼻唇沟周围的中等大小的皮肤缺损共23处,缺损... 目的:介绍鼻唇沟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1997年8月至2005年1月,以鼻唇沟区作皮瓣供区,设计推进和易位转移的两种以皮下组织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面部鼻唇沟周围的中等大小的皮肤缺损共23处,缺损大小由2.0cm×1.9cm至5.0cm×4.5cm。结杲:皮瓣全部成活,切口I期愈合,随访时间1~40个月,面部形态满意;局部平整,没有“猫耳朵”形成;切口瘢痕隐藏于鼻唇沟皱褶内而不显;面部各器官没有扭曲和移位畸形。结论:鼻唇沟岛状皮瓣是修复面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的较可靠和理想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沟岛状皮瓣 皮下组织蒂 皮肤 面部 创伤和损伤
下载PDF
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被引量:27
6
作者 赵民 邵新中 +3 位作者 田德虎 张继春 韩久卉 赵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3-454,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2月以近节或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切取掌骨头背侧或近节手指背侧皮瓣,逆行修复近节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35例42指,同时对伴...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指动脉背侧支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2001年9月~2002年12月以近节或中节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为蒂,切取掌骨头背侧或近节手指背侧皮瓣,逆行修复近节指间关节或以远的皮肤缺损35例42指,同时对伴有骨、关节、肌腱等损伤者进行修复。皮瓣切取范围1.0cm×2.5cm~1.5cm×3.5cm。结果术后35例42指获3个月~1年随访,皮瓣全部成活;两点辨别觉6~10mm,指外形及功能佳。结论此皮瓣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神经,血管蒂长、旋转弧大和成功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背侧支 筋膜蒂岛状皮瓣 皮肤缺损 手指修复
下载PDF
面动静脉蒂鼻唇沟肌皮瓣一期修复联合根治术后口腔内缺损 被引量:7
7
作者 曹川 况明才 +2 位作者 杨茂进 叶伟 李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在行口腔癌扩大切除并全颈淋巴清扫的联合根治术中,取鼻唇沟肌皮瓣并仅以面动脉与面前静脉为蒂,于颈淋巴清扫的同时将血管蒂从淋巴组织中解剖游离出来,完成肿瘤切除后再用该瓣修复口腔内缺损。临床用于修复口腔内组织缺损15例,均... 在行口腔癌扩大切除并全颈淋巴清扫的联合根治术中,取鼻唇沟肌皮瓣并仅以面动脉与面前静脉为蒂,于颈淋巴清扫的同时将血管蒂从淋巴组织中解剖游离出来,完成肿瘤切除后再用该瓣修复口腔内缺损。临床用于修复口腔内组织缺损15例,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舌体8例,口底5例,舌侧牙龈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2例尖端部分坏死,经随访6个月~3年,无肿瘤复发。认为,保留面动静脉血管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的一种改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内缺损 面动静脉 鼻唇沟皮瓣 修复 根治术
下载PDF
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鼻部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厚兵 王彪 +3 位作者 黄循镭 王美水 单秀英 刘照亮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带蒂岛状皮瓣进行鼻部皮肤肿瘤手术切除后创面修复的安全性、操作要点、临床体会及手术疗效。方法:针对不同性质的鼻部皮肤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当范围超过10mm,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进行鼻部手术创... 目的:介绍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带蒂岛状皮瓣进行鼻部皮肤肿瘤手术切除后创面修复的安全性、操作要点、临床体会及手术疗效。方法:针对不同性质的鼻部皮肤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当范围超过10mm,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进行鼻部手术创面的修复,供区鼻唇沟切口直接拉拢缝合。结果:对15例病例应用此方法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手术效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鼻部瘢痕不明显,外观无变形,供区鼻唇沟无明显瘢痕增生。结论:鼻部皮肤肿瘤(>10mm)无法直接切除拉拢缝合关闭创面,应用鼻唇沟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进行创面修复,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组织蒂皮瓣 鼻唇沟岛状皮瓣 鼻部皮肤肿瘤 修复
下载PDF
皮下蒂皮瓣在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李琳 殷晓春 +2 位作者 赵辑 孟祥起 王金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面部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切除病变组织,根据缺损的形态制作邻位三角形皮下蒂皮瓣,通过滑行或旋转的方式移动到缺损处,修复创面。结果:用此法行手术42例,充分利用了周围正常组织,避免了组织的浪... 目的:探索一种面部中小面积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在肿胀麻醉下,切除病变组织,根据缺损的形态制作邻位三角形皮下蒂皮瓣,通过滑行或旋转的方式移动到缺损处,修复创面。结果:用此法行手术42例,充分利用了周围正常组织,避免了组织的浪费,并使瘢痕局限,不造成周围器官的移位,获得比较理想的修复效果。结论:皮下蒂皮瓣是面部中小面积缺损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缺损 皮下蒂皮瓣 修复
下载PDF
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17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卢新华 刘海涛 +2 位作者 徐拥军 夏刚 叶明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总结以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自1997年4月~2006年2月,对17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以解剖学研究为基础,采用以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进行整复。其中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1例... 目的:总结以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自1997年4月~2006年2月,对17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以解剖学研究为基础,采用以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进行整复。其中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1例,外伤性面部缺损3例。结果:17例患者,口腔、面部等创口一期愈合,皮瓣成活率100%。随访6个月~9a,肿瘤未见复发,皮瓣生存良好,色泽正常,外观形态满意,语言与咀嚼等生理功能良好,面部、取瓣区无明显畸形。结论:以面动脉为蒂的鼻唇沟岛状皮瓣与鼻唇沟皮下蒂瓣相比,具有血供丰富、成活率高、弹性好、收缩小的优点,而且皮瓣取材范围增大,移位距离延长,活动度更灵活。只要临床应用条件许可,当是优先选用的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 鼻唇沟岛状皮瓣 口腔颌面部缺损
下载PDF
应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朝晖 陈伟良 +2 位作者 李劲松 黄志权 王友元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舌癌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全部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对舌癌根治性切除后半舌缺损进行同期整复,皮瓣最小8cm×3cm,最大12... 目的:探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同期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治舌癌患者11例,其中男6例,女5例,全部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对舌癌根治性切除后半舌缺损进行同期整复,皮瓣最小8cm×3cm,最大12cm×4.5cm。结果:11例皮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1a,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全部皮瓣形态、质地良好,面部外形满意。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皮瓣具有可靠血供,操作简便安全,适合同期修复T2期舌癌术后半舌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 颏下动脉 岛状皮瓣 舌缺损
下载PDF
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半舌缺损 被引量:8
12
作者 梁衍灿 黄汉民 +2 位作者 陈伟良 黄英凯 王友元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7-01—2008-01收治舌鳞癌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全部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对舌癌根治性切除后半舌缺损进行同期整复,皮瓣最小6.0 cm×4.0 cm,... 目的:探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舌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2007-01—2008-01收治舌鳞癌患者35例,其中男20例,女15例。全部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对舌癌根治性切除后半舌缺损进行同期整复,皮瓣最小6.0 cm×4.0 cm,最大12.0 cm×5.0 cm。结果: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存活率为94.29%(33/35),患者语言、吞咽功能良好,面部外形满意。2例术后淋巴结转移复发,其中1例治疗后存活,1例死亡。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安全、操作简单快速、成活率高,适合同期修复舌癌术后半舌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 岛状皮瓣 舌缺损
下载PDF
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斌 邢新 +4 位作者 张敬德 王晓云 陈江萍 周英晋 朱吉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01-102,105,共3页
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面部皮下组织作为皮瓣的供血蒂,转移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皮瓣面积为1.0cm×1.0cm至3.0cm×4.0cm。结果本组2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面部形态满意,... 目的介绍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方法以面部皮下组织作为皮瓣的供血蒂,转移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皮瓣面积为1.0cm×1.0cm至3.0cm×4.0cm。结果本组25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面部形态满意,术区平整,无"猫耳"畸形,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岛状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可以达到良好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组织蒂 岛状皮瓣 面部缺损 美学
下载PDF
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效果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蒲晓华 常春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恢复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实施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创面修复效果及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目的:探讨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创面恢复效果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3月-2015年3月于本院实施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术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创面修复效果及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50例术后恢复效果良好42例、普通8例,创面一期愈合率为88%、并发症发生率为16%、护理满意度为100%、美容满意度为96%。结论:面动脉穿支鼻唇沟皮瓣修复中面部肿瘤切除术及配合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在中面部肿瘤患者的修复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能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美容满意度及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 鼻唇沟瓣 面部肿瘤 效果观察 护理
下载PDF
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修复上颌术后缺损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新 伍虹 +5 位作者 陈伟良 王建广 张翠翠 潘朝斌 黄志权 赵小朋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对上颌骨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07年3月-2009年1月应用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修复上颌骨术后缺损病例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 目的:探讨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对上颌骨术后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我科自2007年3月-2009年1月应用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修复上颌骨术后缺损病例13例。其中男9例。女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10例诊断为上颌牙龈鳞状细胞癌,其余3例诊断为硬腭鳞状细胞癌。依据Brown等提出的上颌骨缺损分类法,术后缺损为2a型.用以同期修复的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瓣长度约8~10cm.宽度约4~5cm。结果: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瓣的存活率为92.3%(12/13),未见供区并发症及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随访8~24个月.1例原发灶复发后死亡,2例颈淋巴结复发。结论:去上皮逆行面动脉-颏下动脉颏下岛状瓣具有安全、简单、易于改良等优点,适用于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的恶性肿瘤术后上颌骨缺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动脉瓣 去上皮颏下瓣 面动脉 颏下动脉 上颌骨缺损
下载PDF
横向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缺损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伟良 王科 +1 位作者 王永洁 黄志权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31-434,共4页
目的:评价横向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缺损的可靠性。方法:27例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后组织缺损,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15例,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12例。男19例,女8例;年龄38~74岁,平均56.... 目的:评价横向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缺损的可靠性。方法:27例颊黏膜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后组织缺损,用颈阔肌肌皮瓣修复15例,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修复12例。男19例,女8例;年龄38~74岁,平均56.4岁;T1N0M0期6例,T2N0M0期19例,T3N0M0期2例。皮瓣大小为4.0cm×8.0 cm~5.0cm×11.0 cm。结果:颈阔肌肌皮瓣存活13例,3例小部分坏死,成功率为86.7%(13/15),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成功率为91.7%(11/12)。全部病例经6~24个月复查,受区功能正常,供区外形良好。局部复发1例,颈部复发2例。结论:颈阔肌肌皮瓣和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均适于颊黏膜中、小型缺损修复。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可能比颈阔肌肌皮瓣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阔肌皮瓣 面动脉-颏下动脉岛状肌皮瓣 颊黏膜缺损 颊黏膜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白植宝 黄磊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评价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口腔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0-09,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共1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6岁。病... 目的:评价面动脉-颏下动脉肌皮瓣修复口腔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01—2010-09,采用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共13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56岁。病理类型:高分化鳞癌7例,中分化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腺样囊性癌1例。TNM分期:T1N0M0 4例,T2N0M0 6例,T3N0M0 3例。皮瓣大小为(6 cm×4 cm)^(12 cm×5 cm)。其中8例为腭部洞穿性缺损,5例缺损鼻腔侧黏膜尚完整。结果:13例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患者腭部、颈部创面均一期愈合,腭部缺损修复形态良好。语音、咀嚼、吞咽功能恢复良好,无张口受限、头部后仰受限及面瘫等继发功能障碍,颌面部无明显畸形。3例腭部洞穿性缺损修复患者术后初期出现鼻塞症状,3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随访2~3年,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面动脉-颏下动脉供血的颏下岛状肌皮瓣血供明确可靠、制备方便,适宜修复腭部恶性肿瘤术后的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动脉 颏下动脉 岛状肌皮瓣 腭部恶性肿瘤 组织缺损
下载PDF
颏下动脉蒂岛状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9
18
作者 徐圣康 王玉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466-467,共2页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6例多种病变切除后所造成的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6例被修复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2... 目的:探讨颏下动脉蒂岛状皮瓣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对16例多种病变切除后所造成的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设计以颏下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16例被修复的患者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2年,所有患者对术区外观感到满意,无再度挛缩显现发生。结论:颏下动脉蒂岛状瓣具有下颜面部组织类似的特性,颜色、质地好,供区隐蔽,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快速,是修复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动脉蒂岛状瓣 下颜面部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强 彭吾训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33例(33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进行治疗,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33例(33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进行治疗,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8指,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8指,吻合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7指。皮瓣切取平均面积为(1.2×1.5)cm^2^(1.8×2.5)cm^2。结果 5种手术方式得到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指端缺损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以更好的修复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皮下蒂鼻唇沟皮瓣对面部急诊外伤患者面部形态和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树鑫 宁晔 +2 位作者 蒋崇慧 田举 何奋军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5期241-243,共3页
目的探究皮下蒂皮唇沟皮瓣应用于治疗面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6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面部急诊外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46例和女34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治... 目的探究皮下蒂皮唇沟皮瓣应用于治疗面部急诊外伤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6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面部急诊外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男46例和女34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皮下蒂鼻唇沟皮瓣修复治疗方案,分析患者在治疗完成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结果。结果皮瓣成活率为91.25%(73/80),1例发生全皮瓣坏死,6例发生部分皮瓣坏死。皮瓣完全消肿时间为(9.56±1.32)d。3个月时患者的PCT、CRP值均比术后1d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个月至一年时间内,随时间延长,患者的面部形态、肤色、瘢痕以及面部功能的改善比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蒂鼻唇沟皮瓣治疗具有较为丰富的血运,能够进行灵活转移,并且临床存活率较高,患者皮瓣完全消肿时间较短,适用于面部外伤修复,不仅能够改善患者面部美观,还能够恢复面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蒂鼻唇沟皮瓣 面部急诊外伤 面部形态功能 治疗效果 面部外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